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袁紹都在大敗後抑鬱而亡,而曹操在大敗後為何還能重整旗鼓

2021-01-09 網易

2021-01-03 21:56:43 來源: 元哥說歷史

舉報

  東漢末年的三國歷史,一直是我們眾多歷史愛好者所津津樂道的。筆者之前做過一個小實驗,同時找了二十位關係還不錯的粉絲,並問他們最感興趣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麼,每個人可以說三個。從事後得出的結果來看,筆者本人也是感慨萬千。因為這二十位粉絲的六十個歷史事件當中,竟然有43個都是三國時期的。

  今天筆者跟大家一起聊的歷史話題是,三國時期的劉備,袁紹,曹操三人,都分別經歷過一場或數場大敗,比如劉備的夷陵之戰,袁紹的官渡之戰,曹操的赤壁之戰等。但為何劉備與袁紹大敗之後都是不到一年便抑鬱而終,唯有曹操在大敗之後還能重整旗鼓,並再次打下一番不錯的傲人事業呢?對於這個話題,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

  

  其一,心態問題

  我們先說袁紹,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袁本初,絕對是東漢末年最為耀眼的一顆超新星。後世有史學家做過推演,如果一切都按照正常的軌跡發展,那袁紹絕對是所有諸侯當中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人。而且如果袁紹和袁術聯手,那天下幾乎無人能敵。但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所以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袁紹這個「特殊」的英雄。

  

  袁紹表面上禮賢下士,且對於文臣武將都尊敬有加,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在筆者看來,袁紹一直有種「我是天下最強者」的感覺,而且這種感覺在打敗公孫瓚後更是尤為嚴重。這種感覺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他非常注重名氣,甚至注重到了寧死不屈的地步。

  官渡之戰結束後,大敗而歸的袁紹想到了還被自己關在獄中的田豐。但此時他想到的並不是要放出這位曾經勸說過自己的人,而是要殺掉他,因為他認為田豐會嘲笑自己。說來也是可笑,袁紹一生幾乎沒怎麼失敗過,他唯一的失敗便是官渡之戰,而也正是這場失敗,直接斷送了他前半生的所有努力。

  

  接下來說劉備,劉備相比袁紹能稍微好一點,因為他的前半生經歷過很多苦難,所以一次兩次的失敗並不足以打敗他。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當時的劉備已經六十多歲了,而打敗他的陸遜卻只有三十八歲,而且還是初出茅廬的「黃頭小子」而已。此外,劉備當時確實已經到了輸不起的地步,因為夷陵之戰的失敗徹底斷送了他想要重振漢室的夢想,而人沒了夢想,那自然是非常可悲的。

  最後是曹操,說實話,曹操本人的心態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這點無論史料還是小說都能看出來。我們每每在看電視上看到有關於曹操失利的鏡頭時,都能發現他會在不經意間笑出聲來,然後說出一個匪夷所思的理由,比如赤壁之戰失敗後他就對左右說道,我知道他們不敢殺我,因為他們都不想我死在自己的地盤上。

  

  其二,損失問題

  這裡依然先說袁紹,官渡之戰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軍事奇蹟,原因是袁紹的戰兵(只負責戰鬥)高達10萬以上,而曹操的戰兵只有不到2萬,而且還缺少必備的糧草及軍事器械。

  官渡之戰結束後的史料記載,袁紹最終僅帶領八百騎兵退回河北,至於其他的則全部被曹操所俘獲。

  這裡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曹操只有不到兩萬人馬,所以就算打贏了也不可能殺的人太多,那麼剩下的人會是什麼結果呢?不言而喻,自然是被曹操全部接受,那麼此消彼長之下,袁紹的損失必然是非常慘重(這還不算失敗後的其他後果,比如老巢軍心不穩等)?

