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溫州剪紙原來這麼牛!

2021-01-10 浙江在線

2016-10-17 16:57

為進一步豐富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由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溫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承辦的「溫州好剪紙」民間剪紙手工大賽即日起火熱開啟,並接受溫州全市各縣市區剪紙愛好者報名。

據了解,「溫州好剪紙」民間剪紙手工大賽系溫州市第四屆市民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

溫州剪紙歷史古韻悠長

溫州剪紙藝術源遠流長,地域特色鮮明。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溫州早在宋朝,竹絲燈就被宋廷列為貢品。

剪紙與溫州的民風民俗有著密切的聯繫,貫穿著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剪紙作者多是農家巧婦,她們互教互學,代代傳承。其作品為窗花、喜花、禮花、底樣等,表現題材大多是吉祥動植物圖案,選用的材料一般為大紅紙。由於農家巧婦純粹是憑剪刀一刀一刀剪出來的,故以折剪法為長,給人以樸實自然的美感,從中透露出熱情奔放的隨意性。

平陽點色刻紙傳承人陳諮旺羊年剪紙作品

剪紙現還在平陽、蒼南一帶鄉村多種喜慶場合中使用,如用作嬰兒周歲、老人壽誕的麵食裝飾。而此類禮花、喜花亦在溫州各地民間流行。

在民間祭祀活動中,溫州鄉間也可找到剪紙的活化石,如溫州各地民間舊時的殯葬儀式中,供亡靈安息的紙紮樓閣,就使用了較多的剪花裝飾。此俗至今仍在蒼南縣流行。

剪紙蘊含避兇趨吉美好祝願

凡民俗活動,均離不了吉祥如意、避兇趨吉的主題,這也是溫州民間剪紙的基調和內涵。傳統素材主要有吉祥花草,如牡丹、荷花、石榴、靈芝、佛手、松柏、梅、蘭、竹、菊等;靈物瑞獸有龍、鳳、喜鵲、鴛鴦、鯉魚等。人物如「紅樓」、「西廂」中的戲曲人物及神話中的和合二仙、八仙等。而吉祥圖案則用如意、方勝、回紋,多採用諧音和象徵的表現手法等等。 當然,也有以團壽、長壽、雙喜更直接表達開口吉利之意。

巨型剪紙花窗曾亮相溫州街頭

溫州民俗活動中的一個重頭戲就是社戲,故溫州民間剪紙一直有表現歷史傳說、戲曲和神話故事人物的傳統。從社戲中的人物到剪紙中的人物,不但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愛憎,更讓人從中受到道德、文化的薰陶。

從宋代開始,剪紙流行於東甌大地,民間藝人加入剪花行列。至明清時,溫州剪紙又受到文人畫的影響,這種原本屬於民間的原創藝術,不論是題材還是表現形式都有了質的飛躍。其發展大體經歷了雛形、成熟、獨立三個階段。

元大德年間《樂清縣誌》所載的「通衢剪彩,與眾共賞」,一個「賞」字表明,民眾所賞的不只是燈多燈奇,更主要的是賞爭奇鬥豔的「剪彩」。這一年一度的燈節可稱為樂清民間剪彩的交流展示會,這裡既有巧婦們的業餘之作,又有書畫家(包括畫工)的傑作。

明清時,由於書畫家的參與,剪紙吸取了文人畫的元素,其代表作便是樂清剪(刻)紙龍船花。龍船花的製作,以刻刀代剪,作品更精細。

溫州剪紙的四大流派

經一代代民間剪紙藝人與文化人的傳承、創新,溫州形成了樂清細紋刻紙、平陽太平鈿、蒼南點色剪(刻)紙以及集細紋、點色於一身的驛頭刻紙四大流派。

樂清:細紋刻紙

樂清剪(刻)紙的產生可上溯至宋末元初,至今已有七百餘年歷史。作為原生態的樂清民間剪紙,不論底樣、禮花、供花、龍船花,都是細紋刻紙的源頭,其中尤以龍船花的影響最大。

樂清細紋刻紙線條細如髮絲,且條條相連,最細的在一釐米寬的薄紙上能割二十二刀,呈十一條細線,還曾創造了在魯班尺一寸見方的紙上刻出五十二根線條的最高紀錄,堪稱剪紙微雕。樂清細紋刻紙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贏得「中國剪紙一絕」的美譽,是中國南方剪紙的代表,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平陽:太平鈿

