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畫的前世今生|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文人畫嗎?

2021-01-08 探墨藝術

現代中國畫的兩大體系分別是工筆和寫意,這是教育界根據中國畫的兩種風格特徵而確立的。

但在現代以前,它們還不叫這個名字,那會兒中國畫兩大類有著非常高大上且牛逼哄哄的名號——

一聽就知道這不是一般人畫得出的。

始於唐

所謂院體畫,以古代畫院作品為主,畫面極工極細,筆下多營造,外加各種敷色、罩染,那叫一個精細。不過這不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按下不表。

說回文人畫。文人畫以水墨為主,重意境,寫胸中塊壘,即:

文人畫的鼻祖是王維,對,就是那個課本必背篇目的王維。

王同學對佛教很是感興趣,這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名維,字摩詰,合起來就是佛教裡的「維摩詰」——於是他對哲理、意境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就特別推崇,他的《山水論》開篇就說:

凡山水畫,意在筆先。

這就定下了文人畫的基調。我們文人畫,不玩精細穠麗、寫形傳神那一套,講究的就是一個意境。

發於宋

如果說王維是文人畫的苗頭,那麼到了北宋,這個文人統治階級的時代,文人畫算是迎來了生長的春天。

這個時候,院體畫正處於高光時刻,可謂盛極一時。但是盛極意味著到處都是,容易審美疲勞啊,於是有人開始覺得沒意思了。

蘇軾 《枯木竹石圖》

北宋別的不多,文人絕對不少。文人嘛,知識傍身,多少都是有傲氣的,他們覺得院體畫一味寫實太過匠氣,畫應該同詩書一樣,抒發我的情懷、表達我的品格,於是,文人畫開始崛起了。

北宋的文人畫以蘇軾為代表。蘇軾對王維的畫就很推崇: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可見文人意趣總是相投。蘇軾確立了文人畫的精神和內涵,但他自己畫得不多,大概領袖級別的人物總是不出手的。

文同 《墨竹軸》

不過他的好基友文同畫得不少。文同,字與可,此人擅長畫竹,大概覺得只有君子之稱的竹才能代表自己高潔的德行,畫功相當不俗,成語「胸有成竹」就是出自於他。

蘇軾、文同開創了文人畫的枯木竹石題材,緊隨其後的米芾、米友仁父子就在山水上搞出了名堂。

米友仁 《雲山圖》

米家父子以山水畫聞名,見識過江南煙雨疊嶂的他們決定不走尋常路,畫起山來不勾線也不畫皴,就用墨點染,要的就是氤氳的感覺,成功打出了山水的文人風格。

不過這個時候文人畫還不叫文人畫,叫士人畫,名字還是蘇軾提出的:

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氣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毛皮槽櫪芻秣,無一點俊發,看數尺便倦。漢傑真士人畫也。 ——《跋宋漢傑畫山》

此時的文人畫具有「文人」與「士人」的雙重性。文人畫的核心是作品中蘊含的文人意識,但文人畫群體屬於士人階層,而在北宋的大環境下,「士人」和「文人」是無法割裂的。

合於元

風水輪流轉,到了元代,文人畫成功壓倒院體畫成為繪畫主流,代表人物為「元四家」。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局部

此時的文人畫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文人畫」,創作主體不再限於士人。由於朝代更迭,文人們自覺要堅守民族大義,要麼不想入仕,要麼不能入仕,那怎麼辦呢?

古代文人還有終極大招——寄情山水,於是這個時候大家的畫大都帶有隱逸之氣。

倪瓚 《安處齋圖》

可能是隱逸的日子太閒散,文人們多花了點功夫琢磨,把畫和詩書結合了一下,然後就出現了元代文人畫詩、書、畫皆重的新面貌。

盛於明

要說文人畫的巔峰時刻,還得是明朝。

這時候,文人畫的發展已經相對成熟,但一部分特立獨行的文人大大覺得一般的寫意還是太規矩了,不足以表達自己內心洶湧的情感,於是一匹黑馬殺了出來。

徐渭 《水墨葡萄圖》

此前的文人畫雖然追求神韻,但並沒有完全放棄形態,大寫意橫空出世的時候:形態是什麼?神韻才是王道!

