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組的編輯們最近在思考一個敲打靈魂深處的嚴肅問題,我們為什麼會走上苦逼的科研學術道路,而不是成為光鮮亮麗的演員明星?本著科研的精神,並且在堅決不會正視自身外貌、身材等缺陷的前提下,我們開始著手研究明星資料。
在簡單收集了大陸一二三線共計
232名女藝人和
389名男藝人的出生年月日之後,我們似乎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
無論男女,
天秤座的明星數量遠遠多於其他星座!男明星中是天秤座的比例比平均水平高了40%,女明星則高了接近50%!
代表性的天秤座明星有「兩屆宮鬥種子選手」孫儷和周迅,「虎撲直男選美冠軍」高圓圓,「還是天秤座跟天秤座比較配系列」的趙麗穎和馮紹峰,「歌手圈扛把子」張靚穎,「國民弟弟」劉昊然,「塘主」張翰,「老牌搖滾歌手+著名前夫」竇唯,以及以許巍洲為首的一票小鮮肉……
▍天秤座和明星夢所以,在堅決不面對自身外貌條件等的前提下,我們離明星夢難道真的只差了一個天秤座?
從嚴謹的學術思維來看,我們首先需要的是總體人群的出生星座分布,即總人口的星座結構。我們選取了CGSS2011、2012、2013、2015年四次全國抽樣調查共計38,580個樣本。
註:CGSS從2011年以後才開始收集具體到日的出生信息,大部分調查數據的出生信息只具體到月,因而無法進行星座的準確認定從整體分布看,每個星座的人數佔總人口的比重的確存在一定差別。但天秤座的童鞋數量明星比其他星座高那麼一些。對比上面的明星星座分布圖是不是趨勢非常類似?
如果不是特別清楚,我們用總樣本星座人數分布來標準化明星星座分布。這樣看起來天秤座雖然還是稍稍領先但是沒有那麼突兀了,倒是凸顯雙子座童鞋不願當明星的決心。
然而到這裡我們仍然
不能得出任何關於星座和是否成為明星之間關係的確定性結論,因為以上的結果並沒有經過嚴格的統計推斷——即要證明天秤座明星人數多不是因為抽樣誤差造成的。
鑑於明星數據沒有抽樣的基數,所以很難進行模型驗證。不過這樣卻引發了我們八卦組更大的興趣:
星座學及其配套的佔星學理論,真的會與我們的職業選擇和生活有確切的聯繫嗎?我們下面將繼續利用CGSS2011-2015的數據以及相關文獻進行較為科學地探索。
▍星座的分布前面已經展示了按星座的樣本人口分布情況,除了天秤座獨佔鰲頭以外,其餘星座分布比較均衡。
其實星座的分布,本質上與出生月份分布緊密聯繫。雖然這是一個相對「冷門」的話題,但還是有國內外的像我們一樣「執著」的童鞋對人口出生月份的分布進行了實證分析。
國外有一位「熱心網友」,利用美國保險公司的數據,進行了一次較大樣本(樣本量480,040)的匯總分析。
研究發現,按照出生日期來看,美國的情況與中國還不太一致,美國在7月到10月之間的出生的寶寶數量最多,2月份到4月份出生的寶寶相對較少。可能冬天天黑的早,也不太適合長時間室外活動,跟關燈促進生育率一個道理?
專家說,影響嬰兒出生的因素較為複雜,較為有共識的可以歸納為生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兩個方面:(敲黑板!做筆記啦)
a.生理因素方面:諸如健康水平、精子活性隨氣候變化等目前沒有統一的定論能夠證明哪一方面會對嬰兒出生的月份分布具有絕對的影響因素。
針對中國的情況,有研究對1946-1981年出生人口的月份分布進行了分析,可以看出每個月份之間出生人口數並沒有非常大的差距,10月和11月份的出生人口較其他月份稍多,這與小編的分析有共同之處。
那麼,10月份裡,天秤座是最為主要的星座,按照天秤座的生日(9月23日—10月23日)倒退大約10個月,天秤座寶寶受孕的時間,正好是我們中國的農曆新年。我想聰明的你可能是明白了一些道理。
實際上,研究還表明,在上述時間段(1946-1981年)內,婦女初婚月份分布表明,1、2月份和第四季度,也就是春節的前後,是一年中結婚的高峰時期。
從這一角度來看,小編認為社會習俗對於出生月份的分布還是要影響大一些。
▍星座與職業選擇有關係嗎?生活中,應用星座理論最多的領域主要集中在工作、情感和運勢中。小編決定對星座理論的「靠譜度」進行統計檢驗。
首先就是我們最關心的職業選擇問題,具體的做法是利用CGSS數據中被訪者的工作信息(很遺憾,CGSS沒有演員這個職業分類)來檢驗不同星座、不同象位的星座之間是否存在顯著的統計差異。
根據佔星學理論(一本正經臉),對應不同的星座,結合性格特質,會有適合不同星座特質的工作。
比如在我們的印象裡:愛自由的火象星座自由職業的比重要高於其他星座。知性智慧愛獨立的風象星座和成熟穩重的土象星座,更能夠勝任商海企業的磨練。重感情不善變的水象星座更喜歡穩定的工作,體制內的工作更加適合他們等,諸如此類。
CGSS裡職業劃分為兩類,一是根據被訪者的接受僱傭類型。雖然我們似乎看到了一點點趨勢,巨蟹座自由職業者比較少,而獅子和處女的自由職業者比較多。然而,嚴格的統計模型顯示不同星座和受僱傭類型的關係並不顯著!(Pr=0.663)。
當然我們仍然沒有死心,繼續看第二種,星座與就業單位的分布情況。射手自主就業比例最高,水瓶最低,但是模型結果仍然是不顯著(Pr=0.13)。
也許思路不太對,換一個!科學在於反覆嘗試!
