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國慶節了。
無論這個國慶,你將享受什麼樣的假期,請不要忘記,你所謂的歲月靜好,你所願的快樂假期,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是一個又一個他們,為了你的幸福而讓自己歸於沉寂,
他們的名字叫烈士。
9月30日,就是一個特別的紀念日——烈士紀念日。
從2014年開始,全國人大將每年的9月30日確定為烈士紀念日,就是為了讓人們在國慶前緬懷他們,不讓歲月帶走他們的容顏。
今天,讓我們一起,悼念那些在2016年犧牲的年輕烈士!
劉景泰烈士劉景泰,東部戰區陸軍某團的一名班長。
國慶長假,景泰或許早已計劃回家團聚,或許還想看一看小姑劉文介紹的那個姑娘,可是走得太急,就在他把那根原本可以救生的樹樁推給戰友的一剎那,就把靈魂的鐵錨,紮根在閩江的波濤最深處。
楊樹朋烈士1983年出生的楊樹朋,是家中的獨子。7月10日,在南蘇丹首都朱巴執行難民營警戒任務時,被炮彈擊中犧牲。
李磊烈士與楊樹朋一起犧牲的,還有李磊。
李磊的微信朋友圈,定格在北京時間7月8日晚上7點,在前線和戰友們一起度過自己22歲生日的當天,李磊發朋友圈許下了這樣的心願:「願所有戰友平平安安。」
兩天後,他被炮彈襲擊,永遠地離開了他所牽掛的戰友。
申亮亮烈士同樣是在異國他鄉,29歲的申亮亮面對一輛載有500多公斤炸藥的汽車,本可以選擇撤離現場的他,用生命中的最後37秒,換回了部隊其他人員的平安。
張超烈士申亮亮的夢想,隕落在異國他鄉。和申亮亮一樣有著夢想的張超,卻在最後一次訓練著陸時隕落,留給世人一個壯烈的背影。
4月27日,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張超,在駕駛戰鬥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為最大努力保住戰機而墜地犧牲。
陳帥烈士永遠不能履行承諾的,還有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公安消防大隊副大隊長陳帥。
5月31日18時許,江蘇省南通市海四達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發生爆炸,造成現場8名消防官兵受傷,年僅31歲的陳帥經搶救無效犧牲。
朱軍軍烈士離陳帥犧牲地僅數百裡的靖江,在4月22日發生危化品倉儲起火事故。處置過程中,靖江中隊戰士朱軍軍為保證滅火供水不間斷、掩護戰友撤退而延誤了撤離時間。年僅26歲的他,最後那句「你們先撤」,英雄最後時刻的抉擇詮釋了他的人生價值。
楊軍剛烈士3月7日,39歲的武警雲南邊防總隊普洱支隊江城邊防大隊偵查隊隊長楊軍剛,在追捕毒販時不幸中彈犧牲。在戰友們的緊急施救過程中,楊軍剛還用微弱的聲音問:「逮住沒有?」這是楊軍剛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程俊輝烈士6月4日,雲南省軍區掃雷指揮部掃雷三隊一分隊22歲下士程俊輝,在執行中越邊境第三次較大規模排雷任務時光榮犧牲。
劉質宏烈士劉質宏(左一)生前在應急救援訓練中。7月21日凌晨4時25分,武警交通四支隊挖掘機操作手劉質宏在執行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特大冰崩應急救援任務中,突發急性肺水腫並發腦水腫,經搶救無效不幸英勇犧牲,獻出了年僅23歲的寶貴生命。
關於國家烈士紀念日,這些你都了解嗎?編者按:緬懷是為了喚醒記憶,紀念是為了締造未來。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在第三個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烈士紀念日的那些事兒。以此,致敬英烈,仰望崇高,砥礪前行。一、烈士指的是哪一類人?1945年,黨的七大作出召開中國革命死難烈士追悼大會的決定,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烈士」一詞。
1980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第二條對革命烈士的範圍作了更為明確的界定:「我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在革命鬥爭、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壯烈犧牲的,稱為革命烈士。」 第三條規定了可批准為革命烈士的五種情形:(一)對敵作戰犧牲或對敵作戰負傷後因傷死亡的;(二)對敵作戰致成殘廢后不久因傷口復發死亡的;(三)在作戰前線擔任嚮導、修建工事、救護傷員、執行運輸等戰勤任務犧牲,或者在戰區守衛重點目標犧牲的;(四)因執行革命任務遭敵人殺害,或者被敵人俘虜、逮捕後堅貞不屈遭敵人殺害或受折磨致死的;(五) 為保衛或搶救人民生命、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壯烈犧牲的。
2011年7月,國務院將《革命烈士褒揚條例》修訂為《烈士褒揚條例》。其中第八條規定了可評定為烈士的五種情形:(一)在依法查處違法犯罪行為、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執行反恐怖任務和處置突發事件中犧牲的;(二)搶險救災或者其他為了搶救、保護國家財產、集體財產、公民生命財產犧牲的;(三)在執行外交任務或者國家派遣的對外援助、維持國際和平任務中犧牲的;(四)在執行武器裝備科研試驗任務中犧牲的;(五)其他犧牲情節特別突出,堪為楷模的。該條例去掉了「革命」二字,對於烈士的界定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出現「敵人」字樣,「人民」也被「公民」所取代。
