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將國家稱作「江山社稷」?
我們經常會在文學書籍、影視作品中看到「江山社稷」一詞,它常常用來指代「國家」。但是你知道「江山社稷」為何會有這樣的寓意嗎?它的來源和本意指的又是什麼呢?本期的「國學茶館」,我們一起來仔細研讀「江山社稷」這個莊嚴大氣的「國家」代名詞。
-
國家為什麼又稱為「社稷」?
古代的君王為祈求國土平安,五穀豐登,每年都要舉行祭祀社稷大典,因此久而久之,社稷就成了國家的象徵。
-
社稷:國家的象徵
有人問,「社稷」是什麼意思?要問「社稷」是什麼意思?我認為,首先先要搞清楚,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古人把國家稱為江山社稷。「社稷」是「社」和「稷」的合稱。社祭的神壇也稱為「社」。從天子到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鄉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為睦鄰歡聚的日子,同時還有各種歡慶活動,「社戲」、「社火」就是很好的例子。
-
長知識 | 「社稷」為何指代國家?
自西周時期起,社神與穀神被人們合稱「社稷」,分別在社壇和稷壇祭祀。後來社壇和稷壇合併為社稷壇,對社神與穀神一併祭祀。社稷壇位皇宮之右,與皇宮之左的宗廟相對,同為國家祭祀重地。因古代帝王經常在社稷壇祈求國家太平,五穀豐登,故「社稷」一詞就逐漸成為了國家的象徵。如《孟子·盡心下》中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中山公園社稷壇為何鋪五色土?象徵祖國遼闊疆土
中山公園社稷壇為何鋪五色土?1925年,孫中山先生的靈柩曾停放在社稷壇北面的拜殿,1928年拜殿改名為中山堂,同時將中央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 「社稷」一詞為何又代指國家? 在我國古代,一直存在著「社稷祭祀」的制度。《白虎通》中記載:「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上尊。稷五穀之長,故封稷而祭之也。」
-
稷——社稷指國家,領域稷代表!
稷——社稷指國家,領域稷代表! 飲食文化 稷別名粢米、傺米、糜子米。稷脫殼後即為高粱米。顏色有紅、白之分:紅者又稱為酒高粱,主要用於釀酒;白者用於食用。
-
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具體含義可有幾人知?
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具體含義可有幾人知?在上一篇圖文中,老龍曾經對大家有過提示,湯在推翻夏的統治建立商朝後,實行「屋夏社」(另外單獨發文),那麼本篇圖文《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什麼含義又有幾人知?》
-
【國家政治】「社稷」一詞最初的含義是什麼?
【含義】一、「社稷」最初指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漢書·高帝紀下》:「又加惠於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二、後來用「社稷」來指國家。《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韓非子·難一》:「晉陽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
-
都說「江山社稷」,那麼「社稷」是什麼?有什麼典故?
人們往往把國家或者是自己的領土,稱之為江山「社稷」,但是「社稷」到底是什麼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其實「社稷」這兩個字需要分開來解釋。「社」這個字,在古代的時候是土地之神靈,也稱為五色土。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巨大壯舉,也專門為他修建了一棟建築,就被稱為厚土。這就在說明神話人物與其原型是有相對應的,我們單純的從字面開始分析,社在古老的甲骨文當中,模樣與土字十分的相似。而土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是女性生殖器的樣子,從這方面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知道,社這個字的起源是在上古時代,人們對於生殖的崇拜。
-
皇帝口中的「江山社稷」是什麼意思?中國文化有一半是在這上面
我們在古裝劇中經常聽到皇帝說的一句話應該就是江山社稷了,那麼這個江山社稷到底指的什麼呢?為何要用他來代指整個國家,其實這句話是有出處的,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說說這個江山社稷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句話就指出了皇帝應為天下人求得福祉,而人沒有土地就沒有容身之地,沒有穀物就沒有食物,但是五穀這麼多不能一一祭祀,於是就封「社」為土地之神,「稷」為五穀之首用來祭祀,通過後來的不斷演變就有了用社稷代指國家的說法。
-
江山社稷,」社稷「究竟是什麼?
