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他深情禮讚這座城 盛世今日邀您續寫《廣州好》

2021-01-08 騰訊網

文/羊城派記者 鄧瓊

圖/羊城派記者 陳秋明

1959年,時任廣州市長朱光賦詞50闋刊載於羊城晚報,留下一段美談

若非今日這番追尋,歲月已幾乎輕輕掩住了行跡:作為廣州城頭號地標的五羊雕像,與現代人詠嘆廣州最知名的詞作《廣州好》、同植根於這座古城的《羊城晚報》,竟是如此緊密相連!

在通往雕像的山坡下,遊人拾級而上的起步處,左右有兩塊如門戶般的大石。人人可見,勒石而刻的紅色大字,右面標明「五羊雕像」,左邊則是一闕詞作:「廣州好,城古越千年。飽閱滄桑消劫燼,緬懷締造接前賢。山立五羊仙。」落款為「朱光 一九五九年十月」。

五羊雕像下,市長朱光的《廣州好》刻在大石上,歡迎著五方來客。

這不是普通的點題之作。朱光,時任廣州市市長;1959年10月,日後的廣州城標五羊雕像正在加緊興建;而這一首以《望江南》詞牌創作的長短句,為至今膾炙人口的五十首《廣州好》詞作開篇,刊載於1959年7月12日的《羊城晚報》。

朱光與五十首《廣州好》跨越一甲子的羊城美談

「1959年那一年,我父親特別忙。除了日常公務,他花了極大的精力去組織創作五羊雕像和寫作《廣州好》。」雖然時間已過去整整六十年,但朱光的大兒子朱燕南對於那段日子仍印象深刻。

他說,父親大概是從春節前後開始集中寫作《廣州好》的,恰好尹積昌等幾位藝術家的雕像創作也進入了關鍵時期,父親常親自參與意見,還不時去越秀山實地探看。

「山立五羊仙「依然是市民、遊客喜愛的打卡點。

1956年,朱光就提議在越秀山上以古老的「五羊傳說」為原型作為廣州塑像,1959年時已接近完工。

而他寫的第一首《廣州好》,正是以「山立五羊仙」結句;因此在《羊城晚報》上刊發此詞時,畫家的配圖上便已有了顯著的五羊雕像景觀,這也是雕像最早公諸大眾的形象。

一段圖文相映、情景交融的佳話,今天看來格外珍貴。

「《廣州好》見報的這一年,我父親到廣州工作正好十個年頭。從1949年廣州城解放起,他就擔任新中國主管廣州工作的主要官員,先是主持工作的副市長、再到市長,他對廣州的建設投入了全部精力,對這座城市有無限深情。」朱燕南說,後來這五十首《廣州好》結集出版時父親所寫的自序,最能體現他的創作心曲:

「在這十年當中,我和廣州市同胞朝夕相處,甘苦共嘗……廣州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使我無限熱愛。我要讚美它,歌頌它。大家都說廣州好,我同樣要說廣州好!……興來調寄《望江南》,寫成《廣州好》五十首,以抒繾綣之情……」

朱燕南還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細節:1960年底,朱光因工作關係調往北京後,北京報界曾有人慕名前來拜訪,還提出請他仿照《廣州好》的形式寫一寫北京,朱光婉拒了。

後來他笑著對家裡人說,這不是個單純的文學創作,非要有深切的感情和了解不可啊!

聽老報人楊奇追憶羊晚結緣《廣州好》

從1959年7月12日到9月9日60天期間,《羊城晚報》以每次一篇,國畫配詞句、文圖分置於一本翻開的書頁兩側的形式,在「花地」副刊陸續刊出了朱光所作的五十首《廣州好》。

此事更為直接的當事人,應屬《羊城晚報》的創始人之一、時任副總編輯的老報人楊奇。

今已97歲高齡的楊奇與朱光私交甚篤,他稱讚朱光市長是一位全心為公、襟懷坦蕩的領導,且有極深厚的文化情結。

五羊雕像下,市長朱光的《廣州好》刻在大石上,歡迎著五方來客。

「朱光市長非常愛看《羊城晚報》,他親口對我說過,每晚必看,哪怕到深夜也不會落下。所以,當他說起打算將《廣州好》陸續交付報社來發表,我並不感到吃驚。」楊奇介紹,這五十首詞作如何謀篇、取材落筆全都是朱光自己確定,但配畫事宜由副刊部當時的負責人楊家文協助進行,方人定、關山月、黎雄才、趙崇正等名家都欣然參與過。