而明末時,一個人的出現更是將文人畫推上了神壇。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非常重要的一些書畫概念,比如文人畫、南宗、北宗,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書畫理論狂魔——董其昌。

他將文人畫的發展捋了一遍,提出「文人之畫」的概念——

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其後董源、巨然、李成、範寬為嫡子。李龍眠、王晉卿、米南宮及虎兒皆從董、巨得來,直至元四大家黃子久、王叔明、倪元鎮、吳仲圭皆其正傳。——《畫禪室隨筆》

明朝時文人之間時興「悅禪之風」,於是他又根據佛教禪宗的南北宗論調劃分了中國畫的南宗與北宗,將中國畫的兩大傳統正式確立。

但你要認為他只會搞搞理論那就大錯特錯了,他不僅是明朝的高官,還是有名的鑑藏家、書畫家,妥妥的多專業成功人士。他對文人畫相當推崇,自己的書畫也是很拿得出手的 ↓

董其昌行書卷
董其昌 《夏木垂蔭圖》

文人畫經過董其昌之後徹底成為中國的繪畫正統,並且深刻影響著後來的清代畫壇,出現了「四王」的南宗正派,也有「四僧」的奇崛桀驁,而隨著書畫的商業化發展,更有「揚州八怪」式的專職文人畫家。但直到20世紀初,陳衡恪先生才明確提出了「文人畫」的概念:

何謂文人畫?即畫中帶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工夫,必須於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謂文人畫。 ——《文人畫之價值》

而如今的所謂「寫意畫」,失去了文人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核心,早已不具「文人畫」之名,淪為畫種罷了。

