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重慶丨2020,他們溫暖這座城

2021-01-12 澎湃新聞

昨(11)日晚,2020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重慶廣電大廈演播廳舉行,這是對2020年來發生在巴渝大地上凡人善舉的一次盤點,是向善良、美好、犧牲、奉獻、堅韌最深的致敬。

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老兵向朝善、致力於遺體器官捐獻推廣的失獨夫妻龔光榮李洪玉、踐行生命之諾的「感恩女孩」焦祖惠、自力更生脫貧致富光榮戶付體碧、不畏艱險執行維和任務的重慶女警廖潔、西遷來渝援建兒童醫院紮根重慶64年的醫學專家鄭惠連、紮根火熱軍營的時代青年覃家緩、用生命熱情溫暖群眾的扶貧幹部胡華平、堅守山鄉27年的鄉村教師母志琴、退休不退勁的平安守護者李繼儒榮獲2020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稱號。

巴渝歷史文脈探尋人——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隊,榮獲2020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特別獎。

聚光燈匯聚在領獎臺上,簡短的介紹短片勾勒出感動人物們持之以恆、永守初心的故事。他們既平凡又偉大,一路走來,滿載感動。

頒獎典禮現場 龔浩月 攝

「感動重慶年度十大人物」評選活動是重慶著力打造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文精神品牌活動。自2006年舉辦以來,已走進第15年,湧現出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感動人物,他們是我們身邊鮮活的價值觀、有形的正能量,對帶動全社會向善向上、見賢思齊發揮了巨大的示範引領作用。

2020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由重慶市福彩發行中心愛心支持,彰顯了福彩作為公益彩票對社會正能量的關注。

一起來看

2020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簡要事跡

↓↓↓

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老兵

向朝善 龔浩月 攝

向朝善,男,88歲,原巫山縣大廟區退休幹部,老復員軍人。

他是原中國人民志願軍直屬司令部警衛團4連1排1班班長。曾榮立三等功一次,榮獲和平勳章及抗美援朝紀念章。

1951年初,他隨大部隊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作為一名新兵,被分配至志願軍總部警衛團,與全團戰士一起保護彭德懷和司令部的安全。

1953年,朝鮮停戰,他所在的警衛團接到修建志願軍烈士陵園的艱巨任務,他曾親手撿拾毛岸英的遺骨,為毛岸英和133名犧牲烈士修墳立碑。

陵園修好後,他又主動申請留下為烈士守墓,直到1957年守墓3年後才回到祖國。回到家鄉巫山後,他歷任區武裝部長、副區長等職,弘揚軍人優良作風,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

頒獎現場 龔浩月 攝

【頒獎詞】烽火連天中,你為保家衛國衝鋒,青山厚土上,你為忠烈英魂守護,歲月靜好裡,你為人民事業奉獻。站崗的身影,穿越歷史的風雲,鑄成最閃耀的軍功章——丹心映英雄!

致力於遺體器官捐獻推廣的失獨夫妻

龔光榮、李洪玉 羅嘉 攝

龔光榮,男,62歲;李洪玉,女,63歲,江津區德感街道南華社區居民。

2012年,他們的獨子龔莜植突發白血病去世。按照兒子生前遺願,他們忍痛捐獻了兒子的遺體器官,幫助兩人重見光明。從此,他們深刻體會到遺體器官捐獻是在用愛為生命續航,決心宣傳發展更多人參加遺體捐獻,匯集點亮更多的愛與希望。

2014年,夫妻倆正式註冊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近6年來,在他們的宣傳動員下,已有178名群眾籤下「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加入遺體捐獻志願者的行列,其中,他們所在的社區就有111人,他們的大家庭裡就有6人。

他們用堅持播下了一顆顆愛的火種,孕育了一個個延續生命的希望。2019年,獲評全國「最美家庭」。

頒獎現場 龔浩月 攝

【頒獎詞】當悲痛來臨,你們用善良與慈悲,醞釀出新生與希望。對生命的珍惜,是讓生命以愛的形式延續。你們美好的心靈如陽光穿透世俗,譜寫成生生不息的長歌——博愛感人間!

