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豐登江山永固:社稷壇和五色土~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

2020-11-29 網易新聞

(原標題:五穀豐登江山永固:社稷壇和五色土~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梁海燕)

中國歷代帝王在「父天母地」觀念之下,都非常重視社稷壇的建造和祭祀。社稷祭禮屬於祭地之禮的範疇。金代的社稷祭禮不僅繼承了中原農業民族祭社稷的精神實質,而且注重進行他們認為具有實用意義的祈雨活動(注:陳戍國.中國禮制史·宋遼金夏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楊志剛為金熙宗於皇統六年改建會寧府的宮殿亭臺……「後又興建太廟、社稷」。中國禮儀制度研究[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216;徐潔吉林大學歷史系 ) 。

社、稷是「太社」與「太稷」的合稱,社神即土地之神,稷神即五穀之神,兩者是農業社會最重要的根基。關於「社」《說文》:「社,地主也。」《禮記·郊特牲》:「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注: 禮記[M]崔 高維,校.沈 陽: 遼寧 教 育出 版社,1997:87)。

社稷之祭即祭土、谷之神,《白虎通·社稷篇》:「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穀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注:[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卷三,社稷篇[M]吳則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4:83)。社稷從原初的土地崇拜轉變為國土、江山的象徵。對帝王而言,祭祀社稷之神對維護君主四海之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社稷壇與宗廟同為國家重要禮制建築,歷代帝王建國之初,都必按照「右社稷而左宗廟」的古禮原則建造本王朝的社稷與宗廟。「社稷五祀是對與人們生產和生活有密切關係的土、谷、金、木、水、火等神祇的祭祀,其中土、穀神是古代最重要的生產部門的神祇,所以演變成了象徵國家的守護神」(注: 郭守信.周代祭祀初論[J]中國史研究,1986,(2) )。

明成祖永樂皇帝營建北京城以南京為範本,據《明太宗實錄》云:「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癸亥,初營建北京,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壯麗過之。」(注:李時勉,等纂修. 明太宗實錄. 卷二三二. 永樂十八年十二月癸亥條.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2244.)。《續通志》載「永樂十九年建北京社稷壇,壇制祀禮一如南京舊式。」( 11)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欽定續通志》卷一百十二,第9-10頁。另參 見《明史》卷四十七:「永樂中,建壇北京,如其制。」《古今圖書集成·社稷祀 典部匯考》:「成祖永樂三年建社稷壇於北京」)。

社稷壇是一個由漢白玉砌成的三層正方形平臺。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稱,社是土地神,稷是五穀神,這兩者是農業社會最重要的根基,在古代社會,社稷的地位很高,《周禮·春官·小宗伯》曰:「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建國以宗廟社稷為先,於是「社稷」一詞也成為國家的代稱。

在我國古代,一直存在著「社稷祭祀」的制度。社稷祭祀禮是我國古代「五禮」之一「吉禮」中的一項重要禮儀制度。主要內容是對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禮。中山公園的社稷壇就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

興建北京宮殿時建造,依據《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的規定,置於皇宮之右(西)。

社稷壇是嚴格遵照古制而築的,壇上層鋪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也象徵東、南、西、北、中五方。壇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又名「江山石」,象徵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後全埋。

社稷壇的五色土在歷史上都是由各地進貢而來,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歷史記載,北京社稷壇的五色土主要由四個地方進貢,分別是涿州和霸州兩個州,房山和東安兩個縣以及全國各地的土。

在古代,不僅五色土的進貢有限制,五色土的多少也有限制,因此厚度也不一,根據記載,社稷壇上的五色土在明弘治五年(1492年)以前為兩寸四分,弘治五年時,明孝宗將其改為一寸,後皆遵制。每年春秋時節,皇帝都要親自到社稷壇祭祀,祭祀前都要換新土,而每次需要的土都是110 袋。

五色土的顏色排列也非常有講究,古人認為,五個方位與五方尊崇的神物結合:東方尊太嗥,輔佐為木神;南方尊炎帝,輔佐為火神;西方尊少昊,輔佐為金神;北方尊顓頊,輔佐為水神;正中尊皇帝,輔佐為土神。五種顏色的位置剛好與五方神代表的五行相應。

社稷壇臺為三層方臺,總高1米。每層用白石欄杆圈圍,中間填足三合土。最上層每邊長為16米,中層每邊長為16.8米,下層每邊長為17.8米。祭臺的地基全部用的是漢白玉,雪白明亮,氣派非凡。壇的最上層鋪墊五色土。依據天幹地支和五行的學說,金木水火土是日常生活中的最基本的五種物質,它們代表五方五色:東為青色土,南為紅色土,西為白色土,北為黑色土,中間為黃色土,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寓含了全國的疆土。象徵著全國的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五色土厚2寸4分,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改為一寸。祭壇正中是一塊5尺高、2尺見方的石社柱,一半埋在土中,每當祭禮結束後全部埋在土中,上邊加上木蓋。

