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西天取經,為何多次遇到老虎?

2021-01-16 自說文史

細心讀過西遊的朋友會發現,唐僧在西天取經時,一路眾多的磨難中,有好多次都和老虎相關。

我統計了一下,唐僧遇到老虎或者虎精虎怪,有以下幾次。

第一次,唐僧剛離開長安,在雙叉嶺就遇到了三個妖怪,其中就有一個寅將軍(老虎精)。這三個妖怪還把唐僧的兩個隨從吃了。後來太白金星救了唐僧,但也沒除掉三個妖怪。

第二次,在兩界山,唐僧牽著馬遇到了老虎。那時候,是劉伯欽救了唐僧。劉伯欽以打獵為生,老虎看到他就跑,但還是被劉伯欽追殺並殺掉。

第三次,唐僧在五行山,救出了孫悟空。沒多會兒,碰到了老虎,結果悟空一棒子把老虎打死,還剝了老虎皮,自己做成了虎皮裙穿著。

第四次,收服八戒後,師徒們又遇到了老虎精,乃是黃風怪部下的虎先鋒。最後,八戒立功,打死了虎先鋒。

第五次,唐僧趕走孫悟空後,到寶象國,被黃袍怪變成老虎。最後,還是八戒請來悟空,才降服黃袍怪,救回唐僧。

第六次,在車遲國裡,孫悟空還遇到了三個妖怪變化的大仙,其中就有虎力大仙。後來,虎力大仙與悟空賭鬥,結果死於非命。

當然,這些都是大老虎,若是連妖魔手下的虎精虎怪虎妖,那就更多了。

八十一難之中,居然有六次都和老虎相關,不可謂不多。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呢?作者為何多次寫老虎給唐僧帶來災難呢?是老虎有什麼特別之處,還是唐僧和老虎有緣呢?

其實,作者如此寫,無非就是兩個目的。

其一,表現西天取經之難。

我們都知道,唐僧取經花了十四年,才從長安走到天竺。十萬八千裡路,走了這麼多年,平均每天也就二十裡。看起來很慢很慢,實際上不能這麼算。

要知道,唐僧經常遇到妖怪,每次大妖怪都要耽誤時間,碰到強大的妖魔,每次可能都要耽誤幾天甚至幾十天。

即便不看妖魔,光是看西行之路也很難。很多時候,唐僧都要去翻山越嶺,走在荒野之中,不是因為他不識路,而因為那是必經之地。若是非要繞路,花費時間更久。

既然經常要跋山涉水,穿越林野,難免會遇到虎狼熊蛇等毒蟲猛獸。而在諸多猛獸中,又以老虎為最兇,所以作者才多次寫到唐僧遇到老虎。這麼寫就是在暗示,唐僧西行之路很艱難,即便沒遇到妖怪,也經常遇到老虎等猛獸。

我們稍作統計就會發現,西遊原著中,前後提到老虎的次數,超過350次。除了老虎精、虎力大仙等具體名詞,其他多是形容環境路途艱險的詞語,比如虎豹為群、虎豹狼蟲、虎狼之穴、深山虎嘯、虎狼彪豹等。

其二,作者取材於現實生活。

我們這個時代,老虎數量不多,算是珍稀保護動物。而且,人類真要是對付老虎的話,也很容易。別說機槍炮彈了,就是弓弩毒箭、獵槍陷阱等,也足以捕殺成年老虎。

但是,在中國古代,老虎可不是這樣。

從商周時代,老虎就是吃人猛獸的代名詞,大家看了都害怕。所以,誰要是打虎,那誰就是

大英雄。誰要是能和老虎搏鬥,那也是真男人,猛漢子。我們看史書、小說也會發現,誰要是打死了老虎,那都不得了。

比如卞莊、子貢、李存孝、李廣、孫權、李逵、武松、趙登禹等人,因為打虎,至今仍然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蘇軾還寫過「親射虎,看孫郎」,來誇孫權呢!

明清時期,福建一個地方,就發生過180多次虎患,有時候甚至出現虎群吃人百餘的例子。老虎有時候還會到村莊裡,把一家人都吃掉。

所以,古代其實很多虎患,吳承恩所在時代,聽說老虎吃人很正常。這種現實中的素材,讓他寫入到西遊中,也是完全可能的。水滸裡,也多次寫到打虎,比如武松打虎,李逵殺虎,解珍解寶獵虎等。

