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師總結講話:彌勒垂化慈雲遠 應夢名山法音宣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11月7日下午,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彌勒根本道場雪竇山浙江佛學院太虛大講堂舉行閉幕式。宗性法師在閉幕式上做總結講話,他衷心希望獲獎的法師真切領會「佛教正需才,勸諸君努力學修,切莫為名韁利鎖」的教誡,用「法門惟種竹,有我輩頂天立地,真堪作鬥雪迎霜」的昂揚激情,繼續保持聞思並重的研習狀態而深入經藏,始終恪守學修並進的修持要旨而經世致用,秉承「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行願莊嚴身心,以「欲成諸佛龍象,先作眾生馬牛」的奉獻精神砥礪前行,早日成為佛門棟梁,主動承擔起「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的歷史重任。鳳凰網佛教編發宗性法師總結講話如下:

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宗性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張科)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大德、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彌勒垂化慈雲遠,應夢名山法音宣。」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在雪竇山麓浙江佛學院太虛大講堂成功舉辦。太虛大講堂,是因為太虛大師與雪竇山的因緣而命名,太虛大師是二十世紀推動通俗講經弘法的先驅,我們在這裡舉行全國佛教界講經交流會,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近四天來,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即將圓滿落幕。此次講經交流會的順利舉行,離不開各級黨政主管部門的關懷和支持,浙江省佛教協會、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給予了方便協助,寧波市佛教協會、雪竇山佛教協會、浙江省佛學院肩負起繁重的前期籌備和現場的後勤保障,各位評委大德不辭辛勞承擔評選工作,各位現場義工的精心奉獻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媒體朋友們給予了深度關注和全面報導,所有這些條件,都是此次講經交流會不可或缺的無上勝緣。在此,我謹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向成就此次講經交流活動獲得圓滿成就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大德,各位法師、各位義工菩薩,媒體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屆講經交流會的舉辦地佛教聖地雪竇山,風景秀麗,秀甲東南,人文薈萃,積澱深厚,是佛教在不同時期中國化的縮影之一。雪竇山既是佛教信仰形態中國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文字禪風的濫觴之地,更與當代人間佛教思想的弘揚有著殊勝的因緣。

中國佛教在信仰情感的表達上,形成了中國化的獨特表達方式,這主要體現在由印度佛教的「聖地信仰」,轉換成了中國佛教的「名山信仰」,這不能不說是中國佛教徒的特別智慧和創造。千百年來,中國佛教徒將佛菩薩的信仰與中國的名山大川相對應,既尋找佛經中的聖言量懸記,又依託各類神異的感應故事、高僧大德群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佛教「名山信仰」形態。從起源上講,「名山信仰」的形成是多元的,時間是漫長的,在歷經千餘年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有代表性的佛教四大名山信仰。五代後梁時期的布袋和尚契此,垂跡於奉化,被後世公認為彌勒菩薩化身。繼後,雪竇山也被尊奉為彌勒菩薩應化根本道場,逐漸形成以崇尚布袋和尚為特徵的彌勒信仰,是佛教信仰形態中國化的典型範例之一。

佛教是修證型的宗教,其證悟的境界是修持個體的現量,如何將個體修持現量轉化為大眾理解的內容,是教化眾生的善巧手段。從這一意義上講,佛教弘揚的經典和律典,是佛陀證悟境界的流露、宣說與結集,佛教弘揚的論典,是佛陀的菩薩乘弟子、聲聞乘弟子修持佛法所證悟的心得結晶。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佛教界的高僧大德,特別是禪宗的高僧大德,更是以機鋒對答的語錄方式來呈現內心所證所悟。後世在詮釋佛陀、菩薩、聲聞和禪宗祖師的證悟現量中,除了對三藏教典的註疏外,有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就是採取詩歌偈頌的「轉語」形式來呈現,這是文字禪風出現的基礎和背景。宋代雪竇重顯禪師,曾駐錫雪竇山資聖禪寺,受汾陽善昭禪師的啟發,從古聖賢機緣語錄中選擇一百則公案,以頌古詮釋的方式,引領禪修行者通過詩情,領會悟境,留下了具有影響力的《雪竇頌古》,是宋代文字禪風的代表作,把宋代的頌古之風推向高潮,被稱為「叢林學道詮要」。雪竇重顯禪師《頌古百則》的出現,不僅促進了文字禪風的發展,更是完成了中國禪風的一大轉變。因此,雪竇山也被後世視為文字禪風的濫觴之地,文字禪風也是佛教證悟境界中國化詮釋的重要方法。

