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社稷,」社稷「究竟是什麼?

2021-01-14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社稷是中國古代國家政權的代稱和象徵,也是與古代國家與科學技術有關的保護神。


古代的「社」字,就是指社神。《說文》的解釋是「地主也」,是指土地的主宰。其主宰的土地,可以是普天下的,也可以是一個地區的。所以天子有自己的社神;各個諸侯國,也有自己的社神。秦漢開始的統一國家規定,至少每個縣都要有自己的社神祭壇。


起初,祭壇上種一棵樹,來代表神。種什麼樹?則根據當地實際,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的樹木。《莊子》中那棵能給木匠託夢的大櫟樹,就是社神祭壇上的神樹。孔子的學生宰我,不懂裝懂,說周朝人的社樹用慄木,是為了使人「戰慄」,遭到孔子的批評。


由於樹木總是不能長久,從漢代開始,改由石頭。現在北京中山公園裡面的社稷壇,中間就是一塊石頭。


社稷壇(圖片來源:baidu.com)


稷,是穀子,去皮以後就是小米。紅軍到陝北時,小米還是當地的主要食物。產小米的穀子比較耐旱,中國古代,至少是北方地區,穀子播種當最為廣泛,所以古代往往用稷來代稱所有的糧食作物。


穀子(圖片來源:itbbs.pconline.com.cn)


據說在堯舜時代,就設有專管糧食生產的官職,並用作物的名稱命名,稱稷。譯成今天的概念,就是農業部長。


擔任堯舜稷官的人叫棄,即被拋棄的意思。他的媽媽叫姜嫄。有一天跟著丈夫去拜神求子,路上踩到了一個大腳印,懷孕生下了棄。因為覺得無男女之道孕而生子不妥,就把他拋棄了。但是他得到了各種庇護,後來還是被揀了回來。棄長大以後,特別聰明,尤其是莊稼種得好,於是被任命為稷。稷後來也被尊祀為神,神名也叫稷


中國古代,無男女之道孕而生子被棄再被揀回的故事,民間有很多版本。但官方承認的,就這一個。《詩經》的《生民篇》,講的就是這個故事。棄的子孫,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周武王以及他們的後代子孫。


社神最初由勾龍擔任。據說他是共工的兒子:「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句,就是勾。共工,也是古代國家的官名,其職責是「平水土」,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興修水利,共工就是古代的水利部長。文獻上說他曾經稱霸九州。大約這個時期,他野心膨脹,要和顓頊爭做「帝」。失敗後發怒,頭撞不周山,以致天柱折,地維絕。但他的兒子好像沒有野心,而且水利辦得好,所以被祀為社神。


社神和稷神原來各自有自己的神壇。也就是說,社有社壇,稷有稷壇。明代皇帝朱元璋為祭祀方便,把他們合在一處,稱「社稷壇」。現在北京中山公園的社稷壇,就是二神合一的祭壇。


由於北京的社稷壇代表整個國家,所以壇上的封土有五種顏色,象徵著各地的土壤。外地的社稷壇,則根據所在地區,只用一種顏色。比如北方用黑土,南方用紅土等等。這些社稷壇,今天已經很難看到了。


官方規定,社稷祭祀只延伸到縣級,明代把以前鄉裡也曾建社的情況加以推廣,規定每一百戶立壇一所,祭祀五土五穀之神。這樣,社稷祭祀就擴大到了普通百姓中間。


中山公園社稷壇的五色土

(圖片來源:blog.sina.com.cn)


社稷神的功能,主要是讓國家風調雨順,保證莊稼豐收。孟子說:


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孟子·盡心下》)


意思是說,祭祀的牛羊都準備好了,其他祭品也都充足潔淨,並且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祭祀,沒有怠慢。如果仍然旱澇不斷,那就要撤換社稷神,因為社稷神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在其他國家的歷史上,比如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常見這樣的情形。戰爭失敗了,人們歸罪於某位神祇。於是把怒火撒向神祇,毀滅神像,損毀廟宇等等。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古代和其他古代民族,有著同樣的宗教心理。


