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點有趣的事。
有段時間,經常在醫院門口看到抽籤問卦的,便對這行當有了點興趣。所有的卜卦均來自《易經》,善卜者不卦,真正對《易經》精通的人,不輕易給別人佔卜。因為《易經》精髓在易,也就是隨時變化,對於不會變易的人,告知其吉兇他也不知道怎麼做,反而會害了他。
《易經》裡讀出君子,《易經》裡讀出更多的小人。這也許正是一陰一陽之謂道。我們要學會趨吉避兇,要善於防患於未然,要懂得把事情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時候我們什麼也不能做,什麼也做不了,就只有耐心等待。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福,居高位要時時警惕小心,處低位要積累實力,這樣才能「元亨利貞」。
物理學家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前曾給自己佔過卦,這是有記載的。當時他卜出的是需卦,下乾上坎,乾為天坎為水,像抬頭盼望著天上的雨水。他就知道需要等待,不能急,時候一到,就會雨降甘霖。好事多磨,終於等來了好消息。上卦坎喻意艱難險阻,道路曲折坎坷,如果我們今後卜到這個卦,該幹嘛幹嘛,耐心等待,才會逢兇化吉迎來轉機。
日本一個研究《易經》的學者,一次趕路時卜了一卦,結果佔出的是山地剝卦。下山地上,他想山跑到地下去了,形勢兇險,今天這條路不能走了,於是繞道而行。第二天當地新聞報導,昨天準備走的那條路發生泥石流。
世界上我們無法理解的事還很多,不要一味嗤之以鼻說是迷信。
臺灣學者傅珮榮也講過一個自己的事情,一次朋友開車送他到首都機場回臺北,半路他隨意用兩個計程車號碼、朋友的車程數佔出一卦:屯卦。他預感自己回不去了,屯卦下雷上水,分別是震卦坎卦,地上打雷上面下雨,坎卦在上表示外面遇險。當時北京上空萬裡無雲,正常坐飛機12點半到香港,再飛臺北。他打電話給女兒,女兒跟他說別回來了,臺北有颱風,中午12點後關閉。
八卦卜吉兇,不是告訴你哪裡有吉哪裡有兇,而是讓我們逢兇化吉。即使是吉,如果不小心謹慎,也會變成兇;如果是兇,你懂得趨利避害,也能化解。
那麼怎麼卜卦呢?現介紹三種方法,您也可以玩玩。
第一種:數字玩法。
你看到任何數字,或者你想到任何數字,記三個或說三個。前兩個數字除於8,第一個數除於8,餘數是下卦;第二個數除於8,餘數是下卦。除得淨就是8。為什麼除於8,因為是八個卦嘛!
然後按照1乾2兌3離4震5巽6坎7艮8坤,比如第一個餘數為1第二個餘數為6,那就是下乾上坎即需卦。這很簡單。
但第三個數字也很重要。第三數字除於6,為什麼除於6呢?因為每卦有6爻,除得淨就是6。然後對著看對應的爻辭,比如如果是4,那就是六四爻:需於血,出於穴。可能需要流血流汗,受到阻撓幹撓。
第二種:擲硬幣法。
準備三個硬幣,錢幣、遊戲卡、紀念章人像都行。
轉動硬幣,把三個紀念幣都轉了一遍算一次。正面朝上記三,反面朝上記二。為什麼要這麼記呢?一個紀念幣是一,它有正反兩面,所以也是二,因此一個紀念幣可記為二,也可記為三。
第一次轉紀念幣,三個都是正面,3+3+3記9
第二次轉紀念幣,一個正面兩個反面,3+2+2記7
第三次轉紀念幣,也是一正兩反,照樣記7。
這樣下卦從下往上就是977,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即三個陽爻:≡,乾卦。
接著轉,如果第四次是兩正一反,那就是3+3+2記8
第五次是一正兩反,又是7
第六次是三個均為反面,那就是2+2+2記6
下卦也就是876,從下到上為陰陽陰,即坎卦。
綜合起來就是下乾上坎,即需卦,然後就可看需卦的爻辭了。
知道了需卦,你對於目前處境就有了大致了解。
第三種米粒玩法。
準備50顆米,或者50根竹籤。
佔卜者抓把米,卜卦人先拿出一顆米出來,然後佔卜者把米分成兩堆。
米分成兩堆後,佔卜者在左邊米堆中取一粒米放在手心或旁邊。
然後左邊一堆每4粒一份,多的拿走;右邊也是4粒一份,多的拿走。
這些拿走的在後面兩次不參與分組。
如此做兩次重複操作,第三次決定這一爻的數字。
第三次分組後的總數就是第一爻,比如最後左邊4粒一顆共有4組,右邊是5組,4+5=9,記住第一爻9。
一共要操作18次,每三次決定一個爻。從下往上記住數字。
第二次重複操作,如果三次後是7,就記住第二爻7。
第三次如果又是7,就記住第三爻7。
依次第四次是8,第五次是7,第6次是8
那這個卦從下往上依次是陽陽陽陰陽陰,畫出卦來,就是需卦。
再看需卦卦辭即可。
雖然懂得這些皮毛功夫,但我從未為他人卜過卦,一是這東西即使再靈,結果如何全在操作者本人;二是這些知識有人信有人不信;三是老祖宗的東西是告知我們凡事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可得意忘形。我們許多人念歪了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