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雜誌丨中國誠通 從滅火器到助推器

2021-01-13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英才雜誌 ,作者張延陶

英才雜誌

《英才》雜誌創刊於1997年10月,是一本專注報導公司領袖和領袖公司的商業財經雜誌。

1月11日,《英才》雜誌刊發中國誠通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碧新專訪文章《中國誠通 從滅火器到助推器》,全文如下:

作者 | 張延陶

閱讀所需約20分鐘

4個月償還68億緊急債務「解困」中國鐵物;1個月快速決策出資18億助推國航定增。國企身陷燃眉之急時,中國誠通往往衝鋒一線;然而不同的是,中國誠通已經從「滅火器」變為「助推器」。

2005年到2015年這10年間,作為國資委確定的資產經營試點企業,中國誠通進行了大量的不良資產處置和處僵治困工作。10年間,先後完成6戶中央企業、14戶中央企業二級企業等重組整合,共涉及法人企業600餘戶、資產債務800億元、分流安置員工8萬餘人,為中央企業非主業處置及不良資產市場化、專業化運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5年來,中國誠通成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發起成立國調基金、混改基金。目前,國調基金已累計籤約投資金額1100多億元、完成投資交割900多億元,對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重點央企給予了有力支持。

在推動國有企業結構調整、獲取市場化投資回報和推動資本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同時,中國誠通「幫助別人,成就自己」。近5年來,中國誠通的企業規模也在快速壯大。合併報表顯示,資產總額從714億元增加到4000億元,增長5.6倍;淨資產從330多億元增加到2100億元,增長6.4倍;利潤總額從8億元增加到100億元,增長12.5倍。

從國調基金到混改基金,中國誠通兩隻國家級基金,總規模達5500億。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2020~2022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關鍵期,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中國誠通將如何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

據此,中國誠通集團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接受了《英才》雜誌的專訪。

國調基金的雙重使命

既要有較好的市場回報,又要推動國企結構調整

在中國誠通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碧新看來,中國誠通投資的使命並不只是賺錢,更是創造價值。

朱碧新所說的「價值」究竟為何?他向《英才》記者分享了記憶猶新的一項投資案例。

2017年3月13日,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參與中國國航(601111 SH)非公開發行項目正式公告。國調基金以18億元成功認購中國國航2.31億股,鎖定期12個月。中國國航本次募集資金總額約112億元,所募集資金將用於中國國航的業務服務升級和改革轉型,包括購買波音B787飛機、電子商務升級改造、機上WIFI等項目。

朱碧新回憶:「當時國航募資112億,國調基金對這次定增給予了配合。從結果來看,一是國調基金以18億元認購中國國航2.31億股在當時的資本市場形成了帶動作用;二是助力國航實現募資目標;三是投完以後,資本市場響應積極,獲得了比較可觀的投資回報,實現了多方共贏。」

除了創造市場化的投資回報以外,國調基金更大的價值就是在於推動國有企業結構調整。

在結構調整方面,國調基金先後參與了央企ETF基金、三大航空公司、中遠海運、中廣核、中國電建、國電南瑞等項目,通過國有資本推動航空、電力、化工、能源、裝備製造、航運、大數據、鋼鐵、核電、現代基礎服務等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國調基金也在以多樣的形式,參與、影響、推動著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

在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出資129.75億元參與中國聯通混改,持股6.11%,成為其第三大股東,助力中國聯通形成混合所有制股權結構和健全的公司治理機制,保障國有資本在電信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出資參與中糧資本、華能資本、中信戴卡混改項目,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助力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方面,國調基金投入140多億元,並引領撬動社會資本上百億元,助力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央企改革發展。通過權益性資金注入和市場化機制引入,助力中國重工、中船工業、中國中鐵、中國鐵物等降低資產負債率,化解財務風險。積極支持央企系統海工資產處置盤活等。

在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國調基金加大向前瞻性戰略新興產業布局力度,助力攻關國內技術「卡脖子」問題。重點聚焦晶片設計和製造、人工智慧、物聯網、5G基礎設施等領域。先後投資了中芯國際、大疆創新、航天科工火箭、海爾卡奧斯等高科技企業;投資布局洛陽鉬業、威馬汽車、特來電等新能源領域上下遊頭部企業,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投資藥明康德、諾成健華、康龍化成等頭部醫藥類企業,助力我國成為全球生物醫藥行業領跑者;與招商局、中信、華潤等企業搭建子基金,帶動社會資本助力我國高端製造、現代農業、醫療健康等產業升級和境外投資布局。

隨著「十四五」時期的到來,我國即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也成為必然要求。國調基金的使命既要一以貫之、同時也要與時俱進。

加速蛻變

中國誠通轉型升級的步伐越來越快

相較於更加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國調基金一期,國調基金二期將有著怎樣新的變化?

