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紀年的六十甲子很難懂嗎?

2021-01-08 美麗的欣然時代

我們洪範書館致力研究中外各國人文現象。六十花甲子在中國由來已久,本國訖今所見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已經有了天幹地支紀時的記錄了,近代考古發現在一記載商王帝乙的事跡的骨片上已經有完整的六十花甲子的記載。六十甲子是否難懂?是的。由於今人普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較為難明。筆者嘗試以幾大部分闡釋六十甲子的涵義,從而揭開面紗看倪端。

一、六十甲子的形成 六十花甲子是形成於天幹地支的配對。我們知道天幹有十: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 地支十二:子1、醜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 這裡奇數(陽)天幹配奇數地支,偶數(陰)天幹配偶數地支。比如甲1配子1,乙2配醜2……由於天幹有十而地支十二,所以配至第十一個地支「戌」重新由甲配戌,第十二個地支「亥」重新由乙配亥,隨之而來則有個周易六爻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叫:空亡。也就是說:空亡的產生是一旬(十個天幹)沒配完所剩下的兩個地支為空亡

其餘相仿,詳見六十甲子與空亡表。也由此看出空亡只是針對地支而言,另一方面其在民間的神話傳說中也人格化為一位神煞…空亡神。空亡在四柱信息方面的作用重要性不如周易六爻,空亡在六爻十分重要,在六爻:空亡是看時空條件是否到位的重要指標。那麼如此配多少柱呢?配60柱,由甲子開始至癸亥結束。 二、六十甲子為何取6(倍)數 那麼為什麼取6數(倍數)而止呢?當中可是大有淵源。

其中有數學上的原因,又有天文學上的原因,然而根本是與中華民族的人文之始的:河圖洛書(已經在2014年被國家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在第三部分詳述)。 首先在數學上:因為天幹10個,地支12個,那麼兩者在數學上的最小公倍數就是60,所以取60柱。然又有天文學上,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的土星、木星、水星每隔60年就要相會聚一次。而且八大行星每180年就會聚於太陽的同一側成一線,這個就是在上古星相學家高度重視的「九星連珠」的天文現象了。從而衍生出上古天文學者、星相學家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三元九運!這裡,每一元就是60年即六十花甲了。

三元即是180年,每經過這個周期,太陽系的「九星連珠」的天文現象就會周期性出現。這個之於地球的影響就是大地會進入另一個新紀元,從而產生新氣象。 三、六十甲子紀時源泉 我們很可能會問:為什麼上古之人寧願取相對難明的天幹地支的六十花甲子紀時,也不取更為簡便的數字紀時,儘管我國訖今所見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已經有了數字!在這個上,我們現在也就是用數字紀時的。

其實,六十花甲子不光單是一堆數字,其還有更深涵義。古人看來每個物,每件事,其支配者皆為時空即宇宙。在那個空間的那個時期便會出現某個事物。這個就是為什麼上古華民認為易經可以預測緣故。中國古時三大宗教(哲思)的儒、釋、道,都講這個,儒家將這叫謂:時機。佛家將這叫謂:緣。道家將這叫謂:際會。西方哲學如柏拉圖將這叫謂:條件。大智慧者的表述雖然各異,但表達目的卻相仿。 在上古華民看來,他們之所以舍數字而用幹支花甲子紀時,就是因為他們認為幹支紀時是承載著天地(宇宙)的信號的。

比如去年是戊戌年,戌為火庫,是熱毒之年,因此去年北半球不少地方在入夏之初即打破當地的歷史同期的氣溫記錄。中醫所講的「五運六氣」也是依每年的幹支而界定。前面說明過六十花甲子何解取6(倍)數的原因之一、二了。然則這些原因並非其終究的原因,終究的原因是與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端的河圖洛書使然。洛書又叫九宮圖如: 如上圖,我們很容易會發覺:不論橫、豎、斜的對應三個數之和都是15,而15的眾數和就是6(比如8+1+6=15,15的眾數和即1+5=6)。大智慧的老子說宇宙模型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結合易經進一步闡釋這悟道了的老子的宇宙模型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六--六即宇宙萬物之義。

道德經這個「三」之於易經就是構成八卦的三個爻,由三個爻演化為六個爻即六十四卦,易經就是嘗試以六十四卦而籠牢宇宙萬事萬物的。這個就叫三生六(萬物),而六可表徵宇宙萬物的緣故了。同樣,三元九運嘗試籠牢天地萬物萬事,所以取6(倍)數也就是這個原因,那麼作為三元九運其中之一部分的花甲子就當然也取6(倍)數了。