當代的中國佛教,面臨佛教傳入中國兩千餘年以來的巨大變局。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葉,中國佛教在「西學東漸」和「廟產興學」風潮的衝擊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太虛大師作為二十世紀的傑出高僧,在應對這一重大變局時,創造性的提出了人間佛教思想的發展方向,推動近現代佛教不斷適應社會變革,通過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途徑,引領近現代中國佛教回歸佛陀設教的本懷,倡導成佛在人間、修行在人間的學佛方式,注重關切現實社會,主動回應大眾需求,開啟了中國佛教重新煥發活力的現代化進程,是佛教近現代中國化的重要探索者和推動者,是當代人間佛教思想的奠基人。上世紀三十年代,太虛大師曾擔任雪竇寺住持,在此講經說法,弘法布教,提出以雪竇寺為核心的佛教名山建設構想,為雪竇山當代佛教文化弘揚明確了方向。雪竇山,也就毫無疑問成為太虛大師弘揚人間佛教思想的平臺和載體,是佛教當代中國化的實踐基地。

此次講經交流會能在有著如此重要影響力的雪竇山麓隆重舉辦,可謂是得未曾有的難得因緣,與會大眾蒙受彌勒菩薩智慧包容、和樂歡喜的加持,法喜充滿。各位講經法師能結緣雪竇山、走近雪竇山、感悟雪竇山、仰望雪竇山,是莫大的榮幸。各位講經法師還有機會在此演繹經典,宣說法要,更是多生累劫積累的福報。各位既要用心感受雪竇山的文化旅途,更要細心體會其獨特的佛教中國化內涵。

各位大德法師,「大大肚能容萬物,微微笑看破群生」。本次講經交流會按以往慣例,每位參加講經交流的法師,是按照抽籤的方式決定各自的講題,要求參加交流的法師選定講題後,結合佛教經典展開宣講,要求較高,很有難度,頗為不易。參加此次講經交流會的共有來自24個省、市、自治區佛教界和中國佛學院推薦的28位法師。在近四天的時間裡,28位講經法師引經據典,圍繞主題,深入淺出,語言樸實,威儀不失,颱風嚴謹,優秀出眾,宣講曉暢,與會大眾飽餐法味,喜樂增勝。通過評委大德們如實客觀的評定,有3位法師獲得金蓮花一等獎,5位法師獲得金蓮花二等獎,7位法師獲得金蓮花三等獎,13位法師獲得紀念獎。在此,向各位獲獎的法師再次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衷心希望獲獎的法師真切領會「佛教正需才,勸諸君努力學修,切莫為名韁利鎖」的教誡,用「法門惟種竹,有我輩頂天立地,真堪作鬥雪迎霜」的昂揚激情,繼續保持聞思並重的研習狀態而深入經藏,始終恪守學修並進的修持要旨而經世致用,秉承「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行願莊嚴身心,以「欲成諸佛龍象,先作眾生馬牛」的奉獻精神砥礪前行,早日成為佛門棟梁,主動承擔起「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的歷史重任。

各位大德法師,「坐即是臥,一味安詳;笑而不言,十分歡喜」。結緣雪竇山,厚重的文化底蘊讓大眾驚嘆;走近雪竇山,蘊藏的蓬勃生機讓大眾振奮;感悟雪竇山,濃鬱的彌勒信仰讓大眾神往;仰望雪竇山,廣闊的前景讓大眾期待。正所謂:

四明第一山,剡溪波光蓬萊現,流注乳竇泉。

四明第一山,彌勒應化在人間,布袋容大千。

四明第一山,宗心秋月鏡智圓,禪淨留巨篇。

四明第一山,福慧資糧養聖賢,應夢到禪關。

四明第一山,文字禪風出蜀川,頌古百則傳。

四明第一山,千年銀杏枝葉繁,雪竇夕照晚。

四明第一山,懸石瀑布起雲煙,龍象隱碧潭。

四明第一山,巖崖千丈湍流看,白浪眼前翻。

四明第一山,人間佛教燈續焰,此岸即彼岸。

四明第一山,太虛講堂法音宣,法門湧俊彥。

各位大德法師,新的時代,新的使命,新的徵程,新的職責。我們的國家在全國各族人民經歷七十年共同奮鬥,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餘年的迅猛發展,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國家綜合實力不斷提高,前所未有地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是當前佛教事業發展趕上的大好時節因緣。希望全國佛教界各位同仁,特別是青年僧伽,主動作為,奮勇擔當,以戒為師,以法為依,把握時代脈搏,著眼未來發展,以開放的姿態適應當代智能化時代的來臨,在政策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積極主動運用網絡、雲端等信息化傳播手段,探索適應新時代的講經弘法方式,對佛教教義做出符合時代的進步闡釋,充分發揮佛教淨化心靈、涵育道德、啟迪智慧的獨特功能,不斷向社會釋放正能量,向世界講好佛教故事,向國際傳遞佛教聲音,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弘揚人間佛教思想精神,為當代中國佛教健康傳承和發展而勇猛精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佛教徒應有的智慧和力量!