祭壇四周有壝牆環護,牆上青紅白黑四色琉璃瓦按東南西北的方向排列,每面牆上正中有一座漢白玉石的欞星門。每年春秋兩次皇帝要親自來此祭社神和稷神。

現在北京的社稷壇(中山公園)基本保留著明代遺留的社稷壇。社稷壇的最上層鋪著五色的土壤:東方為青色、南方為紅色、西方為白色、北方為黑色、中央為黃色。五色土象徵著中國大地上在不同地理位置上不同的土壤顏色。而黑色,便是北方的色彩,也是黑龍江土壤的顏色。


(原標題:五穀豐登江山永固:社稷壇和五色土~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梁海燕)

本文來源:楚北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中山公園社稷壇為何鋪五色土?象徵祖國遼闊疆土
    據統計,目前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共有約40餘座中山公園。然而,惟有北京的中山公園歷史最為悠久,文化底蘊最為厚重。佔地23萬平方米的北京中山公園,原為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萬壽興國寺。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亦即1420年,按《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的營國定製,社稷壇建造於皇宮之右即現在故宮午門外的西側,其內外壇垣與故宮東側的太廟(現勞動人民文化宮)左右對稱。
  • 清朝的皇帝在什麼地方祭祀社稷?
    北京社稷壇位於北京皇城的內部,北京中軸線西側,於太廟相對,是皇帝祭祀社神(土地)和稷神(五穀)的廟壇建築。是現存的唯一一座祭祀社稷之用的廟壇建築,也叫「太社稷壇」或「太社壇」。此前的社稷壇(如南京社稷壇),「社」、「稷」分開建壇祭祀。
  • 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具體含義可有幾人知?
    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具體含義可有幾人知?在上一篇圖文中,老龍曾經對大家有過提示,湯在推翻夏的統治建立商朝後,實行「屋夏社」(另外單獨發文),那麼本篇圖文《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什麼含義又有幾人知?》
  • 「社稷」最初的含義是什麼?
    總是聽人說「以江山社稷為重」的說法從中可以得知「社稷」是指國家,那麼「社稷」最初的含義是什麼呢?「社」指土地神,按方位命名:東方青土、南方紅土、北方黑土、中央黃土。五種顏色的土履於壇面,稱五色土,實際象徵國土。古代又把祭土的地方,日子和理法都叫社。「稷」是農作物,指慄或者黍屬。此外,古人稱稷為百古之長,因此帝王奉祀為穀神。
  • 社稷壇鋪設五色士的意義何在?
    中山公園裡面的社稷壇始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家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場所。這是一座用漢白玉砌成的三層方壇,自下向上逐層收縮,最上層15.8米,社稷壇面上鋪著五色土。社稷壇的神秘和特殊用途不得不提醒我們思考,鋪設五色土的意義何在?
  • 你知道「社稷」是什麼意思嗎?
    如果說,「江山」二字,因為現在也在沿用,而且江、山這兩個字有現實的存在,大家一般有比較直觀印象的話;對現代人來說,「社稷」二字,就有些陌生了。3社稷從字面來看是說土神、穀神。因為古代君主為了祈求天下太平,五穀豐登,每年都要祭祀土神和穀神,所以社稷就成了國家的象徵,「社稷」一詞,專門用來代表國家。
  • 五穀,五穀神,五色土,社稷,分別是什麼意思!
    五穀神,保佑五穀豐登的神靈。社稷,土神和谷種的總稱。前三者都是在社稷祭祀中的主要角色,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各自都有自己的特定或特殊的意思。「五穀」所指的五種穀物,在古代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周禮·天官·疾醫》:「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 鄭玄註:「五穀,麻、黍、稷、麥、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趙歧註:「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
  • 為何將國家稱作「江山社稷」?
    我們經常會在文學書籍、影視作品中看到「江山社稷」一詞,它常常用來指代「國家」。但是你知道「江山社稷」為何會有這樣的寓意嗎?它的來源和本意指的又是什麼呢?本期的「國學茶館」,我們一起來仔細研讀「江山社稷」這個莊嚴大氣的「國家」代名詞。
  • 都說「江山社稷」,那麼「社稷」是什麼?有什麼典故?
    人們往往把國家或者是自己的領土,稱之為江山「社稷」,但是「社稷」到底是什麼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其實「社稷」這兩個字需要分開來解釋。「社」這個字,在古代的時候是土地之神靈,也稱為五色土。稷這個詞指的是周民族最開始的祖先后稷,他在西周的時候被稱作為五穀之長,和社是同樣的地位,所以他們合在一起稱作「社稷」。我們要清楚,我們這個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中華文明,他最一開始就是一個農耕文明,人們非常崇拜大地,崇拜著那些自然當中可以令農作物生長的神靈,於是乎才漸漸產生了「社稷」這樣一個概念。