後來的注釋者,往往把「變置社稷」解釋為僅僅毀掉舊的社稷神壇。據文獻記載,在棄擔任稷神以前,人們祭祀的稷神是烈山氏(厲山氏)的兒子農(或稱柱):「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禮記·祭法》)說明古代的稷神確實被「變置」過。


至於社神,漢代有一個時期,曾經把大禹祀為社神,但未能推廣開來。大約由於「變置」不易,所以後人才把「變置」僅僅解釋為換一個新的神壇。


社神的另一功能,就是監督行刑。


據《尚書·甘誓篇》,古代戰爭,如果是國王御駕親徵,要帶上祖宗的神主牌,還要帶上社神的神主牌「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就是說,努力作戰的,在祖宗神主前賞賜;不努力的,要在社神的神主牌前殺頭。


假如遇到日蝕,就在社神前面擊鼓,像嚇退野獸一樣,拯救太陽,叫做「伐鼓於社」。(《左傳·文公十五年》)此外就是如逢旱災、水災的祈禱活動,都在社神前面進行。有時候出徵得勝,也會在社神前面舉行獻俘禮。


社稷神的功能,到明朝又有發展。據《泰泉鄉禮》,即為普通民眾制訂的禮儀,社稷神的功能,可用八句話代表:


第一句:春天祈禱。


第二句:秋天還報。依照古代國家禮制,每年有春秋兩次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春天主要是祈禱,向神提出要求;秋天是還報,也就是民間所說的還願。


第三句:有事則告。比如訂立鄉約,聘請教師,誦讀保甲條例和其他官方文件,建立社倉等等,都是社裡的大事,要向社神報告。


第四句:有求則禱。春天是例行祈禱,這裡指臨時的祈禱。比如突然發生自然災害,甚至兵匪災難,都要向社稷神祈求保佑。


第五句:有疑則誓。比如訴訟爭執等等,疑難不決,可在社稷神前面發誓,尋求解決。


第六句:有過則罰。如不遵守鄉約的,或者犯有其他過錯,都可在社稷前面進行處罰。


第七句:有患則禳。比如驅除疫鬼之類的活動,也在社稷前面進行。


第八句:有慶則會。春秋兩次大祭完畢,大家聚會,飲酒慶祝。


由於社稷神前面是普通民眾經常聚會的場所,由此發展出「社會」這個概念。


把大禹作為社神之所以未能推廣開,也當與漢代神祇觀念的改變有關:人們不再把某人作為這些自然物的神,而認為自然物的神乃是自然物的精靈。時間發生在東漢末年。


社神是勾龍,稷神是棄,載入儒教經典,因而是儒者們的基本常識。然而東漢末年,關於社稷神「是什麼」的問題,引起了儒者鄧義和仲長統的爭論。


鄧義堅持認為,社神就是勾龍。仲長統也很清楚經典的文字。但他認為,社神就是土神。而土神的尊貴,僅僅次於上帝。一個古代的官員,怎麼可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因此,勾龍,當然也包括棄,只能是土神和穀神的「配食者」,即陪同享受祭祀的人鬼,而不是土谷的正神。土谷的正神,乃是士谷的精靈。


鄧義和仲長統都曾在曹操麾下為官。仲長統還曾著《昌言》,批評當時的天命觀念,有一定的無神論傾向,是東漢末年比較重要的哲學家。他們的爭論,影響深遠。而從漢代到魏晉時代,正是中國傳統鬼神觀念發生根本變化的時代。傳統的許多人神被否定了,代之而起的,是如靈魂一樣的精靈性神祇。


上帝,被視為天這個大物的精靈;山神、河海之神,也都被認為是山河湖海的精靈,而不再由人充當。社稷作為土谷之神,也被認為是土谷的精靈。勾龍和棄,則成了土神、穀神的配食者。


到了唐代,這樣的觀念深入人心。於是韓愈把孔子和勾龍、棄進行了對比。韓愈說:


自天子至郡邑,守長通得祀而遍天下者,唯社稷與孔子焉。然而社祭土,稷祭榖。勾龍與棄,乃其佐享,非其專主。又其位所,不屋而壇。豈如孔子用王者事,巍然當座,以門人為配。自天子而下,北面拜跪。(韓愈《處州孔子廟碑》)


