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獸本指做官的人,後來為何成為罵人的詞語?

2021-01-17 歷史戰爭

「衣冠禽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想必許多人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這還用問嗎,它就是拿來罵人的呀!沒錯,不論是在辭海還是在各種詞典當中,衣冠禽獸都是一個貶義詞,它常用來指那些品德敗壞、道貌岸然,看上去衣冠楚楚,行為卻禽獸不如的人。

不過,這個詞兒誕生之初,還真不是這個意思,而且,它還是一個誇人的詞。禽獸這個詞很早就有了,而且它基本上就是貶義的,但什麼時候人們將衣冠和它聯繫起來,誕生出「衣冠禽獸」這個詞了呢?

這要從明代官員的服飾說起。明代官員所穿的服飾有嚴格而詳細的規定,官員們的官服上都繡有「禽獸」,但文官和武官以及各層級官員官服上繡的禽獸各有不同。文官官服正前方的補服上只能繡飛禽,按照品級分別是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而武官的補服上只能繡走獸,按照品級是一品麒麟、二品繪狻猊,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

不同的顏色以及補服上繡的各樣的飛禽走獸,都代表著不同的官職。不過,能夠在補服上繡禽獸的,都是官員。所以當時說人是「衣冠禽獸」,那是在誇這人有官職。古代人們羨慕當官的,所以人人其實都想「衣冠禽獸」,這是個體面詞兒。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衣冠禽獸」的意思卻變了味。明代前中期,文臣死諫,武臣死戰,官員們的素質相對較高,為國為民的清官有很多,所以人們尊敬「衣冠禽獸」的官員們,認為這是身份的象徵。但是到明朝中後期,官僚階級迅速腐敗墮落,官員們仗著身份為非作歹,欺壓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文臣們阿諛奉承,結黨營私,武臣們貪生怕死,爭權奪利。

這導致百姓們對官員極其不滿,那些身穿繡有飛禽走獸的官服的官員們,也成了百姓們痛恨的對象。他們身為父母官,卻敲詐百姓,讓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所以,有人開始用「衣冠禽獸」來諷刺官員們表裡不一,看似衣冠楚楚,卻行禽獸不如之事。

衣冠禽獸最早用於貶義是在明末陳汝元所著的《金蓮記》裡,他在裡面寫道:「妝成道學規模,飛語傷人……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竊賊)。」

到了清代,衣冠禽獸開始普遍用於貶義,清朝小說家李汝珍就在《鏡花緣》裡寫道:「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很顯然,這時的衣冠禽獸,已經徹底成了一個貶義詞,用來指那些看似風度翩翩、彬彬有禮的偽君子,實則連畜生都不如。