「朱光同志非常謙虛,他每次有了新作寄給我,總要我和當時的省文史館副館長、作家胡希明一起提意見,幾經斟酌才定稿發表,但實際上改得很少,最多一兩個字的商榷。我和胡希明都很讚嘆,一位政務繁忙的領導同志,擁有如此出色的文才!而且他不是一時熱情,真的堅持創作了如此可觀的一系列作品。」

當年滿城爭誦《廣州好》 深摯情思還待今日再續

「廣州好,追憶紅花崗。血薦軒轅垂萬古,松濤陵上問穹蒼。血誼永難忘。」

「廣州好,憶舊訪流花。橋畔象山迎盛日,湖開新翠舞飛霞。春色遍天涯。」

「廣州好,人道木棉紅。落葉開花飛火鳳,參天擎日舞丹龍。三月正春風。」

……

《望江南》本是長盛不衰的詞調,它節奏明快、富有音樂性,以白居易一首「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最為知名。

吟詠廣州的詩詞自古有之,但如朱光的《廣州好》這般,以博古通今的視野、繼往開來的建設者情懷和深摯的嶺南情思來書寫的作品,內容又如此豐富,辭採明麗而朗朗上口,實屬傑作。

因此當年五十首《廣州好》還在《羊城晚報》陸續推出,就已是滿城爭誦,不久即結集出版。其中很多詞句在景點、舞臺、宣傳品等處頻繁出現,其流行程度一點也不亞於今日的暢銷讀物。

有學者曾對《廣州好》組詞五十首作過統計分類,其中追溯歷史的9 首,吟詠名勝古蹟的6首,描摹風景的12首,狀寫民情風俗和傳統的11 首,還有歌頌祖國建設新成就及英雄人物的11 首。

如此豐富的內容,不僅與朱光深厚的文化底蘊分不開,而且也鮮活地展現出共和國成立後,廣州城的巨大變化:築路修橋, 綠化荒山;今天遊人如織的麓湖、流花湖、荔灣湖、東山湖,都在彼時開挖;廣 州起義烈士陵園、三元裡抗英鬥爭烈士紀念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公園等,也都開始建設……

對於這一切而言,朱光既是揮汗如雨的勞動者、領導者、創造者,又是由衷禮讚的市民和詩人。

胡希明的女兒、詩人胡區區說,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將這批詞作當成練字文本、填詞的樣本,《廣州好》為羊城增添了歷史厚重感,同時又以濃鬱的生活氣息,點醒人人可知可感的熱愛,堪稱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甲子迴旋,五羊雕像守護著的這座城市萬象更新,但《廣州好》的題中之義依然鮮活——回望七十年建設成就,熱愛並禮讚羊城新貌,保育更光大嶺南文脈,再一次喚起全城的記憶與激情,今日正當其時。

為此,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續寫「廣州好」特別策劃,誠邀廣大市民、文學愛好者參與,沿用《望江南·廣州好》體例進行再創作,讓我們用浸潤著傳統智慧的形式,共同發現新時代的城市之美、文明之光。(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梁澤銘