也就是說,勾龍和棄,僅僅是土神、穀神的配食者;不像孔子,乃是主神,像王者一樣,巍然正座,由弟子們配享。從天子而下,都要面北拜跪。「其祀事,皆無如孔子之盛。所謂生民以來未有如夫子者。」(同上)


韓愈以後,著名的詩人杜牧又在韓愈碑文的背面題字說:


自古稱夫子者多矣。稱夫子之徳,莫如孟子;稱夫子之尊,莫如韓吏部。(杜牧《書處州韓吏部孔子廟碑陰》)


也就是說,孔子,是比勾龍、棄,更加尊貴的神。


孔子像(圖片來源:www.sohu.com)


中國古代的土神其實不僅是社。國家祭祀中,和上天匹配的大地之神,正式的名稱是「地祇」。並有所謂「天父地母」之說,因此有人認為,大地之神,應是上天之妻。儒者們為此爭論了一千多年。到明朝最後確定,大地之神地祇,乃是獨立的,和上天同樣尊貴的神。並且確定了京城南郊建天壇祭天,北郊建地壇祭地的禮儀制度,被清朝沿用。


隋唐時期的國家,還祭過「神州」這尊大地之神。現在「神州」成了中國這塊大地的代稱。


此外的土神,還有「后土」,往往也由勾龍擔當。漢武帝曾把后土作為大地之神,後來則演變為僅是葬地的守護神,以致大多數人都把他忘記了,甚至「皇天后土」也常被誤寫為「皇天厚土」。


從宋代開始,興起了新的土神:土地。土地神不入國家祀典,但在民間廣泛流傳。至少在北方的許多人家,除灶神以外,院子正中,往往設「天地」神龕;剛進門之處,設「土地」 神龕。每到年末,市面上常有 「灶神」「天地十方神靈」和「土地神」的楊柳青年畫出賣。買一張回去貼上,據說可保一年平安。


土地神,筆者少年時期就聽說是韓愈。並有故事說,韓愈晚年窮困潦倒,在街上討飯,一隻狗撲來,情急之下,跑進一戶人家門裡,後來人們就在影壁牆上給他留了一個神龕。


傳說歸傳說,一直未得佐證。後來閱曾國藩的文集,中有一篇祭文說,他剛到吏部任上時,見院子裡供著土地神韓愈,旁邊站著孔子。他覺得不妥,於是寫了一篇祭文,說韓先生,如果你在世,也不會讓孔子站在旁邊而你坐著吧。於是把孔子像移走,另作安排。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歡迎個人轉發


         媒體轉載授權請聯繫

     kpsbsh2017@163.com

徵稿啟示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內容以反偽破迷為核心思想,科學普及、科學文化、科技哲學、科學與公眾、世俗人文主義、科技倫理等領域均可涉及,旨在將科學探索結果無偏見地告知公眾,避免公眾上當受騙。


