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中學生「佔卜」泛濫暗查
專家:單純把星座等「佔卜」形式與人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沒有科學依據
「你是雙魚座,頭腦聰明,雖不愛學習,但在IT業會有無可限量的發展」「A型血的你,今天如有考試,會很難通過」「3月出生的你,要當心今日挨老師批評,少說話為好」
……面對學業壓力、家長期盼、校園人際關係等一系列問題,哈市一些中學生悄然涉足「佔卜」遊戲,每天用星座、紙牌及筆仙等來「追問」自己的吉兇禍福。
校園「佔卜」族每天測命運
「我們倆星座不合,所以才會總打架。我查過了,我是巨蟹座的,脾氣暴躁,我同桌是金牛座的,性格內向。我們兩個脾氣不一樣,當然會有摩擦,老師,您還是給我換同桌吧。」1日,哈市某中學一位高一年級的學生向老師道出了要換桌的理由。
這位老師告訴記者,她已經不是第一次碰到學生以此類特殊理由要求換桌了,去年高考前,一位學生要求只在靠牆的位置坐,他說他在網上查過自己的6月運勢,只有坐在教室裡不通風的靠牆位置才可保分,也就是保證高考得高分。這位老師感嘆說,如今校園裡一些學生很熱衷於星相、解夢、心理測試等「佔卜」遊戲,每到考試前,就到了這種「佔卜」泛濫的重要時段。
近日,恰逢哈市一些學校選定的月考日,記者走訪了哈市156中、5中、78中等幾所中學,發現不少中學生對「佔卜」情有獨鍾。
「我的幸運石是綠松石,所以我一定要多帶綠松石飾品。月考時我就戴了一個綠松石項鍊。」2日7時,在哈市道裏區新陽路一所中學門前,中學生王雨很痛快地回答了記者提出的星座問題,他還補充說:「星座運程說,我的同學李紅穿紅色衣服能考高分,昨天,我看她特意穿了件紅色風衣。」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被採訪的學生都對自己所屬的星座、性格特點和幸運數字等了如指掌,其中一些學生還按星座、血型等指南提示辦事。
哈市南崗區一所初中學校的初四學生付強告訴記者,現在校園中,玩「佔卜」的學生不在少數,尤其是女生:「我也在網絡上進行過血型心理測試,我的性格內向,比較愛乾淨,具有紳士風度,很受異性歡迎;但我孤僻不太合群,長大後適宜做醫生或工程師類的工作,所以我現在在學習中,重點要學涉及理科的課程。」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學生熱衷「佔卜」的情況也引起了學校和家長的注意。哈市紅博地下商業街業戶劉女士對記者說:「前幾日,我要去深圳進服裝布料、打新服裝樣子,走的時候,女兒竟叮囑我查一下書籍,看看是否適宜出行和做生意,我感到十分吃驚。後來詢問得知,女兒很『精通』風水預測的東西。」
「我們新校舍竣工,好幾位同學向我推薦了本月哪幾天是適宜搬家動土的日子,並說在這天回遷新校舍會大吉大利。更有趣的是,一位班主任告訴我,班級裡有個女學生做了個夢,夢見新校舍突然倒塌,她躺在廢墟中,一隻和平鴿帶著救援人員搭救了她。因此她建議班主任,按解夢書中的說法,這是個暗示,學校在回遷的時候必須要放飛和平鴿,這樣才會保平安。」哈市某重點中學的張校長對記者說。
星座、解夢、筆仙 校園「佔卜」種類繁多
玩骨牌,測今日在學校運程;看星座,揣測自己前程;玩筆仙,問考試能否通過……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學生迷戀的「佔卜『方式各種各樣:如我國傳統的易經、風水、八字、筆仙等;西方的塔羅牌、佔星奇緣、血型以及一些心理測驗等方法。
近日,記者在幾所學校採訪時看到,「佔卜『類的紙牌、星座書籍經常出現在學生的口袋、書包內。一些學生告訴記者,紙牌、星座「佔卜」可以使自己躲開黴運,尤為可笑的是,他們甚至認為可以避免老師上課提問。
2日12時,在學生小陳的帶領下,記者在哈市道裏區安升街、安國街的幾個書屋內,看到了擺在櫃檯上銷售的用來「佔卜」命運的紙牌。記者拿過一盒名為「塔羅牌」的紙牌,這種紙牌共52張,玩法中註明能「佔卜」愛情、事業、學業等。自己的出生日期和今日命運紙牌相合,便能看到自己的今日運程、今後發展、愛情等。一位店主還告訴記者,星座類書籍也極為暢銷,像十二生肖「星座運勢」,能預測每天的吉兇;佔星奇緣能了解2005年「運氣如何」。
小陳說,除了紙牌、書籍「佔卜」外,許多同學還熱衷於網絡「佔卜」。記者在一些學生介紹的網站上看到,血型探秘、十二星座解說、北鬥星易學書、周公解夢等內容非常「豐富」,只要按照步驟去操作,幸運數字、幸運顏色、哪日考試順利、什麼時候有被盜之災等都能顯示出來。採訪中,記者發現,面對高考、中考等重大問題時,一些中學生還會專門聚在一起進行一種請筆仙的「佔卜」遊戲。某校高一學生孫志剛告訴記者,這個「佔卜」遊戲一般在晚上進行,不開燈,只點蠟燭。在桌面上鋪一張紙,上面根據需要寫有一些詢問的信息,比如數字、是、否之類。請筆仙時,參與者各伸出一隻手,手指交叉相抵,中間垂直夾著一隻筆,筆尖輕觸於紙面上。然後問一些問題,如果筆動了,就意味著需要問的問題有答案了,然後依靠筆在紙上留下的痕跡來解讀。迷「佔卜」學生自有一套「理論」
對於「佔卜」,哈市一些中學生很有興趣,他們每天查看自己第二天的「運程」,這甚至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但對於記者提出的擺攤算卦、舞神弄鬼的傳統半仙,他們卻表現出了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