最後,期待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再創佳績!

祝願在座各位身心康泰,六時吉祥,福慧駢臻,佛道早成!

謝謝大家!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法師圓寂日,南無阿彌陀佛!
    三十三歲時,應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請,護藏經南下,住法雨寺藏經樓閒寮近二十載,勵志精修,深入經藏。間或受寺眾堅請,乃為講淨土經典,講畢,旋即閉關。齋房書「念佛待死」以自勉,學行倍進。值太平時代,是應運而生,亂世是應劫而生。淨宗祖師中,慧遠大師與印光大師是應劫而生。印祖降生於清鹹豐十一年,正值英法駐軍攻破北京。
  • 普陀山佛協2020年年度工作總結匯報 道慈大和尚提出六點要求
    法雨禪寺代表作2020年年度工作總結匯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法雨禪寺代表作2020年年度工作總結匯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普陀山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院長、普濟禪寺方丈道慈大和尚,舟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局長周開龍,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惟航法師、信光法師、智宗法師、門肅法師(兼秘書長)、會閒法師、定明法師,以及諮議委員會長老等出席會議。本次會議由智宗法師主持。
  • 妙建法師:踏實修行思法義 總結精要方攝心
    轉自妙建法師 嶧山興國寺 近日,一位新皈依的居士來到興國禪院,雙手合十,恭敬禮拜恩師——上妙下建大和尚後,請示道:「師父,我想請《煙供》法可以嗎?」師父含笑擺手說道:「現在不傳。」居士接著問:「請您指點一下,像我這樣剛皈依,先修哪個法比較好呢?」
  • 《印光法師文鈔》法師簡介
    印光法師 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1861年夏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農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
  • 印光法師: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非信何由發願,非願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證所信而滿所願。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則蹶(jué)。若不注重信願,唯期持至一心,縱令深得一心,亦難了生脫死。何以故,以煩惑未盡,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願既無,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為恥。
  • 淨空法師如此評價103歲高僧夢參老和尚:這個老法師很難得
    淨空法師如此評價103歲高僧夢參老和尚:這個老法師很難得佛門耆宿一代高僧夢參長老於2017年11月27日(農曆丁酉年十月初十)16時30分在文殊菩薩聖地五臺山真容寺安詳圓寂。世壽達到一百零三歲高齡,僧臘八十七。
  • 淨空法師:夢中見阿彌陀佛不一定你就往生!
    另外一個原因是你常常讀經、念佛,念得很熟,中國人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你跟西方極樂世界熟了,所以也有這個感應,這都是好事情。   有這種境界你自己知道就好了,不要跟人說,不可以炫耀,「你看我都夢到、見到佛了,你們都沒有做到,你們的功夫不如我」。這樣就完全錯了,這種境界肯定是魔境界,不是佛境界。世尊在《楞嚴經》裡面講得很清楚,見到佛,到底是佛、是魔?
  • 農曆四月十四 淨土宗九祖省庵法師圓寂紀念日
    省庵法師(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2014年5月12日,農曆四月十四,淨土宗第九祖省庵法師圓寂紀念日。省庵(1686~1734),清代高僧,淨土宗第九祖。俗家姓時,是江蘇常熟人,字思齊,號省庵。法師家中世代習儒,夙有出塵之志。十五歲時出家,經典過目不忘。二十四歲受具足戒,嚴持戒律,不離衣缽,日僅一食,恆不倒單。於真寂寺掩關三年,晝閱三藏,夕課西方佛名。後應諸方叢林之請,講經十有餘載,江浙道俗皈依法師之人甚眾。
  • 名山和寺廟_中國網
    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創於天台山。國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國內外天台宗信徒都要到國清寺朝拜祖庭。桐柏宮是道教南宗的祖庭。另外方廣寺為佛教五百羅漢道場,赤城山玉京洞為道教第六洞天等。天台山的自然景觀得天獨厚,人文景觀悠久燦爛。