2011年8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對2004年8月發布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進行修訂,其中第八條規定了現役軍人可批准為烈士的六種情況:(一)對敵作戰死亡,或者對敵作戰負傷在醫療終結前因傷死亡的;(二)因執行任務遭敵人或者犯罪分子殺害,或者被俘、被捕後不屈遭敵人殺害或者被折磨致死的;(三)為搶救和保護國家財產、人民生命財產或者執行反恐怖任務和處置突發事件死亡的;(四)因執行軍事演習、戰備航行飛行、空降和飛彈發射訓練、試航試飛任務以及參加武器裝備科研試驗死亡的;(五)在執行外交任務或者國家派遣的對外援助、維持國際和平任務中犧牲的;(六)其他死難情節特別突出,堪為楷模的。
2016年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京隆重舉行。 視頻截圖設立烈士紀念日是社會各界多年來的呼聲。社會各界人士、專家學者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提出設立烈士紀念日的建議,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也多次呼籲設立烈士紀念日、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2004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王伴青首先提出建議設立「革命烈士節」,將每年清明定為「革命烈士節」,全國各地開展隆重紀念活動。
民政部自2005年起多次召開由中宣部、文化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及中國民俗學會等部門和部分民俗專家參加的研討會,並會同國務院法制辦先後4次徵求16個相關部門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意見。各地各部門和專家學者均贊同設立烈士紀念日。
2013年4月4日,經中央同意,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烈士紀念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研究設立烈士紀念日」。2013年4月21日,民政部向國務院呈報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請示》。2014年8月23日,國務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交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草案)的議案》。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
2016年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視頻截圖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為了這一天的到來,無數先烈窮其一生追求,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開國大典前夕的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議。當天下午6時,毛澤東率領全體政協委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奠基儀式,並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這是要讓中國人民牢記,新中國的誕生是用烈士的鮮血換取的。
將烈士紀念日設立在9月30日,顯然也是為了讓我們永遠牢記無數先烈的犧牲奉獻。沒有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中華民族的獨立,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更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國慶節的前一天開展烈士紀念活動,既能充分體現「國慶勿忘祭先烈」的情懷,突出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又能與黨和國家領導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等烈士紀念活動相銜接。
2016年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視頻截圖一方面,主流精神和核心價值觀不同於流行文化、消費文化,後者可以自然傳播,而前者則需要理性支持,需要主流社會作出有效的主動行為。另一方面,節點和儀式更能聚焦大眾的目光,更能引起廣泛關注,且便於營造氛圍,強化其效能。再一方面,上升到法的高度便具有了強制性,更能產生教化和強化作用。
近年來,我國以立法的形式設立了包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國家公祭日在內的很多紀念日,對先烈的紀念上升到法律層面。這說明國家紀念日正在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紀念日的法定化明確地體現了國家意志和國家利益。
向烈士默哀。 視頻截圖大國崛起於文明,奠基於精神。沒有強大的精神作支撐,便無法承擔起更大的國際責任,也難以立身於人類文明的制高點。激發和張揚犧牲精神,對於我們這樣的國家和社會來講,無過於從革命先烈那裡尋找精神元素或基因。
設立烈士紀念日,對於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方式,不僅能夠更好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更能夠幫助人們找到感恩的載體。在這一感懷、感恩的日子裡,不單單是有關部門、單位和團體將舉行緬懷烈士的活動,任何一個中華兒女,都應該通過自己的行動在烈士紀念日這一天,表達自己對先烈的感激、感恩之情。
