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澳門中國畫研究生創研會作品聯展

2021-01-09 藝術頻道

12月3日15:00-16:30,徐裡、李勁堃老師學術講座。(地點:澳門科技大學影視廳)同日17:00,「和光同塵,與時舒捲一一中國畫研究生創研會作品聯展」

黎明

《孔雀》

138cm X 68cm

梁世雄

《千裡江陵一日還》

136cmx68cm

歐豪年

《為中國研究生創研會題詩》

70cm X 135cm

沈文江

《芭蕉》

90cm X 68cm

林墉

《白鷺》

68cm X 40cm

周彥生

《紫藤》

68cm X 68cm

霍志釗

《榕林白鷺水鄉情》

135cm X 68cm

陳振國

《小夜曲》中國畫

138cm X 69cm

關怡

《蝶戀花》

68cm X 80cm

黃澤森

《夏曉》

138cm X 69cm

陳永鏘

《雞冠花》

68cm X 68cm

楊大名

《蓮花精神》

175cm X 65cm

黎鷹

《歷盡滄桑四百年》

138cm X 68cm

方楚雄

《翠竹青青》

136cm X 68cm

司徒乃鍾

《黑玫瑰》

136cm X 68cm

蘇百鈞

《蘭花》

68cm X 68cm

蘇樹輝

《書法》

130cm X 27cm X 2

薛林興

《麻姑祝壽》

138cm X 69cm

許化遲

《虎虎生威》

68cm X 68cm

譚天

《雪景》

80cm X 50cm

梁如潔

《東籬滿叢秋艷陽》

69cm X 138cm

李偉銘

《漁翁》

68cm X 68cm

蔣威

《煙雲覌》

138cm X 69cm

劉富業

《盧九荷塘見鯉》

180cm X 90cm

汪曉曙

《風松石澗自成琴》

69cm×69cm

孫蔣濤

《山水》

65cm X 44cm

梁藍波

《騰華 I》

丙烯帆布綜合媒材

106.5 cm X 81cm

張彥

《古田曙色》

138cm X 69cm

李顯達

《菊黃蟹正肥》

139cm X 69cm

李得之

《冶冶融 融一院金融》

138cm X 68cm

馬強

《荷花詩語》

138cm X 68cm

陸曦

《舞醉龍》

70cm X 55cm

林江山

《報春》

136cmx68cm

顏景亮

《鎖陽古城》

138cmx69cm

毛宜

《花鳥》

173cm X 93cm

林蔚然

《凝香露》

135cm X 35cm

陳天碩

《風靜竹平安》

139cm X 69cm

蘇壁郎

《山水》

34cm X 135cm

趙珊

《三級甲》

129cm X 62cm

羅玉鑫

《倉鼠》

20cm X 20cm

卓願

《鐵骨生春》

138cm X 68cm

葉桂權

《花玉堂一角》水彩畫

50cm X 35cm

梁倩婷

《武漢媳婦-澳門女兒》 水彩畫

70cm X 50cm

澳門科技大學教師作品

劉鵬

《流動的記憶》

21cm X 59cm 紙本

2019年

吳衛鳴

《回憶》

100cm X 106cm 丙烯

2018年

汪藍

《小城故事》

65cm X 92cm 布面油畫

2019年

梁潔雯

《慢條斯理》

43cm X 95cm 工筆重彩

2019年

黎民

《土生葡人》

54cm X 38cm 水彩

2011年

顧躍

《都市風景之六》

140cm X 183cm

澳門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作品

王鵬

《無常 2#》布面油畫

50cm X 70cm

2013年

甘興義

《老農》水彩畫

60cm X 40cm

劉曉龍

《祈福之路》水墨畫

120cm X65cm

李京

《初秋》布面油畫

60cm X50cm

李曉娣

《蛻變》絹本

50cm X 100 cm

季樂勝

《觀山秋望》

70cm X34cm

胡新地

《風暖秋山》漆畫

50cm X 50cm

許劍春

《白牆遠處是青山》油畫

80cm X 80cm

鄭梓程

《倒地的詩人》

40cm x 40cm

董罡

《趣》紙本水墨

30cm X30cm

賈姝彥

《古城的風》布面油畫

50cm X 100cm

何先球

《山中花開》紙本水墨

105cm X 105cm

澳門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作品

蔡素雄

