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草案)》的說明

2020-11-26 中國人大網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受委員長會議的委託,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草案)》的說明。

    一、制定本法的必要性

    近年來,恐怖主義已成為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這一背景下,針對我國的暴力恐怖案件呈多發頻發態勢,對國家安全、政治穩定、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和公民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高度重視反恐怖主義法律制度建設。刑法、刑事訴訟法、反洗錢法、人民武裝警察法等法律,對恐怖活動犯罪的刑事責任、懲治恐怖活動犯罪的訴訟程序、涉恐資金監控等作了規定。2011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加強反恐怖工作有關問題的決定。此外,我國還締結、參加了一系列國際反恐怖主義條約。隨著反恐怖主義鬥爭形勢的發展,反恐怖主義法律制度建設面臨著新的情況和要求:一是,黨中央從維護國家安全的高度出發,對加強反恐怖主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我國在防範和打擊恐怖活動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有必要通過制定反恐怖主義法,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二是,現行法律對反恐怖主義有關工作作了規定,但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文件中,需要進一步規範完善;三是,反恐怖主義工作的體制機制還存在一些迫切需要通過立法解決的問題。據此,根據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在現有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制定一部專門的反恐怖主義法是必要的。

    二、草案的起草過程

    按照中央的有關部署,2014年4月,由國家反恐怖工作領導機構牽頭,公安部會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國家安全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武警總部等部門成立起草小組,組成專班,著手起草反恐怖主義法。在起草過程中,多次深入一些地方調查研究,召開各種形式的研究論證會,聽取各方面意見,並反覆徵求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各有關單位、地方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同時還研究借鑑國外的有關立法經驗,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草案)》。

    三、草案的主要內容

    反恐怖主義法草案立足於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反恐怖主義的鬥爭需要,規定了反恐怖主義工作的體制機制,明確了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和有關部門的職責任務;規定了反恐怖主義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並注意平衡與法治、保障人權的關係。草案共十章一百零六條。

    (一)關於本法名稱與恐怖主義的定義

    為突出表明「反恐」的治本之策是防止恐怖主義思想的形成和傳播,有利於動員、組織各有關方面和廣大人民群眾從源頭上防範恐怖活動犯罪,便於開展國際合作,草案採用「反恐怖主義法」作為法律名稱。同時,草案附則中規定了恐怖主義的定義:本法所稱恐怖主義,是指企圖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引發社會恐慌、影響國家決策、製造民族仇恨、顛覆政權、分裂國家的思想、言論和行為。

    (二)關於反恐怖主義的基本原則

    在法律中規定反恐怖主義的基本原則,對於宣示我國反恐怖主義的基本立場,指導各有關方面有效開展反恐怖主義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草案規定國家反對和禁止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將反恐怖主義納入國家安全戰略。同時,規定了專群結合、聯動配合、全民反恐、法治和保障人權、預防為主、先發制敵等反恐怖主義工作原則。

    (三)關於工作機構與職責

    反恐怖主義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和領域,對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有關部門的職責作出規定,有利於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合力。草案明確規定:國家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統一領導和指揮全國反恐怖主義工作,地方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在國家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負責本地區反恐怖主義工作。同時,對有關國家機關、武裝力量和其他部門在反恐怖主義工作中的職責,分別在第二章和相關章節中作了規定。

    (四)關於安全防範

    安全防範是反恐怖主義工作的基礎環節。恐怖事件一旦發生,往往會對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危害。因此,需要重點做好事前的安全防範工作。草案規定了四個方面的安全防範措施:一是,基礎防範措施,包括宣傳教育、網絡安全管理、運輸寄遞貨物信息查驗、危險物品管理、防範恐怖主義融資、城鄉規劃和技防物防等。二是,禁止極端主義。極端主義是當前我國恐怖主義的主要思想基礎。草案明確規定,國家反對一切形式的極端主義,禁止極端主義行為,並對極端主義的定義、禁止的行為、現場處置措施、法律責任及教育矯治作了規定。三是,重點目標保護,包括重點目標範圍、單位職責、主要安全制度及主管部門的管理職責等。四是,國(邊)境管控與防範境外風險,包括邊防管理職責、出入境監管、境外利益保護、駐外機構內部安全防範等。

    (五)關於情報信息和調查

    情報信息是反恐怖主義工作的關鍵環節。做好情報信息工作,並與安全防範形成良性互動,有利於將恐怖襲擊消除在發生之前和萌芽狀態,避免恐怖活動造成實際危害。針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草案對建立國家反恐怖主義情報中心和跨部門情報信息運行機製作了規定,並規定了情報部門、基層情報力量、信息化管理、「大數據」研判應用、情報信息通報等內容。為加強對恐怖活動及嫌疑人員的調查和管控,草案還規定了技術偵察、調查、盤查、要求提供信息材料、查詢、查封、扣押、凍結、對嫌疑人員的約束等措施。