之所以這麼寫,就是因為當時老虎的確多,虎患多。

相關焦點

  • 女兒國的確是唐僧在西天取經途中最難通過的一劫
    唐僧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人物,以唐代高僧玄奘為參照原型。書中交代,他前世為如來佛祖座下的二弟子金蟬子,因為修行不勤而被貶下界投胎轉世,之後率領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和小白龍前往西天求取《大日如來真經》。在原著的第一百回,如來曾這樣說過: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謾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
  • 西遊記裡的12星座,唐僧師徒各不相同,怪不得西天取經能成功
    西遊記裡的12星座,唐僧師徒各不相同,怪不得西天取經能成功以前很多分析十二星座的都是他們的性格或者運勢,那麼這次我們就以娛樂的方式來分析一下,西遊記裡的十二星座,針對的是唐僧師徒,可能一說到他們師徒就會想到是4個人,其實他們的團隊中應該說是5個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位成員
  • 唐僧取經收徒弟,為何選中一隻猴和一頭豬,而沒有選其他動物
    請品《閒遊觀西遊》唐僧西天取經,組成了一支令人稱絕的隊伍,經歷十四年之久,遇九九八十一難,方得真經。真經的取得,隊伍的團結一心功不可沒。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這充滿恩怨的西天路上,如果選人用人不當,想行走江湖可謂寸步難行。西天取經,玄奘任班長,三個徒弟則是石猴悟空、老豬八戒以及沙僧悟淨。
  • 同樣被觀音菩薩點化,小白龍是不是唐僧徒弟?
    既然如此,按理說,小白龍也算是唐僧的徒弟,可是為何他連個「四師弟」都不是呢?這個問題,我以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白龍馬的任務不同沙和尚、豬八戒和孫悟空,他們被觀音菩薩收服後,任務很明確,就是做唐僧的徒弟,保護取經人,到西天取經。也即是說,他們一開始就有明確定位,即做唐僧的徒弟。比如沙和尚,觀音就對他說過這樣的話。
  • 八戒為何最終未能成佛,取經路上都做了啥?網友:自作孽不可活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在唐僧4個徒弟之中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大師兄孫悟空之外就屬有九尺釘耙加持的二師兄八戒了。而縱觀八戒的前世今生,可以用波蕩起伏來概括,前世本是天庭之中管理天河的天蓬元帥,手中還掌有8萬精兵。
  • 取經團隊只需給孫悟空戴緊箍咒就行了,如來為何交給觀音三個圈?
    (蝸牛看西遊第1413期)文/牽著蝸牛散步只要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取經團隊中,只有孫悟空一人戴了緊箍咒,其它人沒戴也不需要戴。為何呢?唐僧不用說了,他的緊箍咒是被如來戴在了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去西天取經,他是不會開小差的。
  • 《西遊記》中劉伯欽是什麼人,他為何送唐僧到兩界山?
    《西遊記》中劉伯欽是什麼人,他為何送唐僧到兩界山?《西遊記》中,劉伯欽為何送唐僧到兩界山就不能再送了?劉伯欽是《西遊記》中唐僧在大唐邊界遇到的一個獵戶,綽號鎮山太保。話說觀音大唐顯聖,唐僧領了太宗的旨意,在佛前許願,不遠萬裡,至真至誠的上靈山求取大乘真經,以超度亡魂,度化眾生。西天之路,多磨多難,妖魔鬼怪層出不窮,唐僧還未離開大唐國界,就遇上了妖魔鬼怪,吃了唐僧的隨從,把唐僧嚇得半死,幸虧西方太白金星相救,並指給他明路,讓他堅心向前。
  • 西天之主是如來,那東、南、北天之主又是誰呢?
    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這唐僧領著徒弟幾人從長安城一直往西去,為的就是取得如來佛祖大雷音寺裡的5048部經書。而通過原文我們還知道,這西天就是靈山,也就是如來佛祖的地盤,在當時這西天的地名叫做西牛賀洲,是屬於如來管轄的,因此西天之主就是如來。很多讀者一直理解不了的是,為何西牛賀洲遍地都是妖魔?
  • 漫長的取經路,孫悟空最怕的並不是唐僧丟了性命,而是失了元陽
    相比於孫悟空的通透玲瓏,唐僧完全顯得蠢笨不堪,他根本就不知道取經是怎麼一回事,更不知道自己金蟬子的身份。在唐僧的心裡,取經完全就是唐王李世民為了做水陸大會,超度亡靈特意派遣唐僧去西天取經,這個信念是一直支撐唐僧取經的動力。事實上取經這件事背後的博弈十分複雜,李世民不過就是受到了地獄的驚訝而已,還陽之後要做個水陸大會超度亡靈。
  • 西遊記裡真正讓唐僧動心的女人是誰?如來為何讓唐僧去西天取經?
