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竹君 韋江萍
邕水含章毓靈秀,鏡湖英才競風流。辦學60年來,廣西財經學院始終與八桂大地同呼吸、共命運,從填補廣西財經教育空白到為八桂大地輸送經世濟用人才,從分稅制改革、轉移支付改革到深度參與廣西財經實踐研究,從專注財經科學研究到為廣西重大決策部署提供戰略諮詢服務,廣西財經學院堅持立足行業發展需要,積極主動適應國家戰略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在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長卷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 初心如磐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櫛風沐雨一甲子,薪火相傳創基業。廣西財經學院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創辦的廣西商業專科學校(1962年9月更名為「廣西商業學校」)和1963年成立的廣西財經學校。2004年,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和廣西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廣西財經學院。60年的奮鬥歷程,從財校、商校到廣西財院,從專科學校到本科學院,每一步都飽含著「廣財人」的拼搏奉獻,每一步都記載著「廣財人」的艱辛求索。60年的辦學歷程已使廣西財經學院發展成為一所以經、管為主,經、管、理、工、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地方本科院校。
學校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始終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從本科辦學之初到現在,緊緊圍繞「建設怎樣的廣西財經學院、怎樣建設廣西財經學院」與「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兩個決定學校發展的根本性問題,秉承「誠以修身 信以立業」校訓和「明德 弘毅 和諧 日新」大學精神,傳承「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和諧建校、開放辦校、創新興校」的辦學理念,堅持「厚德為先、博學為本、尚能為重、創新為魂」的育人思想,堅持「立足廣西、輻射東協;面向基層、服務社會」辦學定位。今日的廣西財經學院,已累計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20餘萬財經專業人才,在區內外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在培育面向東協的卓越財經人才、服務廣西「三大定位」、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2 春華秋實
——經世濟用桃李芬芳
滄桑不計春滿園,桃李芬芳溢天下。廣西財經學院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偉大徵途中收穫累累碩果:2010年,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1年,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初步構建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職高專等多層次的辦學格局。連續獲批為廣西高校首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立項單位、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是教育部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在奮力追逐「強校夢」的徵途中,廣西財經學院始終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鮮亮底色,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產教融合,彰顯人才培養新特色。60年來,學校緊跟時代步伐,主動適應廣西產業結構、行業結構和職業結構的變化,及時更新和調整專業設置,不斷強化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契合度,逐漸形成了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主體,「產教深度融合」和「多元協同育人」為兩翼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成為廣西第一家具有會計碩士(MPAcc)培養資格的單位,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及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各1個,在教學成果獎、精品課程、精品教材方面成果豐碩,經管跨專業綜合實驗實踐教學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學校學生在近年的國家級大學生競賽中成績斐然,斬獲各類創新創業獎項300餘項。
——錨定「一流」,競攀科學研究新高峰。學校落實「科研興校」戰略,以重點學科為龍頭,以人才隊伍為核心,以科學研究為支撐,以實驗室(研究基地)為平臺,建設了一批區域內一流學科,產出了一批高水平標誌性科研成果。學校共獲國家級科研項目14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15項、廳級科研項目1079項。40項成果獲得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以上榮譽,連續多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數居全區高校前列。擁有發明專利和軟體著作權1140項。學校獲廣西高校重點學科或特色優勢學科11個,獲批廣西一流學科(培育)建設點1個。學校擁有5所自治區級財經智庫、4所智庫入選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以人為本,構建全面育人新格局。學校建有國家級、自治區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視頻公開課等「本科教學工程」項目57個,獲國家級教改項目3項、省區級教學改革立項200餘項。學校外引內培建設隊伍,擁有國家「萬人計劃」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國家特殊津貼專家等一批領軍人物及眾多自治區教學名師、團隊。構建了學科交叉與融合、通識教育與專識教育並重的「雙體系、雙平臺、多模塊」課程體系。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創新創業競賽獲自治區級以上獎項150餘項。學校還特別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創新推出「新財子」學院「商學+書院」模式,近5年來共立項國家級、自治區級、校級項目約1200個;積極推進TSE(教師+學生+社會企業)「三位一體」公司制,對項目進行孵化。連續3年被評為「廣西大學生就業創業先進單位」。
——世界眼光,開拓開放合作新領域。學校緊跟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與美、英、法等國家籤訂了151份相關協議,共同開設了多個合作本科教育項目,吸引了來自美國、泰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學生,同時累計選派了2159名學生赴國外交流學習。學校深度參與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際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話交流,聯合主辦的中國-東協財稅合作論壇被納入中國-東協博覽會高層論壇,聯合舉辦的「瀾滄江-湄公河之約」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被教育部納入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年度活動之一,共同發起成立的瀾-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獲瀾湄-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讚賞。中國-東協金融與財稅人才培訓中心、廣西(東協)財經研究中心、陸海經濟一體化協同創新中心、海上絲綢之路與廣西區域發展研究院先後落戶學校,共同搭建起面向未來的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新高地。
——紮根八桂,融入時代發展新徵程。學校充分發揮面向東協的區位優勢和經管學科優勢,緊密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自治區黨委、政府以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部署新要求,打好「財經牌」「東協牌」,為廣西履行「三大定位」新使命、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貢獻廣財智慧力量:64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及地方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教師以「兩會」代表、特聘專家等身份,連續17年受廣西各級人大常委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邀請擔任預決算評審專家;學校積極打造「第二課堂」實踐育人陣地,積極組織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以及暑期政務實習活動,獲2018年度「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學校成為廣西百色靖西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先進後盾單位。
3 奮楫揚帆
——擘畫藍圖載夢遠航
砥礪奮進六十載,奮楫遠航再揚帆。2019年12月,學校召開了第四次黨代會,全面對接了新時代高等教育新戰略,明確了新時代學校建設發展中長期目標,開啟了學校建設新徵程,竭力在應用型人才協同培養方面辦出特色,在科研智庫諮政服務方面凸顯特色,在健全完善地方性大學內控管理體系方面彰顯特色;在區域內服務財經傳統行業和新興業態、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應用基礎研究和財經智庫建設、優勢特色學科專業輻射東協影響力、服務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等方面體現高水平。力爭在2020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學校「第二步走」發展目標;2024年,學校立項建設的碩士學位授予點將全部設點,學校將更名為「廣西財經大學」,全面實現學校「三步走」戰略目標,為開辦博士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學校將以更高遠的歷史站位、更寬廣的國際視野,準確把握新時代學校發展的歷史方位,深刻認識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順應「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斷推動學校各項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走好「廣財人」新時代的長徵路。
圖片由廣西財經學院黨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