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23:28 |杭州發布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記者見面會。現場請來了六名年輕的基層黨支部書記代表,跟大家分享他們的奮鬥足跡、暖心故事和熾熱情懷。
溫州市永嘉縣源頭村黨總支書記、主任
陳小靜
我叫陳小靜。當我2017年5月1日滿票當選為村委會主任的時候,我就把這個村當做自己的家來創建、打造。在政府的支持和大家的扶持下,我帶領全村村民治理環境。現在的源頭村從「髒亂差」蝶變成了「白淨美」村莊,村裡面打造了網紅的舴艋舟博物館,挖掘了很多村裡的文化。現在打造了小吃店、民宿、農家樂。2019年成為浙江省首個「零汙染」村莊、省級3A級景區、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還有省級全域旅遊精品村、省級文明村等等。
舟山市普陀區螞蟻島管委會黨工委書記、主任
徐軍安
我是徐軍安,2017年起任螞蟻島管委會黨工委書記。螞蟻島面積僅3平方公裡,戶籍人口3700多人,但島小志氣大,螞蟻島曾獲得周恩來總理親筆籤署的「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集體」獎狀。
2005年6月13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螞蟻島考察時指出:老一輩創造的「艱苦創業 敢啃骨頭 勇爭一流」的螞蟻島精神不但沒有過時,還要繼續發揚光大。15年來,我們通過引進大型造船企業、生態環境建設、紅色教育基地打造等舉措,海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2019年,全島生產總值7.16億元,超過2005年的5.5倍;居民人均收入超過全省農民人均水平。另外,螞蟻島先後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創建文明先進村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省級樣板等稱號。
嘉興市秀洲區南梅村黨支部書記
陸華
我叫陸華,來自秀洲區王店鎮南梅村,2013年開始在南梅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公元937年,有個叫王逵的隱士在南梅種植梅花,形成了百畝梅園的景象,南梅的名字由此而來。5年來,南梅村完善了各類基礎設施,包括道路、路燈、停車場等,還新建了文化禮堂、居家養老活動中心等設施。2020年1月18日我們還舉行了嘉興市的村晚,除了現場活動以外,其它還有民俗等活動,1萬多人集聚我們村莊,非常熱鬧。
我們還依託「恢復梅裡古鎮、打造百畝梅園」為切入點,打造集民宿、餐飲、非遺文創為題的鄉村旅遊目的地。近幾年,我們集體經濟從不足50萬元增加到200萬元,爭取這一屆達到400萬元。我們還分別榮獲了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浙江省美麗宜居示範村、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等榮譽。
杭州市拱墅區和睦社區黨委書記
周呈
我是和睦社區黨委書記周呈,2013年開始在和睦社區工作。在社區工作已經有十多年了,回味起來,可以說是酸、甜、苦、辣俱全,我想這就是「家」的味道。
和睦新村建於80年代初,房子老、小區老、老人多。60歲以上老人佔36%,70周歲以上空巢、獨居老人佔1/4。所以,我們以打造養老服務綜合體為工作重心。2014年,我們開放老年食堂,每天為100餘名老人提供助餐服務。2016年,又引進社會組織,成立了杭州市首家24小時託管照料中心,被評為浙江省首批五星級居家養老照料中心。2018年,我們建成了1萬多平方米的養老街區,李克強總理來參觀了和睦新村,並給予高度肯定。2020年,再次整體改造,新增10個口袋公園、拓寬9.4公裡小區道路、增加103個停車位、改造10個垃圾分類點、新增3個微型消防站,養老中心配備了爬樓機,加裝電梯工作也在逐步推進中。街道和社區分別被評為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浙江省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湖州市安吉縣餘村黨支部書記、主任
汪玉成
我來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安吉。2007年大學畢業起在基層工作,2019年6月擔任餘村黨支部書記。大家都知道,過去的餘村是通過炸山、開礦、辦水泥廠來發展村集體經濟的。2003年,浙江省成為生態省建設試點省,安吉也提出了生態立縣的做法,在這個大背景下,餘村開始發展綠色經濟。
這十多年來,餘村人民一直踐行著這個宗旨,從過去的「賣石頭」,到現在的「賣風景」,實現了綠色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贏。從2005年到2019年,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從91萬元增加到521萬元,人均純收入從8732元增加到49598元,都增長了近6倍。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引下,餘村的鄉村旅遊產業越來越興旺,2019年接待遊客量達到9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3500萬元,從業人員人均收入增長了5000元。現在我們在大力打造餘村「兩山」示範區,我想接下去餘村會按照這個路子越走越好。餘村先後也獲得了全國文明村、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和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等多項榮譽。
杭州市淳安縣下姜村黨總支書記
姜麗娟
我是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姜麗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下姜村人,也是一個返鄉創業者。下姜村是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的一個基層聯繫點。總書記曾四次親臨下姜指導工作,而且我們在十九大閉幕之後就收到了總書記的來信。今年4月份,總書記又給我們下姜村民捎來了問候的口信。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並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下姜村在2019年共接待遊客量73.3萬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39693元。下姜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休閒美麗鄉村。
記者提問:
聽了各位書記的介紹,我們感受到基層日新月異的變化,請問有沒有體會最深的一個方面或一件事和我們分享?