《澳門船》

26cm x 38cm

水彩畫

黎金甌

《象中像象》

90cm X 120cm

布面油畫

劉晴雯

《聖堂吉祥》

130cm X 79cm

相關焦點

  • 2020全國高考Ⅰ卷作文,黃岡名師範文:和光同塵,與時舒捲
    汪麗蕾和光同塵 與時舒捲親愛的老師、朋友們:春秋時期,齊桓公在鮑叔牙的建議之下,重用管仲終成一代霸業。這段史實被人們傳為佳話,有人嘆服齊桓公的不計前嫌、虛懷若谷,也有人讚賞鮑叔牙的知人善薦和謙虛退讓,我獨欣賞管仲,欣賞他的在其位盡其職的敬業精神和善於審度時勢的權變態度。
  • 展覽搶鮮看 | 百件中國畫名家作品走進餘東·中國鄉村美術館
    ▲裘緝木1943年生,畢業於中央美院國畫系花鳥科,師承李苦禪、王雪濤、郭味蕖、田世光。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李可染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北京觀復美術院院長。  ▲何加林1961年生,杭州人。1988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先後獲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館長。
  • 和光同塵,與時舒捲
    」和光同塵「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一共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在第四章:「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大概意思就是:「道」是空虛而無形的,但是它使用起來卻是無窮無盡的源泉。
  • 中國畫作品|新時代 盛世情一一2021年南通大學藝術學院院展
    女碩士印象 180×97cm張衛1971年11月生於江蘇海安1994年畢業於南通師專美術系2002年結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 2008年畢業於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農工黨江蘇省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人物畫藝委會委員
  • 2019己亥豬年-著名畫家張曉彥中國畫作品欣賞
    2019己亥豬年-著名畫家張曉彥中國畫作品 封面 2019己亥豬年-著名畫家張曉彥中國畫作品 一月 2019己亥豬年-著名畫家張曉彥中國畫作品 二月 2019己亥豬年-著名畫家張曉彥中國畫作品 三月 2019己亥豬年-著名畫家張曉彥中國畫作品 四月
  • 逆境的修行: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
    《晉書·宣帝紀論》裡有雲,「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不管事業,還是人生,都有一個潛伏的過程,《易經》第一卦乾卦裡有「潛龍勿用」之說,實際上就是讓人懂得在世俗的混沌之中悄無聲息地和光同塵,這既是自保,也是自修。修的是什麼?莊子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 北京人物 | 王蓉蓉:和光同塵 與時舒捲
    沈世華教授崑曲《遊園驚夢》,萬鳳姝教授《扈家莊》,張玉英教授《六月雪》,馬宗慧教授《奇雙會》,不拘一格,兼容並蓄。王蓉蓉從名家大師那裡汲取養分,努力成長。《詩文會》不久,在第一次校內實踐演出中,她演蔡英蓮教授的《二進宮》,臺下坐著張君秋。這位繼四大名旦之後青衣行當執牛耳者,創立了京劇「張派」藝術。
  • 《藝展中國》陳彥雄中國畫作品展
    國畫作品參加過國家和省級的大型美術展並被上海美術學院、世博會和馬來西亞新山美術館等海內外等十多家藝術單位收藏,並同沈鵬、範曾、何家英等九位當代藝術大師一起入選由中國國家郵政局主辦的《一帶一路新絲綢之路》藝術大使,其國畫作品出版成系列郵冊發行到一帶一路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在汕頭、深圳、廣州、泰國、馬來西亞、蘇州和上海等地舉辦過個展和聯展。
  • 美術研究|王來文:為中國畫的筆線注入生命與靈魂!