平陽民間至今流傳著一種古老的剪紙——太平鈿,因其圖案正中幾乎都有一個銅錢紋樣,而平陽方言稱錢為「鈿」,故名。

太平鈿採用紅紙,構圖簡單,以直白的吉語為主,偶綴吉祥花草,講究對應使用。如孩子周歲時,對應使用的太平鈿為「步步高升」、「五子登科」;建新屋,對應使用的太平鈿為「丁財兩旺」、「富貴榮華」等。剪制太平鈿先以紙釘固定疊紙,繼而剪刀尖從疊紙背面進入,傳承了古代人們在各種材料上鏤空造型的方法。太平鈿的外形有壽桃、石榴、花瓣等,構圖古樸簡約。

蒼南:彩色刻紙

蒼南彩色刻紙的源頭可以追溯到當地的「神花」,即漁民用於祭祀、供奉神靈等宗教活動的特色剪紙。據當地民間剪(刻)紙高手曾成金、葉成浩描述:「這種神花,是剪紙和繪畫相結合的特殊品種,它是通過剪刻,再進行手工塗色、繪畫或貼金銀,加上篾骨架子而成。顏色多採用大紅大綠、水粉白色、佛青色等,也有金、銀色紙刻成的,圖形一般都是一條或紅或綠的全龍,加雲水圖案,相向成對,形狀呈長梯形,大的高二尺餘,小的高僅五寸。」(《平陽文史資料·平陽剪紙》)

蒼南彩色刻紙真正形成流派,則是上世紀70年代的事。據當年的藝人介紹,彩色剪(刻)紙糅合了國畫、戲曲臉譜、版面、皮影、絲印等多種藝術手法,形式上借鑑河北蔚縣點彩剪(刻)紙,而刻制則吸收樂清細紋刻紙的刀技,不過不像細紋刻紙的陽刻線那麼繁密,相反,喜用大的塊面,即削弱細節,突出主體,便於較大面積留作染色。點染時吸取了西洋水彩畫中光和色的運用方法,不但為點色剪(刻)紙的創新探索出一條新路,而且也獨樹了蒼南點彩剪(刻)紙的風格特色,現已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驛頭:龍船花

鹿城區臨江鎮驛頭村的驛頭龍船花,集刻紙、年畫和木刻印刷為一體,原用於驛頭疥櫥(舊時放碗等物的櫥櫃)龍額頭和兩邊的貼花紙。它的製作工藝獨特,先在宣紙上打上邊框,再在框內選好適當位置,印上已刻好的花鳥、戲曲人物等圖案與文字,爾後,藝人用簡單的自製刻刀,在邊框與印有圖案的空間中雕刻出富有民族特色的金錢眼、十二刀、紗洞窗和方勝窗等數十種花紋圖案,再在木刻印花上根據需要塗上紅、黃、綠三種顏色。

驛頭龍船花不但頗具觀賞性,且至今仍保持原生形態,獨具特色。現驛頭龍船花只有年過花甲的程民統能獨立製作完成。

(據溫州新聞客戶端,原標題《溫州剪紙原來這麼牛!快來一起剪出最愛的溫州美景》。編輯王豔瓊)