踐行生命之諾的「感恩女孩」

焦祖惠 龔浩月 攝

焦祖惠,女,藏族,27歲,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護士。

12年前汶川地震發生時,未滿15歲的她被白衣天使的救助感動,許諾長大後也要做一名白衣天使,去幫助他人。後來她毅然選擇了護理專業,畢業後成為了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工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得知醫院要開設隔離病房,她第一時間請戰進隔離病區,後得知單位要組織人員支援湖北,她再次主動報名上前線救助。在孝感市中心醫院東南院區奮戰的32個日夜裡,她始終心懷一顆報恩的心,用熱情勇敢、無微不至的專業護理,溫暖了病友們的心,為他們帶去向生的力量,被親切喚作「小卓瑪」。當年的受援者,今天的支援者,她的「逆行出徵」更是一場「感恩之行」,將愛和希望溫暖傳遞。

頒獎現場 龔浩月 攝

【頒獎詞】12年前震後的廢墟上,白衣戰士在你心中播下感恩的種子;12年後抗疫的戰場上,你白衣執甲勇敢逆行;你成為了最想成為的人,也成就了韶華有為、青春無畏的美麗人生——最美逆行者!

自力更生脫貧致富光榮戶

付體碧 羅嘉 攝

付體碧,女,42歲,豐都縣十直鎮秦榜溝村村民。

她從小家庭貧寒,輟學在家務農,1996年,與蔣仕文成家,兩人終年辛勤勞作。2004年,丈夫因工致殘,公公又出車禍,她毅然挑起家庭重擔,把村民不種的田地都要來種,又借錢養豬,起早摸黑地幹。

2015年,在黨委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她開始發展肉牛養殖,因肯下力氣肯吃苦,僅半年時間就淨賺6000多元。

2019年,她家餵養肉牛30多頭,生豬20多頭,山羊10多隻,雞鴨100多隻,收包穀、水稻、榨菜將近4萬斤,家庭年收入達20多萬元。她不僅依靠勤勞創造了幸福生活,還主動傳授養牛技術,帶動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同年,榮獲「重慶市2019年度脫貧攻堅奮進獎」。

頒獎現場 龔浩月 攝

【頒獎詞】苦難擊不垮你堅強的意志,貧窮壓不彎你自強的脊梁。你用辛勤的勞動收穫幸福與尊嚴,你用不屈奮進,抒寫出脫貧攻堅壯麗詩篇裡最美的詩行——奮鬥出幸福!

不畏艱險執行維和任務的重慶女警

廖潔在外執行任務,隊友代領獎 龔浩月 攝

廖潔,女,35歲,中國第八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民警。

2019年12月,她主動請纓到南蘇丹——聯合國最危險的維和任務區之一,執行維和任務。面對艱巨的維和任務、惡劣的生活條件,她深入踐行「忠誠、拼搏、團結、奉獻」的中國維和警察精神,先後參與維和行動50餘次,提出戰區難民營工作防護計劃,得到戰區通報表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第一時間收集國內抗疫經驗,主筆撰寫了《朱巴戰區新冠病毒抗疫工作指南》,向世界推廣中國抗疫經驗,廣獲讚譽。聯合國考核中,她憑藉優異表現,獲得任務區僅有百分之二維和警察才能得到的「非常優秀」評價,更是朱巴戰區唯一兩獲嘉獎的維和警察。

【頒獎詞】為了世界和平,你遠行萬裡,深入戰區,把異國作家鄉。為了祖國榮耀,你將女兒柔情,化成鋼鐵意志,用勇氣、信念與智慧彰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巾幗有豪情!

西遷來渝援建兒童醫院紮根重慶64年的醫學專家

鄭惠連 龔浩月 攝

鄭惠連,女,94歲,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原兒保科主任。

1944年,她考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1950年畢業時,被分配到上海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工作。

1955年底,她響應祖國號召支援西南建設,輾轉來到重慶援建兒科醫院。在她和同伴們的努力下,1956年6月1日,重慶醫學院附屬兒科醫院順利開診,結束了重慶市無兒科專科醫院的歷史。醫院建成後,她又毅然選擇留在重慶,幫助西南醫療事業發展。

從建院起,她先後主管過醫院新生兒科和血液科,1978年醫院成立兒童保健教研室和兒保門診,她便一直守護孩子健康成長至今。2012年,榮獲「全國兒童保健終身成就獎」。

如今雖已94歲高齡,她依然堅持每周坐診,經常到基層講課、義診,她說:「這是讓孩子一輩子受益的事,我覺得很值得。」

頒獎現場 龔浩月 攝

【頒獎詞】聽黨召喚,以國為先,告別黃浦江,拓荒大西南,你把最美的歲月留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一個甲子的不輟耕耘,撒下燎原火種,醫德雙馨澤被後代,西遷精神光照四方——赤誠愛國心!

