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魯祖廟的小麵館裡,每一個清晨來吃麵的人,都有一份牽掛

2021-01-10 上遊新聞

日期:8月7日

時間:卯時(早上5-7點)

地點:較場口魯祖廟一家麵館

溫度:25℃

下了一夜的雨,連日來的高溫被帶走了一些,汽車在馬路上劃出一道道水痕,像被壓碎的鏡面。魯祖廟陶記面莊的燈光,一直未熄滅過。劉健芳伸了個懶腰站起身擦了把臉,守了通宵的店,即將開始新的一天。她為早上來的第一位客人煮了面,澆上兩勺軟糯的黃橙橙的豌豆,一勺油浸浸的肉醬,撒上碎米芽菜和翠綠的蔥花。

拌勻後四溢的香氣,似乎驅散了濃濃的夜色。

一家人在一起,吃碗麵都更香

劉健芳一邊嫻熟地摘去空心菜末端的老葉,一邊招呼著清晨第一位客人,那是去附近農貿市場進貨的商戶。來三兩雜醬面,整個忙碌的上午都會精力十足。

剛到5點,肉販把前一天預定的40斤去皮後腿豬肉絞成的肉末,準時送到麵館門口,這是兩天雜醬的用量。

很快,56歲的廚師劉小明睡眼惺忪地來了,但一跨進廚房,立馬來了精神,開始忙活開。他還有個身份——服務員大姐劉健芳以及麵館老闆的哥哥。操持麵館的是兄妹四人,劉小明排行老大,當年他從老家鄰水到重慶後就在麵館打工,一幹就是25年。

工資由作為老闆的三妹發放,儘管在妹妹手下打工,但他一點也不介意,反而很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甜膩。兄妹幾個排了班,分工各有側重,實際上都能獨擋一面。雖說都在麵館幹活,平時能碰面的時間很短,也就半把小時,扯幾句家常,吃頓便飯。「但心裡踏實,一家人熱熱鬧鬧,哪怕只是一起吃碗麵都要香些。」

一家人經營店鋪還有個好處,有時客人多,多做點事也無所謂,不會去計較。「妹妹對我們也很好!冬天什麼鞋子呀、衣服呀,夏天消暑的藥品什麼,都會提前準備起。」劉健芳笑盈盈地說。似乎客人不講理無端發脾氣時所受的委屈,炎夏在廚房裡被燙出的疤痕,都不算什麼了。

「我想每天都能給她煮麵「

5點半不到,哈爾濱女孩高月小跑到陶記麵館門口,套上圍腰,利索地洗了手,接過劉小明手中的鍋鏟。「師父我來嘛!」這是她來學藝的第三天。

高月走到哪裡應該都屬於相貌出眾的女孩,精緻的五官,得體的妝容,一襲白色蕾絲裙,在油煙瀰漫的麵館廚房裡,手持鐵鏟,費力攪動鐵鍋裡的40斤肉末,似乎有點格格不入。但這是她所喜歡的氛圍:麵湯升騰起的氤氳,油辣子撲鼻的香,混合著花椒的麻,在女孩看來都帶著詩意。

高月自從在重慶吃了第一碗小面後便不可自拔地愛上了它,辭去化妝師的工作,專心學做面,想把地道的重慶風味帶回哈爾濱。

由於劉師傅的川普對她來說較難懂,一位重慶的朋友還專程陪著她來,充當翻譯。「我也喜歡吃麵,但像高月這樣狠下心辭職來學習的,也算是重慶小面的鐵粉了!」這個重慶漢子對高月的執著表示佩服。

一起學面的還有奉節小夥梁紅軍,看得出來他是個好脾氣,說完每句話都會露出靦腆的笑容。他力氣大,主動把倒油、扛菜這些重活攬過來。空閒時從圍裙兜掏出一個黑封筆記本,把劉師傅說的要領寫下來。

梁紅軍之前在澳門一家酒店做前臺,每月收入能有1萬多元,但開個自己的店是他的夢想。不久前也是辭了職,回重慶學做面,準備去珠海開一家重慶小麵館。

他的女友在外地工作,「她說會跟我一起去珠海打拼。」說到這裡,梁紅軍臉上掩飾不住的甜蜜。他說女友很喜歡吃重慶小面,「我希望在她想吃麵的時候,能隨時做了端給她吃。」說著又低頭笑了。前幾天女友還過來重慶看他,兩人提前慶祝了七夕。梁紅軍目前住在歇臺子與人合租的房子裡,但已為心愛的人勾勒出美好的未來。

這也是他每天堅持5點過來麵館學藝的最大動力。

吃碗麵再去趕火車

6:10,一群外地遊客提著行李匆匆走進店裡。「你們吃什麼面?吃得辣椒不?」劉健芳體貼地詢問。這群從湖北恩施來的遊客,買了早上8點回家的火車票,特意趕了個早來吃麵。「火鍋吃過了,串串也吃了,就差一碗小面了。」遊客說,沒有小面的重慶之行是不完整的。