相關焦點

  • 「衣冠禽獸」原是贊語且褒義,後來為何就變成貶義詞呢
    出自明代陳汝元《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常用來指道德敗壞的人,說他們徒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同禽獸。一、「衣冠禽獸」原本是褒義在古代,其實「衣冠禽獸」這個詞語也是有特指人群的,古代能穿「禽獸」制服的只有當官的。因此只有當官的被稱之為「衣冠禽獸」,那個時候的衣冠禽獸可是一個褒義詞。
  • 明朝冷知識:衣冠禽獸本是褒義詞
    史書中記載,在明朝有收錄烈女三萬五千八百二十九人,這數量比元朝時期多了四十八倍,比宋朝多了一百三十倍,比唐朝多了五百八十七倍。 3、明朝寶鈔司 明朝設有二十四衙門,都是伺奉皇帝和皇族的機構,其中有一個機構名為寶鈔司,聽起來很高大上的樣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印大明寶鈔的地方
  • 古今意思差距最大的一個成語, 以前讓人追捧, 如今是最惡毒的罵人詞
    中國的漢語由於歷經年代極其久遠,這裡面很多詞語都有著特殊的含義,用在不同的場合意思截然相反。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如今經常被用在罵人的場合,它就是「衣冠禽獸」。如今誰都知道「衣冠禽獸」是一個罵人不帶髒字的成語,而且憤恨、侮辱的語氣非常深重,很惡毒。
  • 「王八」是怎麼變成罵人話的?看完漲知識了
    王八,最初是鱉的俗稱,後來是龜和鱉的統稱。王八也就是甲魚,據說吃甲魚可以活得久。但是,「王八」也是現在廣為流傳的罵人的話,也由其引申出了不少罵人的話。那麼,「王八」是怎麼變成罵人話的呢?看完漲知識了!常見的說法是源於「忘八端」。
  • 「愚不可及」是誇人?!這些常用的成語,原來都經歷了古今詞義大變!
    原標題:「愚不可及」是誇人?!這些常用的成語,原來都經歷了古今詞義大變! 如果有人說你「愚不可及」,你會不會暴跳如雷?且慢,這詞誕生的時候可不是罵人的,而是被先哲孔子用來誇人的。
  • 衣冠禽獸,原本是褒義詞,你知道嗎?
    衣冠禽獸這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在誕生之初,卻是個萬眾仰慕、光彩照人的"體面"詞兒。在明清兩朝:文官衣補飾禽,武職飾獸。是為"衣冠禽獸",本意指官員。按照朝廷官制,根據品級不同,彼此"工裝"的顏色和圖案各不相同。單說裝飾圖案吧,不外乎"飛禽"、"走獸"。
  • 那些嬗變的詞語:如花原指男子 跳槽跟嫖客有關
    明、清以後的話本小說中,大戶人家的女孩被普遍稱為「千金」,「千金小姐」這一稱謂便流傳了下來。  詞語使用範圍大變:從風月場到職場、從天上到地下  此外,還有一些詞語,雖然本義變化不大,但使用的範圍明顯發生了變化。比如當今常用於口語的「跳槽」。
  • 女子稱國際航班上被罵中國豬 目擊者還原罵人事件
    她表示,整個飛行過程中,她都很擔心罵人的男子再次發飆。「我時不時去看那個人,他一會兒吐舌頭、一會兒翻白眼還渾身顫抖。這讓我非常害怕。」劉維表示自己後來在一個中國空姐的帶領下坐到了前面幾排的座位,距離罵她的男子稍微遠了一些。
  • 老祖宗教你優雅罵人,沒點文化根本聽不出來
    老祖宗教你如何優雅罵人,沒點文化根本聽不出來我國古代的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從倉頡創造文字開始,就出現了很多罵人不帶髒字的詞語。我國古人罵人可以說是時刻保持優雅,罵人罵的十分有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詞語就是「豎子」,但是現在大多數的人都不了解「豎子」是什麼意思,但是當你理解了「豎子」的意思之後,你就會發現古人罵人是多麼的有技術含量。
  • 古代文人是怎麼侮辱人的?「罵人」不帶髒字,卻把你說得一無是處
    單單從表面上看這兩句話,你不知道有多狠,如果將這兩句話裡的詞語換成別的詞語你就理解了。「河上」對應「和尚」;「東坡詩」對應「東坡屍」。02此外,還有一則故事也是關於蘇東坡的。後來,隨著時間流逝,「禿奴」演變為了「禿驢」,主要是諷刺和尚用。除了上述說的這幾句外,我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出名的」髒話「,都是罵人不帶髒字。當然了,這些「髒話」是沒有直接表達出意思的,而是內涵。
  • 容易讓人誤用的詞語:原來萬人空巷不是指熱鬧,而是表示冷清
    中國的漢字數量龐大,雖然常用的不過幾千字,但據收錄表明,漢字總共有近十萬個,如此多的單個漢字所組成的詞語,也是相當繁多的,因此有些詞語可能會存在誤用。 罪不容誅出自《漢書·遊俠傳序》,這裡的故事發生在西漢時期,有個叫郭解的人是某地一霸,他這個人殘忍狠毒,搶過劫,殺過人,同時又精明狡猾,幾次犯罪都逃過一劫,後來他良心發現,自我檢討,發誓以後要多多行善,但內心的殘忍本性依舊存在。
  • 罵人喜歡用「王八」這詞,可這詞是咋來的,就知道為啥罵人王八了
