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kenazi:中國古董教父,世界頂級的東方藝術商行之一。埃斯卡納齊家族生意於 1923 年在米蘭創立,他們的名號逐漸成為東方藝術權威的同義詞。朱塞佩 · 埃斯卡納齊是公司 50 年來的負責人,他對東方藝術的深刻了解與熱愛在業內幾乎無人能及。埃斯卡納齊的客戶包括全球 80 餘所重要博物館以及部分私人藏家。
「
藏家寄語
祝賀保利拍賣15周年。這一次的慶典實至名歸。這些年,你們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你們經手了許多頂級的瓷器與工藝品,有些出自西方的重要收藏,有些出自重要的中國收藏。
每當收到你們的圖錄,看到你們能徵集到如此多超頂級的拍品時,我都經常感到驚喜又意外。
再次祝賀,並預祝前程似錦。
Giuseppe Eskenazi
」
溫馨提示: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清乾隆 霽紅及窯變釉描金御題詩社稷長春紋膽瓶
「乾隆年制」款 H32cm
備註:
英國約克郡私人藏家收藏
瓶小口直頸,溜肩鼓腹,下腹部內斂,圈足;周身施勻潤霽紅釉,足內以礬紅彩書「乾隆年制」四字雙框篆書款,餘處施松石綠釉。整器以金彩裝飾,口部、頸部及近足處分別繪夔龍紋、變形蕉葉紋、如意雲頭紋等;瓶身主體一面以金彩繪月季、谷穗、桂花等祥瑞花卉植株,另一面書乾隆御題詩。乾隆曾於詩中贊曰,「膽瓶、紙槌瓶,皆瓶式最佳者。」此器形制規整,展現最佳瓶式之端莊貴雅。
描繪五穀源自《嘉禾圖》之傳統。嘉禾穀穗,乃民生之本,關乎江山社稷。雍正元年,蔣廷錫曾繪飽滿之谷穗於《四瑞慶登圖》,與此瓶所繪相類,皆有太平豐收、社稷永固之美意。嘉禾配以馥鬱之桂花、四季芬芳之月季,象徵江山萬年、登科奪冠、四時長春,是對盛世之慶賀,亦寄託著一代聖主之殷殷企盼。
明宣宗繪 《嘉禾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蔣廷錫繪 《四瑞慶登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瓶身所書為弘曆所作《上林花氣》:「戶外春光到幾分,嫩紅新綠間繽紛。清浮玉露瓊葩潤,芳透珠簾沉水焚。散彩偏承晴旭照,飄香多為惠風燻。錦叢繡徑經行處,蛺蝶驚飛已半醺。」詩前書「乾隆御製」四字,並繪「乾」「隆」二字篆書方章。讀之如見春色滿園芬芳,蛺蝶翩躚,惠風和暢。此詩收錄於《樂善堂全集》卷三七。乾隆二年,弘曆諭旨發行《樂善堂全集》,收錄其居藩期間的詩文作品,集中反映了年輕皇子的政治理想、生活情趣及閒適恬淡的心境。收錄詩文除用於瓷器,亦常用於裝飾其他工藝品。此類器物主要以大型陳設器為主,另有少量的壁瓶、鼻煙壺、筆筒等,詩文多配以花卉圖樣。乾隆十七年清宮檔案載,「十月十六日,總管王常貴交御製詩四套。傳旨,著賞唐英,嗣後燒造瓷器,應用詩之處即用此詩揀選燒造,不必用樂善堂集詩文。」由是可知,題寫《樂善堂全集》收錄詩文的瓷器,當做於乾隆十七年及以前,即厥功至偉的唐英督陶期間。
唐英自雍正六年起至景德鎮監督窯務,後歷監淮安關、九江關、粵海關,曾在景德鎮「杜門謝交遊,萃精會神,苦心勠力,與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乃清代歷任督陶官中成就最高者之一。此瓶展現出的絕佳創造力、極高制瓷工藝,彰其斐然成就,亦只有唐英,方能有此稀世珍品。
本器於放大鏡下觀之,得見霽紅釉上、金彩之下,隱隱呈現窯變之藍紫色,精罕絕妙至極。推測其製作工藝為:膽瓶成坯後,施銅紅釉,待釉面陰乾,以鈷料蘸水寫詩文、描繪紋飾,入窯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後以金彩作點睛之筆,再次入窯燒制。如此多次上釉、多次入窯,方成此器。其文字的筆畫轉折和紋飾面積較大之處,鈷料較多,形成比較明顯的藍色,邊界則有藍紅虹彩漸變,非上手細觀,無以體會其絢爛,設計構思之巧、成效之佳,令人驚嘆。
放大鏡下可見其釉彩局部
雍正七年,監督窯務不久的唐英派心腹吳堯圃調查研究鈞窯配方,並稱其成功與否,關乎鐘鼎尊罍之國寶重器。窯變釉便誕生於此時,為仿宋鈞釉創燒之新品種。其釉面多呈現紅、藍、紫、白等色,偏紅的稱為「火焰紅」,偏藍的稱為「火焰青」。《景德鎮陶錄》有雲,「窯變之器有三,二為天工,一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渾然天成者,變化莫測,有妙手偶得之美,但於瓷器燒制而言,則頗難掌控。或許正是因此,窯變多見整器施釉,如此器以火焰青之法繪製紋樣,且線條、字體筆畫清晰無暈散,乃欲以人巧,營造、控制天工之美,自是難上加難,彰顯出對火候控制的至高水準。縱觀清代瓷器,霽紅、窯變、金彩裝飾皆時常得見。然如此器將三者結合於一身,充分發揮每種釉彩之效,乃至營造出新的藝術審美境界,堪謂鳳毛麟角。嗣後歷朝,再無復見,乃制瓷工藝巔峰的絕品!