朱碧新認為:「作為資本運營公司來說,整個「十四五」以及未來到2035年,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於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加大數字經濟、現代物流體系、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力度。」

基金也經受住了國內外資本市場波動的考驗,連續四年實現盈利,連續三年分紅,退出項目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20%。

從國民經濟的蓄水池,到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企業、再到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29年間,中國誠通集團實現了轉型升級的三級跳,但每一次轉變的速度都較之以往大幅度提升。

2016年2月,中國誠通被確定為中央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中國誠通僅在半年有餘的時間內就完成了改組組建、戰略制定、明晰框架等一系列工作。通過在大量央企的改革、轉型案例中上下求索,不難發現,機制紅利的釋放往往收效甚佳。

中國誠通結合運營公司的新使命、新要求,提出了以新設的方式實施改組;集團自身也明確了「強總部、大運營」工作格局;最終明確了運營公司願景為「國家財富運營管理機構和國家治理可以信賴的資本力量」。

據此,中國誠通在較短時間內搭建了符合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需要的治理體系、組織架構、運行機制,又有效利用了既有團隊、治理、文化、能力等資源稟賦,使運營公司作用得以迅速發揮。

2016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中國誠通作為主發起人,攜手9家央企、地方國企和金融機構,共同發起設立了總規模人民幣3500億元的國內最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朱碧新告訴《英才》記者,目前國調基金投了將近80多個直投項目,接近20個子基金。

風口之上,中國誠通的身影頻繁出現。由國調基金參投並成功上市的企業名錄中,不乏中芯國際這樣的關鍵企業,也有京東健康這樣的知名公司;與此同時,根據公開新聞顯示,國調基金已經分別圍繞物流、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行業,牽頭主辦了3場閉門沙龍。

這既是國調基金投後賦能的有益探索,同時也是參投多種所有制企業的體現。

當前,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正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三年行動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備受全社會的關注。

2020年2月,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中國誠通牽頭髮起的另一隻「國家級」基金——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獲國務院批准。混改基金也採取公司制形式,基金總規模2000億元、分三期募集,一期註冊資本707億元,已於12月29日在上海掛牌成立。

朱碧新表示,混改基金將堅定抓住混合所有制改革帶來的戰略機遇,積極布局重要國有企業產業鏈關鍵領域與核心技術,聚焦科技創新領域不同所有制的協同發展與合作機遇,主要投向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與國調基金形成各有側重、互為支撐的協同關係,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朱碧新介紹,面對疫情的挑戰,混改基金在募資過程當中面臨的挑戰不小。但在國務院國資委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兄弟央企積極配合、地方國企積極參與、民營企業的共同支持下,一期由中國誠通作為主要發起單位,攜手十家央企、七家地方國企和兩家民營機構,募資規模達到707億。

國調基金與混改基金的相繼成立推動結構調整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進而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朱碧新向《英才》記者分享了中國誠通的投資理念:「幫助別人,成就自己」。

此外,中國誠通還積極參與央企股權多元化改革,發揮股東重要作用。參與了國家管網公司組建,出資643.5億元,持有12.87%的股權,成為國家管網公司並列第二大股東。牽頭搭建中國綠髮平臺,全面承接國家電網持有的魯能集團100%股權,成為中國綠髮第一大股東,助力中國綠髮打造聚焦綠色產業、幸福產業、文旅產業的一流企業。牽頭重組整合天津力神,發揮好資本運營公司平臺功能和股東作用,推動央企新能源產業鏈上下遊的整合和協同,帶動央企新能源產業更快更好發展。作為並列第一大股東與中國海油攜手組建央企海工裝備資產處置平臺,統一負責中央企業庫存海工裝備資產的「集中劃轉、集中管理、集中改裝、集中處置」,積極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海工裝備企業。中國誠通還以積極股東身份對國資委劃轉的央企上市公司股權進行管理,已接收並管理23家中央企業近700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股權,確保國有股權的保值增值。

