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何四十多歲的時候當了爹,他沒有老婆,孩子是撿來的。那天,他坐著村裡二福的三輪車進城,回來的時候沒湊上二福的車,又不捨得花兩塊錢車費,於是就走回來。走到三道口那兒,聽到路基的下面有孩子微弱的啼哭,下去一看,是個襁褓中的男嬰。
李何抱著孩子回了家。二福沒有兒子,聽說這事後,想給他一百塊錢,讓他把孩子讓給自己。李何光棍一輩子,從來沒想過要養孩子,就答應了。但當天晚上,二福就把孩子送回來了,這孩子一哭臉色就發烏,不太正常。
二福嘬著牙花說:「老李,保不齊他父母就是因為這扔了他的,我勸你也趕緊放回原處吧。」李何抱著孩子去了三道口,剛要放下,想想自己四十三了,無妻無兒,或許,這孩子是老天爺賜給他的吧,於是又轉頭回了村。
李何把孩子取名叫李三道,意思是在三道口撿來的。李三道一哭臉色就發烏,李何帶他去醫院一查,是先天性的心臟病,要動手術。李何一直是有一文花一文的主,哪裡有什麼餘錢,不得不四處借錢,誰會把錢借給一個老光棍呢,所以借的錢也不多。
那天,他坐在兒子的病床前,陷入了沉思。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個很快樂的人,但是現在他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了,四十多歲的人了,竟然拿不出錢給兒子治病,實在是很失敗。後來他出了門,攔住了二福的三輪車,什麼話也沒說,當頭就是一跪。二福慌了,他們年齡差不多,但論輩分,李何還是他叔呢。
從二福那裡借來了錢,將李三道治好了。李何就像是換了個人似的,他將早已荒廢的田重新開墾,還種了幾分菜地,養了一群雞,又養了兩隻豬。他比村裡最能持家的女人還要勤勞和節儉,只要有錢賺,不管去守靈還是哭孝,他都爭著去,根本無所謂尊嚴。
二福過來要帳,看到在那裡吃著糖果的李三道,忍不住敲了他幾個毛粟子,感嘆說:「龜兒子真有福氣。」二福心疼,趕緊攔住他,說:「莫要這麼說,有這麼個小毛孩在,我過得也很高興呀。」
讓村裡人眼紅的是,李三道從小就聰明,後來一路讀上了大學。李三道拿著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李何生平第一次擺了酒,請村裡人來吃酒。
酒宴上,大家都很感慨,說他總算是熬出來了,有這麼個好兒子,還怕他以後不孝順嗎。二福喝著酒,突然感慨地說:「我後悔呀,這麼好的兒子當初差點是我的了。」又拍著李三道的肩膀說:「小子,以後你要不孝敬你爹,我一巴掌打死你。」李三道從小比較內向,什麼話也沒說,只是笑笑。
李三道出去後,當年春節沒回來,只打了電話回來,說太忙了,要勤工儉學。第二年春節,他也是打了電話回來。村裡人似乎有所預感了,開始有意在李何面前不提他了。村裡有這種先例,養子與養父恩斷義絕,甚至視若仇敵,撿來的終究是養不熟。倒是李何很看得開,他經常主動提起兒子,言語裡仍是抑制不住地驕傲。
那天,村裡有人結婚,李何去吃喜酒。看著新郎和新郎,他禁不住地說:「過不了幾年,三道也會結婚了,到時我請你們去吃喜酒呀。」坐在他身邊的二福忍不住地說:「哥呀,你還不明白嗎,你養了那小子二十年,他一出去就把你忘記,他就是個不知道報恩的無情人呀。」
「我從沒想過要他報恩呀。」李何說,「我雖然把他養大了,可他也給我帶來這麼多快樂,不是他,我說不定早就醉死在哪個角落裡了。」二福聽到這話,愣了半晌,端起酒杯由衷地說:「我服了,敬你。」
李三道在第六年才回來,回來的時候很潦倒,說自己本想創業,但失敗了。李何把這幾年的積蓄都給了他,對他說:「你富貴時可以不用回來,落魄時就一定要記得有個家。」李三道捧著錢「撲通」一聲跪下,哭紅了眼。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