  • 圖說淨土宗十三代祖師,建議收藏!
    宋代的志磐法師在《佛祖統記》中,除專敘天台宗以外,兼及禪宗、華嚴、法相、密宗、律宗五宗。淨土不立宗而以慧遠大師、善導大師、承遠大師、法照大師、少康大師、延壽大師、省常大師為蓮社七祖。
  • 《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有聲書 · 標應讀典籍(1)
    原著:印光法師 白話翻譯:圓濤法師 恭誦:王勇 標應讀典籍是知持名一法,囊括萬行。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誠可謂歸元之捷徑,入道之要門。【序】一 《阿彌陀經》有蕅益大師所著《要解》,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不可忽略,宜諦信受。《無量壽經》有隋慧遠法師疏,訓文釋義,最為明晰。
  • 普門品全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課誦版
    關於編輯《普門品》(注音課誦本)的說明曹洞宗嗣祖沙門宗舜1、《普門品》(注音課誦本)是本人為了方便專門持誦此經的同修而注音編次的。經文底本依據《大正藏》所載鳩摩羅什法師譯本,並據其校勘記校訂。為不致過多幹擾初學者,對於一些古今體不同的字詞,多採用今天流行的,比如瑪瑙,原本作馬腦。
  • 從"宗教、歷史、當代"維度看淨土宗祖庭文化的價值意蘊一一以九江...
    慧遠法師雖則是淨宗行人,然對大乘各宗各派的弘傳事業,都懷著以極大的熱情予以推動。以弘"法「為尚的精神,突顯出一代宗師的德操及佛性。弗若多羅是專精《十誦律》部的學者,曾與鳩摩羅什合譯《十誦律》,不幸未譯完,就忽爾去世。遠公對此非常慨嘆,痛惜大法不能東來。
  • 名藍得主:界空法師榮膺溫州石筠寺方丈
    上午八時許,界空法師升座法會正式開始,依照儀軌,浙江省佛協副會長、溫州江心寺方丈智明法師為界空法師搭衣;浙江省佛協副會長、天台山國清寺方丈允觀法師為界空法師掛珠;浙江省佛協副會長、普陀山法雨寺住持信光法師為界空法師授缽盂;浙江省佛協副會長、溫州妙果寺方丈達照法師為界空法師授錫杖;寧波佛協副會長、阿育王寺方丈界源法師為界空法師授龍杖;福建省佛協副會長、莆田南少林寺方丈空性法師為界空法師授坐具
  • 農曆九月二十 律宗十一祖弘一法師誕辰紀念日
    編者按: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年自號晚晴老人,又號二一老人。因弘揚南山律宗,被佛教界尊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 弘一法師:佛門最簡單的三種修持方法
    又應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之聘,主持圖畫、音樂等科,介紹西洋戲劇、音樂、繪畫,實開風氣之先。三十九歲於杭州大慈寺出家,於靈隱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法號弘一。弘一法師慨嘆僧界為世所詬病皆以不守戒律之故,發願畢生精研戒法,初學有部之律,其後專弘南山律宗。
  • 農曆八月初六 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往生紀念日
    慧遠大師(334~416),東晉高僧,是淨土宗初祖。俗家姓賈,是雁門樓煩人。幼隨舅父遊學許洛,博綜六經,尤善老莊之學。成年後從道安大師出家,二十四歲登壇講說,頗負盛名。東晉太元三年(378),前秦軍陷襄陽,慧遠率弟子數十人南下,途經潯陽,因見匡廬清靜,於是留住此地。始住廬山龍泉精舍,後住江州刺史桓伊所造之東林寺,影不出山,跡不入市。
  • 我國佛教四大名山的故事
    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四大菩薩的四大道場在我國哪幾座名山,又有哪些奇聞異事。一:文殊菩薩道場---山西五臺山山西五臺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為什麼是文殊菩薩道場呢。因為《華嚴經》有云:「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 直擊第70屆楞嚴法會籌備現場,與聖空法師一起迎接觀音菩薩成道日
    昨天下午開會後,聖空法師帶著大家插花,一直忙到夜幕降臨。這次法會與以往都不相同,聖空法師將佛母寺各個殿堂都莊嚴了一番,擺上了鮮花、水果、香、燈、水。同時,全寺院上下也都在忙碌著,準備好一切迎接每一位到來的求法人。
  • 書家應懂得什麼場合寫什麼詞
    松柏同春 銀漢雙輝          大雅雲亡 天喪斯文 立言不朽 絕學千秋 學究天人 世失英才 少微斂曜 言行足式 文壇失仰 文曲光沉 望尊泰鬥         百子圖開 鳳毛濟美 德門生輝 啼試英聲 天降石麟 天賜石麟 弄璋誌喜 蘭階吐秀 麟趾呈祥 瓜瓞綿綿 慶弄璋 喜得寧馨 喜聽英聲 喜弄璋 荀龍薛鳳 熊夢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