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不能考驗人性?2000年前的《易經》早已告訴你答案

2021-01-08 世本常態世本無常

《易經》是中國第一經,它是群經之首、也是群經之始。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這裡發源出來,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是諸子百家的開始,距今已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一個女的長得很漂亮,也很善良,可是最後卻嫁給一個人渣。因為很多女人總覺得,自己可以改變一個男人,跟她在一起他就可以變好。

結果呢?往往是人渣沒有變好,一個好女人毀了自己,那個男人卻變本加厲,變得更渣。為什麼會這樣?《易經》中的一個卦象可以完美解釋這種現象。不要去考驗人性,人性經不起考驗。

01 一個組織是如何走向毀滅的?

這就是《易經》中「否」卦的狀態。我們常說上下通泰,在天地就是天之陽氣要往下走,地上的陰氣要往上走,上下交泰人間就會一片生機。就像人體,心陽往下走,腎陰往上走,心腎相交,氣脈貫通,陰陽交合,人體就會健康。

人死的時候,就是陽氣不往下了,陰氣不往上了。陰陽不交人就會死。

對於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也是一樣的道理。君主如果是個明君,他就會廣開言路,讓大家都多提意見,然後採集信息,按照大多數人的意願來制定治理國家的策略,這樣一來絕大多數人滿意了,百姓安居樂業,一個社會就會繁榮安定。

相反的,如果掌權者只管自己快活,不管百姓的死活;如果社會制度會損害大多數的利益,讓大家都沒有活路,就會逼得百姓揭竿而起。

否卦的上邊是乾,屬陽;下面是坤,屬陰;本來陰氣應該向上衝,陽氣應該向下降;我們看下雨的時候,都是地上的熱空氣往上升,空中的冷空氣往下降,冷熱相遇就會凝雲成雨。

如果沒有太陽會怎樣,地上的空氣永遠是冷得,只能往下降,天上的空氣是熱得,只能往上升。這樣大地就永遠不會下雨,沒有雨水,生命就會枯竭。

但是到了否卦完全反了,陽在上陰在下,而且是背向而行。上面的繼續往上,下面的繼續往下。這本身就是一個分裂的態勢。否字上面是「不」,下面是「口」,表現的就是一種一口難言,有苦說不出,或者說了對方也不會聽,說了也沒用,乾脆就閉嘴了。

一個公司、一個家庭的解體也是這樣的,當家的是個霸道總裁,不管伴侶的感受,只管自己逍遙,一意孤行,然後就會離心離德,一拍兩散。每一種組織,之所以會走向滅亡,基本都是因為這個。

02 不要去考驗人性

我們看看否卦的卦辭就會明白這一點。「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匪人」就是不是人,不像人。人都不像人了,這個社會還會好嗎?這樣的一個世界,正人君子是混不下去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一個烏煙瘴氣的公司,人人都想著投機鑽營,溜須拍馬,靠著歪門邪道升官發財。一個鐵骨錚錚的人,如何才能在這樣的組織裡活下去?

如果你跟他們爭跟他們搶,就不能用合規合法的途徑,因為這樣資源就會極不對稱,競爭環境就會極不公平,你根本沒有任何勝算。一旦下場,要想生存,就只能融入他們,就像你跳入一個大染缸,你可能覺得只要問心無愧就好了。

今天做一點點壞事,還在內疚,還在反省;明天再做一點點壞事,就可能會僥倖,開始給自己找藉口了。時間長了就麻木了,你根本不會覺得自己那樣做有什麼不妥。

突然有一天你就會發現,你已經跟他們沒有任何區別。

所以,我們只能選擇「親君子遠小人」,在小人當道的時候躲他們遠遠的。就像你進入一家公司發現這家企業有問題,別想著自己能改變什麼,麻溜趕緊辭職走人。所以,千萬不要考驗人性,不要考驗自己,也不要考驗別人,人性經不起考驗。

悟透易經中的道理能幫你度過人生的坎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

《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

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易經傳承幾千年,有很多的易學家,研究很深了,非常了不起,但是從來也沒有人能全學完的,全部解開易經,但是有些學習易經的人卻更容易成功。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

儒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的五經之首;道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三玄之冠。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筮佔之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又稱作《周易》。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我經常聽到周圍的朋友抱怨說,文言文內容太過晦澀難懂,今天我給大家推薦這本《圖解易經》。

