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國家的象徵

2021-01-08 有書幸運馨

有人問,「社稷」是什麼意思?

要問「社稷」是什麼意思?

我認為,首先先要搞清楚,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古人把國家稱為江山社稷。「社稷」是「社」和「稷」的合稱。

江山社稷

「社」,是古代土地之神。

按五行方位: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百方黑土,中央黃土。五種顏色的土,覆於壇面,稱五色土,實際象徵國土。

土地之神

「稷」,指五穀之神,

有時特指其中的原隰之神——能生長五穀的土地神,這就是農業之神。

五穀之神

《左傳》、《祭法》中,記載了建「社」的一種說法:

傳說,發明」社」的是共工的兒子句龍,共工氏族是時代的水正,發洪水的時候,句龍就讓人們到高地土丘上去住,沒有高地就挖土堆丘。土丘的規模,是每丘能住25戶,稱之為「社」。

句龍死後,被奉為土神,也叫「社神」。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專門建造了房屋祭社,稱之為「后土」。

《風俗通義·祀典》中,記載道:「稷者,五穀之長,五穀眾多,不可遍祭,故立稷而祭之。」

烈山氏的兒子柱做夏的「稷正」(主管農業的官職)。在其死後,被奉為農神。也叫五穀神。

這是神與其原型的對應。

從詞源角度分析:

「社」字在甲骨文中,與「土」字一樣,就像女性生殖器。

也就是說,「社」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生殖崇拜。

在春秋時代,還可以看見這種原始崇拜的流風餘韻。

「社」與土本是一字,社 = 礻+ 土,右邊是一個「土」字,左邊加上表示祭祀的「礻」字,也就成為了土地神的名稱。

社祭的神壇也稱為「社」。

從天子到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鄉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為睦鄰歡聚的日子,同時還有各種歡慶活動,「社戲」、「社火」就是很好的例子。

社戲

現代生活中的「社會」一詞,也與社日活動有關。「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在西周始被尊為五穀之長,與社並祭,合稱「社稷」,也與社日活動有關。

根據《周禮·考工記》:

「社稷」壇設於王宮之右,與設於王宮之左的宗廟相對。

「社稷」壇

中華文明是從農耕社會開始的。由於人們崇拜大地和能夠生長穀物的神靈,兩個神靈的原始崇拜,是中華民族「以農為本」農耕思想的最大體現,也代表著中國人從始至今從對土地的熱衷和倚重。

「社」和「稷」,這兩個神靈相近,人們便一起祭祀他們,並形成了從中央政權到地方百姓的祭祀活動。久而久之形成了「社稷」的概念。

「社稷」的來源傳說是事實,還是來源於民間神話,結果還有待考證,但是,歷史典籍文獻中的記載,是確實存在的,從古人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農耕文化的原始起源和不斷發展的燦爛文明。

社為土,稷為谷,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就是君王的「江山社稷」。

《孟子·盡心下文字》中,便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論述,所以江山社稷就是指國家民生。