相關焦點

  • 陳師曾:文人畫之價值
    陳師曾 讀畫圖軸何謂文人畫?即畫中帶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工夫,必須於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謂文人畫。或謂以文人作畫,必於藝術上功力欠缺,節外生枝,而以畫外之物為彌補掩飾之計。殊不知畫之為物,是性靈者也,思想者也,活動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單純者也。否則直如照相器,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貴乎人邪?何重乎藝術邪?
  • 從《枯木怪石圖》,看文人畫精神
    《枯木怪石圖》與《瀟湘竹石圖》正是文人畫家皆喜歡的沒有常形的題材。既無常形,也就不易被形所困,更避開了文人畫技缺乏的弱點。畫的亮點不在形似,那作品要表現什麼呢?於是蘇軾又提出了「常理」一說。  「常理」的「理」既是畫中物象的自然規律,又是文人的畫理與畫法,更重要的是畫外的功夫與修養。明代文人畫家董其昌說過,學畫需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方能胸襟開闊,見識深遠。
  • 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解讀中國古代文人畫與時代覺醒
    參與雅集的這批人當屬北宋文學、書法、繪畫等各界翹楚,也是中國古代文人階層的代表。文人畫正起源於此。與由工匠所畫、具有功能性的畫工畫不同,文人畫的題材不拘一格,完全取決於畫家本人的創作意圖。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孔令偉指出,文人畫與畫工畫的重要區別正在於題材的自由選擇問題,自唐代王維起,繪畫藝術創作體現了「畫乃吾自畫,書乃吾自書」的自覺。
  • 借畫抒情,北宋後期,文人畫不拘泥外在的形式,追求內在的詩意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北宋後期,蘇軾、李公麟、米芾等倡導不同於世俗畫工畫的士人畫(即文人畫),強調繪畫不拘泥於外在的形似,要追求內在的詩意和思致,由此導致了文人花木畫,尤其是竹、梅、蘭等水墨寫意題材的發展。
  • 對談|從錢瘦鐵先生說開去:關於文人畫中的筆墨與暢神
    還有一個是暢神的問題,為什麼提「暢神」兩個字,這就歸到中國畫的追求,為什麼要畫中國畫?為什麼要欣賞中國畫,中國畫到底會給你帶來什麼,中國畫為什麼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為什麼中國畫的語境裡總是對過於職業性的畫匠有批評,古人講士夫畫、畫匠畫,這個區分是什麼原因?其實中國畫根本的問題,我覺得不是一個純粹的繪畫話題,而是一個文化與生命的話題。
  • 「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的最後高峰」
    他為人低調,樂廣交好友,其更有「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之稱謂,並且一直為石鼓文和文人墨客們所研究,面對如此大家,不得不去重點研究學習一番。說了這麼多,想必對書法史了解充足的各位書友,便已經知道其為何人了。
  • 揮灑自如,文人畫風,李鱓繪《花卉冊頁》
    李鱓是清代前期著名畫家,他辭官以後在揚州以賣畫為生。由於他畫功精湛,後人把他列於揚州畫派佼佼者的行列。李鱓擅畫花鳥,他曾經拜入蔣廷錫的門下學習工筆花鳥技法,而後又跟隨高其佩學習寫意技法。他在創作中擁有極大的選擇空間,無論畫工細的還是寫意的作品都能遊刃有餘。
  • 「雅」「俗」之辨:明清文人的「關係學」
    還有一些被精心雕琢出來的雷同故事,如這種人一定是早年天賦異稟,一定是中年科場失意,一定總是你說東來他偏說西,否則不足以標榜出自己的另類身份,與對拘守常軌的不屑。不管是假「裝酷」還是真「率直」,另類標籤都是和情色怪誕脫不開的。如唐伯虎永遠都是一副「花痴浪子」的模樣,不時勾引良家婦女,畫作不是仕女名媛就是青樓宴飲。再看那風流畫聖徐文長更是殺妻癲狂,「無惡不作」。
  • 文人畫家「澄懷觀道」的繪畫態度,暗合了「士志於道」的思想
    作者:雷濤、徐華、王萬成文人畫在字面上雖未與「士人精神」發生關係, 但文人畫家「澄懷觀道」的繪畫態度, 卻暗合了「士志於道」的思想。可以說, 文人畫家與非文人畫家最根本的區別不在於畫面風格和畫家身份, 而在於對「道」的體悟和表現。
  • 前世今生真的存在嗎?