稿件一經採用,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

kpsbsh2017@163.com






相關焦點

  • 江山社稷傳奇
    江山社稷傳奇遊戲隨時隨地都能讓你享受高難度的趣味對戰,與此同時還能夠在各種地圖當中找尋到豐富的保障和資源,讓自己在遊戲當中變得更加富有,從而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還能夠壯大自己的團隊,非常給力的設計和操作絕對能夠讓你愛不釋手!
  • 紫禁城裡的社稷江山金殿
    圖3-乾清宮東側的江山金殿西邊的這座亭子叫做社稷金殿,裡面供著社稷神。東邊的則叫江山金殿,裡面供著江山神。兩座亭子合起來呢,統稱為社稷江山金殿(其實兩座金殿長得基本一樣)。那麼,社稷是什麼意思呢?土神和穀神,古代勞動人民的衣食父母。江山呢?就是指國家的疆土。也就是說,社稷江山金殿是國家的象徵。
  • 都說「江山社稷」,那麼「社稷」是什麼?有什麼典故?
    人們往往把國家或者是自己的領土,稱之為江山「社稷」,但是「社稷」到底是什麼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其實「社稷」這兩個字需要分開來解釋。「社」這個字,在古代的時候是土地之神靈,也稱為五色土。稷這個詞指的是周民族最開始的祖先后稷,他在西周的時候被稱作為五穀之長,和社是同樣的地位,所以他們合在一起稱作「社稷」。我們要清楚,我們這個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中華文明,他最一開始就是一個農耕文明,人們非常崇拜大地,崇拜著那些自然當中可以令農作物生長的神靈,於是乎才漸漸產生了「社稷」這樣一個概念。
  • 殿下,江山社稷看的如何?
    殿下,江山社稷看的如何? 「殿下,江山社稷看的如何?別想著貪玩。」
  • 為何將國家稱作「江山社稷」?
    我們經常會在文學書籍、影視作品中看到「江山社稷」一詞,它常常用來指代「國家」。但是你知道「江山社稷」為何會有這樣的寓意嗎?它的來源和本意指的又是什麼呢?本期的「國學茶館」,我們一起來仔細研讀「江山社稷」這個莊嚴大氣的「國家」代名詞。
  • 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具體含義可有幾人知?
    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具體含義可有幾人知?在上一篇圖文中,老龍曾經對大家有過提示,湯在推翻夏的統治建立商朝後,實行「屋夏社」(另外單獨發文),那麼本篇圖文《江山社稷中的社稷,皇天后土中的后土,什麼含義又有幾人知?》
  • 僅高1.4米的江山社稷金殿藏著什麼秘密
    其中,乾清宮東側的宮殿稱為江山殿,西側的宮殿稱為社稷殿,合稱為江山社稷金殿。在這裡,「江山」是指江河和山川,寓意國家政權;「社稷」是指穀神和土地神,寓意國土。清代官書《日下舊聞考》卷十三所載「(乾清宮)東西丹陛之下有文(紋)石臺二,上安設社稷江山金殿」,可說明江山社稷金殿名稱的來源。另據《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記載,順治十三年(1656)五月,順治帝下令安設江山、社稷神位於乾清宮前,並派遣官員祭祀。
  • 皇帝口中的「江山社稷」是什麼意思?中國文化有一半是在這上面
    我們在古裝劇中經常聽到皇帝說的一句話應該就是江山社稷了,那麼這個江山社稷到底指的什麼呢?為何要用他來代指整個國家,其實這句話是有出處的,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說說這個江山社稷到底是怎麼回事。社稷指的就是土地和五穀之神,而用社稷代指江山則是出自東漢的《白虎通》一書,在書中這樣說道「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穀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
  • 獅子座:什麼江山社稷,千秋功名,若有你,何所懼
    導語:獅子座:什麼江山社稷,千秋功名,若有你,何所懼獅子是個願意為事業奔波的潛力王者。他們永遠是那種成者為王,敗也梟雄的英雄兒女。為了他們的雄圖霸業,他們情願受盡委屈,也要走向強大。可是骨子裡江山社稷早就是孤獨的賭注。
  • 「社稷」最初的含義是什麼?
    總是聽人說「以江山社稷為重」的說法從中可以得知「社稷」是指國家,那麼「社稷」最初的含義是什麼呢?「社」指土地神,按方位命名:東方青土、南方紅土、北方黑土、中央黃土。五種顏色的土履於壇面,稱五色土,實際象徵國土。古代又把祭土的地方,日子和理法都叫社。「稷」是農作物,指慄或者黍屬。此外,古人稱稷為百古之長,因此帝王奉祀為穀神。