來看代表風水火土不同象位的星座之間在職業選擇上是否有差異。乍一看像那麼回事,土象星座人去企業掙錢,火象星座人更追求自由,水相星座在黨政機關求穩定。
然而殘酷的統計模型告訴我們,這一次仍!然!不顯著!!!(Pr=0.495)
換句話說,
佔星網站上宣傳的星座特質並沒有影響到我們日常的職業選擇,星座與職業選擇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事實上,也有學者對星座和職業選擇之間的關係做過嚴肅的研究並發表了學術論文。G.A. Tyson(1980) 調查了10,313名大學畢業生的出生日期與職業之間的關係。一般認為,關於出生日期和職業之間關係有兩種比較流行的解釋,佔星術或出生季節假說。
研究結果表明,出生日期和職業之間沒有明顯的關係。因此,無論是星座因素還是出生季節因素都不影響職業選擇。比起星座和出生季節,受教育更能影響人們的職業選擇。
所以,你是不是更應該好好學習了?
▍星座與主觀幸福感有關係嗎?好吧,或許大家在職業選擇上都是比較理性的,那星座的不同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幸福感呢,畢竟佔星網站說我們星座不同,性格也就不同啊!
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每個星座裡,70%以上的人都對現在的生活表示「幸福或非常幸福」,總體上來說,大家的生活都是比較美滿的哈。
印象中樂觀的白羊座果然幸福比例最高,而琢磨不定的雙子座對生活的要求可能更高。感覺這次可能有戲啊。。然而,當我們又一次對星座與幸福關係進行嚴格模型檢驗後,發現第n次不顯著。
小編自此進入宕機死循環狀態,又繼續測試了星座與宗教信仰關係,第n+1次不顯著。寫到這裡,小編只想跪著唱一句:「我哭著對你說,星座裡都是騙人的。」
▍生活中的佔星學唱完歌我們還是需要回到對星座學或佔星學的理性認知上。
佔星學大約萌芽於公元前 2500 年。人們發現, 在地球運轉到每個等份星座時所出生的嬰兒,長大後總有若干相似的行為特質、性格特徵。
於是有人將這些信息聯想、串聯,加入神話的色彩,把每個人與十二星座對應起來,經過漫長的積累,歸納出不同星座的人在人格氣質、基本性格、健康與疾病等方面的特徵。
並據此預測一段時間內各星座人職業、工作、 生活、 情感等方面的發展走勢向人們提出「忠告」類建議。很多人誤以為,佔星學裡的黃道跟天上真實的星座是相關的。
但實際上,
佔星學上的十二星座跟天上的星座沒有關係。佔星學上的星座是從春分點和秋分點來衡量的。所以從科學性的角度出發,佔星學理論並不具有科學理論的支持,而是一種對人性格特徵的歸納。
事實也是,對於這種「性格歸納」的佔星學的合理性的爭論是一直存在的。1978年,Mayo, White和Eysenck在著名的《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證明水象星座有更強的情緒性,同期Smither和Cooper的研究,也得出相近的結論。
但隨後,1979年,Eysenck就否認了這一結論,原因在於,上述結論只存在於對於佔星學有認識的被試者身上,這成為了一種自我歸因的結果。
自我歸因是一種心理效應。實驗中的受試者可能在測試之前就已經被星座學說所沾染,測試的結果自然會接近星座學說的說法。尤其是當整個社會都熟知了星座論斷,並用它來描述自己,那麼「真實的」情況就變得難以了解。
這似乎進入了一種「信則靈,不信就不靈」的解釋主義境地。
之後,D. H.Saklofske(1982)等人對星座理論中的性格特質分類進行了檢驗,結果並沒有證實佔星學理論星座象位與心理學中三種性格特質有確切的聯繫。
之後的研究(Gick , Peter, Gttesman, Deobrah, Jolton & Jeffrey,1989)發現,人們對於人格描述的接受程度,與描述的方法有關係。
比起普遍接受的觀點,個體更傾向於接受那些經過一定程序推斷出來的人格描述,即使他們原來並不相信這個程序(這也被稱為Barnum effect)。
因此,佔星學的人格描述更容易被接受,僅僅是因為情境因素,而不是在佔星學解釋和個體觀察到的結果之間存在的實際關係。
看到這裡,我們的這次星座八卦探究,也是充滿有意義的,佔星學的傳播中,心理的自我強化是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佔星學理論本身。
對於為什麼星座文化能夠日趨復活,並在加入現代技術手段之後更加流行,這其中也有很多的現實需求的原因。
例如,佔星學理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對於認識自我的需求,佔星學中類型學式、權威式的表達方式,給人一種可信賴的感覺。
按照某種指引來做,似乎是非常符合某種潛在的規律的,這本身對於人的心理,特別是在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年人心中,提供了一種確定性的心理支撐。
其次,星座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友、社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圖片來源:同道大叔出於對社交的需求,加之新媒體和社交平臺的頻繁推送,生活在這個文化氛圍中,都會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佔星學的信息和知識。
所以,歸根結底,佔星學就只是八卦本身,並不比娛樂圈吃瓜讓你得到更多的準確靠譜的信息。
比起同道大叔,相信你自己的理性判斷,才是更加合理的選擇,畢竟生活中,自我的建構才是最為重要的體驗。
當然在需要的場合,佔星「學」仍然可以成為社交的粘合劑。你仍然可以跟人聊星座,不過看過本篇推文的聰明的你,會得瑟地告訴他們請跟我一起唱「星座裡都是騙人的」,然後一起「洗心革面,重新作人」。
【參考文獻】本期撰稿: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社會學博士生 王涵
本期編輯: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研究生 王中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