「好吃好吃!」恩施遊客邊被辣得擤著鼻涕,邊不斷稱讚,心滿意足地走進晨光中,提著行李離去。他們對重慶的記憶,一定是以麻辣勁道的面作為收尾。

劉小明說,最近幾年重慶小面越來越火,小面成為外地遊客經典「打卡」項目。有位上海的老顧客,不管再晚,一下飛機就直奔麵館,非要吃碗麵才睡得舒服。「那位客人笑稱每次都是專門來吃麵,順便在周邊玩兩天。」

為了滿足外地客人的需要,麵館還購置了真空打包機,打了佐料後,連同乾麵一起快遞寄到各地,隔天就能收到。

如何做出一碗有靈魂的重慶小面?

調料是小面的靈魂,最基礎的就有十多種,辣椒、花椒、花生、豬油、芝麻醬……天色漸漸發白,客人越來越多,劉小明加快了挑面的速度,他在打調料時,用勺子一顛就知道有多少量。

「其實啊,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秘訣。」劉小明說,除了基本的技能、配方之外,關鍵是要能吃苦。他認為,如果5點不願起床到店,熬製肉醬、炒辣椒,那麼這個人多半也無法掌握到重慶小面的精髓。

他們家的面是在凱旋路的麵坊定製的,選用上等大麥,去麥麩後,碾磨成麵粉,做出來的手工面才滑爽、筋道,久煮不渾湯,麵湯還帶有濃鬱的麥香味,面裡加了雞蛋,口味更香醇。通常一天要消耗大約100多斤面。

來麵館不吃麵的百歲老人

廚房和用餐區有一扇小窗,劉小明稍空閒時,喜歡從窗口往外觀察食客們的表情,看著他們把豌豆一顆顆夾起來放進嘴裡,麵條吃完後,連湯汁都恨不得喝個一乾二淨。這是一名廚師最自豪的時刻。

臨近7點左右,又一撥吃麵的小高峰,大多是要趕著在早高峰前乘車、乘輕軌上班的年輕人。劉健芳對這些年齡跟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年輕人照顧有加。他們在這個城市中打拼,腳步匆忙,不敢鬆懈,於是她挑面時都會多挑幾根,也建議他們早餐裡加個煎蛋,會更營養。對那些在牛肉麵、雜醬面和小面之間糾結的顧客,她也會在小面中多舀上一點肉汁作為安慰。

門外的人和車漸漸多了起來。來了位年邁的老人,戴著手錶,穿一套鮮豔的紅色花紋睡衣,徑直坐在靠馬路的板凳上,跟身旁一位客人擺龍門陣。老人聽力不太好,好幾句都答非所問,但一點不影響她擺談的興致。

過了一會兒,一名頭髮斑白的男子跑過來,面帶慍色,「媽,你怎麼又自己跑出來了嘛。」老人很不以為然,提高了說話的聲量,「我怎麼又不能出來,在家裡呆著好悶嘛!」

劉健芳趕緊告訴記者,這是一位百歲老人,家住附近,有時早上會來麵館坐一陣。

「我今年5月才滿100歲,身體好得很!以前愛吃麵,現在沒牙齒吃得少了,只有喝稀飯!「這位叫兵淑芬的老人說話中氣十足,「你們趁年輕,要是喜歡吃麵就多吃幾碗!」

一位百歲老人的話,怎麼聽著都像很有道理。

天色越來越亮,老人望著匆忙進進出出麵館的人。面碗碰撞的聲音,食客吸吮麵條的聲音,她似乎都聽得到,否則布滿溝壑的臉上也不會微微露出笑容。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紀文伶