  • 社稷:國家的象徵
    有人問,「社稷」是什麼意思?要問「社稷」是什麼意思?我認為,首先先要搞清楚,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古人把國家稱為江山社稷。「社稷」是「社」和「稷」的合稱。江山社稷「社」,是古代土地之神。按五行方位: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百方黑土,中央黃土。五種顏色的土,覆於壇面,稱五色土,實際象徵國土。
  • 故宮裡,僅高1.4米的「袖珍」版宮殿:江山社稷金殿藏著什麼秘密
    其中,幹青宮東側的宮殿稱為江山社稷殿,西側的宮殿稱為社稷殿,統稱江山社稷金殿。這裡的「江山」指的是河山,意思是國家政權;「國」指穀神和土地神,意為土地。清代正史《日下舊聞考》卷十三曰「東西丹位下有(文)石階二,頂上安有一國江山金殿」,可說明江山國金殿名稱的由來。據《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記載,順治十三年(1656年)五月,順治皇帝下令將江山社稷之神設在幹青宮門前,並派官員祭祀。
  • 五穀豐登江山永固:社稷壇和五色土~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
    (原標題:五穀豐登江山永固:社稷壇和五色土~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梁海燕)
  • 天人感應,古代君王與江山社稷,和太陽有什麼關係?
    君臨天下·網絡配圖《文子》曰:日出於地,萬物蕃息。這句話是說「太陽升起,大地萬物沐浴陽光而生生不息」。《尸子》載:聖人以日圓盈尺,光滿天下。如日中天·網絡供圖西漢劉向在《洪範傳》裡說得明白,聖君就像太陽,出現在天空則天下光明,太陽不見就天下幽暗。
  • 你知道「社稷」是什麼意思嗎?
    乙未羊年 七月 十四日 大宜:祈福 嫁娶 動土 出行 赴任 祭祀 納採 求嗣 納財忌:上梁 栽種 修造 蓋屋 求醫 開市 立券 破土 安葬 移徙 入宅今日衝合:與肖蛇相衝,肖豬相自刑,與肖猴相害,與肖虎相破,與肖虎相合,與肖兔肖羊三合,與肖虎六合 舊時的皇帝,一張口就喜歡用「朕的江山社稷怎麼怎麼地
  • 清朝的皇帝在什麼地方祭祀社稷?
    北京社稷壇位於北京皇城的內部,北京中軸線西側,於太廟相對,是皇帝祭祀社神(土地)和稷神(五穀)的廟壇建築。是現存的唯一一座祭祀社稷之用的廟壇建築,也叫「太社稷壇」或「太社壇」。此前的社稷壇(如南京社稷壇),「社」、「稷」分開建壇祭祀。
  • 【微也足道】為何將國家稱為"社稷"?
    在古代,人們往往稱國家為「江山社稷」,江山是以地勢地貌代指國家版圖,那麼社稷又是什麼呢?  《詩經·載芟》序中說:「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是說這首詩是春天播種前向社稷祈禱豐收時唱的歌。《詩經·良耜》序中說:「秋報社稷也」,是說這首詩是秋天收穫後向社稷表達感謝而唱的歌。社、稷分別指土地神和穀物神。  《風俗通義·祀典》云:「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為社而祀之,報功也。」《風俗通義》裡解釋社為土地神,說土地太過廣大,人們要感謝土地滋生萬物的恩情,沒有地方可以祭祀,於是就把土堆起來稱為「社」,以其代表土地接受祭祀。
  • 問答│「社稷」是什麼意思
    問:「社稷」是什麼意思?
  • 痴情男主文:只要有她,對他而言江山社稷權利美色,都僅僅是陪襯
    今天小女子我給大家推薦【痴情男主文:只要有她,對他而言江山社稷權利美色,都僅僅是陪襯】第一本《鳳囚凰》【痴情男主文:只要有她,對他而言江山社稷權利美色,都僅僅是陪襯】書評:這本小說可以說很經典了,還被拍成了電視劇播出。這書的男主容止,真的深情到讓小編這麼多年,還是會記得他。他本是一名無情的細作,去到女主的身邊只是為了得到魏國。
  • 由原始崇拜的神明到封建王朝的代稱,「社稷」含義的變化
    「社稷」這個詞常常和「江山」一起使用,一說到江山社稷,大家馬上能想到封建帝王一統天下的場面。社稷這個詞的產生和原始崇拜的神明有關,是指土神和穀神的總稱。在《漢書》中有「郊祀社稷,所從來尚矣」的字句,也驗證了這個說法。先有神明,再有祭祀禮儀,祭祀社稷的活動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