相關焦點

  • 六十甲子的幹支紀年算法(包括公元前)
    ,由10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天地順序兩兩組成,每60年一輪迴,俗稱一個甲子。 需要首先說明:幹支的六十甲子計數不受夏商周的曆法規則影響,只按時間算。
  • 六十花甲子及納音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六十甲子?六十甲子是中國古的一個發明創造,又稱六十花甲子,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我們已經學過天幹和地支的基本概念,六十花甲子就是用天幹和地支按照一定的規律依次搭配出來的,一共循環六次組成60個不同的幹支組合。這六十個幹支循環,每六十年循環一次,俗稱「六十花甲子」。
  • 古代如何計時?六十甲子如何納音
    所以才有三更半夜(指子時23~1點) 六十甲子六十甲子也稱一甲子,常指六十年的意思。為什麼呢? ②六十甲子納音五行表示了五行物質的用途,以此來喻象人的性格。如劍峰金可做兵器、砍樹之用等,則主其人性格外向、剛強等;釵釧金可做裝飾品之用等,則主人的性格內向、柔弱等。 ③六十甲子納音五行表示了五行物質的空間,以此來喻象人的心緒。如海中金在海中,深藏不露,則主其人處事心細、周密等;沙中金在沙中容易發現,則主其人處事粗心、欠妥等。
  • 六十甲子循環規律
    六十甲子,一般用於年、月、日、時的紀序。是我國古代曆法中一項重大的發明與獨特的創造。按照天幹地支各自的排列順序,天幹在上,地支在下,依次排列。天幹的第一位是「甲」與地支的第一位「子」配合,就是「甲子」;第二位就是「乙丑」,以此類推。
  • 六十甲子、四柱八字必修課!
    六十甲子是中國人民最早、最大的發明創造,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個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幹和地支循環相配作為稱呼這些神的名字。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按順序兩兩相配,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個組合,稱六十甲子。
  • 惠安石雕神像雕塑石雕六十甲子雕像園林景觀石雕擺件
    石雕六十甲子是中國人民一個古老的發明創造,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石雕六十甲子是道家信奉的六十個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幹和地支循環般配作為稱呼這些神的姓名。
  • 五運六氣之六十甲子概念
    六十甲子是中國人民一個古老的發明創造,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進行循環組合,即以天幹和地支按順序相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組合,從"甲子"起﹐到"癸亥"止﹐滿六十為一周﹐稱為"六十甲子"。亦稱"六十花甲子"。又因起頭是「甲」字的有六組,所以也叫「六甲」。如此周而復始,無窮無盡。年月日時都是60一個循環。60在時間領域是個奇妙的數字。
  •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怎樣成為了超級組合的「六十甲子」
    幹支組合的「六十甲子」貫穿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說起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跨越了幾千年,而這是用現代的公元紀法的說法,比如今年是2021年,在古代是沒有這個說法的,古代的每個朝代,都以當朝帝王的年號命名,比如漢武帝時期就有建元,元光,元朔,元鼎等11個年號,而不管年號變化如何,幹支紀法是一定要用的。
  • 天幹地支組六旬,六十甲子時空斷
    接下來會用兩期時間來和大家說說六十甲子的事情。 六十甲子是中國先民的獨特發明,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60年一個周期)、紀月(60個月為一個周期
  • 「袁天罡奇門遁甲」之天幹地支和六十甲子的內理乾坤
    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天地定位,幹支以定時空,時空以定世界。幹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長於地上,但是萬物的榮盛興衰卻離不開天。
  • ——細說古代天幹地支紀年法
    相傳在劉伯溫的碑記中,提到過一句話:「十愁難過豬鼠年,甲子豐收庚子亂」,從那時開始有庚子年出大亂的說法。 最後因為太過反人類,從西漢漢武帝時期,太歲紀年簡化為幹支紀年,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都簡化為一個字的,也就是現在被人們所熟悉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了。
  • 六十甲子花納音表
    甲子始成於大撓氏,而六十甲子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數是六十,所以依此從頭到尾一個循環,叫做「六十甲子」。六十甲子依次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 六十甲子年份對照表 60花甲子口訣
    導讀:說起六十甲子,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唯一能聯想到的是六十花甲之說,其實六十甲子也叫六十花甲子,是我國最古老的計時工具,可用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那麼,六十甲子年份對照表是怎樣的?60花甲子口訣是什麼呢?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探究下吧。
  • 六十甲子——心演篇
    我想很多朋友在學習六十甲子幹支紀年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記不住,雖然你在紙上不知道推了多少遍六十甲子,可到底誰在哪個位置還是亂不清楚,搞不明白,當遇到要查旬首的時候,那叫一個麻煩啊!左推右算,還是不確定。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六十甲子如何簡單明了的背記。
  • 六十甲子很難背,那它是誰書寫的呢?
    在中國,採用六十甲子記錄年月,已長達三幹多年。六十甲子,即用十天幹、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後得出的一張順序表,用途涉及到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等作用。所謂「天幹」,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地支」,則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怎麼能快速記住六十甲子呢
    寫個晦澀難懂的東西,六十甲子。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東西繞不過去,就是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術山醫命卜都聯繫緊密、別看六十甲子只有120個字,記憶起來真的挺痛苦的。單純靠背誦,真的很折磨人,什麼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為何一會兒又成了甲戌乙亥丙子丁丑了呢?每個字和每個字都不挨著。
  • 天幹、地支、六十甲子、十二生肖
    四、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個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幹和地支循環相配作為稱呼這些神的名字。
  • 六十甲子納音表 六十甲子生肖幹支年對照表
    六十甲子納音表百度 六十甲子生肖幹支年對照表 120年生肖幹支查詢表 古今時辰對照表 1000年閏月查詢表 五行屬性查詢表
  • 幹支紀年法的來歷及紀年方法
    「庚子」和「辛丑」都屬於中國古代的幹支紀年法 那麼幹支紀年法究竟源於何時,其誰創始,如何紀年?每當新春蒞臨,走親訪友之際,同仁相聚,促膝閒談之時,時不時要扯起這個話題。上下五千年,歷史萬萬千,由於年代久遠,歷來眾說紛紜。
  • 源自上古,時至今日仍然大範圍流行,如今卻很多人背不出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是我國傳統的紀年方式,在過去,對於算命先生來說,熟記六十甲子是自己的「入行基本功」,只是對現代人來說,「六十甲子」是很難準確記憶的東西,於是很多人好奇:古人是依靠什麼背起來的「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的意義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六十甲子的意義。時間是什麼?物理學家和哲學家為此有過很多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