社稷是中國古代國家政權的代稱和象徵,也是與古代國家與科學技術有關的保護神。古代的「社」字,就是指社神。《說文》的解釋是「地主也」,是指土地的主宰。其主宰的土地,可以是普天下的,也可以是一個地區的。所以天子有自己的社神;各個諸侯國,也有自己的社神。
-
社稷造句和解釋_社稷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3、一德一心為社稷,無私無畏鬥魔兇。4、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5、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6、上以社稷為重,下以億兆在念。7、公孫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8、三生不改冰雪霜,萬死常留社稷身。9、明公構兵於內,諸侯興兵於外,社稷休矣。10、政清則社稷興腐敗則國家亡。
-
為什麼古往今來成大事者要胸懷「社稷」?
《書經·太甲上》:「社稷宗廟,罔不祇肅。」「稷」還有一個意思是官員,在古代是主管農業的官,稱「稷」取五穀之神的意思。《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稷,田正也」,「正」是「長」的意思。社稷,原指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穀神。《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祈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他們發起眾籌完成村民「微心願」
重現石獅和石刻的經費來自於一次眾籌活動,籌得款項除了用於完成村民恢復古村歷史地景的「微心願」之外,還將用於泮塘五約口述歷史的編纂與出版等。「石獅頭」成為一代人的記憶擁有900年歷史的泮塘五約,是廣州歷史城區中少有保留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樸素風貌特徵的聚落。
-
僅高1.4米的江山社稷金殿藏著什麼秘密
其中,乾清宮東側的宮殿稱為江山殿,西側的宮殿稱為社稷殿,合稱為江山社稷金殿。在這裡,「江山」是指江河和山川,寓意國家政權;「社稷」是指穀神和土地神,寓意國土。清代官書《日下舊聞考》卷十三所載「(乾清宮)東西丹陛之下有文(紋)石臺二,上安設社稷江山金殿」,可說明江山社稷金殿名稱的來源。另據《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記載,順治十三年(1656)五月,順治帝下令安設江山、社稷神位於乾清宮前,並派遣官員祭祀。
-
古人常說的「社稷」,你知道是哪兩個人嗎?
百弟每次去故宮一般都是直接走進午門遊覽宮城但是百弟注意到午門外面還有兩座古代建築社稷壇和太廟古時侯皇帝每年都會到社稷壇祭祀兩次希望國家能夠保持安寧不過百弟好奇「社稷壇」中的「社稷」二字到底是指什麼呢?在古代,大多數人都是農民,土地和糧食是最重要的生活保障,因此它們也得到了統治者的高度重視,甚至直接成為了國家的同義詞。《禮記·曲禮下》中記載:「國君死社稷」,就是要求君主與國家共存亡。那麼,皇帝經常親臨祭祀的社稷壇,是什麼樣呢?
-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何為社稷?
那麼,什麼叫社稷呢,它是怎麼來的呢?「社」,本意是指掌管土地的神。《說文解字》對社的解釋為「地主也,從示土。」「地主」就是土地之主,即土地神。「從示土」意思是由「示」和「土」兩部分構成這個「社」字。《孝經緯》也曰:「社,土地之主也。」中國古代是以農業為本的,而農業的根源在於土地,原始農業的產生和發展,使古代人們對土地的依賴性加強。
-
紫禁城、太廟與社稷壇
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紫禁城,兩側是太廟與社稷壇。在歷史上,這三組建築曾經分別是政權、祖先(家族)與國家(疆域)的象徵,整體體現了我國傳統的營國思想,是獨特的國家文明的表現。
-
什麼是社稷?什麼是宗廟?網友:估計沒幾個人知道
社稷,土神和穀神的總稱。分言之社為土神,稷為穀神。土地神和穀神是在以農為本的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社是指土地神;稷是指五穀神。這兩個神都是決定農民的莊稼是否豐收的神,所以我們的古人為取得豐收而重點祭祀的兩個神。那麼社為什麼是土地神呢?
-
「視頻」鎮水石獅歷史地景再現泮塘五約,村民首個微心願達成
精彩內容點擊視頻觀看↑↑↑據介紹,泮塘五約曾有鎮水石獅和社稷之神,後因種種原因消失。2020年9月9日,參與泮塘五約微改造的廣州象城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發起「泮塘五約微心願」眾籌活動,籌得款項用於完成村民「微心願」。歷經三個月籌備,村民首個「微心願」達成。接下來,款項將用於泮塘五約口述歷史的編纂與出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