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虎妞 魔都小哨兵SH
中以(上海)創新園位於普陀區的桃浦鎮,是桃浦智創城建設的首個也是最重要的國際合作項目。
「桃浦」既是河名又是地名,早先因河兩岸桃林灼灼,故得此名。在上海歷史上,尤其是「上海製造」史上,桃浦可謂大有來頭,赫赫有名的英雄鋼筆廠、製藥六廠、橡膠廠就駐紮於此。時移世易,隨著歷史變遷,桃浦跟隨時代步伐,從工業區到產業園,再到智創城,走出了一條不斷超越的蝶變之路。
中以(上海)創新園就誕生於這樣的蝶變。
脫胎換骨,打造「新瓶」裝「新酒」
創新園所在的桃浦智創城,東臨中環,西接外環,北靠滬嘉高速,南鄰滬寧鐵路,把守中心城區西北門戶,區位獨特,交通便利。桃浦工業區的「底子」建於上世紀50年代,後經變遷,逐步成為上海化工、醫藥、化纖等產業基地。但隨著工業發展,汙染逐漸成為制約桃浦發展的「致命」短板。為解決這一問題,從1987年開始,桃浦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環境整治,淘汰產能、挖地三尺、脫胎換骨。經過接續努力,區域環境徹底改變,實現了從傳統工業園區到以總部經濟、展示市場、科技研發等都市產業為功能特徵的生產型服務業功能區。
(由英雄鋼筆廠改造的園區展示館)
「長」在綠地裡的園區,
開放對接的窗口
我們去參觀創新園,等下了車,面前卻是一片綠地。一片足足100公頃的綠地!
這裡可是上海中心城區,寸土寸金……
步入綠地,小溪潺潺,幾尾小魚徜徉其間,溪上睡蓮搖曳,兩岸水草嫋嫋,遠處喬木婆娑生姿,桃林鬱郁其間,延綿起伏間儼然一副「山水長卷」。更為絕妙的是,綠地中心堆起了一座22米「小山」,站於其上,綠地盡收眼底,放眼望去,綠地如絲帶嵌入園中,呈現綠地承託建築,建築融於綠地的高度融合狀態。
環境的改變,使桃浦發展駛入一條完全不一樣的賽道。2018年,桃浦這塊上好的「大衣料子」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使中以(上海)創新園這樣一個國家級戰略項目最終花落智創城。與其他園區重在「資產引進」不同,中以(上海)創新園走的是「技術引進路線」。創新園重在把以色列在原始創新和原始創新微小規模產業化方面的優勢,與中國在創新成果應用、市場容量巨大的優勢相「嫁接」,形成互補。可以說,創新園已經成為以色列先進技術引進並在國內產業化的重要窗口和橋梁。在當下全球技術貿易環境不斷惡化、壁壘四起的情況下,這一窗口作用必將更為凸顯。
(俯瞰產業園,滿目蒼翠)
桃花盛開,鶯燕自來
園區發展的關鍵是能不能聚人氣,而能不能聚人氣的關鍵是有沒有形成生態。2019年12月5日,中以(上海)創新園正式開園。開園後,園區著力打造研究中心、布局孵化器、設立創新合作投資基金等,同時法律、人才、金融等政府服務及相關第三方機構全面入駐,快速打造出一整套有利於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產業落地發展的服務體系。桃花已然盛開,鶯燕自會尋香而至。短短幾個月,就有32家主體和企業入駐,涉及智能製造、生命健康、網際網路安防等多個領域。先後舉辦了2020中以(上海)創新園項目入駐籤約暨以色列科技文化沙龍揭牌儀式、長三角大數據投融資對接大會等近20場大型活動,迅速形成聲勢。尤其是其中的以色列科技文化沙龍,已成為部分在滬猶太人的聚會地,實現以文化聚人才,以人才引產業。
(已成聲勢的創新園)
調研時,我們問了幾家入駐企業「為什麼會選擇這裡」,其中一位經理的話令人印象深刻。他講,「科技型企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人才,給補貼、給返稅都不如給個好環境。好環境才能吸引到好人才,有人才企業才能做大做強。」是啊,現代產業園區早已過了拼補貼、拼返稅的時代,誰能給入駐企業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務,為工作於此的人們營造更好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放鬆休憩的環境,誰就能贏得先機。
萬事皆備,東風已至。在這個「桃花盛開的地方」,中以(上海)創新園必將厚積而薄發。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有模有樣】滬上特色產業園區之「中以(上海)創新園」丨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上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