紮根火熱軍營的時代青年

覃家緩 羅嘉 攝

覃家緩,男,29歲,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三支隊機動大隊班長。

2014年,他圓夢軍旅,憑藉頑強的毅力,實現從後進士兵向特線尖兵的蛻變,老兵們都叫他「鐵牛」。每次執行任務,他都像「鐵牛」一樣衝在最前;

2017年,靶場附近工地坍塌,他第一個衝進事故現場,成功救出1名被困工人;

2020年7月16日,萬州五橋遭遇41年來最強洪水,他第一個衝在抗洪一線,連續奮戰5個小時,先後轉戰6處救援點,疏散勸離群眾100餘人,解救受困群眾16人。

他還努力把「個人成長」變成「集體成長」,帶出了8名骨幹班長、6名特戰隊員、5名士兵黨員、14名優秀士兵。

頒獎現場 龔浩月 攝

【頒獎詞】當災難降臨,你奮勇當先,當使命在肩,你千錘百鍊,誓保人民安康,堅護山河無恙,滄海橫流中方顯英雄本色,驚濤拍岸處勇立中流砥柱——人民子弟兵!

用生命熱情溫暖群眾的扶貧幹部

胡華平(已故)妻兒領獎 龔浩月 攝

胡華平,男,58歲,已故,原涪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三級調研員、涪陵區青羊鎮吳家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

2017年12月,已年滿55歲的他響應組織號召,到青羊鎮吳家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三年來,他走遍了全村的每一個角落,家家戶戶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累計走訪貧困戶達1200次以上,完成C、D 級危房改造7 戶,指導貧困戶發展種養殖業,科學飼養雞鴨鵝,精細發展中草藥種植,指導成立涪陵輝要揚榨菜股份合作社,吸引 50 戶村民入股(其中 27 戶建卡貧困戶土地入股)發展榨菜產業,2020年完成銷售榨菜 7000 餘斤,68戶建卡貧困戶摘掉了「貧困帽」。

2020年8月25日上午,胡華平因勞累過度導致突發疾病,倒在扶貧工作開會現場,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2020年,被涪陵區委追授為「涪陵區優秀共產黨員」。

頒獎現場 龔浩月 攝

【頒獎詞】光陰有限,託付山長水遠;胸襟無垠,奉獻雨露春風。精準扶貧,你不落一人;發展產業,你風雨兼程。你用生命鐫刻出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肖像——為民孺子牛!

堅守山鄉27年的鄉村教師

母志琴 羅嘉 攝

母志琴,女,49歲,綦江區篆塘鎮遙河村小教師。

1993年,她懷揣教師夢想,在綦江區篆塘鎮陶家村小開始了自己的鄉村教師生涯。27年來,她多次放棄進城區學校的工作機會,輾轉陶家村小、育人村小、群樂村小、新廟村小、遙河村小5所村小,把青春和愛全部奉獻給了山村渴求知識的孩子們。

為給孩子們更好的教育,她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知名專家、名師的示範課和講座,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為給留守孩子們母親般的愛,她長期住校,照顧孩子們生活起居,自掏腰包添衣添物。27年來,她教育培養了上千名農村娃,其中300多個孩子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她把愛心全部獻給了山村渴求知識的孩子們,用堅守與承諾澆灌了滿園桃李。

頒獎現場 龔浩月 攝

【頒獎詞】27年,你跋涉了許多路,可總是圍繞著大山。27年,你將愛與知識化成甘霖,灌溉大山裡最珍貴的幼苗。從風華正茂到華發漸生,時光遮不住託起夢想的堅守和奉獻——涓涓桃李情!

