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記者 鄧瓊
圖/羊城派記者 陳秋明
1959年,時任廣州市長朱光賦詞50闋刊載於羊城晚報,留下一段美談
若非今日這番追尋,歲月已幾乎輕輕掩住了行跡:作為廣州城頭號地標的五羊雕像,與現代人詠嘆廣州最知名的詞作《廣州好》、同植根於這座古城的《羊城晚報》,竟是如此緊密相連!
在通往雕像的山坡下,遊人拾級而上的起步處,左右有兩塊如門戶般的大石。人人可見,勒石而刻的紅色大字,右面標明「五羊雕像」,左邊則是一闕詞作:「廣州好,城古越千年。飽閱滄桑消劫燼,緬懷締造接前賢。山立五羊仙。」落款為「朱光 一九五九年十月」。
五羊雕像下,市長朱光的《廣州好》刻在大石上,歡迎著五方來客。
這不是普通的點題之作。朱光,時任廣州市市長;1959年10月,日後的廣州城標五羊雕像正在加緊興建;而這一首以《望江南》詞牌創作的長短句,為至今膾炙人口的五十首《廣州好》詞作開篇,刊載於1959年7月12日的《羊城晚報》。
朱光與五十首《廣州好》跨越一甲子的羊城美談
「1959年那一年,我父親特別忙。除了日常公務,他花了極大的精力去組織創作五羊雕像和寫作《廣州好》。」雖然時間已過去整整六十年,但朱光的大兒子朱燕南對於那段日子仍印象深刻。
他說,父親大概是從春節前後開始集中寫作《廣州好》的,恰好尹積昌等幾位藝術家的雕像創作也進入了關鍵時期,父親常親自參與意見,還不時去越秀山實地探看。
「山立五羊仙「依然是市民、遊客喜愛的打卡點。
1956年,朱光就提議在越秀山上以古老的「五羊傳說」為原型作為廣州塑像,1959年時已接近完工。
而他寫的第一首《廣州好》,正是以「山立五羊仙」結句;因此在《羊城晚報》上刊發此詞時,畫家的配圖上便已有了顯著的五羊雕像景觀,這也是雕像最早公諸大眾的形象。
一段圖文相映、情景交融的佳話,今天看來格外珍貴。
「《廣州好》見報的這一年,我父親到廣州工作正好十個年頭。從1949年廣州城解放起,他就擔任新中國主管廣州工作的主要官員,先是主持工作的副市長、再到市長,他對廣州的建設投入了全部精力,對這座城市有無限深情。」朱燕南說,後來這五十首《廣州好》結集出版時父親所寫的自序,最能體現他的創作心曲:
「在這十年當中,我和廣州市同胞朝夕相處,甘苦共嘗……廣州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使我無限熱愛。我要讚美它,歌頌它。大家都說廣州好,我同樣要說廣州好!……興來調寄《望江南》,寫成《廣州好》五十首,以抒繾綣之情……」
朱燕南還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細節:1960年底,朱光因工作關係調往北京後,北京報界曾有人慕名前來拜訪,還提出請他仿照《廣州好》的形式寫一寫北京,朱光婉拒了。
後來他笑著對家裡人說,這不是個單純的文學創作,非要有深切的感情和了解不可啊!
聽老報人楊奇追憶羊晚結緣《廣州好》
從1959年7月12日到9月9日60天期間,《羊城晚報》以每次一篇,國畫配詞句、文圖分置於一本翻開的書頁兩側的形式,在「花地」副刊陸續刊出了朱光所作的五十首《廣州好》。
此事更為直接的當事人,應屬《羊城晚報》的創始人之一、時任副總編輯的老報人楊奇。
今已97歲高齡的楊奇與朱光私交甚篤,他稱讚朱光市長是一位全心為公、襟懷坦蕩的領導,且有極深厚的文化情結。
五羊雕像下,市長朱光的《廣州好》刻在大石上,歡迎著五方來客。
「朱光市長非常愛看《羊城晚報》,他親口對我說過,每晚必看,哪怕到深夜也不會落下。所以,當他說起打算將《廣州好》陸續交付報社來發表,我並不感到吃驚。」楊奇介紹,這五十首詞作如何謀篇、取材落筆全都是朱光自己確定,但配畫事宜由副刊部當時的負責人楊家文協助進行,方人定、關山月、黎雄才、趙崇正等名家都欣然參與過。
「朱光同志非常謙虛,他每次有了新作寄給我,總要我和當時的省文史館副館長、作家胡希明一起提意見,幾經斟酌才定稿發表,但實際上改得很少,最多一兩個字的商榷。我和胡希明都很讚嘆,一位政務繁忙的領導同志,擁有如此出色的文才!而且他不是一時熱情,真的堅持創作了如此可觀的一系列作品。」
當年滿城爭誦《廣州好》 深摯情思還待今日再續
「廣州好,追憶紅花崗。血薦軒轅垂萬古,松濤陵上問穹蒼。血誼永難忘。」
「廣州好,憶舊訪流花。橋畔象山迎盛日,湖開新翠舞飛霞。春色遍天涯。」
「廣州好,人道木棉紅。落葉開花飛火鳳,參天擎日舞丹龍。三月正春風。」
……
《望江南》本是長盛不衰的詞調,它節奏明快、富有音樂性,以白居易一首「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最為知名。
吟詠廣州的詩詞自古有之,但如朱光的《廣州好》這般,以博古通今的視野、繼往開來的建設者情懷和深摯的嶺南情思來書寫的作品,內容又如此豐富,辭採明麗而朗朗上口,實屬傑作。
因此當年五十首《廣州好》還在《羊城晚報》陸續推出,就已是滿城爭誦,不久即結集出版。其中很多詞句在景點、舞臺、宣傳品等處頻繁出現,其流行程度一點也不亞於今日的暢銷讀物。
有學者曾對《廣州好》組詞五十首作過統計分類,其中追溯歷史的9 首,吟詠名勝古蹟的6首,描摹風景的12首,狀寫民情風俗和傳統的11 首,還有歌頌祖國建設新成就及英雄人物的11 首。
如此豐富的內容,不僅與朱光深厚的文化底蘊分不開,而且也鮮活地展現出共和國成立後,廣州城的巨大變化:築路修橋, 綠化荒山;今天遊人如織的麓湖、流花湖、荔灣湖、東山湖,都在彼時開挖;廣 州起義烈士陵園、三元裡抗英鬥爭烈士紀念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公園等,也都開始建設……
對於這一切而言,朱光既是揮汗如雨的勞動者、領導者、創造者,又是由衷禮讚的市民和詩人。
胡希明的女兒、詩人胡區區說,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將這批詞作當成練字文本、填詞的樣本,《廣州好》為羊城增添了歷史厚重感,同時又以濃鬱的生活氣息,點醒人人可知可感的熱愛,堪稱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甲子迴旋,五羊雕像守護著的這座城市萬象更新,但《廣州好》的題中之義依然鮮活——回望七十年建設成就,熱愛並禮讚羊城新貌,保育更光大嶺南文脈,再一次喚起全城的記憶與激情,今日正當其時。
為此,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續寫「廣州好」特別策劃,誠邀廣大市民、文學愛好者參與,沿用《望江南·廣州好》體例進行再創作,讓我們用浸潤著傳統智慧的形式,共同發現新時代的城市之美、文明之光。(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梁澤銘
審籤 | 樊美玲
實習生 | 詹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