河南滎陽青臺遺址發現疑似北鬥九星祭祀區

2020-11-2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鄭州3月29日電(記者桂娟)發現中原地區史前最早土坯房屋和疑似北鬥九星祭祀區的「滎陽青臺遺址發掘」項目,29日當選「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青臺遺址是著名的仰韶文化大河村類型遺址。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中國絲綢博物館聯合進行的「青臺遺址絲綢起源」考古發掘項目,經過近3年努力,發現仰韶時期環壕3條,聚落內各類遺蹟豐富,功能區布局明顯。

  遺址擁有三重環壕,出入口形制不一,為研究仰韶時期防禦體系、工程技術和利用水資源等提供了重要新材料。

  疑似北鬥九星祭祀區在遺址東部、內環壕外側。九個陶罐組成疑似北鬥九星圖案,九星罐東部有圓形祭土臺,祭土臺東部有大、中、小3個甕棺,南部有一個祭祀坑,內置一個非正常死亡骨架,整個祭祀區周圍有較多疑似地臼遺存。

  「疑似北鬥九星祭祀區的發現,說明5000年前的先民們已具備一定天文知識,對北鬥天體的崇拜可能形成一套隆重祭祀儀式。」該項目負責人魏青利介紹說,「北鬥九星歷史上有兩種排列方式,新的發現將為此項研究提供極其重要的新素材。」

  青臺遺址居住區已清理長方形房址43處,這些房屋有著多種形制和多種建造方法、建築結構,為揭示仰韶時期的社會組織結構、婚姻家庭形態、生產力水平等提供了多向思維方式。

  「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中原地區史前最早的土坯房屋,這間只殘存底部的房屋,由土坯砌築而成,說明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們已有意識地製造和使用建築材料。」魏青利說。

  遺址內還發掘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葬189座,較為普遍地使用了木棺,遺體也多疑似經過纏裹,對研究仰韶時期的葬俗、葬制有重大意義。

  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副會長魏興濤說,青臺遺址一系列重要考古的發現,揭示了文明因素在鄭州地區仰韶晚期遺址中的孕育,為探索中國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的社會、人類精神世界和文化成就等問題有著重要學術意義。

  同時當選「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的還有「二里頭遺址宮殿區東北部5號基址發掘」「新鄭鄭韓故城遺址發掘」「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宋東京城順天門遺址發掘」等項目。