故宮博物院藏一同時期佳器,尺寸略大(高48cm),同樣以金彩裝飾,所繪紋樣及御題詩與本拍品如出一轍,見《故宮博物院藏御製詩陶瓷器》,北京,2016年,圖版42。但其器身僅施窯變釉,足內施醬釉,「大清乾隆年制」刻款描金,工藝相對簡單。詩前同樣書「乾隆御製」四字,詩後鈐「乾隆宸翰」「惟精惟一」金彩方章。
清乾隆 窯變釉描金題詩花卉紋膽瓶
故宮博物院藏
香港佳士得,2005年11月8日,編號1313,成交價:HKD 19,160,000
遍查資料,相似裝飾手法似僅見另二例。其一與本器無論器型、裝飾手法及紋樣題詩皆極為相仿,底款或也出自一人之手,曾上拍於蘇富比紐約,1983年12月7日,編號373,後為費莉斯女士(Ruth P. Phillips)收藏,並於佳士得香港2005年11月28日再次上拍,編號1313,成交價1916萬港幣。此後由知名收藏家莊紹綏先生雅蓄,見《中國瓷器 莊紹綏收藏》,香港,2009年,圖版67。其尺寸(高35.2cm)與本品(高32cm)相當,口沿處略去夔龍,近足處多繪變形蓮瓣紋一周,御題詩前同樣書「乾隆御製」四字,詩後鈐「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二章,紋樣布局與本拍品似有對稱之美。
清乾隆 霽紅釉窯變描金御題詩花卉紋膽瓶
莊紹綏藏品
另一相似器為雍正時期小膽瓶(高19.9cm),霽紅釉上以金彩繪松竹梅歲寒三友,僅口部金彩下可見窯變光暈朦朧之效,當為初創階段之作,底書雍正六字青花雙圈款。其曾上拍於佳士得紐約,1994年6月2日,編號324,後為望星樓收藏,見《清代康雍乾官窯瓷器 望星樓藏瓷》,香港,2004年,圖版39。
清雍正 霽紅釉窯變描金歲寒三友膽瓶
望星樓藏
此器底部所書雙框四字篆書方款,書寫規整而不失書意,極為少見,僅在品級極高的器物上偶見一二。相似僅見藍料彩書就,如故宮博物院藏黃地開光題詩山水人物圖方茶壺,見《故宮博物院藏御製詩陶瓷器》,北京,2016年,圖版81,其繪工頗具洋彩風格。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幾件琺瑯彩及洋彩器上,亦見寫法微異之四字篆款,見《華麗彩瓷 乾隆洋瓷》,臺北,2011年,圖版4、38、42。
清乾隆 磁胎洋彩玉環蒜頭瓶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御製芙蓉三羊開泰「敬業」璽
3.3×2.1×6
印文:
「敬業」
備註:
張群先生舊藏
著錄: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後璽印譜》第五冊,乾隆卷一,頁三十六
著錄:《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後璽印譜》第五冊,乾隆卷一,頁三十六
皇帝璽印與其它種類的宮廷遺物相比數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代表了當時藝術品製作的高水平。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璽印在製作過程中皇帝都直接參與,故其能真實地反映出皇帝們的思想狀態、性格特點、生活情趣和文化修養,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該璽為壽山芙蓉石質地,橢圓形,隨形雕三陽開泰鈕。通高6.6釐米,印面2釐米,縱3.4釐米。印文為陽文「敬業」二字。此璽在現藏於北京故宮的《乾隆寶藪》有明確著錄,經與實物比對,無論是材質、體量,還是篆法布局都與《寶藪》中的記載完全相合,可以確定此璽為乾隆皇帝寶璽的真品。作為乾隆皇帝御用小璽,此璽的刻制有其特殊的背景。
該璽是乾隆皇帝早期御用小璽之一。由於和乾隆皇帝早期的學習交遊經歷密切相關,只有對此有所了解,才能充分認識該璽之於乾隆皇帝的意義所在。此璽也讓我們看到了帝王冷峻威嚴的面孔背後相當溫情的一面,其間隱含著的親情和友情,實在是不多見的。通過對它的考察,可以豐富我們對乾隆皇帝此類小璽的認識。(郭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