杭州市淳安縣下姜村黨總支書記
姜麗娟
下姜村對我而言,我覺得最大的吸引力,就是當時我看到下姜村的一些變化。
曾經的下姜村是一個特別貧困的山村,當時的鄉村老百姓就有這麼個習慣,上山燒木炭賺錢,所以當時的下姜村隨處可見的就是一個光禿禿的山林。那時流行一句民謠:土牆房、燒木炭、半年糧、有女莫嫁下姜郎。我父母小時候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一定要努力讀書,因為你只有走出去了,才能有更好的未來。所以我大學畢業以後就定居在了杭州。
可是每一次回家,我都無限地感受到家鄉變化的吸引力:因為家鄉變近了,山路、輪渡都成為了過去式,輾轉痛苦3個小時的路程變成了40分鐘;家鄉也變香了,曾經的露天廁所、牛棚豬圈都不見了,換來的是青草和花香;家鄉也變綠了,禿嶺荒山變成了現在的綠水和青山。
也就是這樣的一個吸引,讓我決定在2016年返鄉創業,把自家的住房改建成民宿。到民宿的每一位客人,我經常跟他們講述下姜村的發展故事,講述我自己的創業故事。
而我沒有想到的是,原來我這樣的一個舉動影響到了身邊一起長大的小夥伴,他們現在也陸續回到下姜村,有開民宿、有做餐飲、也有做養殖行業的。憑自己的力量去影響一些人,我從中感受到了除開民宿以外的人生價值。一個地方的發展需要年輕人參與,下姜村現在也流行著這樣一句歌謠:農家樂、民宿忙、瓜果香、遊客如織進下姜。
我從一個忐忑不安的創業者,到現在成為一個村裡的村幹部,這得益於我看到了下姜村日復一日的變化,包括村民臉上越來越多的笑容,才堅定了我的信心和底氣。
杭州市拱墅區和睦社區黨委書記
周呈
前幾年,一提到和睦新村,大家就會想到一個「老」字,而如今提到和睦新村,卻是一個「新」字。
記得剛到和睦新村工作的時候,上門走訪時,一些老年人總會跟我提:「小周,我們沒地方活動,能不能給我們提供活動的地方啊?」「小周,我們平時行動都不方便,買菜做飯都很麻煩,能不能給我們解決一下?」這樣的問題給我帶來很大壓力,也為我指明了方向:怎樣提高老人的幸福感?
