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開通用印系統科研模塊!開通橫向科研合同模塊!開通綜合業務用印審批模塊!開通教育教學用印審批模塊!開通外事用印審批模塊!本著成熟一個開通一個的原則,自2020年2月起至2020年8月,督查室協調相關部門先後推出五個用印模塊,實現了非涉密用印業務線上全覆蓋。
系列用印模塊上線通知
用印系統一經推出,就以方便、快捷、清晰、友好等特點獲得廣泛好評。有的老師在朋友圈實名點讚,表示12分鐘完成所有文件審批流轉、一氣呵成;有的老師特意發郵件表示感謝,稱讚「現在流程太方便了」;還有的老師在微信群裡交流,一致讚揚「系統靈活好用」「一教就會」「用戶體驗好得很」「用印系統的提醒做得很好,微信簡訊郵件都提醒,是系統的亮點」「因為有提醒,辦得很快」。除了用戶稱讚,審批部門的老師們也表示:「這學期用印系統上線後,辦公環境終於安靜下來了,不用被等待審批的老師亂糟糟地圍著了」「安靜的環境中審批,辦事效率更高了」。
用戶和審批部門對用印系統的部分評價
用印系統獲贊的背後,是學校領導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共克時艱、共同推進的努力和付出。
2019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校黨委書記邱水平指示就建設一站式辦事服務大廳事項進行調研論證並列入校級整改臺帳,要求相關部門優化流程、簡化環節,為師生提供便捷服務。在2020年寒假戰略研討會上,邱水平明確提出「加強網上辦事大廳建設,為師生提供『一站式服務』」。
公章作為公權力的象徵,長期以來在使用環節中慎之又慎,需要層層審批、逐級把關。近年北京大學年均使用校級黨政公章業務量達到40多萬個,這種線下用印審批模式雖然看起來安全,但不方便,並且一旦發生問題,也很難溯源倒查。曾有師生在調研座談會上提出用印和大額資金審批周期長、效率低的問題,每逢課題立項、結項和開學畢業等批量用印節點,經常出現用印人擁堵在職能部門等待審批、圍堵在督查室等待用印的情況。
疫情發生加大了面對面辦事的風險,但學校各項工作不能停擺。雖值寒假期間,相關部門未雨綢繆、一拍即合,緊鑼密鼓啟動了用印需求最迫切、用印人次最多的科研用印系統開發工作。由督查室牽頭,計算中心執行,科學研究部、社會科學部、科技開發部、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學部主任辦黨辦和醫學部科研處等部門參與的工作群迅速集結起來,大家在雲端反覆溝通,僅僅10天時間就完成了需求分析、流程設計、程序開發、角色匹配、遠程測試等工作。2020年2月14日,科研用印模塊正式上線,初步落實了學校的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師生在院系、職能部門實現「零接觸」審批,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避免交叉感染風險,將疫情對學校日常業務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首次實現了校本部與醫學部職能部門、各醫院等二級單位的學校門戶業務融合,且對學校網上辦事大廳的建設具有借鑑意義,最終實現「讓網絡多跑路,讓師生少跑腿」。這也是相關部門送給全校師生的最好「情人節」禮物。
隨後,在法律事務辦公室、科學研究部、社會科學部、科技開發部等相關部門大力支持配合下,用印審批系統與新開發上線的「智能合同管理」系統對接,開通了「橫向科研合同(本部)」用印模塊;綜合業務、教育教學、外事用印等審批模塊的開通也都離不開黨委組織部、人事部、財務部、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房地產管理部、教育基金會、教務部、研究生院、繼續教育部、國際合作部、醫學部主任辦黨辦、醫學部教育處、醫學部研究生院、醫學部繼續教育處、醫學部國際合作處等業務管理部門的支持配合。這也是北京大學用印系統成功上線、獲得好評的經驗和法寶。
用印系統開發看似是技術問題,實則是管理問題,本質上是流程再造、簡政放權的問題。業務梳理、流程再造看似簡單,牽涉的卻是部門多年的工作習慣和思維習慣,特別是從管理到服務的思維轉換。北京大學用印系統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處處為用戶考慮,「怎麼讓用戶體驗好」是系統開發伊始就定好的調子,成為大家的共識。按照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原則,進行「過程分類、人員歸組」,確定了流程基本方案,強調讓用戶「只填一次表」,避免重複填報。填寫表單階段考慮了與用印相關的全部要素,所有欄位填寫時都有示例或提示,以達到「無需培訓、上手即用」的目的。為了提高效率、減少線上流轉時間,在系統審批和辦理的每個時間節點,都通過簡訊、微信、郵件等多渠道發通知提醒相關人員,審批人在審批階段、用印申請人在審批完成階段都會收到相應通知提醒,所有進度瞭然於胸,不會石沉大海。
用印系統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業務。在用印申請人完成線上審批後,如何避免他們在現場用印階段聚集,也是督查室思考的重中之重。在疫情初起,督查室調整疫情防控期間用印模式,採用「當天上午收件、集中消毒、用印,次日上午發件」的辦法,實現了「非接觸」用印。後期,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避免人員交叉聚集,督查室根據用印系統審批情況,對用印量少的,統一指定時間「即蓋即走」;對大批量業務實行精準調配、預約辦理,即一對一通知大批量用印單位,約定時間、逐一辦理,避免了人員聚集和排隊等候。安靜的用印現場背後,是系統支撐和用心辦事的雙重加持。
上線以來,科研模塊共審批2857項、用印33401 個;橫向科研合同模塊(本部)共審批294項、用印3649個;綜合業務模塊共審批377項、用印5168個;教育教學模塊共審批26項、用印4967個;外事模塊共審批16項、用印218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