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七日,二〇二〇年度重慶好人禮讚盛典在渝州路彩電中心舉行。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禮讚好人精神,匯聚向善力量。1月7日下午,渝州路68號彩電中心,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的2020年度重慶好人禮讚盛典在這裡舉行。一年來,在不同崗位上、在平凡生活中發光發熱、貢獻力量,溫暖和守護著這座城市的重慶好人們,走向臺前,分享了他們的故事。
脫貧攻堅
在希望的田野上努力奮鬥
伴隨著音樂《在希望的田野上》,渝北區木耳鎮良橋村護林員王遠良提著一大籃子雞蛋上場,「這些都是我養的土雞下的土雞蛋」。
王遠良說,這可不是普通的蛋,它是致富的「金蛋」。靠著這些「金蛋」他從建卡貧困戶變成了年收入6萬元以上的脫貧榜樣。
「我養了1500隻雞、200隻鴨子、400隻鴿子,還承包了房子旁邊的30畝林地。」王遠良說,他每天早上5點過就起來餵雞餵鴨。200多斤雞飼料,100多斤鴨飼料,來回要跑好幾趟。白天還要打理林地,一直要忙到晚上8點多王遠良才能休息。但老王並不覺得累,在他看來,勤快才能過上好生活。今年,他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爭取收入10萬元,想吃什麼就買什麼!
聊完了王遠良的脫貧致富經,酉陽縣車田鄉清明村第一書記方文來到舞臺上,跟大家分享了他的扶貧故事。
「剛到清明村的時候,交通不便,出門走訪只能靠走路。」方文說,他進村辦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村裡13個寨子、160多戶貧困戶。
隨後,方文又結合當地情況和自己的專業優勢,說服村民們改種葉用枸杞。「我到村裡3年來,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村裡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510元,大家的生活越過越好了。」方文說。
捐贈器官
讓更多人重獲新生
沈應才、王家平夫婦,是永川區大安街道的個體經營者。2020年國慶假期期間,他們的女兒沈倩因腦膜炎致腦死亡離世。悲痛之餘,夫妻倆決定捐獻女兒的器官和遺體,讓更多人獲得新生。目前,這些器官已讓兩名腎衰竭患者、兩名肝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兩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
「我女兒很善良,喜歡幫助別人,也是一名老師。她沒有結婚,連個後人都沒得,這一走,連一點念想都沒給我們留下。」沈應才說,把女兒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也可以讓女兒以另一種方式活在世上。
當天,一個叫「一個人的樂隊」的特殊樂隊也來到了現場。這個樂隊,共有5名成員,他們都接受了來自同一個人的器官捐贈。2018年,來自澳大利亞的菲利普因病去世,父母按照他的遺願將他的器官分別捐獻給了5個中國人。菲利普生前一直有組建樂隊的夢想,5名受捐者為助菲利普圓夢,走到了一起。
舞臺上,樂隊演唱了歌曲《和你一樣》,並與沈倩父母互相擁抱、鼓勵。成員們說,感謝像菲利普、沈倩這樣自願無償捐贈器官的人。「謝謝你們將希望留給我們,讓我們重獲新生。也請你們放心,我們會保重身體,替你們看看這個精彩的世界。」
頒發特別獎
抗疫故事感動每一個人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大批「戰士」不懼危險、堅守奉獻、前僕後繼。為此,2020年度重慶好人禮讚盛典頒發了特別獎——「抗疫英雄」。
他們之中,有大年初一輾轉三省,最後徒步80公裡趕回崗位的醫院護士;有瞞著父母奔赴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的「90後」項目工程師;有堅守一線的黨員幹部、穿街走巷的快遞員、一呼百應的志願者……
現場,特別獎代表、重慶日報攝影記者謝智強也走上舞臺,為觀眾們講述了他在抗疫一線親眼見證的那些感人故事。
謝智強回憶,在武漢時,一位患者看見他胸前寫著「重慶日報」,於是大聲喊住他「你是重慶來的記者嗎?我要跟你說一個人!」當時,謝智強以為他有什麼治療上的問題要反映,不料這位患者卻激動地說:「你們那些醫生護士,真是太好了,太謝謝你們了!」
「作為一名隨隊前往武漢的攝影記者,我與有榮焉。抗疫一線的他們既是有鋼鐵般意志的戰士,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我想用新聞作品來表達這一點。」在謝智強講述的同時,大屏幕上播放著他在武漢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他說,這些都是他親眼所見,樸實的話語、真誠的心願,感染著無數人。在疫情面前,心還在,血未冷,人人都能成為榜樣。
據了解,2020年,全市共評選「重慶好人」150名,其中,26人入選2020年1-11月「中國好人」。
本報記者 楊鈮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