打造博採眾長的投資風格

「投資人所處角度不同,對風險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是投資者邏輯是一致的。」

國調基金落地至今已近5年,混改基金如何形成自身的差異化,是中國誠通面臨的一項課題。

一直以來,混改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國企改革中最受關注的內容。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混改的提法與往年有所不同。從2018年的「穩妥推進」到2019年的「積極穩妥推進」,再到2020年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看出,隨著混改企業比例的不斷提高——國務院國資委2019年披露的信息顯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國企戶數佔比超過70%,比2012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相關工作的重心也在由注重「混」向注重「改」轉變。

混改有兩個方向,一是釋放國有獨資、絕對控股,讓民營股份參與股權結構和治理結構的完善,以更加適應市場,從而提升效率、活力、競爭力;另一方面,一些優秀的民營企業,也希望藉助國有企業的機制體制,形成更好的法人治理結構。

據此,中國誠通在資本引入、產權多元化等方面做出了新的嘗試。

混改基金是中國誠通作為資本運營公司助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可以利用混改基金的平臺優勢,拓寬社會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渠道,提升國有資本運營質量和效益,為資本市場帶來改革紅利。

社會資本的引入固然重要,然而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國企提升運營效率的過程中,產權、股權結構的優化同樣是重中之重。

朱碧新告訴《英才》記者:「首先,在設計混改基金之初,基金層面的混合所有制就是我們的一個重要考量,具體比例要看市場化募資情況;同時,管理機構方面,我們希望股權是多元化的;第三,混改基金的設立將遵循市場化機制引入人才,構建專業化團隊。」

他同時坦言,國調基金與混改基金都要確保投資「零風險」。

據了解,在國調基金層面和基金管理公司層面分別設立投資決策委員會,單筆投資金額30億元以上的項目由國調基金的投資決策委員會進行決策,30億元及以下的項目由基金管理公司投委會進行決策,單個子基金投資規模或單筆項目累計投資金額超過基金註冊資本15%的特殊或重大項目,需由國調基金股東會進行特別決議。

在「賺錢」的同時,國調基金與混改基金是有著雙重使命的——推動結構調整、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朱碧新強調:「國調基金、混改基金都會履行推動者義務、保障投資者利益、更會嚴守風控者責任。」

雖然根據投資人所處角度不同,對風險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是對於投資者而言,創造價值的邏輯是一致的。

目前,在央企的結構轉型升級中存在著一些優質項目。擇優而投,將為中國誠通的基金運作創造機遇。

為此,誠通的投資團隊也保持了和優秀投資機構的頻繁交流。「在廣泛學習、博採眾長的基礎上,誠通會結合自身實際,形成投資原則和風格。」朱碧新總結道。

紓困組合拳,助力央企高質量發展

募資上市、逆市發債,鐵物轉危為安。

2020年風險頻發的債務市場令人們記憶猶新,而中國鐵物卻逆勢於12月23日完成10億元私募公司債發行,時隔4年以AAA主體評級重返債券市場。

時間回到2016年。這一年,中國誠通不僅成為了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正式牽頭髮起設立了國調基金,還託管了處於債務危機中的中國鐵物。

2016年4月,根據國資委的部署,由中國誠通對中國鐵物實施託管,化解處置中國鐵物由於前期擴張過快、風險控制不嚴導致的債務危機,促進中國鐵物實現改革脫困和轉型發展。

在這一過程中,朱碧新坦言,接手中國鐵物時面臨的緊急債務無異於被捆縛住手腳。

根據資料顯示,中國誠通託管中國鐵物時,後者面臨著4個月內必須償還68億元的債務以及半年後300多億元的應償債務。當時中國鐵物資產負債率達到125%。為此,中國誠通通過與相關債權人談判,通過擔保的方式實現了資產的解封,在盤活資產的基礎上,妥善償還了緊急債務。