2018年,我們建成了養老綜合服務街區。陽光餐廳為老年人提供低價營養的敬老套餐,康養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常護理、助浴、康復理療。還有志願服務街區的養老超市,以及公益理髮師,為老年人提供代購、理髮服務等等。
今年我們收到了一封信,信的落款是「一位滿懷感激之情的女兒」。信中講述了今年5月份一位獨居老人郭阿姨的故事。郭阿姨在家裡不慎摔倒,社區第一時間請康養中心工作人員上門,確診郭大媽需要臥床休息數月。我們把郭阿姨接到休養中心,提供專業化的護理。她的女兒得知這個情況非常感動,所以寫了這封信。今天我也把這封信帶到了現場,信的最後是這樣寫的:「經過這次幫忙,我十分感動,心裡感到一股暖流。我非常敬佩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生活在和睦新村是我們的幸福,也是我們一家人的福分。」這封信給我們社區工作者也帶來了一份溫暖。
今年重陽節,90多歲的魏奶奶拉著我的手說:「小周,我住和睦新村快40年了,沒想到還住出了一個新小區,我一定要好好看著和睦新村更大的變化。」老人們健康長壽,老小區有新氣象,我想這正是我們社區工作者最開心的事。
溫州市永嘉縣源頭村黨總支書記、主任
陳小靜
我覺得作為一名村幹部,首先得敢想敢做、不斷地頭腦風暴,才會帶動全村村民致富。鄉村振興裡面有五句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村文明、生活富裕,我覺得治理有效是關鍵。把村莊治理好了,形成一個生態宜居的村莊,那麼客人多了,自然而然村民就致富了,產業就興旺了。
現在村裡開設了農家樂、特色小吃、農副產品、民宿等等,村民文明經商、禮貌待客。我們村裡的老梅餛飩一天最多的時候可以燒出600多碗,取票排隊,生意好得不得了。那時候我們村裡有好多村民也會眼紅,看他生意這麼好,都想開餛飩店。我們村兩委就坐下來商量,村裡要打造「一店一品」。
好多沒有開店的村民也要帶動他們致富。手工素麵,全村女人都會做,有一千多年歷史。過去就是做一點給自己吃、送一點給親戚,現在成了我們村裡的一大產業,供不應求。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我也註冊了商標:「源頭陳小靜」素麵,幫助他們從線上線下各個渠道去推銷。但是在今年疫情期間真的是受到很大打擊,農副產品走不出去了。我第一時間報名永嘉縣傳媒集團,成了主播,直播帶貨,幫助村裡的貨走得更多更遠。現在源頭村也多了一個稱號,叫「源頭直播村」。
湖州市安吉縣餘村黨支部書記、主任
汪玉成
我覺得對餘村而言,生態環境的改變最大。
我是土生土長的餘村人,小時候有一首打油詩:「大炮一聲震天響,黑菸灰塵霧茫茫。翠竹茶葉變顏色,白衣曬成黃衣裳。」那就是在開礦山時候餘村的環境。另外,我們以前村子裡辦紅白喜事都要放鞭炮,燃放量一年比一年多,特別是年三十到大年初一迎新年,家家戶戶都要放煙花爆竹,大年初一早上起來的時候整個村子被一層霧霾籠罩,空氣當中也都是硫磺的味道。2017年底我們決定用熱鼓冷鑼來代替煙花炮竹。當時覺得這項工作可能很難做,但是在我們黨員幹部、村民代表、組長的共同努力下,就在那個春節年三十的晚上,沒有一戶燃放煙花爆竹的。
村莊變美,讓首先觀念轉變的老百姓嘗到了甜頭。比如說春林山莊的潘春林,以前他是礦山上的拖拉機手,2003年礦山關停後,他就在集鎮上開飯店,生意還不錯,但是自己有著想做大的想法。2005年,他看到村裡大力招引旅遊項目,就關掉了集鎮的飯店,回到村裡用自家農房開辦了餘村第一家農家樂。創業初期,遊客少,生意很談,他就抱團周邊的農戶一起打造農家樂集群,現在有了春林一號、二號、三號。後來又開創了第一條從上海到安吉直達的旅行車,現在潘春林不僅有農家樂,還有旅行社、車隊、洗滌中心等產業,去年他的營業額達到700多萬元、純收入將近300萬元。
