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表妹向我訴苦,她和媽媽吵架了,交往6年的男友,被媽媽批評的體無完膚,自己反駁了幾句,媽媽就說: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你好,你要是敢再和他見面,我就從樓上跳下去。
表妹的男朋友我見過,個子高高瘦瘦的,為人很是謙遜,據說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所以小姨不太同意他們在一起。
電話裡,表妹哭得很厲害,她說「如果真的是為了我好,為什麼就不能為我的幸福做一些妥協,我們在一起6年,他是什麼樣的人我最清楚,他的家人也不是媽媽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她又哪裡是為了我好,就是為了她自己的面子。」
表妹不是家裡的獨生女,下面還有一個小她9歲的弟弟,可能小姨也是希望表妹嫁一個條件好一點的人家,將來可以幫襯下弟弟,所以才會對她男朋友還不錯的家世百般挑剔。
表妹溫柔漂亮,學歷高,工作穩定,性格好,做得一手好飯,確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子,一直以來也是小姨炫耀的「好閨女」,可能男朋友這件事就是他們之間唯一的一次爭吵和分歧。
聽著表妹不斷的哭訴和抱怨,我的內心除了無助,就只剩下對中國式父母的無可奈何!
都是為了你好,是中國父母最大的謊言
「我這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大義凜然的話語背後隱藏的下一句就是「你必須聽我的」!這是一句多麼理直氣壯的情感綁架!
站在父母的額角度,父母總是強調「都是為了你好」,很大一部分是仗著自己過來人的身份,憑藉著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判斷的,當然不能排除很多父母確實存在著自己的私信,或者有一些私心是為人父母的自己也不曾覺察到的!
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幹涉孩子的行為,參與孩子的情感,有時候會引來孩子激烈的反抗,和父母吵得不可開交,而有時候雖然嘴上什麼都不說,卻在心裡恨了父母一輩子!
其實,父母的那些讓我們聽起來不太舒服的話語背後,都是他們為我們預設的人生路徑,而有些父母自己可能都沒有發覺:
1、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
真正的愛,是相互的滋養,和彼此的成就。當一方用「付出」一詞來強調雙方的關係時,其實已經將自己擺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我付出了很多,我就理所應當得到你的回報。而這個時候父母其實是在用自己的付出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付出能夠換來自己被別人需要,但是這樣的付出往往會讓對方感到壓力,而不是愛!
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為什麼不能聽我的話!
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孝順我不是應該的嗎?
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為什麼沒有達到我的期望?
如果父母的付出變成了帶有目的性的索取,那麼這樣的付出,就不是愛!
「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代表了「我從來沒有愛過你!」
2、你要是和XXX結婚,我就去跳樓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折磨和控制自己的孩子,身體不適,言語激烈,甚至以死相逼,父母篤定了子女對自己的不忍心,在一次次地逼迫孩子服從自己,聽自己的話。
但是,父母卻忽略了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而自己永遠都不可能陪著他一輩子,也不能保證能夠為他保駕護航一輩子,更不可能為他未來的幸福負責任。
殊不知,當下的臣服只是又一次將孩子推離自己身邊,讓孩子與父母越來越遠。
「你要是和XXX結婚,我就去跳樓」,這句話背後的真相是「你快不快樂不重要,我快樂才重要」!
3、這個家和弟弟的將來就全靠你了!
每一個身體只能承載一個靈魂,而一個人也只能為自己的將來負責任。如果一個人背負了太多家族的興衰,背負的別人的人生,那麼他一定很累!
過於沉重的人生,從來只能蹣跚地匍匐在地!
「這個家和弟弟的將來就全靠你了」,這句話背後的真相是「自己不會飛,就下一個大蛋,讓他背著自己和小蛋一起飛」!
《重啟人生》這本書讀到這裡的時候,我笑了,可是笑過之後是長長久久的凝視,看著這句話,看著這句看似非常搞笑的話,溼潤了眼眶。
父母之於子女,從來不是恩惠
我們問一下那些已經為人父母或者即將為人父母的爸爸媽媽:
「你們為什麼要生孩子呢?」
為了傳宗接代。
因為自己喜歡小孩。
因為有了孩子,這個家庭才會圓滿。
養兒防老,為了有人贍養送終。
如果不生孩子,會被人恥笑,說不正常。
孩子是我們愛情的象徵和愛的結晶。
等等。
父母要孩子,從來都只是父母自己的需要!沒有一個孩子是求著父母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的,我這麼說,一定會被人罵「沒有良心」、「不懂感恩」!
養育子女,是責任,也是義務。但是永遠不會是施恩!
只有沒有愛的親子關係,父母才會需要孩子去銘記、去感恩。
胡適在《我的兒子》一文中寫道:
譬如樹上開花,花落偶然結果。那果便是你,那樹便是我。樹本無心結子,我也無恩於你。但是你既來了,我也不能不養你教你,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並不是待你的恩義。
有些父母將養育孩子看做是一份比天高,比海深的恩義。要求孩子對自己感恩戴德,要求孩子聽自己的話,要求孩子完成自己的期望,要求孩子鞠躬盡瘁地報答自己。如果孩子做不到,就是不孝,就是沒良心,就是白眼狼。
這樣的父母,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愛孩子,甚至可能他們也並不知道怎樣去愛孩子,因為父母的父母就是這樣去愛他們的。
愛是一種能力,一種不要求回報的給予,一種情感的自然流動。懂得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不會去要求孩子回報自己,相反,父母會感恩孩子擴展了自己的生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五彩繽紛的歡樂,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圓滿。
而擁有愛的能力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自然會懂得父母的不易,也會真心心疼父母的老去,他們更加懂得用快樂和幸福的心態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去做真實的自己,去擁抱美好的人生和輝煌的未來,而這不正是絕大多數父母想要子女回報自己的方式嗎?
一個被父母要求愛父母的孩子,就不能真正地去愛自己,無法愛自己,也就無法愛別人,無法真正地享受生命的美好。
是否你的內心中,曾經冒出過這樣一個念頭:
如果我的父母死了,我就自由了!
愛是用來傳遞的,不是用來回報的!
孩子對父母最大的愛,就是將父母的愛傳遞的更遠,而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永遠鼓勵孩子好好愛自己,做自己。
真正的愛,是幸福的傳遞,而不是一代一代彼此糾纏的犧牲。
在《重啟人生》這本書中,作者通過介紹代際創傷,以及創傷的療愈方法,讓我們能夠找到自己內在的小孩,並且擁抱她,好好地愛她,在於原生家庭和解的基礎上,療愈自己的內心,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腳本。
而對於父母而言,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不斷地修復自己,不斷地與過去的自己說再見,與原生家庭說再見。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和自由是父母送給子女最好的人生禮物!
我是簡柒,一個在育兒路上砥礪前行的心理學愛好者,希望我們的生活,都能因為心理學,而更加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