同時按照「同債同權」原則,就總額337億元的金融債務達成了債務重組方案,並通過盤活資產、清欠回款等方式如期完成了長期債務的償還任務。

2020年9月25日,中鐵物晟與一汽夏利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獲證監管會無條件通過。標誌著中國鐵物重組上市的工作正式進入倒計時。2020年12月15日,*ST夏利發布公告,一汽夏利更名為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新增高鐵設備、配件製造及銷售、軌道交通工程機械及部件銷售等。此次更名,意味著中國鐵物重組上市之路基本完成。

目前,中國鐵物已全面恢復生產經營,1-10月實現營業收入近500億元、利潤總額近20億元(同比增長71%)、淨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72.3%)。本次重組上市的主體繼承了中國鐵物最核心的資產和業務,重組完成後,將實現中國鐵物核心資產證券化目標,提升資本市場形象與公司治理水平,本質脫困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標誌性成果。

縱觀中國鐵物的「涅槃重生「,誠通作為資本運營平臺,發揮了相應職能。強化了資產管理功能,為央企高質量發展做出了服務。

控股經營優化整合

化繁為簡,深化資源整合

回首中國誠通的歷史沿革,類似於託管中國鐵物的處置央企不良資產案例不在少數。經過多年持續重組整合,中國誠通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一些「控股經營」產業,包含了倉儲物流、造紙、大宗貿易等。

朱碧新告訴《英才》記者:「成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的近五年來,原有的控股經營產業資源不斷整合,市場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經營業績穩步提升,在集團向資本運營公司轉型的過程中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國儲運、中國物流、華貿物流等綜合物流企業,在全國擁有物流網點260多個,土地面積1600萬平方米,自有倉庫550多個,鐵路專用線 70餘 條;在英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美國、阿聯、新加坡、越南等國家都有物流網點。

中國紙業是唯一以林漿紙生產、開發和利用為主業的中央企業,是中國第一大針葉漿生產商和第一家液體食品包裝紙板生產商,在持續改造、提升傳統林漿紙產業的同時,確定了「漿紙+生態」雙輪驅動戰略,推動園林綠化、生態環保、汙水處理、固廢處理等業務發展。

誠通國際是在俄羅斯紮根最深、影響最大的中國企業和俄羅斯中國總商會會長單位,所投資的格林伍德國際貿易中心是俄羅斯規模最大的中資企業展示窗口和發展平臺,每年為當地創造1.2萬個就業崗位、帶動中俄兩國貿易金額超過20億美元,為推動兩國企業交往和經貿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誠通人力目前共為2000多家外企、國企和民企的近10萬名員工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管理和服務20餘家改制企業的近萬名離退休、內退人員,服務能力輻射全國236個城市。

誠通建投是以服務國有資本運營為宗旨,有效盤活利用央企土地資源、豐富完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功能的重要平臺。此外,中儲智運在不斷改革創新的過程中,逐步發展成為國內無車承運人的排頭兵。

此外,中儲智運在不斷改革創新的過程中,逐步發展成為國內無車承運人的排頭兵;中儲股份、嶽陽林紙和中特物流三家「雙百企業」完成階段性評估和綜合改革方案備案;中國紙業所出資的誠通生態作為全國第四批混改試點,完成戰略投資者引入,聚焦生態環保產業。

辯證的看,歷史沿革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有積累的硬實力、軟實力;另一方面也遺留了一些問題。如何做好化繁為簡的工作也是對中國誠通的考驗。

試點以來,中國誠通立足於提高核心競爭力,推進所出資企業重組整合,2018年,集團高效平穩完成了所出資企業——誠通金屬改革重組工作,以市場化方式實現優質資產內部優化配置。2019年,完成了三家駐港企業整合工作,擔負境外資本運營任務。同時,集團不斷深化內部資源整合,持續出清低效、無效殭屍企業。