  

  說完袁紹的官渡之戰,再說劉備的夷陵之戰。史料記載,劉備在夷陵之戰前發戰兵四萬,蠻族聯軍一萬攻打東吳,而東吳派出的戰兵也在四萬上下,所以雙方的差距並不是很大。但夷陵之戰結束後,劉備的這四萬戰兵幾乎全軍覆沒,而東吳卻因為地勢原因而損失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且最為重要的是,夷陵之戰結束後,劉備不僅喪失了蜀漢國內的大部分兵力,還喪失了之前辛苦攢下的聲望及名譽,最後若非諸葛亮力挽狂瀾,恐怕夷陵之戰結束後,劉備政權就得頃刻間土崩瓦解。

  

  說完袁紹與劉備,我們再說曹操。赤壁之戰的敗北導致很多人都說,曹操因此元氣大傷並從此再無任何進軍的能力。但事實上這是錯誤的,原因在於,赤壁之戰雖然是一場損失超過十萬以上的大敗,但損失的人馬幾乎都是之前荊州劉表手下的降軍,他本人的嫡系並沒有損失太多(不善水戰)。

  而且赤壁之戰是一場擴張戰役,所以是在敵人的地盤上發生的,因而就算失敗了他也不損失什麼。再加上後來曹操還利用荊州九郡的歸屬問題,讓東吳與蜀漢幾乎決裂,所以真正算下來,赤壁之戰雖然看似損失慘重,但其實遠遠達不到袁紹與劉備那種傷筋動骨的地步。

  

  最後,關於「劉備與袁紹都在大敗後抑鬱而亡,而曹操在大敗後為何還能重整旗鼓」這個問題,筆者個人有以上兩個答案。第一個是心態問題,即袁紹和劉備都沒有曹操那種樂觀的心態,因而一旦遭遇大敗就先自亂了陣腳;第二個是損失問題,即袁紹與劉備的大敗都損失慘重,而且到了傷筋動骨的地步,而曹操的大敗卻只是看似嚴重,事實上的真正損失並沒有多少。

