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中心,地球完全依賴其提供的能源,我們都知道沒有太陽,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無法生長,但是,在未來我們的太陽將會發生改變,這點不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有一天它的博愛會對它滋養已久的行星不利。
登陸月球的太空人原本以為之後還會有更多的太空人登陸月球,但其實沒有更多,踏足另一個世界的最後一輪是太空人尤金賽爾蘭。在經過多番探索後,才發現月球是沒有生氣的,灰暗陰沉,只有我們帶去的顏色,在那裡只能看到地球的顏色,藍藍的海洋,白白的雲,地球本身是立體的,循著規則,帶著目的在黑暗中運行,美麗得令人費解。
他們第一次開始將地球視為一顆行星,以前從來沒有用這種角度看過,忽然間覺得是如此的神奇,也覺得我們的星球是如此的完美。
能看到地球的演化會覺得很奇特,看來它既陌生又熟悉,從沒有想像會是另一種場景,當離開地球前進月球的時候,地球很快會變得很小,直到最後變成一個小點,完全看不到人類,甚至實際認知也不再地球只剩拇指般大小。
月球任務後,人類便再也沒有通過宇宙飛船或者探測器從更遠的距離捕捉地球的面貌,直到航海家號,一個無人操縱的航海家號於1977年升空,它們走出了太陽系,前往星際太空,它一路傳回了一張張美麗詳盡的行星照片,人們歡呼雀躍,這是我們對太空的進一步了解。
以獨特角度拍攝的地球照片,引起了人們廣泛的爭議,也讓無數人興奮,因為那是其他太空飛行器之前從未去過的地方可是,當想要了解更多東西的時候,研究員卻忽略了太陽對攝像鏡頭的破壞力,這似乎過於強大。
到了1990年的時候呢,那個時候它已經離開13年了,航海家號已經將地球目標轉向了行星,只是,這裡有個弱點是每個信號傳回地球都要五個半小時,但沒有任何一個信號能夠囊括整個太陽系,行星幾乎看不見,火星及冥王星小到不見身影,水星消失在太陽的耀光之中。
記得在這裡還有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科學家用手擦拭光面照片,想把灰塵拍掉,結果證明其中一個點就是地球,因為實在太小了,也證明這些照片拍得並不完美,但是那一切不是重點,只是說證明了我們地球在宇宙中原來如此渺小。
在航天拍攝中,可以看到地球在其中連一個像素都不到,可是,那個呈現淡藍色的點就是擁有生命的地球呀,試想想,航海家號看到如此景象,也著實令人震撼。
而通過時間和科技,我們逐漸了解了太陽系,了解了其演變歷史,了解它如何成形,並開始一塊塊解開它如何形成的謎團,基本上是通過航海家號任務來了解航海家任務,讓我們有了以前從來沒有的新角度來觀察事物,得益於此,才讓我們的思想得到了更深層次的升華。
關注冷之筆欣,知天文,曉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