無論是設立國調基金、混改基金;還是實施資產重組、股權劃轉。中國誠通都在一以貫之的助力提升國有資本流動性,推動央企實現高質量發展。

朱碧新告訴《英才》記者,十四五階段,中國誠通將致力於打造萬億資本運營公司。

「不把資本的規模做起來,不把資本的實力做上來,資本運營公司的助推就沒有力量。」朱碧新說道。

原標題:《英才雜誌丨中國誠通 從滅火器到助推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誠通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碧新會見北京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範文仲
    下一步中國誠通將積極發揮資本運營功能作用,深化與北京金控在基金投資、資產管理、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共同為北京市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他希望,未來全面深化與中國誠通的合作,在基金投資、不良資產處置與管理、金融服務等領域加大協同,共同為化解金融風險,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北京市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集團金融管理部負責人,北京金控投資管理部負責人等參加會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誠通,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建設》雜誌創刊
    《中國建設》雜誌創刊號 1952年1月 《中國建設》雜誌第1期正式出版 宋慶齡收閱《中國建設》雜誌1980年第6期 《中國建設》是由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國家名譽主席、中國福利會創始人宋慶齡創辦,中國福利會出版的綜合性
  • 從嚴重虧損到涅槃重生:中國鐵物的改革脫困之道
    如果中國鐵物無法在短期內處理好債務風險問題,後果不堪設想。4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宣布,由中國誠通託管中國鐵物,並對中國鐵物領導班子進行重大調整,成立管理委員會負責重大事項決策,時任中國誠通董事長馬正武兼任中國鐵物黨委書記、總經理、管委會主任。籌錢還債,成為馬正武領導下的中國鐵物管委會第一要務。
  • 匯聚國際青少年英才:第39屆青創賽英才計劃展評活動成功舉辦
    2019年3月25日下午,第39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期間,英才計劃(北京)展評活動在北京科學中心成功舉辦。中國科協院校合作處副處長侯春旭,項目主管王朝剛及來自美國的三位專家出席了會議。來自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及澳門地區的優秀學生和英才計劃(北京)優秀學生代表展示了自己的科研項目。本次活動旨在為青少年科技愛好者們搭建「以科會友」的橋梁。考慮到國際友人參與以及為提升英才計劃(北京)學生應用英語表達的能力,活動採用全英文語境,方便青少年、外籍專家等之間的交流。會上,各地學生代表依次上臺演講,學科涉及生命科學、計算機、工程學、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
  • 我太喜歡生氣了,我就應該跟滅火器談戀愛!
    我太喜歡生氣了,我就應該跟滅火器談戀愛!就是為了不讓別人看扁 16.我太喜歡生氣了 我就應該跟滅火器談戀愛
  • 如何理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人才觀為指導,繼承黨的優良傳統,放眼世界與未來,總結人才工作實踐經驗,鮮明提出,「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來」「物質資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卻會越用越多」「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科學論斷,從而把馬克思主義人才觀推進到新的時代高度,為做好新形勢下的人才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 2020年中國基督教雜誌《天風》開始徵訂了
    2020年中國基督教期刊《天風》日前已經開始徵訂了。《天風》創刊於1945年,是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主辦的基督教刊物。雜誌宣傳國家宗教政策法規,闡述基督教教義,牧養關懷信徒,引導信徒愛國愛教,做光做鹽。
  • 北大清華設立"數學英才班" 目標直指競賽生
    北大「數學英才班」2018年擬招收不超過30人,錄取至「數學類」專業。無獨有偶,前不久清華大學也首次公布了「丘成桐數學英才班」招生辦法,擬招收不超過15人,錄取至「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在高考前夕,這兩所高校紛紛設立「數學英才班」,目標直指競賽生。
  •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且看「00後寶藏少年」展英才
    新華網 發  交流對話會上,少年英才介紹了各自參與「英才計劃」等活動的學習成長經歷和收穫體會,向院士專家提出了關於科學思維、科研道路、人工智慧、太空探索、科學倫理等熱點問題,院士專家們用深入淺出的語言一一進行解答,他們風趣幽默的語言,充滿睿智的思想,燃起了少年英才對科學嚮往的火焰。