相關焦點

  • 河南滎陽青臺遺址發現北鬥九星天文遺蹟
    8月27日消息,發現於20世紀30年代的河南滎陽青臺遺址又有了新發現。自2015年以來,文物部門對青臺遺址又進行了系統調查、劼探和發掘,在遺址東部發現了九個陶罐組成的北鬥九星圖案,九星罐東部有黃土圜丘,西部及東南部不同方位擺放四個翁棺將九星罐和圜丘半包圍,南部有一個祭祀坑,內置一個非正常死亡骨架,祭祀區北部、西南部、東部均有較多地臼的遺址。經過考證,此處遺蹟時代主體為仰韶文化中晩期。 韓章雲 攝圖為8月27日的滎陽青臺遺址,有工作人員在現場忙碌。
  • 河南考古發現北鬥九星、彩色絲綢 5000年前先民已會觀象授時、養蠶...
    本報記者 喬 地  「河南青臺遺址發現的『北鬥九星』標誌物大小與天體實際亮度基本一致,為天文遺蹟無疑。」8月27日,正在鄭州參加「第二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的考古學家們在現場考察滎陽青臺新石器時期遺址時再次發出驚嘆,認為5000多年前的鄭州先民已會觀象授時,並具備成熟的禮制。
  • 你聽說過「北鬥九星」嗎?河南發現國內最早「北鬥九星」天文遺蹟
    歌詞裡的「北鬥」就是眾所周知的「北鬥七星」。和它有關的事物總是散發著一股神秘的力量。比如「七星燈」,「七星劍」,還有「北鬥大陣」「北鬥神拳」,可你知道嗎?「北鬥七星」其實不只七顆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古時候,人們把北方天空上七顆星星連起來的形狀想像成舀酒的勺子,並給它們取名為「北鬥七星」。那麼,你聽說過「北鬥九星」嗎?
  • 「北鬥九星」遺蹟隱藏了多少秘密?蘊含天人地合一觀念
    8月27日上午,與會專家學者參觀了鞏義雙槐樹和滎陽青臺兩處新石器時期遺址,這兩處遺址因曾發現最早的彩色絲綢、最早的雕刻家蠶文物及「北鬥九星」天文遺蹟而聞名於世。那麼,這些發現是否可以揭示鄭州就是當今世界絲綢之源?5000多年前的鄭州先民是否已具備天象授時和成熟的禮制了呢?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帶您一探究竟。
  • 中國最早的「北鬥九星」遺蹟在鄭州:青臺遺址和雙槐樹遺址
    青臺遺址北鬥九星天文遺蹟 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早期的北鬥遺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實習生鮑彌佳文圖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這個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為何會命名為「北鬥」?你知道在河南考古發現的「古代北鬥遺蹟」嗎?
  • 考古:北鬥九星再現,遺址定名「河洛古國」,或許正為黃帝之都?
    而這次河南鞏義發現的雙槐樹遺址,其地理位置剛好就處於河洛文化的中心區域。  河洛古國的重大發現包括:大型建築基址可能為王都建築、布局合理的分區以及三重圜壕顯示了都城氣象、北鬥九星體現的「天人合一」的上古禮制文明曙光。
  • 5000多年前「河洛古國」北鬥九星奧秘被揭 可能記錄了一次超新星爆炸
    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雙槐樹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當天,「河南發現5000多年前河洛古國」一舉登上熱搜,「河洛古國」這一說法便產生了破圈傳播之勢,成為考古界內外熱議話題,引發越來越多人的好奇和關注。5月10日,鄭州圖書館邀請專家再度解讀該遺址,河南商報記者專訪相關專家,為你解讀更多關於河洛古國的有趣發現。「北鬥九星」的發現是否太玄乎?
  • 雙槐樹和青臺遺址中的陶罐能解釋成北鬥九星嗎?|後漢書·天文志|...
    《科技日報》5月9日刊發了其記者喬地採寫的新聞《9個陶罐,有可能記錄了一次超新星爆發》,再次重複了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等人關於「青臺遺址和雙槐樹遺址中9個陶罐為北鬥九星」的觀點。此前我已經寫過兩篇關於「北鬥九星」的文章,看過喬地記者大作,我覺得有必要再闡述一次。
  • 被刷屏的「北鬥九星」是怎麼回事?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的雙槐樹遺址資料中,確認位於黃河南岸高臺地上、伊洛匯流入黃河處的河南鞏義河洛鎮的雙槐樹遺址,是距今5300年前後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遺址,認為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
  • 河南出土北鬥九星,或解河圖洛書千古之謎,專家:黃帝不只一人
    除了《後漢書》提到的「鬥苞」(北鬥)外,歷朝歷代關於河圖洛書的象徵物還有氣候方位說、煉丹術說、天地之數等諸多說法。那麼河圖洛書究竟是什麼呢?  河南最新考古發現或許能解開河圖洛書這一千古之謎。    而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祭祀基址中出土了用九個陶罐模擬的北鬥九星天文遺蹟,在北鬥九星上端還有一副面向南的完整麋鹿骨架。
  • 「河洛古國」北鬥九星現蹤 從天文觀測到天人合一
    日前河南省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宣布階段性考古成果,經過多年在河南省鞏毅市河洛鎮雙槐樹遺址進行考古後發現,雙槐樹遺址極有可能是黃帝時代的都邑所在,而將其命名為「河洛古國」。遺蹟中以「北鬥九星」軌跡排列的陶罐,引起了研究人員的興趣。
  • 原來我們誤解北鬥星辰幾千年,其實不是北鬥七星,而是北鬥九星
    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聽過類似的話,這句話裡的「勺子」,指的便是北鬥七星,只要找到它,就能找到北方,找到方向,所以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星象。然而「北鬥七星」真的是「七星」嗎?為何中國古代術士的口中,它是「北鬥九星」?究竟是誤讀,還是發生了某種不可避免的變化?先秦時期的古籍中記載:「北鬥九星,七見二隱。」
  • 河南鞏義發現的河洛古國:北鬥九星所在,疑為黃帝故都
    前不久,一則轟動人心的消息從河南鞏義傳來:經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學術機構多位知名考古學家現場實地考察和研討論證,認為雙槐樹遺址為5300年前後古國時代的一處都邑遺址,因其位於河洛中心區域,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易·繫辭上》寫道,"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 中國最早的「北鬥九星」遺蹟在鄭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實習生鮑彌佳文圖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這個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為何會命名為「北鬥」?你知道在河南考古發現的「古代北鬥遺蹟」嗎?「北鬥」對於古人意義重大。
  • 博聞強識|北鬥九顆星
    不都是說「北鬥七星」嗎?怎麼到你這兒變成了「北鬥九星」了?實際上啊,最早的北鬥,還真不是單純七顆星,而是有九顆,且待我慢慢給大家講。大家所熟知的北鬥七星,是北半球天空中的重要星象。在西方人的星座中,屬於大熊星座。這七顆星的名字,從鬥勺到鬥柄,按照順序分別叫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
  • 博聞強識 | 北鬥九顆星
    不都是說「北鬥七星」嗎?怎麼到你這兒變成了「北鬥九星」了?實際上啊,最早的北鬥,還真不是單純七顆星,而是有九顆,且待我慢慢給大家講。大家所熟知的北鬥七星,是北半球天空中的重要星象。在西方人的星座中,屬於大熊星座。
  • 考古發現神話時代的黃帝遺址,居然出現「北鬥九星」
    考古發現神話中黃帝都邑身高八尺、英明神武的我這兩天又得知了一個大事件:河南鞏義發現5000多年前河洛古國,不排除是黃帝時代都邑所在。我的天哪,皇帝時代?公元前2717-前2599年啊,比公元後的時間還長呢,我年少讀書少,以我《朝代歌》的基礎我心慌的發現,這是在對神話時代考古啊。
  • 「河洛古國」發現北鬥九星天文遺蹟 蘊藏著怎樣的「文化密碼」?
    5月7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了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經北京大學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等專家的確認,其是距今約5300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遺址,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河洛古國」挖掘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發現了北鬥九星天文遺蹟。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深遠影響的北鬥星座,其實曾經有九顆星
    北鬥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故名北鬥。 北鬥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