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今年還創辦了「鄉宿聯盟」,大家來抱團發展。我相信在未來,在餘村「兩山」示範區總體規劃和全省唯一鄉村版未來社區建設的推動下,餘村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嘉興市秀洲區南梅村黨支部書記
陸華
我在南梅村已經工作18年了,對我來說感覺最深刻的就是年輕人都回來了。我們村從髒亂差到現在景區村的發展,年輕人回來是我感到最欣慰的。我們通過各種方式來引導年輕人回鄉創業。下面我分享幾個年輕人創業的故事。
第一個是小周。他以前是廠裡打工的,一年工資沒多少,家裡兩個孩子,壓力也挺大的。後來他覺得我們村裡這幾年種的陽光玫瑰葡萄特別好,通過學習引進之後,這兩年每年的收入都有100多萬,一下子家裡經濟條件就上去了,在村裡買了房,近段時間到我們這裡來審批,又想把宅基地翻一下,感覺特別地幸福。
還有老闆小高。他以前從事小家電,企業基本上穩定之後,他發現自己村裡環境好了,遊客多了,他想從農家樂餐飲這方面再增加一些收入。所以找我商量之後,開了一家農家樂,生意特別好,收入增加也比較快。
還有就是新南梅人胡思。他以前在杭州蕭山有一個工作室,主要做農村庭院的布置和設計。經過朋友引薦看到我們村之後,覺得南梅村的文化氛圍、景色各個方面比較好,特別感興趣。我們了解這個情況之後,我兩次到蕭山,最後終於把他邀請到南梅來發展。他來到南梅之後首先租了兩個院子,十幾畝地,把他的作品和想法都展示在這幾個院子裡面,使我們整個村莊的品位提升了,大家都來學習他的理念,把自己的庭院裝扮得更加漂亮,他也很樂意幫老百姓設計。越來越多的遊客到我們這邊遊覽參觀後,大家都覺得他這個理念比較好,特別是上海、寧波、蘇州的都過來找他設計庭院。從2018年到現在,他每年的淨收入都在150萬元左右。
除了他之外,還有更多的小周、小李,都回來養蝦、種水果。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年輕人一大批一大批回來之後,我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幸福、成功。
舟山市普陀區螞蟻島管委會黨工委書記、主任
徐軍安
和大家不一樣,我來自海島。這些年螞蟻島的變化體現在方方面面,但我體會最深的還是島上海洋產業的發展。
解放初期,全島僅有40艘破舢板,但螞蟻島人在艱難中奮起,靠雙手來改變命運:1953年,全島婦女用3個月時間搓了12萬斤草繩,換了9600元錢,買了一艘大捕船,取名「草繩船」。當時的婦女隊長是李雪濃,她帶領著婦女們白天搓、夜裡搓,她們堅信只要辛苦地做,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隨後,全島村民又捐獻了450隻銅火囪和金銀首飾,換了9500元錢,買了另一艘大捕船,取名「火囪船」,螞蟻島趁勢邁出了漁業大發展的步伐。
螞蟻島原來只有2平方公裡,為了擴大生存空間,1972年,島上300多名婦女又用雙手築起了1300多米的「三八」海塘,圍海造田450多畝。鄒吉葉是這一時期開山採石隊的一員,只有16歲。採石用的鎬頭近十斤重,每天砸,手上經常都是血,但她咬牙堅持了下來。
螞蟻島從破舢板,到發展大捕船,再到成為全省第一個全面實現機帆化的海島,再到現在生產國內自主研發最大的7800車滾裝船。小小螞蟻島見證了新中國漁業和船舶製造業的發展。如今,螞蟻島的居民90%從事海洋相關產業,各類漁船106艘,以造船基地、海洋捕撈、蝦皮加工為主的海洋產業融合發展格局也逐漸清晰。
記者提問:
幾位書記的履歷不太一樣,有大學畢業來基層工作的,也有從個人創業轉行的,我想知道,你們選擇這個職業的初衷是什麼?