1476694645000

相關焦點

  • 溫州選號系統有漏洞 靚號車牌在非工作時間被選走
    不過,一網友卻在溫州一論壇發帖稱,他看好的兩個號牌,竟在非工作時間內被人從系統內選走,他覺得這其中有「貓膩」。  網友發帖:非工作時間怎能選號?  前晚11點47分,網友「相當嚴重」發出《溫州市車管所,選牌照號碼就這麼公平嗎》一帖,稱自己今年9月30日去選牌號時,遇到了怪事。
  • 「牛」遍世界,各國生肖牛郵票來啦,快來看看長啥樣!
    在中國的十二生肖中,牛是位列次席的靈物。傳說,子夜時「鼠咬天開」後,「地闢於醜」,牛便是闢地的功臣,是負載生養萬物的大地的象徵。    如此美好寓意,不止在老一輩心裡,也蘊藏在各式各樣的生肖牛郵票當中。生肖文化雖然起源於中國,但生肖郵票卻早已流行於世界。在農曆牛年到來之前,世界各國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生肖牛郵票,可謂是「牛」遍世界。  接下來,小編帶你解鎖世界各國不同的生肖牛郵票。
  • 復興號停靠溫州啦 世界上最快的商用列車到底有多牛
    「復興號」G7335次列車駛入鐵路溫州南站。11月20日,「復興號」首次在浙江省境內運營,連通溫州至上海和南京的4條線路28個站點。本次共有6列動車組列車改用「復興號」CR400BF型動車組運行,具體為:
  • 「珠寶」Qeelin農曆新年主題珠寶:黑白生肖牛、剪紙與比翼鳥
    為了慶祝中國農曆新年,Qeelin 特別推出一組珠寶新作——「Bo Bo」系列新增一枚小牛掛墜,巧妙融合生肖牛與熊貓黑白配色;「Wulu」以中國傳統剪紙為靈感,在紅瑪瑙中鏤刻出繁複的剪紙圖案;「Love Whisper」新作則營造出一對比翼鳥在林間棲息、翱翔的春日景象。
  • 河北無極剪紙傳承人剪出春節「味道」
    翟羽佳 攝(新春走基層)河北無極剪紙傳承人剪出春節「味道」中新網石家莊2月3日電 (黃歆堯) 「金豬賀歲」、「肥豬拱門」、「八方來財」……上百種「豬」元素的窗花剪紙布滿了河北無極剪紙技藝傳承人牛世民的工作室。「已經25年了,每到過年,我都會以生肖為主題剪出上百種窗花剪紙。」臨近除夕,是牛世民最忙的時候,他正趕製著各式各樣的「福豬」。
  • 新年剪紙;福字剪紙5;詳細教程,輕鬆學會剪紙
    新年將至,開始動手製作新年剪紙吧,超級詳細的剪紙製作教程,快動起手來吧!剪一塊正方形彩紙,用鉛筆和尺子畫出內線(如圖),拉起一個角向對角對摺,把彩紙折成三角形(如圖).把三角形兩邊銳角對摺(如圖)變成小點的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從中間對摺,變成更小的三角形(如圖)。
  • 電梯間沒樓層按鈕 網友笑稱溫州最牛(圖)
    溫州新城大自然小區B1幢的這部電梯被稱為是「溫州最牛電梯」。有網友專門為這部電梯在論壇上開帖討論,使用過的人紛紛留言稱:「很神奇,第一次用根本用不來。」電梯裡沒有樓層按鈕,很多人不太會用  近日,網友yaozhonghao在溫州某論壇發帖說,大自然小區B1幢有一部神奇電梯,並請用過這部電梯的網友談談自己的乘坐感受。
  • 「剪紙動畫」再現大銀幕 引發大朋友經典回憶
    原標題:「剪紙動畫」再現大銀幕 引發大朋友經典回憶 滿江與巨龜的友誼令現場很多小朋友感動落淚,「剪紙動畫」也讓不少大朋友想起小時候的經典動畫,直言本片是一部引發回憶的影片。   人龜奇緣「惹哭」小朋友   電影《江海漁童之巨龜奇緣》的核心是孩子的成長與陪伴,同時也涵蓋友愛、善良和勇氣。
  • 非遺傳承人剪紙鼠賀新春
    非遺傳承人剪紙鼠賀新春 佛山剪紙承載著嶺南厚重的傳統文化 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 是最能代表廣東民間藝術的瑰寶之一 「 剪彩紙
  • 夏天陪你一起看星星眨眼,去收穫溫州絕美的星空~
    在雁蕩山有句民謠:「牛眠靈峰靜,夫妻月下戀,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轉臉。」這是對靈峰夜景看點最精煉的概括。每每明月初上,夜幕降臨時,巍巍的群山瀰漫在朦朧的夜色之中,山峰都披上神秘的盛裝,惟妙惟肖,如入仙境一般,朦朧美妙不可言。情景交融的雁蕩夜色,恰似一種無言的感嘆,讓人感受到的是如詩似畫,如夢似幻的靈奇縹緲的衝擊。
  • 「牛」氣十足 「牛」勢迎新春
    牛年將至,一貫引領時尚的潮流先鋒Reebok在09年春節來臨之際,為時尚達人再度傾情推出生肖紀念版鞋款-「生肖牛鞋」,今年更是配套推出牛年紀念版系列服裝, 讓你在這傳統佳節裝扮出與眾不同的時尚「新LOOK」,成為牛年潮人王。
  • 剪紙藝人郭紅:2015隻「羊羊」來賀歲
