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內有五仙,天、地、人、神、鬼;有五蟲,贏、鱗、毛、羽、昆。
這是《西遊記》中真假美猴王中,如來佛祖說的話,將周天萬物歸為十類,但又為什麼要用五來講呢?
我仔細思考了一下,發現我們認知中用到五的地方非常多,可以說是所有數字中用到最多的了。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方--東、南、西、北、中
五色--青、赤、黃、白、黑
五味--酸、甜、苦、辣、鹹
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德--仁、義、禮、智、信
這些只是一些比較基礎的,還有五嶽、五義、五穀等等,而最貼合我們自身的則就是,人有五指、五官、五臟等,為什麼會如此頻繁的用到五呢?
首先,五行可囊括萬物,我們在一些小說中可以看到形容一些超脫的生靈的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說明五行包含萬物的性質。
可能就會有些人奇怪了,風和雷這些又怎麼說,其實八卦也在五行中的。
金---乾、兌: 乾為天,兌為澤;
火---離: 離為火;
木---震、巽: 震為雷,巽為風;
水---坎: 坎為水;
土---艮、坤: 艮為山,坤為地。
這又表明了五行包含萬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喜歡將事物對應五行,即顯示概括之全面,又暗含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會做飯的人就會知道,如果菜酸了可以加鹽,就是這個道理。
這是我們生活中常用五的的一個原因,而另一個原因則就要追溯到易理上了。
不想我們現在人這樣喜歡雙數,講究好事成雙,古人將數分為陰陽,單數是陽,雙數是陰,所以人一般常用單數,而數字一是起始之數且太小,不適宜用;三為鼎立之數,生克變化太少不夠靈活;而七則是變化太多,同樣不適宜用;九為數之極,非一般人可以用,而且很少用。而五則是最中間的數,不多也不少,符合幾乎所有應用,更符合國人中庸的思想。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才會這麼多的使用它。
請關注公眾號「早8點圖書館」參與討論。
喜歡記得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