設立烈士紀念日並不意味著僅僅把紀念局限在這一天,烈士紀念日年復一年地到來,周而復始地加深人們的認識,更是為了世世代代不能忘卻的紀念。就像清明祭祖、中秋團聚一樣,通過一代代人的傳承,將民族的文化認同和使命接續凝結下來。
2016年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視頻截圖2014年3月31日,民政部發布《烈士公祭辦法》。第十一條規定了烈士公祭儀式的程序:(一)主持人向烈士紀念碑(塔等)行鞠躬禮,宣布烈士公祭儀式開始;(二)禮兵就位;(三)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四)宣讀祭文;(五)少先隊員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六)向烈士敬獻花籃或者花圈,奏《獻花曲》;(七)整理緞帶或者輓聯;(八)向烈士行三鞠躬禮;(九)參加烈士公祭儀式人員瞻仰烈士紀念碑(塔等)。
201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做好烈士紀念日紀念活動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一要舉行公祭烈士活動。烈士紀念日當天,國家將舉行公祭烈士活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有我烈士紀念設施國家的我駐外使領館,都要舉行公祭烈士活動。二要向烈士墓敬獻鮮花。三要開展網上紀念烈士活動。開闢網上緬懷紀念烈士欄目,倡導社會各界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通過網絡緬懷紀念烈士,進一步激發愛國熱情、凝聚奮進力量。四要關懷慰問烈士遺屬。各地要組織走訪慰問烈士遺屬,積極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動員社會力量為烈士遺屬送溫暖獻愛心,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全社會的尊重,進一步增強榮譽感。
2016年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視頻截圖2部條例:《烈士褒揚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2份中央文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烈士紀念工作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於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3部民政部令:《烈士安葬辦法》《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烈士公祭辦法》。
八、烈士遺屬有哪些撫恤優待?《烈士褒揚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烈士褒揚金標準為烈士犧牲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戰時,參戰犧牲的烈士褒揚金標準可以適當提高。烈士褒揚金由頒發烈士證書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烈士的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子女;沒有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烈士未滿18周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周歲但無生活來源且由烈士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
2015年,民政部、財政部發布《關於調整部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的通知》,規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居住在城鎮的烈屬定期撫恤金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9120元;居住在農村的烈屬提高到每人每年14510元。這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第25次提高烈屬定期撫恤金標準。
此外,烈士遺屬還享受醫療優惠、住房優先優惠以及就業、入學入託等優待政策。
2016年9月30日,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視頻截圖據不完全統計,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由於戰爭年代條件有限,許多先烈沒有留下姓名。
目前,全國有名可考、並收入各級《烈士英名錄》的僅有193萬餘人。近幾年,每年新評定的烈士數量在300人左右。
十、中國有多少個烈士紀念設施?據了解,目前全國共有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4200多個,每年接待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和學校等組織的烈士紀念活動10萬餘次,群眾瞻仰祭掃1.5億多人次。
烈士紀念設施施行分級保護管理,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有277處,主要是紀念在重大事件、重要戰役和主要革命根據地鬥爭中犧牲的烈士,或有重要影響的著名烈士、為中國革命鬥爭犧牲的知名國際友人等。