審籤 | 樊美玲

實習生 | 詹雅琦

相關焦點

  • 緬懷周總理逝世45周年:願這盛世,如您所願
    周總理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風範,使人不覺潸潸淚下……四十五年前的今天,一位叫做周恩來的老人離開了我們,他的骨灰撒在祖國的江河大地上。他一生心底無私,嚴以律己,廉潔奉公!他年少奮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揮斥方遒,為中華之明日而革命他日理萬機,為讓世界認識中國而奔走他鞠躬盡瘁,為中國能有今日死而後已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
  • 深讀城•熱議論|廣州地鐵生日為何鍾情12月28日?
    全城翹首以盼的四條地鐵新線今天開通了!不過,細心的你可能發現,12月28日與廣州地鐵的發展淵源頗深,可以說,這個日子見證了廣州地鐵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發展歷程,是廣州地鐵一個非常珍貴的紀念日。記者專門梳理過往,帶你透過這個日期一窺廣州地鐵的發展脈絡與時代變遷。
  • 從風水玄學來說 廣州大學城這盤棋下得夠大
    大劉「想請你幫我們完成一塊市政教育規劃地的設計,目的是打造中國最有特色的廣州大學城,這是廣州未來的重點教育基地,非常重要。規劃地盤為城中島,四面環水,方方正正,是廣州的風水寶地,城市規劃要從吃住行三方面考慮,路線規劃很重要,也希望能考慮一下風水學,讓未來的大學城多出人才。」作為一名土地規劃師,我深知風水學的意義,只要能編的合理,便是一個好風水。
  • [今日關注]見證草原六十年
    [今日關注]見證草原六十年 <詳細內容>         主持人(魯健):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今日關注》的特別節目「見證草原60年」。因為今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大喜之日,所以我們今天是把演播室搬到了大草原上。
  • 一周之後,難捨前任,主動靠近,3星座與愛人握手言和,續寫深情
    分手後的情侶,用情至深的會陷入沉思,他會想兩個人為什麼會走到終點!提出分手的人,肯定比被動的人更難過,厭倦了感情的冷漠跟傷痛,才會有如此大的勇氣。一周之後,難捨前任,主動靠近,3星座與愛人握手言和,續寫深情。
  • 花濺墨|是盛世深情之人,卻留在了亂世溫情之中
    花濺墨,原名羽田真一,名字都特別的有天分,牛掰格拉斯,真二的大哥,性格天真,這份天真估計和劍非道有得一拼,他們都是那種不適合江湖的男子,若是生於盛世,定是十分難得的男友。自律性強,又難得的那麼長情,關鍵長得也不算差,能力也夠好。不同的是,劍非道始終是劍非道,花濺墨卻變成了蚩羅。
  • 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這盛世,如您所願!
    1925年8月8日,周恩來與鄧穎超在廣州結婚  期間,他主持召開了六十多次中央專委會會議,對「兩彈一星」的研製確定了許多重大方針、原則和政策措施。他不僅是中國研製「兩彈一星」的主要決策人之一,而且是主要組織者和管理者。
  • 廣州天河城風水大揭秘:曾爆靈異事件,卻旺到飛起?!
    所以這是有槓槓噠科學根據的風水論!並非迷信謬論!!!>老西關街坊A:「高架路好嘈好多廢氣,遮住我地曬太陽同睇風景!」廣州著名城市規劃師袁奇峰:「人民路高架的落成,在空間上割斷和破壞了人民路商業街的整體格局,可以說,就是高架橋導致了廣州西部商圈的崩潰!」(以上採訪內容來源於《新聞日日睇》)壞與好都是相對的,就過去至目前而言,人民路高架橋始終是廣州老城區內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要道。
  • 邀您寫報告匯聚金點子
    今年「開門聽音,百姓參事,邀您一起寫《政府工作報告》」活動啟動後,不少關注濟南志願服務和公益事業發展的業界人士和市民記者紛紛建言獻策。設立志願服務基金會加強志願服務培訓  如何建設更有溫度的城市?泉城義工負責人趙言民說,泉城義工從2005年成立到現在,從最初的146個人到今天註冊近40萬人的大型公益組織,已成為享譽全國的一張城市名片。
  • 一封廣州致世界的信,火了!
    時代集團首席內容官、《財富》雜誌總裁穆瑞瀾坦言,在廣州的全力支持下,《財富》全球論壇獲得了圓滿成功。他還期待著,與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一道,明年繼續回到廣州。原來,提問者正是此前曾寫邀請信給他的財富小信使、華陽小學學生朱子悅。提問後,朱子悅還帶來一份神秘禮物——一籠粵式蝦餃給穆瑞瀾,「上次我答應請您吃蝦餃,現在給您帶來了。」品嘗完美味的蝦餃後,本土畫家葉正華給穆瑞瀾送上了一份「廣州心意「——一幅穆瑞瀾化身「財神爺」的漫畫,既契合了穆瑞瀾《財富》雜誌總裁的身份,也表達了廣州人對他這位「財神爺」的歡迎和喜愛。
