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有分很多種,跟團到處跑或上一艘遊輪享受它裡頭的華麗設施,與來自各國的遊客進行交流。對於樂齡人士而言,與時間賽跑的瘋狂式旅遊對他們並不友好,有點吃不消,因此,搭遊輪成了「老年人」的旅行最佳選擇……
原文如下:
【遊輪旅遊】
旅遊是非常高興的事!以往年輕的時候,參加旅遊,常常每個晚上要換酒店,是很平常,都是為了多看一些景點,從來也不當是一回事。
1993年九月,旅遊黃山三峽。在旺季開始之前,逆流而上遊三峽。在遊輪上度過三天四夜,坐在甲板上隨意地看風景。到了有故事的地方,導遊才講起來,當時的導遊,程度非常高!歷史文學,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老同學特意用錄音機,錄下來慢慢回味。晚上的夜總會,只有我們這一團13人。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不久,船上年輕的服務員,興致勃勃地向我們學習交際舞,我們都樂在一起了。
2010年,第一次去希臘,「愛琴海中找愛情」。乘坐遊輪,遇到了狂風,被擋住了出海,耽擱了8個小時。遊輪公司立馬賠償了船上禮券,讓我們購買紀念品。當地的旅遊代理給我們犮證明書,回來後意外地被保險公司賠償了4百元。乘搭遊輪,第一步要做的事:學習穿上救生衣,做逃生演習。船員們認真執行,每個乘客都必須參加。晚上有很隆重的《船長之夜》,好不高興地準備了西裝大衣,準備要來大顯擺;卻是被狂風巨浪搞到很多人暈船,搞到昏頭漲腦,吐到軟綿綿,沒有了興趣。船上當然也有賭場,但是很小型,大家也沒有去玩。
後來有一次,十幾個老友乘搭上了賭輪。在船上的夜總會,臺灣歌星主持,華語、閩南語一起上,與主持人大開玩笑。「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 當年老馬年輕,愛出風頭,即興發揮,上臺去與樂隊配合,也讓老友們一起沾光。老友們也在船上的課室,學習跳舞,鬧得不亦樂乎。食物任你吃,聊天聊不完。
老人,不堪舟車勞頓,乘搭遊輪旅遊,是最佳的選擇。但是疫情期間,何時再有機會呀?
(圖文:劉光煥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