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初冬
山間一片寂靜蕭瑟
在鎮巴縣簡池鎮池洋村青崗坪
成片原始森林中
200餘頭皮毛棕紅的
杜洛克豬和長白豬
正在踱步戲耍
當養殖戶柯曾琴端著一大簸箕綠色飼料走進竹林時,小豬們立即圍了過來。
「這是米糠、紅薯藤摻雜玉米製成的,作以補充,它們自己可以在樹林裡『覓食』。」 柯曾琴介紹,這些森林豬散養在原始山林中,以野果、野菜、野草、樹葉為主食,奔跑覓食活動量大,體質更健壯,抗病能力更強,身上肥膘少,肉質好,市場行情不錯。
餵完食,柯曾琴顧不上歇息片刻,又叫上在養殖場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天友,把石灰粉細心地潑灑在水槽旁消毒。「近期準備再出欄一批,今年生豬價錢好,目前發展比較順利,按這趨勢我們公司帶動的這102戶脫貧『妥妥的』。」 正是這股十足的幹勁,讓柯曾琴在這片原始森林裡發展出生豬養殖、土雞養殖、中藥材種植等多項產業,帶動該村百餘戶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子」。
池洋村位於簡池鎮東北部,平均海拔1400米,村域面積44.6平方公裡,林地佔85%,山高坡陡、土質貧瘠,交通不便、耕地稀少成為該村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為了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將區域劣勢有效轉化為發展綠色產業優勢,該村創新建立「能人大戶+企業+農戶」的生態養殖經營模式,成立了鎮巴縣羽都農林有限公司,在該村青崗坪、黑洞溝等自然條件較惡劣的高海拔山區,發展以大黃、天麻、重樓等為重點的中藥材種植和以生豬、土雞為主的林下生態養殖。在公司的帶動下,目前,該村發展大黃500畝,種植天麻4000窩,重樓100畝,102戶貧困戶發展養殖生態豬300餘頭、土雞1萬餘只,實現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近年來,鎮巴縣林業局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依託豐富的林業資源,積極引導林農發展林下經濟。據統計,今年全縣林下養殖生豬 1600餘頭、蜂3萬餘箱、土雞15萬餘只,3家林麝養殖公司養殖林麝260餘只,林下經濟產值4.57 億元,帶動貧困戶1.82萬戶直接增收。同時,該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充分利用退耕還林、後續產業等項目,發展了核桃12萬餘畝、茶葉13萬餘畝、油茶2萬餘畝、青花椒近萬畝,為群眾林業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宏山核桃、紅娃青脆李、明全青花椒、怡溪春茶葉等一批企業(合作社)茁壯成長,產業效益、輻射帶動、助力脫貧等方面發揮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為全縣森林資源保護和有序利用探索了一條有效路徑。
漢中發布微信公眾號由漢中日報社運營
監製:楊建平審核:阮濤責編:孫崇政 陳敏
作者:張國斌編輯:李陽 任悅 柴雯雯 王玉恆技術:魯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