  • 61年前,他是汽車團新兵;61年後,他用筆續寫闖蕩"生命禁區"的軍魂
    61年前,他還是汽車團新兵;61年後,他仍情系高原,用筆架起一座心橋,續寫闖蕩「生命禁區」的軍魂。從他臉上,我看到了「崑崙之子」歲月風霜的印痕;從他的眼神裡,我看到了高原老兵的一往情深。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青藏高原的腳印■劍
  • 【你好,警察節】《禮讚公安 壯寫忠誠》——七臺河市公安局隆重...
    【你好,警察節】《禮讚公安 壯寫忠誠》——七臺河市公安局隆重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暨「壯寫忠誠」榮… 2021-01-10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們守護這群人溫暖這座城
    一月七日,二〇二〇年度重慶好人禮讚盛典在渝州路彩電中心舉行。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禮讚好人精神,匯聚向善力量。1月7日下午,渝州路68號彩電中心,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的2020年度重慶好人禮讚盛典在這裡舉行。一年來,在不同崗位上、在平凡生活中發光發熱、貢獻力量,溫暖和守護著這座城市的重慶好人們,走向臺前,分享了他們的故事。
  • 央視綜藝頻道明晚播出《天使禮讚》舞臺上演「抗疫十二時辰」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湧現出無數令人動容的醫護工作者,他們用自己的「醫者仁心」感動了無數人。在5月12日晚黃金時間於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的5·12慰問醫護工作者特別節目《天使禮讚》,將上演「抗疫十二時辰」,邀觀眾一同致敬這群「最美的逆行者」。
  • 這個金秋 「蟹」逅高淳 固城湖螃蟹再度與您相約
    第十六屆中國·高淳固城湖螃蟹節開幕式即將開幕,螃蟹節期間,高淳將舉辦美食活動「蟹天蟹地,千人萬蟹」活動,現場製作螃蟹美食,邀您品嘗曾有農業專家歸納固城湖大閘蟹的特點:「肥、大、腥、鮮、甜、綠、早、靚」。綠即綠色食品、放心蟹;早即上市早;大即規格大,4兩以上的佔50%;肥即肉質飽滿;腥即蟹腥味十足;鮮即蟹肉胺基酸多;甜即鮮中有甜;靚即青背白肚;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在政府大力發展之下,固城湖大閘蟹成了高淳的一張名片。
  • 百城元宵喜樂會正月十五晚八點百城聯播
    正值乙未羊年元宵之際,由長沙市廣播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廣州電視臺、深圳電視臺等全國30家大城市電視臺聯合主辦、「全國年度最佳節目製作機構」中廣天擇傳媒全程策劃執行的年度綜藝盛會——2015中國城市元宵喜樂會即將在3月5日晚8:00與全國觀眾見面,揭開這個元宵夜最獨特、最具幽默感的神秘面紗。究竟2015中國城市元宵晚會有何看點呢?
  • 禮讚媽祖大愛精神的溫暖騎行—海絲動力騎行巡遊
    滿懷著對「立德、行善、大愛」媽祖精神的禮讚,6月30日,首屆海絲動力摩託車文化交流節的重頭戲——騎行巡遊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千名騎士相聚在美麗的莆田,從莆田會展中心一路前進,為愛出發。  本屆騎行巡遊由福建驃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起。
  • 15天之後,鴛鴦比翼,前緣匪淺,3星座與愛人握手言和,續寫深情
    情侶之間相處久了,所有的缺點都會暴露出來,如果你不能包容他人,兩個人就會心生間隙,缺少了彼此的信任,這段感情還能走多久呢?沒有人是天生合適的,就看你如何經營它!15天之後,鴛鴦比翼,前緣匪淺,3星座與愛人握手言和,續寫深情。
  • 增天高速再破東進格局,廣州第三座萬科城來了!
    20年前的1999年,廣州最出名的一條新路,為華南快速幹線,雖然直至今天,它的時速也不過80公裡,但卻拉開了波瀾壯闊的新居住時代。數不清的新廣州人,沿著這條路,棲身於大大小小的樓盤中,小車+大房模式,安頓了廣州夢,也開闢了風靡全國的大盤模式。
  • 古代的盛世有多好?只要不餓死人就算是盛世,有什麼好羨慕的?
    有人說是文帝初期,所以百姓生活不好,經過文景之治後百姓的生活才會好。那好,我們看看漢景帝時期百姓生活情況,晁錯在上書漢景帝時提到了:五口之家累死累活耕種百畝,若是豐收還能填飽肚子,若是收成不好那就要賣兒賣女(注釋4)。 請問哪裡有一點盛世的樣子?若是盛世還能逼百姓賣兒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