    所以說,王來文的白描花鳥畫作品實際也是一幅幅焦墨渴筆的山水畫創作,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花鳥畫。也就是說,王來文是把荷花、水仙、杜鵑以及蘭草等花卉轉變成為一種物態結構。而他所要探索和挑戰的中國畫難點,就在於白描技法在當代文化語境中是否能夠尋求嶄新的發展,王來文的白描花卉作品已經在陳子奮「鐵線勾」的基礎上取得了個性化的突破成果。
  • 全國美展訪談|張研:大樹輪廓描繪自信團結友好共存的世界大家庭
    國慶節前夕,作為「三大國展」之一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幕。中國畫歷來是全國美展的重頭戲,在本次參展的作品中,山東有60件作品入展,進京作品18件,其中就包括張研的《命運的聚焦》。
  • 不為盛名而來,不為低谷而去,周深新歌《和光同塵》上線
    12月16日,周深為電視劇《大江大河2》獻唱的主題曲《和光同塵》及MV在QQ音樂、酷狗音樂等各大音樂平臺上線。因工作日三次元忙碌,昨天晚上十一點鐘睡前去周深超話籤到的時候才發現發新歌啦,沒能準時為新歌接生,想想還是有點小遺憾。
  • 周深《和光同塵》是什麼電視劇的主題曲?周深《和光同塵》歌詞
    電視劇《大江大河2》主題曲《和光同塵》上線啦,周深傾情演唱,這首歌帶著催人奮進的力量,動情動人,溫暖入心。那麼周深《和光同塵》歌詞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和光同塵》完整版歌詞在線聽歌。  周深《和光同塵》歌詞是什麼和光同塵--周深  和你一起歌  和你一起合  月落星沉  日出東海  和你走過  理想的大河  從容的  沸騰著(奔騰)  你看那 盛放的花兒  來自期盼的種子
  • 中國畫的筆墨風骨——著名書畫家、指墨畫大師朱祖國談中國畫藝術
    著名指墨藝術大家朱祖國老師作品  我們對於傳統中國畫來說,「筆」向來不成問題,可以說是基本常識。筆與墨不僅是中國畫的「雙翼」,是中國畫獨特的造型手段,更是中國畫的底線與靈魂。觀眾在水平、經驗還不足的時候,可能看不出來,隨著修養的提高,大家慢慢會看懂的,這些膚淺、浮華的東西,終將被歷史淘汰,能傳承久遠的必定是那些筆墨精到、入木三分的作品。  因此,一個畫家只要拉出一條線來,這條線是唐的、漢的?是碑的、帖的?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就知道你的學問到哪裡。
  • 南藝研支團在三原縣土官小學舉辦元旦文藝匯演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5日電(記者李彥龍)近日,南京藝術學院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在陝西省三原縣土官小學舉行慶祝元旦文藝匯報演出活動。南京藝術學院研支團 供圖  活動開始前,研支團成員早早來到了學校為做好文藝匯演而忙碌著。擔任美術教師的研支團成員將精心挑選優秀作品在藝術專欄上進行展覽;負責音樂和舞蹈的研支團成員帶領同學們一遍遍地排練即將演出的節目。儘管天氣寒冷,但孩子們的臉上依舊洋溢著期待和開心。
  • 著名畫家陳龍、楊璽中國畫作品展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開展
    著名畫家陳龍、楊璽中國畫作品展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開展 發布時間:2018-01-31 11:07:37
  • 大型歷史畫《習仲勳在南梁》在京展出引關注-陳延,習仲勳,中國畫...
    其中一件名為《習仲勳在南梁》的革命題材中國畫作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作品寬3米,高2米,描繪了時任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主席的習仲勳與歡欣鼓舞的軍民群眾在一起的場面,洋溢著一股昂揚奮發的激情,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7月13日,這幅畫的作者——汕頭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陳延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的專訪,暢談了創作這幅作品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