相關焦點

  • 成都連店鋪也沒有的麵館,只賣2種面老闆脾氣暴躁,來吃的人很多
    成都這座城市藏有太多的美食,因此這幾年熱度很高,哪怕是街頭巷尾的小攤子上,都有可能藏有美食,成都這家小麵館開在一個小區的鐵門外面,用一個遮陽傘當餐廳,連個店鋪都沒有,他家的老闆脾氣特別的暴躁,常常對著客人發脾氣,這家店只做兩種面,來吃的人卻很多。
  • 落魄男子麵館點了一份素麵,老闆免費加肉和小菜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活在世上,沒有誰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遇到坎坎坷坷,落魄潦倒的時候。即便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然而,仍然有許多因為種種不幸,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吃不起飯的朋友。近日看到一個視頻,一位看上去非常落魄的中年男子,到一家小麵館吃麵,當時他猶豫再三點了一碗最便宜的素麵,而好心的老闆看到男子落魄的模樣,心有不忍,於是免費給他加了一份牛肉和小菜,此善雖小,卻仍然讓我們感動不已!據這名好心的麵館老闆事後回憶,當天中午飯點的時候,這名衣著有些簡樸甚至說破舊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走進了麵館。當時,男子非常侷促,看他的樣子,口袋也沒什麼錢。
  • 嶽雲鵬麵館一碗麵106元,卻無人吐槽貴?看到實物後都閉上了嘴!
    娛樂圈有很多明星在做副業。在前些年任泉和李冰冰合作開酒店,還因利潤過多而被媒體報導。這些年來明星副業的發展態勢,整體趨勢是以食品店為主。如陳赫的「賢合莊」火鍋店、吳昕的「泰子椰」餐廳、鄭凱的火鍋店等。明星做餐飲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最「牛氣」麵館老闆,牆上貼滿奇葩標語,50元天價面還備受好評!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都好了,不再滿足於在家裡做飯吃,尤其是小年輕人,很多人不會做飯,和朋友一起聚會約個小酒,我們都會一起相約下館子,所以街邊賣美食的飯店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們大家都知道,在這個服務為主的年代,如果你要開餐飲店,味道好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服務了,有句話說的好,顧客是上帝。最「牛氣」麵館老闆,牆上貼滿奇葩標語,50元天價面還備受好評!
  • 常州永遠在排隊的老麵館,28元1碗的豬爪面太好吃,老闆娘是亮點
    有人說常州人有著南方人的心北方人的胃,性格溫婉,但是卻愛吃麵食,常州的麵館舉不勝舉,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面,常州人的一天就從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麵條開始。而這家位於文化宮附近的盛興麵館更是大部分常州人的心頭好,生意特別好,可以說店內一直坐滿人,永遠在排隊。
  • 您們吃過biangbiang面嗎?
    您們聽說過biangbiang面嗎?好吃的不得了!一大碗吃完還想吃,所以,美味要和大家分享下去年,我們全家去了一趟山西太原,說到當地的美食,我們被這家麵館的招牌深深地吸引了,這是什麼麵館?這個字也很奇怪,不認識也沒見過,好奇心把我們引到了這家麵館,美食不能錯過呀!
  • 陝西鹹陽美食的名片——biangbiang面,國際麵食之都,名不虛傳
    biang字文化biang字電腦打不出來,不過這裡有一個歷史小故事,大家可以看一看,權當一樂。在古代,有個饑寒交迫但又窮困潦倒的秀才,來到鹹陽,走在大街上非常飢餓,想吃點東西墊墊肚子。但是一摸兜,比臉還乾淨。但人餓急了,看見一家麵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進去吃再說。
  • 有時間的話,我想約你吃個早餐!
    最近人氣頗高,成為了一家小網紅店!聽說已經開了很多年了,最開始是母親在管店,現在是女兒在操持店裡。這家店主打的就是糯米糰,早餐從一個剁椒豬手糯米糰開始,保證你一天都清醒了。糯米糰外還有一層黃豆粉,味道很不錯~不喜歡早上吃太膩的朋友,嘗試一下扁擔豆花、彎腳杆油茶、涼拌抄手等。
  • 天秤座在麵館,就服巨蟹座
    天秤座在麵館,就服巨蟹座》系趣味星座屋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丫丫歡迎回到趣味星座屋,和丫丫一起解析星座,了解星座趣味小故事,你準備好了嗎?那麼就開始今天的閱讀吧!當你走在街上,當你在奶茶店喝著奶茶聽著音樂的時候,或許你的幸福就這樣悄然的降臨到了身邊。每一個地點都有可能成為兩個人幸福的見證處,那麼,12星座最有可能獲得幸福的地方會在哪裡呢?
  • 潘長江一碗「羊肉麵」48元,為何無人嫌貴?看到實物坐不住了!