  • 我在中國的2020丨真實記錄武漢的日本人 爆紅半年後這樣說 →
    有的日本人對我說,你肯定收了中國政府的錢,你是間諜。他們說的不對,我們只是自己想拍,所以去拍而已。」   △《好久不見,武漢》   「爆紅」這半年來,42歲的竹內亮第一次拍時尚雜誌、接受了數十家媒體的採訪、辦公室搬到租金更貴的園區……他笑說自己「
  • 天妒英才,Yohan去世!盤點十大英年早逝的中國明星
    很多明星都英年早逝,空有一身才華,只可惜天妒英才。 2、鄧麗君 1995年5月8日,42歲的中國臺灣女歌手鄧麗君因支氣管哮喘逝世。 3、梅豔芳 2003年12月30日,40歲的中國香港女歌手梅豔芳因宮頸癌去世。
  • 「河洛英才計劃」團隊日內瓦發明展摘金
    昨日從市人才辦傳來好消息,由我市「河洛英才計劃」邢新會團隊主持研發的科研項目,在前不久舉行的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喜獲金獎。  昨日從市人才辦傳來好消息,由我市「河洛英才計劃」邢新會團隊主持研發的科研項目,在前不久舉行的第45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喜獲金獎。
  • 山東英才學院
    普通本科計劃招收2540人 有四個校企合作專業 ——訪山東英才學院招辦主任楊國縫 摘要 山東英才學院今年共開設38個本科專業,在全國27個省、直轄市投放普通本科計劃2540人。楊國縫:對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執行相關省份的投檔規定,按「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原則接受投檔,第一次填報志願的投檔考生不足時,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徵集志願考生。對未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按照「志願優先,從高分到低分錄取」的原則錄取,先錄取第一志願報考本校的考生,第一志願投檔考生不足時,再錄取第二志願考生,以此類推。
  • 去年訂閱的雜誌到今年一本沒收到,起訖日期說變就變
    近日,市民胡先生向新民晚報反映,去年8月,他在上海書展上訂閱了一份《幸福寶寶》雜誌,訂閱期為一年。讓他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從去年到現在,竟然一本雜誌都沒有收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去年至今雜誌一本也沒收到胡先生告訴記者,去年8月份,他在上海書展上訂閱了中國福利會的一本月刊雜誌《幸福寶寶》,按照約定,胡先生應該收到自2018年9月始,至2019年8月終,為期一整年的雜誌,價格為96元。「去年已經過去了,今年也已經過了半個月,但到現在為止,我一本雜誌都沒有收到!」
  • 江蘇英才公司回應「認證中心被指山寨」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盧義傑     2017年9月4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刊發報導《自造的資格考試 山寨的認證中心》,披露部分考生反映其在江蘇英才職業技能鑑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蘇英才公司」)考取了「助理建築造價工程師」等《註冊職業資格證書》,但發現該職業資格證書並非國家頒發,部分考生擔心「可能拿了個假證」的情況。
  • 「山城英才」決高下 競技擂臺展風採
    6月18日,在萬眾矚目中「山城英才」論壇第四期拉開帷幕。本期創新採用激烈的淘汰賽制,選手之間的博弈比拼激動人心,精彩的表演使得現場氣氛節節攀升,掌聲一浪高過一浪。創新競技規則,打擂甄選扣人心弦本期賽場設置前五名選手「末位淘汰擂臺區」,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攻擂」好戲不斷上演。
  • 「三才」成為脫貧致富「助推器」
    普蘭店區實施「三才戰略」,緊緊盯住黨政人才、專家人才、實用人才,讓這「三才」大顯身手,使各類人才成為加快脫貧致富的「助推器」。春華秋實,如今這一舉措讓當地脫貧致富真正步入「快車道」。    作為黨政人才,2018年,陳小林作為普蘭店區首批選派的第一書記。他帶領村兩委成立了大譚富達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擴大流轉土地400餘畝,種植商品地瓜,發展大譚粉條傳統特色產業。
  • 58同城收購中華英才大展拳腳涉足多項領域
    第1頁58同城收購中華英才大展拳腳涉足多項領域  Yesky新聞頻道消息  今日上午,58同城宣布正式完成對中華英才網的併購。同時宣稱,中華英才將繼續獨立運營、保持品牌及團隊獨立性。而此次交易金額並未披露。
  • 丨WLF「小科學家」系列之李依庭
    丨WLF「小科學家」系列之李依庭 2021-01-12 0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本雜誌只活了1歲,卻讓一代人見過中國漫畫最好的時光_鳳凰網
    或許國人骨子裡就有一種不服輸的性格,在不如他人的領域裡,總會有人站出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落後到領先。這樣的故事,幾十年來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了。很難說《畫書大王》的誕生,沒有這方面的動力。1.這本在1980年1月復刊從零開始做起的雜誌,最初月銷量1萬冊都不到,但到了1983年時已經漲到了32萬冊。比李東寶所在的《人間指南》那是高到不知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