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不過幾十載。既不算長,也不算短。
在這些時間裡,有人就活得有意思,有人就活得很混沌。環境影響許多,好的環境和壞的環境,差異千裡。
身邊該和誰親近,也是這個理。
和不靠譜的人親近,匆匆幾十年,你也越過越不靠譜。和靠譜的人一起,才能越過越順,不往此生。
社交圈的環境,可大可小。很大程度上,和誰走得近,決定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和對生活充滿積極的人來往,多少你也能變得更陽光;與之相反,越青睞消極的人,你也是負能量纏身,耍都耍不掉。
和為人誠實的人來往,你做事更坦蕩直接,不怕被人構陷;和狡猾的人來往,心思也會被帶偏,走不回正道。
一個靠譜的人,尤為關鍵。這樣的人才值得你去珍惜,也值得你和他一起走向老的階段。
什麼樣的人才靠譜?
聽這3個故事,你就能明白。
01、不看分寸的人,通常不靠譜
一次和部門主管去參加合作公司的聚會,對方公司帶了兩個新來的同事,聽說是酒量不錯,帶來活躍氣氛。
部門主管是浙江人,口味比較清淡。合作公司很貼心,考慮到這一點,已經上的菜裡基本符合南方人的口味。
新來的兩個同事喝酒在行,幾輪下來之後,主管示意大家就吃菜吧。兩個同事後來聽說都是重慶人,喜歡吃辣,酒桌上也抱怨了幾句這菜太清淡,不合大眾口味。
他們領導也是沒想到新同事這麼直接,但礙於我們在,就又點了幾個川味菜。
菜剛上,兩個同事又開始就著菜討論起來,說這川菜不算正宗,失了口味。但整個飯桌,這幾個菜也一直在他們面前,才一轉轉盤又被轉了回去。
等到下一次慶功宴的時候,也再沒看到那兩個年輕的新同事了。聽說,上次回去後被調了崗,再之後待不住自己走了。
不管是不是在生意場上,靠譜的人,著實更容易成功。
所謂靠譜,就是知分寸,懂場合。有些話,要放在肚子裡。照顧下其他人的感受,不能把關注點都放在自己身上。
知分寸,其實也不難。往往,人都願意和懂分寸的人交往。
02、會體諒人,默默照顧人的人,通常都很靠譜
蔡康永講過自己的一段往事,這個故事很能說明,什麼樣的人靠譜。
他說自己小的時候,到一個極其富裕的人家裡去做客。
到吃飯的時候,餐桌上上了一道自己沒怎麼吃過的菜。他第一次吃,就忍不住問他媽媽:「這是什麼呀?好好吃。」
他媽媽顯得有些尷尬,但女主人很大方地微笑著回答他:「這是粉絲,你喜歡的話就多吃一點哦。」
其實那是魚翅,那是他人生第一次吃到魚翅。
成名後,他去了很多的飯局。他發現每到一處,主人們都喜歡誇耀自己餐桌上的食材有多麼罕有,多麼難得。說得價格越是昂貴,笑得就越歡快,以此作為炫耀自己財富身份的契機。
於是每一次,他都在想,小時候萍水相逢的女主人多麼難得,多麼會照顧和體貼人心。
你說女主人這樣的人靠譜嗎?
那是當然。
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體貼別人的所想所思,不讓他人覺得羞愧和尷尬。懂得去照顧別人的情緒,溫柔得進行回應。
身邊能有這樣的人,的確需要好好珍惜。
03、越真實,越真誠的人,通常不會不靠譜
我陪著婆婆去大菜場買菜,婆婆總教導說,現在的菜販都缺斤少兩,你買菜可得還還價,幾毛也是幾毛。
但我見她次次在人賣蔬菜的大嬸那,從不還價。
婆婆說,這大嬸,在這賣了少有10年的菜了,從來都不會在稱量裡做手腳。
大嬸為人也很好,次次都給人好幾把的蔥。
有次婆婆買了玉米,臨走還就落在蔬菜堆裡忘記了。走出菜場都沒回過神來,到家才反應過來。懶得回去拿,婆婆就作罷了。
下一次再去買,大嬸認出了婆婆。忙說她追出去都沒看到人,今天玉米就不算錢了。臨了又多送了一把青菜。
做人真誠到這份上,大家都是看得見的。真正靠譜的人,也最真實。
不需要靠投機取巧,人人看你真實,也願意和你靠近。
靠譜的人,能走的路,總能比不靠譜的更寬敞些。這不是別人給拓寬的,是他自己一步步越走越寬,越走越順。
與人交往,就要與這樣的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