    說起麵條,想必大家家並不陌生,特別是北方人,麵條可以當作主食,南方人就偶爾會吃幾頓。而現在不少明星都開了麵館,這時候價格就成了大家對比明星們厚道不厚道的一個重要標準。例如李晨就在北京朝陽區開了一家,他打的是陝西麵食的噱頭,裝修風格雖然比較簡單可價格卻並不親民,一碗雞蛋面25元,孟非開的店鋪賣的面也非常貴,兩碗普通的面加上兩個小吃和兩杯飲料,就已經99塊錢了。還有大家十分熟悉的喜劇演員潘長江,他的店一碗麵的價格賣到了120元,相比起普通麵館來說貴了幾倍不止。但是潘長江這個麵館,不僅沒有人吐槽,反倒生意還很不錯。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卯時切喝酒」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一個地支代表兩個時辰,合起來就是剛好一天二十四個時辰。那麼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卯時切喝酒」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是戌時不要貪吃,子時不要貪色,卯時不要喝酒。要想弄懂這句話真正含義,首先要知道古時候人們所說的戌時、子時、卯時對應現在的具體時間。
  • 這座四季皆宜的美麗小城,每個季節,都能遇見讓人心動的瞬間
    本地人對面,更是有種特殊的情懷,隨意走進一家街頭的小麵館,都不會令你失望。這裡就是湖州安吉。說起這個小城,江浙滬的朋友們可一點都不陌生。這個被譽為「中國首個生態縣」的地方,可以說是首選的休養聖地。四季更替,自然變幻。對的時間去對的地方,才能遇見最美的風景。安吉是個四季皆宜的小城,每個季節,都能遇見讓人心動的瞬間。
  • 閔行最有本地咪道的冷麵館子 第一家你吃過嗎?
    老食客們都知道,最地道的冷麵吃法叫「清冷麵」。沒有花裡胡哨的澆頭,只有最普通的一份燙熟的綠豆芽。香脆爽口的綠豆芽和噴香的冷麵才是最原味的最佳組合。  在老上海的本地麵館裡,吃冷麵還有特殊的講究,那就是要配一碗飄著蛋皮、蝦皮的清湯,一口冷麵一口湯,別提多美味啦!  聽店堂裡的阿姨說,以前上海人吃冷麵還喜歡搭配赤豆刨冰,兩廂組合,就算門外再怎麼驕陽似火,嘴裡也是滿滿的涼意。
  • @乾飯人:蘭州鴛鴦牛肉拉麵「出道」,來嘗嘗不?
    史靜靜 攝一分為二的瓷碗中,撈起筋道的麵條,一半淋上清香濃鬱的傳統牛肉湯頭,潑勺秘制紅辣油,撒上綠色的香菜蒜苗,再來點嚼勁十足的牛肉片,另一半拉麵則澆上爽鮮酸湯和別具風味的酸菜。  …… 對於這種創新,從事牛肉麵行業十餘年的麵館負責人坦言,希望牛肉麵能有更多的創新。
  • 奇葩飯店招牌是「板凳面」,用3根筷子才能吃,吃貨:端上桌秒懂
    如今人們吃的食物不僅要求色香味俱全,還要求食物的健康,只有食物健康的身體才能保證健康。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美味的小吃,就是傳說中的板凳面,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家麵館非常的特殊,吃飯要有三根筷子吃,平常我們吃麵條都是用2根筷子,3根筷子怎麼吃的呢?
  • 西安當地特色小館,biangbiang面、涼皮、肉夾饃都不能錯過
    一、老陝麥老陝biangbiang面想必聽過西安的人都知道,西安特色美食第一的要數大名鼎鼎的biangbiang面,連當紅小鮮肉王俊凱來西安也不忘搓一碗。今天要推薦的這家店是西安很有特色的一家面,有著悠久歷史,位於西安博物館斜對面,位置很好,離著名景點大雁塔也很近。
  • 肖戰吃麵被路人偷拍,誰注意他拿筷子的手勢?網友:一般人學不來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一舉一動都暴露在鏡頭前,所以要格外的注意自身的形象,最近電視劇《陳情令》火遍全網,讓劇中魏無羨的扮演者肖戰徹底走紅,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男演員,很多女生都把他當成偶像,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肖戰吃麵被路人偷拍,誰注意他拿筷子的手勢?網友:一般人學不來!
  • 西安「最吸引人」的特產,充滿西北風味,遊客想吃卻叫不出名字
    窮鬼前段時間去西安旅遊,在吃了網紅鏡糕、蘸水蒸餃、盆盆面、牛雜、黃桂柿子餅、臨潼石榴等特產後,回家很長時間都對西安的美食念念不忘,但說到其中「最吸引人」的特產,窮鬼覺得非biangbiang面不可,它充滿了西北風味,但是遊客想吃卻常常叫不出名字來。
  • 重慶這家不起眼的麵館,卻憑好味道上過《舌尖》,每天門口坐滿人
    重慶是常常佔據著熱搜榜的城市,如此的高熱度,自然是因為這座城市裡藏有太多的美食。在眾多的美食中,重慶人最喜歡吃的還是那碗小面,從早上到宵夜,這小面都很受歡迎。原本重慶的小面是指素麵,如今重慶所有的面都通稱小面。
  • 丑時 寅時 卯時
    我是西安報業傳媒集團印務中心的一名印刷工人,我們的工作就是將一個個新聞版面印成一沓沓報紙,印刷是報紙出版的最後一道工序,大都在凌晨一點後進行,所以我們都是常年夜班,別人都在熟睡的時候,正是我們工作最忙的時候。報紙印刷從「鉛與火」的活字印刷到「光與電」的雷射照排,再到今天的計算機製版技術,時代變遷、技術更迭,不變的是印刷人對崗位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