退休不退勁的平安守護者

李繼儒 羅嘉 攝

李繼儒,男,82歲,彭水縣公安局退休幹部。

他曾任保家區4個鄉的黨委書記、保家區區長、縣公安局看守所指導員、拘留所所長、保家派出所所長。1999年退休後回到家鄉,擔任保家鎮清水村黨支部書記,努力改善當地環境、發展經濟,引導居民自發開展治安巡邏,自編自導法制文藝節目,開展學法講法、學習教育活動490餘場次、文藝演出540餘場次。

他還熱心調解轄區居民的矛盾糾紛,慰問幫助困難群體。獲評全國「六五」普法先進個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等稱號。

頒獎現場 龔浩月 攝

【頒獎詞】退休不退志,離職不離責,耄耋之年心有餘熱,你用責任守護平安,用真情解民憂難!照進生命裡的是你永不改變的本色——璀璨夕陽紅!

特別獎:巴渝歷史文脈探尋人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隊 龔浩月 攝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隊

20餘年來,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隊肩負著「傳承弘揚歷史文化」的重要使命,不辭辛勞地奔走在重慶大地上。他們遠離都市繁華、甘與清貧為伴,冒著嚴寒、頂著酷暑、遠離家人,一年有300多天的時間工作在野外第一線,在簡陋的工作環境中發掘歷史、闡釋天書。他們在重慶直轄和三峽工程文物大搶救中誕生、成長,從初成立時的8名考古隊員逐步擴大至一支規模100餘人的考古專業隊伍。

他們能吃苦、敢拼搏、講奉獻,累計實施考古發掘面積25萬餘平方米,出土文物及標本約3.5萬件/套,以實際行動書寫了重慶古代歷史的發展脈絡,延伸了巴渝文化的源頭及軸線,獲得「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等表彰。

頒獎現場 龔浩月 攝

【頒獎詞】青燈長卷,風餐露宿,在田野裡寫春秋,在故紙堆裡找感動。你們翻山越嶺,千裡奔勞,用青春與熱血,探索文明之美,發現重慶傳奇——文化傳承者!