  • 為什麼古往今來成大事者要胸懷「社稷」?
    在《白虎通·社稷》中記載:「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說:沒有土地、糧食,人民就無法生存,所以土地和莊稼是人民賴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一個國家的立國基石。中國自古便以農立國,可見農業對國家的重要性,因此歷代的君王都很重視對土神和穀神的祭祀。
  • 北京社稷壇建築一遊,這裡是古代帝王祭拜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
    社稷壇位於北京天安門西側中山公園內,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和五穀神的地方。此壇於明永樂年間與北京宮殿同時開始修建,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與此同時建造的還有紫禁城左側的太廟。明代營建時,將社稷壇和太廟(今改稱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呈「左祖右社」的布局,建於午門外東西兩側,清沿用明制,民國以後,逐漸廢棄,特別是文革時期,社稷壇五色土都被挖空,後作為古蹟翻新,用於遊客遊覽,一直到如今。初入社稷壇,門前有一對年代久遠石獅子,造型似犬,雙獅側頭回望,鬃毛茂密,呈螺旋狀,表情威嚴肅穆,身姿矯健,線條流暢。
  • 問答│「社稷」是什麼意思
    問:「社稷」是什麼意思?
  • 最美中軸線 | 太廟與社稷壇:左祖右社,敬天法祖
    臺而不屋為壇,設屋而祭為廟。壇廟建築是中國古代都城建設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經過元明清三代的經營,北京城最終形成一個包括太廟、社稷壇、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先蠶壇、孔廟、歷代帝王廟、堂子等諸多壇廟組成的宏大而複雜的祭祀建築系統。
  • 社稷:國家的象徵
    有人問,「社稷」是什麼意思?要問「社稷」是什麼意思?我認為,首先先要搞清楚,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古人把國家稱為江山社稷。「社稷」是「社」和「稷」的合稱。江山社稷「社」,是古代土地之神。按五行方位: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百方黑土,中央黃土。五種顏色的土,覆於壇面,稱五色土,實際象徵國土。
  • 僅高1.4米的江山社稷金殿藏著什麼秘密
    兩座建築的造型和尺寸完全相同,且為紫禁城裡體量最小的宮殿。其中,乾清宮東側的宮殿稱為江山殿,西側的宮殿稱為社稷殿,合稱為江山社稷金殿。在這裡,「江山」是指江河和山川,寓意國家政權;「社稷」是指穀神和土地神,寓意國土。清代官書《日下舊聞考》卷十三所載「(乾清宮)東西丹陛之下有文(紋)石臺二,上安設社稷江山金殿」,可說明江山社稷金殿名稱的來源。
  • 由原始崇拜的神明到封建王朝的代稱,「社稷」含義的變化
    「社稷」這個詞常常和「江山」一起使用,一說到江山社稷,大家馬上能想到封建帝王一統天下的場面。社稷這個詞的產生和原始崇拜的神明有關,是指土神和穀神的總稱。在《漢書》中有「郊祀社稷,所從來尚矣」的字句,也驗證了這個說法。先有神明,再有祭祀禮儀,祭祀社稷的活動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出現了。
  • 冬至一陽初動,五行造化太幽微,正午時分光照紫禁|午門及社稷壇...
    (餃子挺忙,好多節氣和時令都要吃餃子)分析了一下,今兒扎在頤和園、天壇和景山拍照的人應該少不了。好在是個禮拜一,故宮不開門,相對安靜許多。來午門這兒碰碰運氣吧!嗯,還可以。除了幾位直播的姑娘,就只有一位大爺和一大哥專門在拍。冬至這一天,是全年日照角度最低的時刻。
  • 江山社稷,」社稷「究竟是什麼?
    現在北京中山公園裡面的社稷壇,中間就是一塊石頭。社稷壇(圖片來源:baidu.com)稷,是穀子,去皮以後就是小米。紅軍到陝北時,小米還是當地的主要食物。產小米的穀子比較耐旱,中國古代,至少是北方地區,穀子播種當最為廣泛,所以古代往往用稷來代稱所有的糧食作物。
  • 紫禁城、太廟與社稷壇
    紫禁城、太廟與社稷壇,歷經元明清三朝更迭改建,逐漸形成了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和豐富歷史內涵的三位一體的建築群落。現今它們雖然是相對獨立的文化遺存,但其原本的統一性和整體性值得重申。    我們通常所說的社稷壇,國家級的稱太社太稷,據《元史》卷二十七記載,「至元七年十二月,有詔命歲祀太社太稷。三十年正月,始用御史中丞崔彧言,於和義門內少南,得地四十畝」,營建太社太稷。和義門,明代改稱西直門,後來一直沿用至今。「和義門內少南」,具體在哪個位置,今天難以判斷,但位於西直門南邊則是肯定的。建設太社太稷是至元三十年(1293年),其時相距忽必烈辭世只有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