使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把文言文的內容翻譯成白話文,把書中難懂的內容用圖解的方式就讀給你看,從起卦開始,保證沒有基礎的小白也能,讀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通過結合例子給你分析問題,把晦澀難懂的問題,變成人人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知識,實在是讓我受益無窮。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2000年前《易經》早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2000年前《易經》早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有關人類壽命的問題,古今中外各國的科學家都在探索,現代醫學家甚至通過細胞分裂周期計算出了人類的理論壽命——125年。實際上,能活到125歲的人屈指可數。由於疾病等各類客觀原因,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基本上在七八十歲。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就更短了。
  • 《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這兩個年齡段需注意
    雖然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早已知道長生不老其實是無稽之談,但為什麼古人如此執著於此呢?其實是因為在古代,受醫學水平、科技水平、天然災害事物認知程度等等因素的影響,人的平均壽命其實是很低的,在原始社會的年代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15歲,而到了1800年人類的平均年齡才堪堪達到了37歲。
  • 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段
    為什麼有的人活得時間長有的人活得時間短?人到底可以活多久?西方科學家根據體力、情緒以及細胞,稱可以活到150歲。然而在2000年前,老祖宗通過研究《易經》,早已算出生命周期。2000年前易經就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孔子在研究完易經之後給我們留下了關於人體周期的一段名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易經》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成功
    但這些並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有追求更高層次的成功,這是什麼呢?就是要獲得一種充分的自由,達到心境與外界的一種高度和諧平衡的狀態。許多所謂成功者都是忽略了這個最基本的道理,雖然擁有了財富,卻身心疲憊,心靈空虛,甚至擁有的財富越多,內心卻惶恐不安,最後落得「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的結果。
  • 《易經》:為什麼婚姻求穩,非但不能恆久,還會招致婚變?
    我們常說一個詞,叫持經達變,意思是告訴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要有所變有所不變,不能變的就是「經」。「經」指的是人們經常使用的一些準則、規則。也就是《易經》中所說的不易的部分。當年,孔子看到《易經》的時候,為什麼會肅然起敬?為什麼會著《傳》呢?就是因為孔子發現《易經》把宇宙、自然、人生的道理統統條例出來了,而且分成了64種不同的情況。
  • 100年前的中國長什麼樣?這些老照片告訴你答案!
    如果有人問,「100年前的中國是什麼樣的?」你會怎麼回答「讓他去歷史課本裡找答案!」「去看電視吧,那裡有你想知道和不想知道的一切!」不可否認,藝術來源於生活,但終究與現實相差甚遠。而歷史課本裡固然有中國的成長史,但卻裝不下整個中國。
  • 為什麼說,人窮時要少待在家?《易經》給了答案,因為這四點
    《易經》可以稱得上是我國歷史上的一本「奇書」,它包羅萬象,好像世間的萬事萬物,你都能從中找到答案。雖然說很多人說《易經》是封建迷信,上不了「臺面」,但它能受到那麼多人的歡迎與推崇,難道還不能證明它的價值嗎?就連很多國外的一些專家學者。看過這本書之後,都驚呼「中華文化實在是太博大精深了」!
  • 你的出生八字為什麼不能隨便告訴別人?
    文 | 六 耳命我自立,不借於人如果你去問自己的父母長輩,自己具體的出生時間,很可能父母不會告訴你,即使告訴你也會再囑咐你一句話:出生時間不要隨便告訴別人。在父母長輩甚至我們這一代,都還有這樣的看法:出生時間不能隨便告訴別人。出生時間對應的就是生辰八字,有不少人認為生辰八字如果隨便透露出去,容易被人用生辰八字施邪法、下降頭、借身體還魂這些,會對自己非常不利。用生辰八字就可以施邪法,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財,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
    當我30歲的時候,《易經》成為我的人生必讀的書本了。為什麼?因為我親眼看到我的朋友,他家近年來一步步發展起來,然後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我們都住在同一個地方。為什麼差別這麼大?有一次,我要請他喝酒,還帶了幾個兄弟,只是想問問他們家最近幾年是怎麼發財的。一開始,他不願意說,他支支吾吾。最後是喝了酒,他說:「兄弟,30歲以後,你的人生不能出問題。