    彼岸花,奈何橋,若說沒前世,為何今生只愛倚橋,尋尋覓覓。彼岸花,孟婆湯,若說無今生,前世為何要過橋,來來往往。這世間看不盡的紅塵,前世看不到今身。這世間看不透的浮塵,今生擠不進前身。前世今生。飲不盡,一輪秋,秋天明月,幾時有。今生孤寒。孟婆湯,喝一口,忘盡一生一世,落落浮沉。奈何橋,走一遭,那管三生有幸,伯仲難分。別問我,有沒有前世今生,別問我,今生前世有沒有。只希望今生今生固守初,一二變,變三有,你是你,我是我,我們坦蕩如砥。
  • 客廳掛什麼畫能帶來好運?家裡掛畫需要注意這些 不知道的別亂掛
    於風水來說,水來財,魚也有招財納福、年年有餘之意,所以這幅釣魚圖也是既別致又吉祥的一幅作品,掛在玄關定能給你意想不到的裝飾效果~ 2.客廳掛畫——《雪中梅雀》
  • 文人真是窮酸文人?說出來你不信,魯迅年入千萬,北京輕鬆買房
    從古到今,所有的文人都免不了被冠上窮酸兩個字,話說回來也確實是這樣的,一來讀書的成本比較高,大家都把家當用在讀書上了,生活方面就沒什麼富餘,二來讀書人想要發達富貴就只能通過科舉這樣一條路,而科舉制度則是相當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被刷下來的才是大多數,真正能金榜題名的人是少之又少,於是文人們就長期以一種窮酸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
  • 徐悲鴻喜愛畫動物,你知道嗎?他最愛的動物並不是馬,而是獅子
    徐悲鴻 獅子 網絡圖片徐悲鴻畫馬矯健,畫水牛則強調溫純敦的憨態,「芳草得來且自飽在動物畫中,鵝、貓、是徐悲鴻不會輕易為之的畫題,即便為之,在當時也很少有人得到,主要是他贈與摯友或學生,因此市場上流通的作品不多,而一旦傑作出現則價格不菲。
  • 元代中後期的文人山水畫:細說元四家的藝術新變及其表現
    首先,「元四家」皆出身於文人士大夫階層,他們與那些職業畫家不同,作畫不為名利,只為陶冶性情、即興抒情,於畫作中表現自己的抱負、理想,寄託自己的情感。個人情感世界與客觀審美物象的結合為「元四家」山水畫藝術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礎。而元四家中的文人畫傾向構成了這一時期山水畫藝術精神的外在符號表現。
  • 客廳應該掛哪種畫?家裡好不好看 這幅畫說了算
    ,但是你完全不用擔心鄭曉京的牡丹國畫,他以文人風格作畫,畫出的牡丹自然也是典雅脫俗、別有一番韻味的。牡丹國畫獨有的王者風範,可以讓你的客廳變得高檔、大氣。畫中的蝴蝶不僅生動了畫面,也增強了這幅畫的「味覺」效果,將此畫掛在客廳內,仿佛整個家都充滿了沁人心脾的花香。從風水角度來看,牡丹國畫還能為家裡帶來財運,有招財納福、吉祥富貴的象徵,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 在這本書裡,讀懂紫砂壺的前世今生
    你看乾隆年間的陳曼生,他設計了很多樣式,世稱「曼生十八式」。他是個大文人,大書法家,他設計的壺,文人氣質非常濃,現在很少有這種氣質的文人了。文學修養是最關鍵的,現在的文人畫家都少了,哪有個文人畫家?你做紫砂壺只有技術沒有文化,很難成為「家」。「家」是一件有文化的事情。
  • 你相信前世今生「輪迴說」嗎?拉姆拉措,據說能看到你的前世今生
    你相信前世今生「輪迴說」嗎?拉姆拉措,據說能看到你的前世今生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相信前世今生「輪迴說」嗎?三生三世這樣的故事似乎只有小說中會出現。但是在西藏,有這樣一個湖泊,至今仍然起著「回顧」和「預示」的作用,這就是拉姆拉措。
  • 罵人也是技術活,古代文人是如何優雅的罵人的?
    那麼,文人是如何優雅的罵人的?相傳,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臉長,其妹子出句嘲笑他:「昨日一滴相思淚,今日方流到腮邊。」蘇東坡反唇相譏:「蓮步未離香格下,額頭已到畫堂前。」小妹不甘示弱,又笑哥哥的滿臉鬍鬚:「欲叩齒牙無覓處,忽聞毛裡有聲傳。」據說,蘇小妹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選婿。當時消息一傳出,呈文求婚者不計其數。
  • 五本前世今生的甜文:前塵往事難忘記,今生依然愛你
    1、《命中未定》作者:時久短書評:本文講述了一個前世今生的四角戀愛故事。男二和女二是命中注定的愛侶,生生世世相戀。女主每一世都對男二一見鍾情,不擇手段也要得到他。現代的女主通過夢境和第一世的自己合謀迫害女二,卻還是斬不斷她和男二的天賜姻緣。在拆散他們的過程中,女主漸漸迷失本心,卻不知道在她追逐男二的同時,男主也在追逐每一世的她。
  • 《教師節的前世今生》上線,預祝教師們節日快樂!
    預熱了兩天的短劇《教師節的前世今生》終於在教師節前與大家見面了,該劇由UBTV小主播獨家策劃拍攝,文新直營中心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