《孟子·盡心下文字》

而「民以食為天」,一切發展的基礎,都立足於解決生存的根本需求,所以,「社」代表土地,「禝」代表血緣,「社稷」一詞,為國家的象徵。

相關焦點

  • 國家為什麼又稱為「社稷」?
    古代的君王為祈求國土平安,五穀豐登,每年都要舉行祭祀社稷大典,因此久而久之,社稷就成了國家的象徵。
  • 長知識 | 「社稷」為何指代國家?
    自西周時期起,社神與穀神被人們合稱「社稷」,分別在社壇和稷壇祭祀。後來社壇和稷壇合併為社稷壇,對社神與穀神一併祭祀。社稷壇位皇宮之右,與皇宮之左的宗廟相對,同為國家祭祀重地。因古代帝王經常在社稷壇祈求國家太平,五穀豐登,故「社稷」一詞就逐漸成為了國家的象徵。如《孟子·盡心下》中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國家政治】「社稷」一詞最初的含義是什麼?
    【含義】一、「社稷」最初指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漢書·高帝紀下》:「又加惠於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二、後來用「社稷」來指國家。《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韓非子·難一》:「晉陽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
  • 從樹到花的演變,梅與牡丹爭風,歷朝歷代象徵社稷的植物是什麼?
    古往今來,無論中外,不分膚色與民族,都有將某一種植物作為國家精神文化象徵的傳統,美其名曰:國花。近日,關於將牡丹選定為我國國花的呼聲,又漸漸高漲起來。我們就來說說中國曆朝歷代那些象徵國家社稷的植物。在原始氏族社會,文明程度普遍不高,大家關心的就只有一個問題:活著!活著!活著!
  • 中山公園社稷壇為何鋪五色土?象徵祖國遼闊疆土
    1925年,孫中山先生的靈柩曾停放在社稷壇北面的拜殿,1928年拜殿改名為中山堂,同時將中央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  「社稷」一詞為何又代指國家?  在我國古代,一直存在著「社稷祭祀」的制度。《白虎通》中記載:「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上尊。稷五穀之長,故封稷而祭之也。」
  • 古代王公貴族鑄鼎,以頌表功績記載盛況,象徵著國家社稷嗎?
    :08:42 來源: 凝視他呀 舉報   自禹鑄九鼎之後,鼎便被賦予了神聖的色彩——成為國家政權社稷的象徵
  • 為何將國家稱作「江山社稷」?
    我們經常會在文學書籍、影視作品中看到「江山社稷」一詞,它常常用來指代「國家」。但是你知道「江山社稷」為何會有這樣的寓意嗎?它的來源和本意指的又是什麼呢?本期的「國學茶館」,我們一起來仔細研讀「江山社稷」這個莊嚴大氣的「國家」代名詞。
  • 【微也足道】為何將國家稱為"社稷"?
    在古代,人們往往稱國家為「江山社稷」,江山是以地勢地貌代指國家版圖,那麼社稷又是什麼呢?  《詩經·載芟》序中說:「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是說這首詩是春天播種前向社稷祈禱豐收時唱的歌。《詩經·良耜》序中說:「秋報社稷也」,是說這首詩是秋天收穫後向社稷表達感謝而唱的歌。社、稷分別指土地神和穀物神。  《風俗通義·祀典》云:「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為社而祀之,報功也。」《風俗通義》裡解釋社為土地神,說土地太過廣大,人們要感謝土地滋生萬物的恩情,沒有地方可以祭祀,於是就把土堆起來稱為「社」,以其代表土地接受祭祀。
  • 你知道「社稷」是什麼意思嗎?
    3社稷從字面來看是說土神、穀神。因為古代君主為了祈求天下太平,五穀豐登,每年都要祭祀土神和穀神,所以社稷就成了國家的象徵,「社稷」一詞,專門用來代表國家。祭祀社稷壇古代帝王,自稱受命於天,將自己比作「天子」。古代,社稷祭祀是國家大典,每逢大事,天子就要舉行社稷大典。據古籍記載,天子祭祀,「為天下求福報功。以『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為『土地神』;穀物眾多,不可遍及祀,故封谷立『稷』,『稷』為『穀神』之長」。
  • 江山社稷,」社稷「究竟是什麼?
    社稷是中國古代國家政權的代稱和象徵,也是與古代國家與科學技術有關的保護神。古代的「社」字,就是指社神。《說文》的解釋是「地主也」,是指土地的主宰。其主宰的土地,可以是普天下的,也可以是一個地區的。所以天子有自己的社神;各個諸侯國,也有自己的社神。
  • 「社稷」最初的含義是什麼?
    總是聽人說「以江山社稷為重」的說法從中可以得知「社稷」是指國家,那麼「社稷」最初的含義是什麼呢?「社」指土地神,按方位命名:東方青土、南方紅土、北方黑土、中央黃土。五種顏色的土履於壇面,稱五色土,實際象徵國土。古代又把祭土的地方,日子和理法都叫社。「稷」是農作物,指慄或者黍屬。此外,古人稱稷為百古之長,因此帝王奉祀為穀神。