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9月20日公布了第六批包括雨花臺烈士陵園、平型關烈士陵園等96處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名單。此次獲批的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有反映紅軍長徵時期的貴州習水青槓坡紅軍烈士陵園,反映抗戰時期的山東費縣烈士陵園,反映解放戰爭時期的遼寧塔山阻擊戰烈士陵園;有紀念個人為主的河南吉鴻昌將軍紀念館,也有紀念英雄群體的江蘇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這些烈士紀念設施雖然安葬、紀念著不同時期的烈士,但所弘揚的熱愛祖國、忠於人民、無私奉獻、敢於犧牲的烈士精神是一脈相承、永志紀念的,是我們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徵路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關連結:各國都是如何紀念英烈的?2016年5月30日,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陣亡將士紀念日遊行。新華社在不同國家,「烈士」的涵蓋範圍不盡相同,但都以在保衛家國的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居多。在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荷蘭等地,二戰中犧牲的軍人通常是烈士紀念活動的主體。在一些前殖民地國家中,烈士通常是指在抗擊殖民者、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中犧牲的戰士。不少國家,烈士紀念日是法定節日,除了公眾悼念之外,國家領導人也會參加紀念活動以示緬懷。
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美國的「公祭日」設立在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聯邦法定假日。由於二戰具有更大的普遍意義,所以二戰烈士通常會成為紀念儀式的主題和主角。
每逢「公祭日」,美國總統和政府要員會前往國家公墓敬獻花圈,總統發表紀念講話。
美國各地現役軍人和退伍老兵前往烈士墓地,鳴槍向陣亡將士致意,吹響軍中熄燈號讓犧牲將士安息。
因為美國幅員廣闊,橫跨多個時區。所以政府鼓勵民眾在各時區下午3時整的時候,靜默一分鐘,寄託哀思。
英國陣亡將士紀念日英國的烈士紀念日是11月11日和最近的星期日,也叫「陣亡將士紀念日」,大多數大英國協國家都會在這天舉行紀念活動。
在每年烈士紀念日到來之前,民眾幾乎都要戴上一朵小紅花,它是英國「烈士紀念日」的象徵物,叫「poppy」(虞美人),被視作哀傷的標誌。此外,大街上還有不少人以募捐名義在售賣這種花,捐款所得都會給生活困難的退伍老兵或傷殘軍人。
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俄羅斯的烈士紀念日和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都選在5月9日,主要紀念為抗擊德國法西斯而犧牲的蘇聯紅軍將士以及遇害的無辜平民。
烈士紀念日前一天,俄羅斯總統、總理、議會上下兩院主席等領導人要到紅場附近的無名烈士墓前敬獻花圈。紀念日當天,莫斯科紅場會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在各城市的衛國戰爭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前,民眾自發敬獻鮮花。
2014年11月11日,加拿大紀念國殤紀念日,加拿大總督約翰斯頓(前右)和英國安妮公主一同出席紀念活動。新華社發(大衛•卡瓦伊攝)在加拿大,國殤日(即陣亡將士紀念日)是每年的11月11日。這一天的紀念活動從11時開始,在首都渥太華國家戰爭紀念碑前舉行官方儀式,總督、總理親自出席,各省也會舉行自己的紀念活動。
在民間,中小學會在這一天組織集體朗誦《在佛蘭德斯戰場》一詩,而佩戴虞美人花的作法則從國殤日前一周就開始,直到當天紀念活動結束才摘下。過去,這類紀念活動通常都在墓地舉辦,虞美人花也要丟在墓上,但如今大多數活動在其他公共場合舉辦,因此虞美人花都僅僅摘下,而不再丟掉。
以色列陣亡將士紀念日猶太歷以珥月的4日和5日,分別是以色列的「陣亡將士紀念日」和「獨立日」。以色列全國在這兩天舉行隆重的活動,以慶祝國家的誕生並紀念為之付出的代價。
當地時間9日上午11點整,紀念陣亡將士的汽笛聲在以色列全國各地響起,人們靜靜佇立,默哀兩分鐘,向在建國和保衛國家的戰爭中陣亡的將士們致敬。隨後,全國42個軍事墓地開始舉行正式追悼儀式。
荷蘭亡者追悼日荷蘭的公祭日設在每年的5月4日,紀念在各種災難,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軍人和平民。該國的主要公祭地在海牙城外一處墓地,曾有250位荷蘭抵抗力量的戰士,在那裡被納粹德國處決並埋葬。儀式上,人們拉響墓地上的一座巨大的鐘,深沉洪亮的鐘聲,把人們的悼念之情傳向原野和天際。在瓦赫寧恩和阿姆斯特丹的達姆廣場,也同時舉辦悼念儀式。當天晚上8時,全國默哀兩分鐘。在這個公祭日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5日,就是荷蘭的自由國慶日,慶祝國家從法西斯鐵蹄下重獲獨立和自由。
孟加拉國烈士節每年的2月21日,是孟加拉國緬懷先烈的節日,稱為烈士節或「不朽的21日」。這個日子對孟加拉國人民特別是知識分子來說是神聖的節日。每逢這一天,全國都要隆重紀念。
節日紀念活動從當日凌晨零點開始,人們手捧鮮花,赤腳來到語言運動烈士紀念碑前——當年發生流血慘案的地方,虔誠地獻給烈士。前來獻花的有學生、工人、農民、職員、政府官員和各國駐孟加拉國使節。
(原題為《烈士紀念日,這些人和這些事你不能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