    在我市,就有許多剪紙藝人,他們以發揚和傳承剪紙藝術為己任,把我國的剪紙藝術推向一個又一個頂峰。郭紅就是其中最為活躍的一份子,其剪紙作品多次獲得各種獎項,她本人還被授予省級「非遺」項目曹州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民間手工製作大師等稱號。   郭紅今年50歲,從事剪紙藝術近30年。昨日,記者來到郭紅位於牡丹區南城辦事處張樓社區的家中時,發現客廳裡全是她的剪紙作品。
  • 滿族民間剪紙藝術大師關雲德不幸去世
    關氏剪紙藝術完全是依靠家族的傳承而延續下來,保持著原汁原味並帶著古樸大方、簡潔粗獷的風格與神秘意蘊。關雲德的《海東青百姿》剪紙百幅被四平大學、瀋陽民俗村收藏,根據滿族創作的一百位薩滿女神剪紙、瑪虎面具剪紙,還被韓國、蘇聯學者收藏,在第七屆國際薩滿文化研討會展出時受到好評,並與國際薩滿教研究會主席霍帕爾、副主席白庚勝先生籤字合影留念。
  • 追憶溫州老作家孫偉權先生-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追憶溫州老作家孫偉權先生 2021/01/04 00:09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單暉 瀏覽:461
  • 虹口非遺|做剪紙,迎新年!剪紙課程火爆招募中!
    虹口非遺|做剪紙,迎新年!剪紙課程火爆招募中!恭新賀年海上遺韻·非遺課堂剪紙做剪紙,迎新年。剪紙是我國春節的傳統民俗之一。火紅的顏色、活潑多樣的圖案,為過年增添了歡樂喜慶的氣氛。本次課程將會講授3種不同的式樣。1、剪牛頭。「牛頭」代表牛氣沖天,也是為迎接農曆牛年的到來。
  • 習近平手持「三陽開泰」剪紙向全國人民拜年(視頻)
    在社區活動室,習主席拿起一幅「三陽開泰」剪紙表示,祝願全國各族人民新春愉快、羊年大吉,生活喜氣洋洋,事業蒸蒸日上。 此時,熱情的群眾把小區馬路圍得水洩不通,習近平高興地給群眾拜年,和藹可親,看著暖心,社區老百姓甚至爺爺奶奶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一刻。習大大拜年視頻也迅速在網上與大家見面。
  • 地方手作人|蝸居在南鑼鼓巷裡的剪紙人
    而這時,他常常想起遙遠的家鄉,那裡有他想念的人兒和融在黃土地裡對剪紙濃濃的熱愛。家鄉的剪紙情剪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那時造紙術還沒有發明,人們就運用竹片、樹皮、皮革、金箔等各種材料進行雕刻。到了漢唐時代,婦女喜用金銀箔剪成花鈿貼在鬢角為飾,也被認為是剪紙最早的雛形。南宋時期,以剪紙為職業的行業藝人已經開始出現了。
  • 這些你熟悉的寓言故事都出自溫州...
    全國寓言看浙江,浙江寓言看溫州。在寓言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你看這場全國性的寓言文學盛會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也在溫州召開了↓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出席研究會年會與會嘉賓合影11月28日至29日,寓言文學溫州論壇暨2019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州盛大召開,由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溫州市文聯、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溫州瑾瑜教育集團承辦。
  • 萊蕪剪紙愛好者巧手剪「金雞」 吉祥寓意迎新年
    農曆雞年即將到來,36歲的剪紙愛好者谷燕燕也開始著手創作金雞剪紙作品,一幅幅作品美輪美奐,圖案栩栩如生,家裡的年味頓時被裝點得格外濃烈。愛上剪紙十餘載    一說起剪紙,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戴著老花鏡的白髮老人,年輕人愛好並一直堅持下來的並不多。
  • 1月23日,來寶山民博館小課堂把「福牛」帶回家!
    新春的序章正在徐徐奏響,「民博館小課堂」踩著歡快的節拍,將在1月23日為大家帶來「中國剪紙」。在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歷史長河中,剪紙作為十大國粹之一,以其獨特的視覺形象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間藝術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