  • 為什麼古往今來成大事者要胸懷「社稷」?
    在古書典籍中常用「社稷」來代指國家,如《禮記·曲禮下》:「國君死社稷」。意為國君當與社稷(國家)共存亡。《禮記·檀弓下》:「能執幹戈以衛社稷。」《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這是說:君王惠臨敝國求福,承蒙君王安撫我君,這正是我君的願望。《韓非子·難一》:「晉陽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
  • 都說「江山社稷」,那麼「社稷」是什麼?有什麼典故?
    人們往往把國家或者是自己的領土,稱之為江山「社稷」,但是「社稷」到底是什麼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其實「社稷」這兩個字需要分開來解釋。「社」這個字,在古代的時候是土地之神靈,也稱為五色土。五種顏色的土放在一個器皿當中,象徵著就是擁有的領地,擁有的國土,而「稷」是在指五穀之神,五穀生長的土地之神,也是在說農業之神。據傳說,發明社的人是大神共工的兒子。我們都知道,共工氏是掌管水的神靈,在遇到發洪水的時候,他的一個兒子讓人們去地勢比較高的地方堆一些土,在土丘上面居住。而每一個土丘能住25戶居民,所以大家就這個土堆稱為社,在共工的兒子去世之後,他就被封為土神,也叫社神。
  • 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具體含義可有幾人知?
    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具體含義可有幾人知?在上一篇圖文中,老龍曾經對大家有過提示,湯在推翻夏的統治建立商朝後,實行「屋夏社」(另外單獨發文),那麼本篇圖文《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什麼含義又有幾人知?》
  • 紫禁城裡的社稷江山金殿
    今天我們討論紫禁城社稷江山金殿。您若去過故宮,一定看到過,但可能沒注意。我們去故宮參觀的時候,來到乾清宮前(圖1),會看到臺基下東西側各有一座金亭子(純鎏金工藝製作),見圖2-3。圖1-乾清宮圖2-乾清宮西側的社稷金殿
  • 什麼是社稷?什麼是宗廟?網友:估計沒幾個人知道
    社稷,土神和穀神的總稱。分言之社為土神,稷為穀神。土地神和穀神是在以農為本的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社是指土地神;稷是指五穀神。這兩個神都是決定農民的莊稼是否豐收的神,所以我們的古人為取得豐收而重點祭祀的兩個神。那麼社為什麼是土地神呢?
  • 稷——社稷指國家,領域稷代表!
    稷——社稷指國家,領域稷代表! 飲食文化 稷別名粢米、傺米、糜子米。稷脫殼後即為高粱米。顏色有紅、白之分:紅者又稱為酒高粱,主要用於釀酒;白者用於食用。
  • 社稷壇鋪設五色士的意義何在?
    中山公園裡面的社稷壇始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家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場所。這是一座用漢白玉砌成的三層方壇,自下向上逐層收縮,最上層15.8米,社稷壇面上鋪著五色土。社稷壇的神秘和特殊用途不得不提醒我們思考,鋪設五色土的意義何在?
  • 五穀豐登江山永固:社稷壇和五色土~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
    社稷之祭即祭土、谷之神,《白虎通·社稷篇》:「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穀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注:[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卷三,社稷篇[M]吳則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4:83)。社稷從原初的土地崇拜轉變為國土、江山的象徵。
  • 古人常說的「社稷」,你知道是哪兩個人嗎?
    百弟每次去故宮一般都是直接走進午門遊覽宮城但是百弟注意到午門外面還有兩座古代建築社稷壇和太廟古時侯皇帝每年都會到社稷壇祭祀兩次希望國家能夠保持安寧不過百弟好奇「社稷壇」中的「社稷」二字到底是指什麼呢?在古代,大多數人都是農民,土地和糧食是最重要的生活保障,因此它們也得到了統治者的高度重視,甚至直接成為了國家的同義詞。《禮記·曲禮下》中記載:「國君死社稷」,就是要求君主與國家共存亡。那麼,皇帝經常親臨祭祀的社稷壇,是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