2020年12月24日

《我的新期待》 第三季

暖心開啟

2021年已至

你想對它說些什麼呢?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小程序

寫下你的留言、建議

你的每個真摯的聲音

都將可能成為市委、市政府

相關部門科學決策的依據

防控小貼士

安全小貼士

沼池洞窯有毒氣,進入之前要注意。先排風后再檢測,農村可用雞鴨試。確保安全方進入,進入之後外留人。發生暈倒用繩拉,千萬不能盲目救。

大家都在看

1月10日0—24時重慶疫情通報:0+0+7+78「渝快辦」,讓你「愉快地辦」「愈辦愈快」@全市企業職工 留渝過節,非必要不返鄉

來源:重慶發布

文字:周小平

視頻:龔浩月

原標題:《感動重慶丨2020,他們溫暖這座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他們守護這群人溫暖這座城
    一月七日,二〇二〇年度重慶好人禮讚盛典在渝州路彩電中心舉行。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禮讚好人精神,匯聚向善力量。1月7日下午,渝州路68號彩電中心,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的2020年度重慶好人禮讚盛典在這裡舉行。一年來,在不同崗位上、在平凡生活中發光發熱、貢獻力量,溫暖和守護著這座城市的重慶好人們,走向臺前,分享了他們的故事。
  • 志願者,溫暖這座城(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他們自發地行動起來,為前線戰士添補給,為後方群眾送溫暖,為武漢出力盡責,齊心協力守衛「我的城」。   疫情面前,咱不能躲   春節前,丈夫和兒子早早回了新疆老家,何明榮獨自一人留在武漢跑車。1月22日,滴滴開始招募志願者司機。49歲的何明榮沒有任何猶豫,報名接送醫務工作者上下班:「疫情面前,咱不能躲!」
  • 抗疫日記丨唐都醫院女醫生:被武漢的點點滴滴溫暖感動著
    抗疫日記丨唐都醫院女醫生:被武漢的點點滴滴溫暖感動著 通訊員 孫乾 澎湃新聞記者 陳雷柱 2020-02-10 22:28 來源:澎湃新聞
  • 暖心丨一個小舉動,溫暖一座城!
    連續的陰雨天氣將「秋老虎」打蔫了一陣風颳來還能讓人感受到絲絲寒意而在德陽總有一些人、一些舉動能散發出溫暖的光讓人覺得這座城「暖暖的」為群眾生命安全護航10月8日上午10等到120和老人家屬到達現場後,交警同志幫忙將老人臺上擔架、送上救護車,看著救護車離去後這才重新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交警同志的這一舉動受到現場群眾的一致好評。輕輕一扶很暖心「我當時下班回家,在小區門口正巧看見這一幕,覺得很感動,證明我們這個城市處處都有愛和正能量,給交警點讚。」照片的拍攝者,家住德陽市旌陽區孝感街道的市民吳先生說到。
  • 【感動重慶】以愛之名,他們為生命續航
    每當被問及為什麼要投身遺體捐獻公益事業,榮獲2020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的龔光榮、李洪玉的回答樸實而動人。從兒子捐獻遺體到夫婦二人籤署遺體捐獻志願書,再到帶動周邊180餘名群眾加入遺體捐獻志願者的行列,他們用愛為生命續航的故事。
  • 這幾張圖片溫暖了整座長春城
    這幾張圖片溫暖了整座長春城這幾天,吉林省先後新增了15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戰「疫」號角吹響,全省人民積極應對,展現出了吉林戰「疫」的力量與溫度。這幾張圖片溫暖了整座長春城時間:2021-01-14 10:41:11     來源: 中國吉林網
  • 勝利振奮這座城,眼淚讓重慶動容!
    在昨天晚上進行的中超聯賽第24輪的比賽中,重慶斯威3:0客場挑落天津權健。第12分鐘,重慶小摩託費爾南多禁區外禁射破門。萬事皆有輪迴,這是小摩託本賽季自5月5日0:1主場負於權健便受傷,復出後打入的第一個進球,沒想到也是從天津權健開始。「君以此終,必以此始!」。
  • 來,跟著肖戰打卡這座《奇妙之城》
    都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最近,聚焦城市人文旅行的紀錄片《奇妙之城》一上線便獲得了9.8分的高分評價,取得了開門紅豆瓣網友熱評該紀錄片通過拍攝貴陽、重慶、廈門、西安、克拉瑪依、青島6座國內城市,以生活於城市中的手藝人、美食家和藝術家為切入點,呈現具有城市內在精神的人物故事。
  • 致敬,大愛行動丨傳遞愛心,廣匯力量鋪溫暖之路
    10年推出130餘名「感動湖南人物」;17年幫助2800餘名貧困學子圓夢;6年來先後推薦一系列身邊正能量人物獲得天天正能量獎;「一把傘溫暖一座城」主題公益活動,2000把愛心雨傘,投放於長沙多條公交線路的公交車上……尋找身邊的感動,傳遞人間的溫暖。2020年,我們深入群眾、紮根一線,發現和挖掘一個又一個關於真善美的故事。
  • 拿下重慶老城牆多個「第一」 這段545米城垣遺址見證重慶前世今生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中區文管所獲悉,太平門至人和門段城垣由太平門、人和門兩座城門及相連的城牆組成,這段城牆90%保存完好,城牆殘長約545米。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段城垣遺址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主體為明代所築,清代有所修補。老重慶「十七門」現存的城門僅剩4座,該段城垣連接了4座城門中唯一的閉門(人和門)和有老重慶第一門之稱的太平門。