  參考資料:《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鑑》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何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你看他給曹操出的計謀,就知道了
    將星薈萃自不必說,劉備手底下的五虎上將,個個都勇猛無敵。曹操的典韋、許褚、張遼、夏侯惇等,孫吳則有甘寧、凌統、呂蒙等等,皆是能打之輩。謀士同樣也很多,陳宮、田豐、許攸、荀彧,算盡天下事。不過在眾多謀士之中,有這麼一句話,那就是郭嘉不死便無三國。
  • 細論「十惡大敗日」
    該旬中,壬申就是十惡大敗日。    十二長生的「臨官」,就是祿。所謂祿,就是做官享用國家的俸祿,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無憂無慮,吃的是國家飯。不但有白花花的銀子,而且還能發號施令,錢權雙得,豈不美哉。    祿位處於空亡狀態,就是沒有機會享受福祿。生於十惡大敗日,如果再遇到八字組合不佳,則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 十惡大敗日
    基本信息中文名十惡大敗提出者古代星命家被認為極兇的神煞屬於六甲旬中十個日值祿入空亡簡介神煞之一甲辰乙巳與壬申, 丙申丁亥及庚辰, 戊戌癸亥加辛巳, 己丑都來十位神.查詢方法四柱日幹支逢之即是.六甲旬中有十個日值祿入空亡.
  • 什麼是十惡大敗日?
    關注我們免費訂閱每天都能收到這種好文章
  • 劉備稱帝後大肆封賞,卻為何沒給關羽封侯?
    但是,不知道細心的讀者有沒有注意到,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政權後,對手下進行大肆封賞,比如封三弟張飛為西鄉侯;黃忠為關內侯;馬超為斄[tái]鄉侯;龐統死後,劉備還追封其為關內侯;法正死後,劉備更是封其子法邈為關內侯。除了以上這些名聲顯赫的,還有一些名氣並不是很大的,也被同時封侯,比如馬岱為陳倉侯,董厥為南鄉侯,劉敏為雲亭侯,王平為安漢侯。
  • 劉備的「勞碌命」 只因他不會用兵|文史筆談
    劉備就是勞碌命。50歲入蜀之前,劉備大半生都在奔波逃亡的路上。漢靈帝末年,20來歲的劉備跟隨校尉鄒靖討黃巾,踏上充軍之路。因為痛打督郵,棄官亡命。跟隨過大將軍何進下屬都尉毌丘毅,後又因吃了敗仗逃奔公孫瓚,繼而投奔陶謙,敗於呂布,敗於袁術,投靠呂布,再敗於呂布,投向曹操,再投在袁紹帳下。袁紹敗,劉備逃奔荊州依附劉表。
  • 如何化解十惡大敗日?
    大敗,表示精光、消減十惡古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和內亂。據《三命通會》中:十惡者,譬律法中人,犯十惡重罪,在所不赦,大敗者,譬兵法中與敵交戰,大敗無一生還,喻極兇也。在生辰八字 日主天幹中,十惡大敗日所生之人由於生不帶祿,多數不會持家,也不是掙錢的,而手大花錢如流水,倉庫金銀化為塵。
  • 八字神煞:十惡大敗詳解
    」單從表面即可看出是代表不好的寓意,十惡是不赦重罪,大敗表示精光、消減 ,日為主、年為本,本主不和,或年空日,或日空年,在古代,表示不能承襲宜、父的官職、產業,這情形多發生於犯重罪被抄家減族的家庭,所以名為「十惡大敗」。
  • 十惡大敗的定義及化解方法
    八字當中有一些於本身不利的氣場,古人把這些稱之為煞氣,也叫兇煞。只要平時加以預防基本上不會發生什麼事情。 十惡,就是大兇;大敗,就是臨陣怯敵,大敗而歸。十惡大敗是說六甲旬中有十個忌日,是祿空亡之處,被稱為十惡大敗日。日柱有此十日者,就是十惡大敗日,若有吉神扶助,命運稍有好轉。古訣「甲辰乙巳與壬申,丙申丁亥及庚辰;戊戌癸亥加辛巳,己丑都拉十位神。邦國用兵須大忌,龍蛇出洞也難伸;人命若還逢此日,倉庫金銀化作塵」。
  • 八字之十惡大敗星
    十惡大敗是八字裡神煞的一種,聽名字就知道了這星星似乎不太好的樣子,下面來具體說說這顆星。首先了解下十惡大敗星的查法,年幹支是庚戌日幹支是甲辰,甲辰就是十惡大敗。從這些年日相對產生的十惡大敗不難發現年柱和日柱是天克地衝的關係。不是年柱對日柱就是日柱對年柱衝剋。年柱代表從小成長起來的家庭,日柱代表自己,那這兩者相衝克就是相互破壞,所以書裡說十惡大敗乃極兇破敗之星。實際現實生活中嚴重的不多,帶十惡大敗的也就是有點揮霍無度,但是帶此星的命主自己卻不覺得揮霍,覺得都是正常的消費。
  • 八字神煞:十惡大敗!