    (六)關於應對處置

    總結近年來應對處置恐怖事件的經驗教訓,草案對應對處置機制、措施和恢復社會秩序等作了規定。一是,國家建立健全恐怖事件應對處置預案體系,明確應對處置的指揮長負責制和先期指揮權。二是,制止和處置恐怖活動,應當優先保護直接受到恐怖活動危害、威脅人員的人身安全。三是,規定了可以採取的各項應對處置措施,並對使用武器的條件、信息發布等作了規定。四是,為最大程度恢復社會秩序,降低並消除恐怖事件的影響,對恢復生產生活、查明真相、補償援助、優先重建、總結評估等作了規定。

    (七)關於認定恐怖活動組織和人員

    草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反恐怖工作有關問題決定的基礎上,對恐怖活動組織及恐怖活動人員的認定條件、認定機構、認定程序、公告效力及救濟程序進一步作了具體規定。

    (八)關於國際合作

    開展反恐怖主義工作,必須並行推進國內國際兩條戰線,強化反恐怖主義國際合作。草案規定了反恐怖主義國際情報信息交流、執法合作、國際資金監管合作、刑事司法協助等內容,並對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家安全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派員出境執行反恐怖主義任務作了規定。

    草案還對反恐怖主義工作的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作了規定。

    反恐怖主義法(草案)和以上說明是否妥當,請審議。

 

相關焦點

  • 反恐怖主義法草案進入二審 進一步完善恐怖主義等定義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蘇澤林作關於反恐怖主義法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草案二審稿對恐怖主義等定義作出修改完善,對相關行為進一步界定。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郭金超 歐陽開宇)反恐怖主義法草案25日再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二審稿對恐怖主義等定義作出修改完善,對相關行為進一步界定。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草案)》的說明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草案)》的說明        --1997年3月6日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王漢斌各位代表: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我向大會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草案)》的說明。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說明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2012年3月8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王兆國各位代表:    我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現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作說明。
  • 反恐法草案有新修改 進一步明確恐怖主義定義
    今天被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繼續審議的反恐怖主義法草案進一步完善了恐怖主義等定義,將恐怖主義的定義修改為:「本法所稱恐怖主義,是指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製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的主張和行為。」同時,根據有的地方、部門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草案將恐怖主義、恐怖活動等定義從附則移到總則。
  •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草案...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        (1997年3月13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主席團第三次會議通過)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託,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草案)》的有關問題作說明。(草案第七十五條)    (三)關於土地經營權作價出資    隨著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進一步完善,以土地經營權出資參加專業合作社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 吳邦國主持 首次審議選舉法修正案 草案、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草案
    根據通過的議程,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喬曉陽作的關於駐外外交人員法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聽取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虎作的關於國家賠償法修正案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法律委員會建議,這兩部法律草案經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如果意見比較一致,作進一步修改後,由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誕生記
    毛澤東強調:「現在所要建立的中華民主共和國,只能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這就是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由此可見,「民主」與「共和」已成為中國共產黨建國的重要價值取向。
  • 反對派議員公然掛出反「港版國安法」海報!市民:極其荒謬
    但有反對派議員公然在屋村範圍掛起反「港版國安法」海報,更疑獲房屋署批准縱容。據報導,香港《文匯報》昨日接獲讀者投訴指,近日發現東區區議員謝妙儀在柴灣興民村休憩處貼出反「港版國安法」的大型海報,內容極具反政府意識;該讀者就事件向屋村辦事處投訴,但職員回復稱有關海報獲得了房屋署批准並且有批核編號,不禁令人質疑房屋署縱容區議員「反對政府」。
  • 權威解讀: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草案解讀
    2017年6月22日上午,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光國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八次會議的全體會議上,受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託作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的說明,施行十年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迎來了首次修改。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2)
    一九五一年2月26日 政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3月5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積極推進宗教革新運動的指示》,強調貫徹黨的宗教政策,團結宗教界最大多數,發展和鞏固全國宗教界的統一戰線。會議通過《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草案)》。會後,農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很快開展起來。經過一年多的試點,195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將決議草案通過為正式決議。9月29日 周恩來在北京、天津高等學校教師學習會上作《關於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報告。11月3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學校中進行思想改造和組織清理工作的指示》。
  • 關於公開徵求《無錫市水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意見的公告
    關於公開徵求《無錫市水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意見的公告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無錫市水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已由無錫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進行了第一次審議,將於4月份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二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