    現在我們有句用得很多的罵人話,王八,王八蛋,可你們不知道的是在宋朝以前王八是長壽的象徵,在唐朝你如果說人家是王八的話別人還會謝謝你,說你誇他長壽。以前聽過很多關於兔子的故事以及俗語等等,但是大多數都是不好的評價,很多人都認為兔子這種動物太過於狡猾,並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麼單純,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來講一句關於兔子和烏龜的俗語,就是「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百年的兔子沒人追」。王八,最初是鱉的俗稱,後來是龜和鱉的統稱。有一種解釋是這樣的:王八就是甲魚和烏龜的總稱。稱為「王八。
  • 「衣冠禽獸」在古代是褒義詞?這個詞到底形容誰的?
    如果有人說你是衣冠禽獸,你一定憤懣不平,甚至想破口大罵。因為任誰都知道這個是一個貶義詞。衣:衣是穿衣、衣服。冠:帽子,發冠。衣冠禽獸組合起來就是穿著衣服帽子的禽獸。也暗指一些表面上打扮像個人,內心行為卻如同禽獸一般卑鄙下賤。
  • 八字告訴你:哪些人適合做官?哪些人不適合做官?
    ,有的人不適合做官,那麼,什麼樣的八字適合做官?如果官殺為用神,在工作年齡段(大約25歲至65歲之間),大運必須為官殺或財;如果官殺為忌神,在工作年齡段,大運必須為印或比劫,如果八字中無財,行食傷大運與也可做官。 八字不適合做官的命理特徵: 八字中有下列特徵的人不適合做官,也不要勉強為官。
  • 語言教育:「426」數字諧音,何以成為個別臺灣人罵人的髒話?
    據海外網2107年12月31日報導,一男子在臺北捷運上看到一旁交談的兩位年輕的大陸遊客不順眼,竟辱罵其「426」(即諧音「死阿陸」,對大陸人的蔑稱),聲音大到驚動其他乘客,行為形同霸凌。兩位大陸遊客沒有回應,而是默默地走到其他位置。隨後引來臺灣網友的聲討,口誅筆伐,認為該男子的行為「丟臺灣人的臉」,進而討論「為何沒有臺灣人阻止」。
  •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淺顯易懂卻飽含深意
    一、一代做官九代絕九在中國古代代表的是最多、最高的一位數,所以在這句話裡面,所指代的並不是一個確切的數字,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多」的意思,也就是說這裡的「九代」指的是「多代」。一代做官九代絕,字面上的意思不難理解,說白了還是那麼一句話,出了一代權臣、高官,接下來的數代要麼都是庸庸碌碌之輩,要麼就是絕了嗣。
  • 素質教育的漏網之魚:三國著名3大「噴子」,讓罵人成為一種文化
    下面這3個古人將吐槽做到極致,讓罵人成為一種流傳千古的「藝術文化」。 今天就來看看,三國時期的「噴子」是怎麼罵人的。 「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犭票狡鋒協,好亂樂禍。」 「操又矯命稱制,遣使發兵。恐邊遠州郡,過聽紿與,違眾旅叛,舉以喪名,為天下笑,則明哲不取也。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論起罵人不帶髒字,這兩句話最為經典。蘇東坡與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對罵的時候,蘇東坡吐出了「狗啃和尚骨」,佛印和尚也不妥協,用「水流東坡詩」來回懟。 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很難看出罵得有多狠。其中,「河上」與「和尚」的讀音很近,其含義自然相同;「東坡詩」中的「詩」與詩歌或詩句沒有關係,與「屍」的讀音是一樣的,所以它特指的就是「東坡屍」。
  • 吃醋是什麼意思——幾種詞語的引申義
    中國的漢語意思是非常豐富,文字表面有一個意思,內涵又有另一個意思叫一語雙關,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詞語還不在少數,有的時候用這些詞語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即不能讓別人誤會又能把事情辦好,由於地域的不同,可能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意思,我整理了一下給大家分享 吃醋是什麼意思:原意是指食用調味的醋
  • 日本人常說的「八嘎呀路」是啥意思?答案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在我們經常看到的各種抗日劇中,時常會發現八路軍或中國人的行為惹怒日本人時,他們都會非常憤怒地來句「八嘎呀路」。小時候不懂它的真正深意,可能很多人都有過玩笑般地模仿日本人說這句話的經歷。但當你知道這句話背後真正的隱藏深意時,你就會非常地憤怒!那這句話究竟在日語中代表什麼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