    十惡大敗是八字命理極兇神之一:指破財敗家,縱有金山銀山也被揮霍一空!。大敗者譬兵法中與敵交戰大敗,無一生還,喻極兇也。六甲甸中,十個日祿入空亡,如甲辰乙已,甲以寅為祿,乙以卯為祿,甲子旬以亥為空亡,如丙申、丁亥、庚辰、戊戍、癸亥、辛巳等日,皆仿此。命中犯者,當以日上見之為是,其於不論。況犯者,未必皆兇!若內有吉神相扶,貴氣相輔,當為吉論。
  • 的盧妨主,卻為何要救劉備一命?因為劉備才是的盧馬惹不起的人
    的盧妨主,卻為何要救劉備一命?因為劉備才是的盧馬惹不起的人文/糖果歷史圖鑑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劉備的坐騎的盧馬。攻城之前,兵分兩路,劉備看副軍師龐統坐騎瘦弱,便把的盧馬賞賜給了龐統,龐統很是感激。也可能因為龐統急於求成,也可能因為的盧馬確實「妨主」,龐統在路上,中了劉璋手下大將張任所設的埋伏,中亂箭而亡。可是說的盧馬「妨主之說」實錘。但讓人不免感到費解,這匹馬能給自己的主人帶來不幸,卻沒有給劉備帶來什麼危險,反而還救了他一命。
  • 十惡大敗一遇財官反為富貴
    十惡大敗一遇財官反為富貴十惡大敗是什麼意思,從字面上來看也不是什麼好的格局吧!
  • 十惡大敗日是啥意思?
    十惡大敗幹支紀日分別為:甲辰、乙巳、丙申、丁亥、戊戌、己丑、庚辰、辛巳、壬申、癸亥。查法:四柱日幹支逢之即是。六甲旬中有十個日值祿入空亡。此十日為無祿日,又曰十惡大敗日。日常出行、辦事、喜慶之事忌此日。與天月二德並者不忌。十惡,是不赦重罪。大敗,表示精光、消減 。生辰八字日主天幹中,十惡大敗日所生之人由於生不帶祿,多數不會持家,也不是掙錢的,而手大花錢如流水,倉庫金銀化為塵。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資本很難成事。
  • 假如官渡之戰,袁紹勝利了,袁紹能一統天下嗎?
    我們知道,袁紹的失敗除了不會選賢舉能,良盡其才之外,還有他的性格,他本身是一個剛愎自用,優柔寡斷之人。其次最最最重要的,也是曹操一語道破的,袁紹敗在家事!袁紹的幾個兒子,袁譚,袁熙等人,都擁兵自重!所以在官渡之戰中,即便袁紹敗了一仗,但是他們都為自己考慮,要知道兵貴神速啊!
  • 八字中的十惡大敗日是什麼?
    「甲辰乙巳與壬申,丙申丁亥及庚辰;戊戌癸亥加辛巳,己丑都拉十位神。邦國用兵須大忌,龍蛇出洞也難伸;人命若還逢此日,倉庫金銀化作塵」。通俗來講,也就是說,甲辰、乙巳、丙申、丁亥、戊戌、己丑、庚辰、辛巳、壬申、癸亥這十組幹支,因祿逢空亡,缺少食祿供給,所以被稱為十惡大敗,八字日柱見之,主人花錢如流水,不會理財持家,一生錢財難聚,貧困低賤,一事無成。
  • 《三國演義》劉備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三國演義》中,小編最佩服的人就是劉備,作為蜀漢的皇帝,劉備一開始只是一個小人物,但是他憑藉一己之力,卻是開創了蜀漢的基業,成為三國霸主之一,那麼劉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小編分析如下:  第一,劉備是一個有大志的人。
  • 生逢十惡大敗日就真的會一事無成嗎?
    十惡大敗日這名字是怎麼來的?究竟會對命運造成哪些影響呢?本文就聊聊這些問題。首先,筆者負責任地說,十惡大敗並不代表破破敗敗守不住財,更不能代表命主一事無成。如真有十惡大敗日生人確實又是守不住財一事無成的話,那肯定是另有玄機,這可不能賴到十惡大敗這個兇煞上的。
  • 十惡大敗日出生,不聚財
    昨日內容:格局還不錯的八字 網友來信 您好,南老師,自從無意間搜到您的公眾號後便開始關注 同時你們都是木日主,五行十神是一樣的,他八字土生金官殺旺為忌,你的八字是火旺生土為忌,七殺旺為忌,兩個人的喜用神都是水木。從八字五行喜用互補性來看,你們互補性也是比較弱的,沒有起到互旺或單個明顯旺對方的作用。
  • 劉備稱帝後給功臣加官進爵,卻偏偏漏了二弟,為何不給關羽封侯?
    自古打下江山的皇帝登基後,都會給功臣加官進爵,劉備自然也不例外,可是在他的功勞簿上好像獨獨漏掉了二弟關羽……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緊接著就開始封賞有功之臣,黃忠,馬超,馬岱,王平等等都被封侯,還有三弟張飛也被封為西鄉侯,甚至死去的龐統,法正都被追封為侯,偏偏自己的二弟好像被單拎出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