  • 為什麼懂《易經》的人更好命?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30歲那年,我在我的人生必讀書單裡,加入了《易經》。理由無它,只因一位讀書極厲害的朋友告訴我:30歲後的人生,步步錯不得,非常需要「運氣」。別誤會,他說的,不是佔卜算命的玄學。而是《易經》裡的心法——通過選擇的智慧,始終讓自己站在贏面大的一邊。我的那位朋友,就是如此。到底怎麼做的?
  • 易經提醒: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話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話凡事必有因果,你命中有多少財富,都是有定數的。命裡面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求也求不來。《易經》告訴人們,決定了財富高低的,並不是一味的埋頭苦幹,而是擁有有跡可循的方法論。
  • 易經為什麼不能夜裡讀!一個是夜讀易經鬼神驚!另外兩個原因呢?
    這意思就是,《易經》應該是出將入相的必修課程,可見在其心目之中,易經有多麼的重要。孔子也喜歡讀易經,有個成語叫做「韋編三絕」,就是說孔子讀易經讀到痴迷,將書簡上的牛皮繩子都讀斷了好多根,孔子對於易經的總體評價只有四個字,叫「潔淨精微」。讀《易經》是有一些講究的,並不似其他書籍,想何時讀都可以。一般來說,最好不要在晚上閱讀《易經》,為什麼呢?
  • 很多人為什麼越長越漂亮?《周易》中的生生之道告訴你答案
    《周易》之"生生"說,具有創生希望、創造美好、創新未來的意義,人類作為萬物最具有靈性和創造的能動主體,本身更應具有"天道"的品質和擔當的使命,遵循天道之"生生",按照人性的意識邏輯將個人或群體置於"生生"的發展軌跡中,是我們締造美好世界的生命邏輯。三、如何踐行生生之道生生,為天之道;於人,如何踐行呢?
  • 為什麼懂《易經》的人更好命?章子怡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受益匪淺
    難怪古今中外數不清的成功人士都拜讀《易經》:曾國藩床前、案頭都放著《易經》,至少通讀5次;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孔子晚年獨鑽《易經》,甚至翻斷了編竹簡的繩子;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說:「我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完全學透中國的《易經》」易經究竟有多神奇?
  •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話
    關於《易經》,我們聽過太多它的傳奇。譬如兩儀四象八卦、再譬如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太極圖等等等等。它們神秘晦澀,卻又引人遐思。似乎好像只要得到了《易經》真傳,就能預測未來,避禍就福。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凡事必有因果,你命中有多少財富,都是有定數的。命裡面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求也求不來。
  • 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易經》不僅是一本「奇書」,也是關於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 為什麼眾多暴發戶中只有沈騰叫人恨不起來 結局早已給出答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編,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首富》,這一部電影,說的是沈騰扮演的一個大器晚成的富二代的系列故事。可以說,在這部電影中,沈騰的這個暴發戶演繹得很到位,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這個暴發戶是沒有人恨他的。其實結局早已給出了答案。
  • 《民法典》讓我「豎大拇指」的三條,條條說中人性、考驗人性!
    《民法典》一開始實施,我就熬夜讀了兩遍,翻來覆去的想,總結出了讓我「豎大拇指」的三條,條條說中人性、考驗人性!首先它不同於其他法律,它管的事情非常全面,小到什麼物業費,夫妻之間的婚姻問題啊,大到什麼公司設立、合同籤訂啊等等,總之,它管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因此它也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其中還有這麼一個比喻,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這一公一私,就保障了我們的各項權利!
  • 《易經》究竟是不是迷信?後世爭論三千年,9年前有人給出答案
    其中先秦著作《易經》就是一部講究順應自然規律,以淳樸之心相對的著作。 01 《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國古代先哲對於自然進行細緻觀察和思考後的產物,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通過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易經》長期被用於預測未來事態發展。
  • 我們為什麼不能讀懂《易經》?讀懂易經讓你輕輕鬆鬆過一生!
    我們為什麼不能讀懂《易經》? 讀懂易經讓你輕輕鬆鬆過一生!有人問這樣的問題:如何利用中外古代和現代《易經》的詮釋能夠有效地學習?如果您說這些解釋不能幫助您理解《易經》這本書的內容,那肯定會引起激烈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