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顧客趕在春節前理髮美發
過年前,為自己收拾個新形象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一些服務行業坐地漲價,理髮店也開啟了漲價模式。》》》《合肥理髮、洗車開始實行「過年價」 物價部門稱須提前告知》
春節前理髮總在漲價
「平時去都是20塊錢剃一次,年前準備剃個頭,到地方一問,30了。」家住勝利路華美嘉園的方先生說,年年剃頭漲價,以前剃頭5塊錢,再到10塊、15塊、20塊,現在直接蹦到了30塊。「或多或少會漲價,一般情況下,大年夜前一周開始漲。」工農路上一家理髮店的李先生說,他的店已經開了好幾年,春節漲價已經是行業「慣例」,並不是哪一家店的單獨行動。何況臨近春節,做頭髮的顧客比平時多出不少,人手緊張,又有員工要回家過年,「基本每天會有三四十位客人,漲價太正常了。」
雖然不少美髮店表示,「現在還沒漲價。」但春節漲價似乎板上釘釘。據淮河晨刊記者了解,不少美髮店在過年期間會以取消折扣或直接調價的方式漲價。「過幾天肯定漲價,到了年初一,剪頭髮最低80。平時會員至少有8折優惠,但過年前就沒有優惠了。」一家連鎖髮型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春節漲價也是隨行就市,很多外來務工人員陸續返鄉,花幾十元洗頭髮、吹頭髮、修一修髮型,是很正常的。年前做頭髮剪髮已經成為習俗,如果一條街上的髮廊全部提價了,只有一家店不漲價,那麼員工必然流失,到時候有沒有人手應對大量客流都難說。
一名業內人士透露,美發行業的旺季是從9月中旬到年底,這段時間大多是盈利的,春節到元宵節是小旺季,這時候很多回家過年的員工還沒返崗,依舊是需求大於供應。過了元宵節,整個行業都處於淡季,會持續到五六月份,大多店會出現持續虧損或持平,春節前的收入甚至會佔到全年收入的40%,需求大於供應,必然漲價。
美發行業號稱暴利終結
而在方先生30元理髮一次都嫌貴的同時,有的美髮店卻在用更高的價格向消費者兜售服務。在青年街一帶,記者發現這裡的理髮店普遍剪髮的價格都是四五十元以上。如果是首席設計師出馬,價格可以高達一百多元,甚至兩百元。
願意花那麼多錢理髮,有消費者吐露了心聲:「你想要一個陽光帥氣的短髮,結果弄了個殺馬特非主流,倒貼錢你也不爽吧,如果是長期同一個理髮師為你剪髮,剪得還滿意的話,貴就貴些吧,當幾十塊錢給小費也無妨。」
即便如此,一直被認為是暴利行業的美髮店,卻聲稱「暴利時代」已經結束。很多店主異口同聲:「美發行業日子不好過。」
驗證一個行業日子好不好過,可能數數開業和關張的店是最直白的方式。在青年街花街一帶,曾經這裡共存共生過十幾家美髮店,門挨門,連成排,很有一番陣勢。如今,這裡只剩寥寥幾家,有的美髮店整體改裝成了茶餐廳,還有的成了網吧、小餐館。有的店雖然還在營業,但顯然是門前冷落,即便是臨近春節,店裡也只有一兩個客人。
塗山路一家理髮店,剛開張那會兒老闆王磊還僱傭過美髮師,現在,40多平方米的店裡,他和妻子二人負責所有洗剪吹服務,成了真正的夫妻店。「行業不景氣,用工成本太高,我們這樣小規模的店根本不能僱人,也留不住人,有的美髮師嫌收入低,有不少都改行了。」王磊說,如果要留住美髮師,只有漲工資,但營業額是固定的,老闆就可能虧錢,要解決老闆和員工的矛盾,美髮店服務項目就要提價,但這樣消費者可能不買帳,造成客源流失,老闆還是損失,所以只有老闆自己堅守。
美容美髮協會會長劉景鑄說,目前全市大約有五千多家美容美髮店,市區內有1200多家。每年這個行業都有一大批店無奈收場,但因為「暴利行業」名聲在外,也會有一大批人湧入這個行業,所以市場的競爭一直激烈。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如果美髮店能把利潤穩定在25%左右,就已經很牛。「一個美髮師每個月收入平均4000多塊,如果是連續做了十幾年的師傅,月薪五六千是至少的,營業額的40%可能都要用於員工工資,再刨除房租、水電、培訓、材料損耗等各種費用,利潤早已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高。所以很多店,都是越做人越少,最後撐不下去只有關門。」
在城市綜合體裡,有的消費者已經能看到、體驗到,美發也在跨界。有的理髮店已經用超出主業的面積開闢出了酒吧區、休閒區,客人在理髮時可以在店內做一些其他的休閒活動。這種經營方式的改變無疑還是為了讓消費者有更豐富的體驗,為了拉攏人心,為了增強競爭力。
技術不更新或成為行業發展絆腳石
種種跡象似乎也驗證了這個行業的艱難,為何理髮店會面臨這種困局?消費者認為理髮成本高,而理髮店卻哭喊自己快要倒閉。
「作為協會,我們希望引導會員可以走更專業的技術路線,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服務檔次和水平、拉升價格,一直做低價位很難生存,最後對整個行業都有影響。」劉景鑄認為,美髮業之所以會出現目前這種局面,跟髮廊管理者急功近利、不善積累有很大關係。店主只管當前的盈利沒有考慮長期的發展,沒有形成制度,沒有固化流程,沒有工作模板,只有靈活和小聰明,形成不了積累無法進步,所以不斷被「拍死在沙灘上」。
「現在即便是一年中最旺的時候,春節前去燙頭、美發的客人也不像前幾年那麼多,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美發行業總體水平的不進步。有的消費者就覺得,誒,現在這些髮型跟我以前做的差不多,那還何必花錢再做一遍呢?」劉景鑄認為,理髮店真正的價值在於能夠解決顧客的某種需求,髮廊最需要的,其實是給顧客一個花錢的理由,如果連顧客真正需要什麼都不知道,如何能保證髮廊的服務得到顧客的接受呢?但很多髮廊老闆卻從沒有真正調研過顧客需求,沒有科學手段來甄別顧客需求。而且很多店很多年都沒有經過集中、系統、專業的培訓,整個行業技術更新太慢,造成消費者不願買帳現象。
另外,美髮店裡因為管理者經營不善,會出現集體跳槽、發起人散夥之類的事件。基層員工會經常覺得自己受不到老闆的重視而缺乏積極性,從而影響工作。經營者攏不了人心,從而使得店面經營不能長久。》》》《合肥周谷堆市場已進入供銷高峰期 智利車釐子同比漲幅三成仍熱銷》
記者 陳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