  • 大城小愛 一群人一片心溫暖淄博這座城
    但在一線醫護人員奮戰的身影背後,也有一些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支持,或許他們的所做不圖人知,他們的名字也鮮為人知,但他們的善舉卻匯成一股股暖流默默溫暖著這個城市。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發生在淄博市傳染病醫院的那些暖心事兒。
  • 重慶珍檔丨誰是重慶的第一位百萬富翁?
    一度攻佔永川、銅梁,兵鋒直指重慶。重慶全城震動。害怕重慶被佔造成財產損失,大量重慶商人紛紛拋貨出逃。一時間,物價大跌,外面的貨也不敢再運進城。所以,以這時的情形看,更像危機而不是商機。但是,有那麼幾個重慶商人,卻逆勢而動了。在他們眼裡,這個危機,恰好就是最大的商機。這幾個商人的名字是劉繼陶、楊文光、湯子敬等。
  • 溫暖,是這座城市最生動的底色
    當時光列車告別2020,這特殊的一年,每個人都在努力前行!我們身處的這座城,同樣如此。回望過去的一年,我們會發現,溫暖時刻與我們相伴:這溫暖來自這座英雄的城市,在抗擊疫情中堅韌不拔、闊步前行;這溫暖來自市委、市政府踏踏實實為民解憂、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讓市民體會到觸手可及的獲得感;這溫暖也來自全體鄭州人的齊心協力、奮力拼搏,涓涓細流、點點微光,匯聚成磅礴的力量……校內供餐 「暖胃」又「暖心」土豆燉肉、西紅柿炒雞蛋、素炒三絲、紫菜蛋花湯.……
  • 造影重慶: 小熊座影業的映畫美學
    也許正因如此,黃偉與鄭正對影視前景充滿信心,2010年10月19日,他們合作成立了重慶小熊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除影視劇外,還負責設計、製作和拍攝廣告片。2012年,鄭正的原創電影劇本《爸爸的晚餐》榮獲「夏衍杯」中國電影優秀劇本獎,轟動了整個重慶電影界。「夏衍杯」素有「中國電影編劇界奧斯卡」的稱號。鄭正寫這個故事,花了三個多月時間,自己都把自己寫感動了。
  • 繼「解放碑」之後,重慶又一地標走紅,被稱為「天空之城」
    重慶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因地勢特點奇特別名「山城」。重慶的地位是不容小覷的,是中國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中心還是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是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重慶的經濟發展一直在國內都是名列前茅,但是重慶的文旅發展也是正正日上。重慶的著名旅遊景點有很多比如:白帝城,洪崖洞解放碑等等,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
  • 一根筋的重慶萬科,今年在重慶做了什麼?
    這也是萬科2020年全新廠牌「筋廠」首度對外公開。9月26日,位於重慶鵝嶺二廠的,萬科第一座「筋廠」,就在此亮相。「筋廠」就是一群一根筋的人,作為董事局主席,為什麼要給自己企業一張「筋廠」的名片,鬱亮是這麼說的:一根筋就是做事要認真,認真做什麼事情?認真做好產品,好服務這個事情。
  • 2021,我在重慶等你!
    作者:劉賢  編者按  跌宕起伏的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我們同心戰疫,這一年我們傾力戰貧。走過2020,我們共同經歷、共同堅守、共同奮鬥,我們彼此鼓舞、彼此溫暖、彼此慰藉。迎來新的一年,我們的生活將開啟新篇章,我們的國家將邁向新徵程。在日曆即將翻過去的那一刻,我們應該回首過去,我們也有理由憧憬未來。
  • 天頂之上 夢想綻放丨中建六局助力重慶打造千億產業新城
    「十三五」期間,天頂工業園區圍繞「合川新型工業窗口」、「重慶汽摩產業新城」、「中國微車配件產業基地」三大目標,聚力攻堅,同時加快「園城融合示範區」建設。在未來的3-5年時間裡,一座年工業產值上千億元、集聚約10萬人口的產業新城將在這裡拔地而起。
  • 行動丨在2020最後水逆,來一場天蠍味的「生死局」
    2020年10月14日,我們「喜迎」今年的最後一次水星逆行,溝通有誤、出行不暢、電子產品宕機已是家常便飯。而這場年末大戲的水逆,就發生在避不開生死話題的天蠍座。片中殘留於世的專輯,有幾張還能夠在蝦米等音樂網站聽到,當你知道這些歌在唱什麼時,沉醉他們的男歡女愛,愛與鄉愁,還是會被感動。
  • 《那座城這家人》為何總讓觀眾懷疑自己淚腺太發達
    《那座城這家人》為何總讓人懷疑自己淚腺太發達呢?下面作者謝謝觀劇將為您獨家揭秘!這真是應驗了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在十二月十號北京召開的電視劇研評會上發表的最專業的分析。前天在北京召開的《那座城這家人》作品研討會上。邵警輝導演說「第一次看到這個劇本的時候,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一個情感充沛,真心關懷生命的劇本!一個以唐山大地震作為開端,以改革開放作為背景的劇本,一個以關心大時代裡普通百姓命運的劇本。就是這樣一個本子讓我激動不已。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看這個本子的時候,眼淚會不知不覺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