    我們來看看唐僧看到這些美女有過的表現。第一次唐僧遇到四聖試禪心的時候,賈母讓他們留一個下來繼承家業,考研唐僧對錢財的定力。唐僧的表現是「三藏聞言,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不答。但是,唐僧心動只是一這一瞬間,後面唐僧還是惦記著自己的取經大業。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女王以勢壓人,一切都太快了。女兒國是女強男弱,在當時的男尊女卑的社會,是唐僧所不能接受的。唐僧的喜好還是嬌滴滴的,看起來更容易被保護的女子。如果,女兒國國王不那麼猛浪,稍微溫柔一點,再多留唐僧下來風花雪月,估計就容易多了。第四次的蠍子精,完全是擄走的,全程被逼迫狀態。
  • 取經後期,孫悟空早就知道了緊箍咒的破解辦法,為何不去解除?
    (蝸牛看西遊第2868期)文/蝸牛說起緊箍咒,大家都知道它是唐僧制服孫悟空的最大法寶,如若沒有緊箍咒,也許唐僧在西天途中早就成為下酒菜了。那麼,緊箍咒對孫悟空的影響究竟如何呢?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緊箍咒是怎麼來的。
  • 為何非要去取經?為何必須是唐僧師徒五人?
    而悟空、八戒、沙僧,唐僧,龍馬五人全都是待罪之身;比如悟空是了命卻未了性,八戒是後天酒色之性,沙僧是真意錯亂真土變為了假土,寓意都已不是先天的五行而落於後天有為之道,獲罪於天,所以才需要取經重修。見到昔日鬧天宮的齊天大聖被壓得動彈不得,觀音菩薩在五行山上嘆息吟詩。悟空高叫道:「是誰在揭我的短哩?」那麼悟空的修行到底短在何處呢?
  • 孫悟空一生最經典的一句話,一語卻道出了取經的本質!
    取經路程有一百回合,其中大多數在寫取經團隊與妖魔之間的對抗,中間卻插入一些深邃的哲理、悠遠的人生道理。孫悟空無疑是取經途中講哲理次數最多的人物。唐僧雖是文弱書生,但比之孫悟空這廝靈性的猴子,卻是不可及也。
  • 唐僧取經,為什麼一定要走著去?如來: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
    唐僧西天取經,其實是在《西遊記》的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才真正開始進入了取經程序。而《西遊記》的精髓就蘊涵在此詞中,該詞看似簡單,卻道出無數修道求真的秘密。「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應是大多數人心境的寫照,無論如何拼搏、努力,終還是青春年華虛度、不知覺已白頭。「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
  • 耍呆賣萌哄唐僧,豬八戒才是取經隊伍裡面最聰明的人
    也許孫悟空覺得捉弄豬八戒是一件很好玩的事,但是豬八戒絕不會認為好玩,反而會對孫悟空一肚子怨氣,一有機會就挑唆唐僧念緊箍咒,報一箭之仇!孫悟空與豬八戒相處十多年,雖然出現多次摩擦,但從來都是君子作風,動口不動手。不過,在獅駝洞外,取經團隊卻發生了一次激烈衝突。孫悟空當著師父、師弟的面,猛衝上前,狠扇豬八戒一個大耳光。
  • 悟空打白骨精被攆,殺花果山一千獵戶唐僧咋不吭聲?幕後有指使?
    (蝸牛看西遊第3032期)文/蝸牛眾所周知,在取經的隊伍裡,有兩個人堪稱是矛盾的中心,其一是唐僧,其二就是我們的大師兄孫悟空了。在取經途中,我們的大師兄時時刻刻將老唐同志放在心裡,但凡有妖怪出沒,想要與老唐套近乎,都免不了被大師兄一頓毒打,更有甚者,還會當場斃命;而我們的老唐同志,是一個從小就潛心修行的小和尚,自然是看不得這些打打殺殺的場面,況且佛祖有雲,出家人要以慈悲為懷,因此,兩人總是因為這個問題鬧得不可開交。
  • 唐僧取經早完成了81難?觀音為何不承認,還為他們增加一難
    (蝸牛看西遊第4904期)文/蝸牛西遊中唐僧求取真經經過了多少難呢?這個問題小孩子都知道,他一共經歷了八十一難,實際上呢?他經歷了八十二難,觀音最後又為他們增加了一難。此話從何說起呢?如何判定觀音在裡面做了手腳呢?因為取經之事從一開始就是一筆糊塗帳。
  • 易經:七日來復,唐僧送經時間為何必須是8天?看觀音菩薩怎麼說
    從靈山大雷音寺領了如來佛祖的金旨出來,觀音菩薩在靈山腳下,遇到了天庭派駐靈山的神仙——玉真觀金頂大仙。金頂大仙聽說觀音菩薩要到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對三界的取經工程,也表現出了一定的熱情和關心。在向觀音菩薩獻過茶後,金頂大仙問菩薩:取經人大約什麼時候能到?觀音菩薩答:大約估計二三年時間,或許能到此。
  • 沙僧吃的九個取經人是不是唐僧前世?看看如來是怎麼解釋的
    後來觀音菩薩來點化他時,他竟然說自己在這條河內吃人無數,其中不少是取經人,有九個人取經人的頭顱竟然不沉,於是他把它們串成了一串佛珠鏈。大家想一下,觀音是幹什麼的?西天如來最器重的秘書,佛教高級官員,取經團隊的總負責人!沙僧竟然給她說我天天在此吃取經人,還說九個取經人頭顱掛在我脖子上,這不是找死嗎?
  • 唐僧出生之時有個細節,揭秘觀音上長安,並不是如來佛臨時起意!
    頑石看西遊 | 896期唐僧出世真的只是一個意外或者說巧合嗎,唐僧母親殷小姐的那些經歷,是否有人故意安排,唐僧父親的生死未解之謎,又隱藏了什麼真相,參與到此事當中的涇河龍王,為何會被凡人魏徵夢中斬殺?在這一切謎團的背後,隱藏的是天庭與西天的博弈,一切線索的開始,都在唐僧出生之時。「吾乃南極星君,奉觀音菩薩法旨,特送此子與你。異日聲名遠大,非比等閒。劉賊若回,必害此子,汝可用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