杭州市淳安縣下姜村黨總支書記
姜麗娟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放棄杭州優渥的工作,回村辦民宿?其實,這源於對時代的信心,鄉村振興戰略正在推進,我相信農村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
我的民宿是下姜村的第一家精品民宿,客人到我家來,我總會宣傳介紹下姜村的歷史,村民叫我「行走的代言人」。2018年我被推選為村務助理,擔任民宿協會秘書長,慢慢接觸了村委會的工作。看著我在村裡的狀態很好,一起長大的十幾個小夥伴陸續回來,開民宿、辦餐飲、做養殖。我把創業以來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讓他們少走彎路。看著自己做的事開始影響、感染一些人,我找到了開民宿之外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下姜需要年輕人的積極投身。所以今年8月我被任命為黨總支書記時,感到肩上沉甸甸、心裡熱烘烘。我熱愛農村的山山水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關注農村、了解農村,相信農村也有廣闊天地。
溫州市永嘉縣源頭村黨總支書記、主任
陳小靜
說起當初的選擇,我也來講講自己的故事。我是在外創業多年。2017年,我回到源頭村,打算辦民宿,但是看到村裡的環境這麼差,我就有一種衝動、一份責任。
當時正好村委改選,村裡的老書記知道我回來了,坐在我家院子裡不肯走。他覺得我是最佳村委主任人選,一定要說服我參加選舉。我老公聽說後,用「十個手指、十個腳趾」反對。他覺得村幹部「吃自己的飯,當別人的家」,一個女人家要受苦。但是我想好了,和他推心置腹地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6點多,我打開家門,看到老書記坐在家門口,說已經等了兩個多小時。一看到我,他就焦急地問:「怎麼樣,你老公答應了嗎?」我被老書記打動,告訴他,答應了。他就像孩子一樣,跑去村民家裡挨個說:「小靜答應了!」
2017年5月1日,我全票當選村委會主任。那一天我很開心,我終於可以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帶動村民發家致富奔小康了!
湖州市安吉縣餘村黨支部書記、主任
汪玉成
我想支撐我走上書記的路,主要是因為念家的情懷。我是餘村人,大學畢業後就做了村官,後來一直在周邊鄉鎮、部門工作,但周末會回餘村,感覺家裡變化很大。
2019年5月,組織找我談話,問我是否願意回村發展,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正是歷任幹部用心用情地建設,餘村才能走到今天,我能夠接過這根接力棒,是多麼的榮幸!現在的餘村已經不僅僅是自己的餘村,更是安吉、湖州乃至浙江在綠色生態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一個展示窗口。我應該加倍努力地做好,就像今年4月總書記到餘村時對我的期許一樣:要把大家帶好,把餘村建設發展好!
記者提問:
剛才聽了各位書記的故事,我非常感動。我們也知道,鄉村振興不是喊一句口號那麼簡單,想問各位書記,你們在這個過程當中有遇到過什麼樣的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
杭州市淳安縣下姜村黨總支書記
姜麗娟
其實我擔任書記的時間特別短,才2個月。當初任命為黨總支書記的時候,我一度不認可自己,覺得自己年輕,農村工作經驗特別少,對於是否能做好,其實我一直沒有自信。但是我們領導一直鼓勵我,說有什麼問題可以一起面對。在這之後,我就挨家挨戶地去走訪農戶,了解民情,學習了解一些大政方針政策,包括規劃下姜村未來的發展方向。
上任不久,我就面臨一個拆舊危房的事情。其實大家都知道,要拆人家房子,這個事情肯定不好幹。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其實我也很忐忑,不知道是否能做好。當時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走訪了農戶。我了解到一位80歲的孤寡老人,而且還是個低保戶。之前我們村兩委幹部多次上門給這個老人做工作,他都不同意把房子拆掉。村裡已經給他建了一處一樓的新房子,已經住著了,他的老房子也不願意拆。他說:「我知道國家好,我也知道黨好,我知道你們都是為我好,但是我捨不得拆,因為這裡面都是我的記憶。」他還說:「如果拆了,這個地基還是我的嗎?你們已經給我建了新房了。」當時我了解了他的情況,就跟他講,我說你現在這個房子住著舒不舒服?他說很舒服,有空調,有電視機。我說是的,我們不是一定要拆你的房子,我們最重要的是關心以及擔心你的生命安全,你每天住在一個危房裡面,走進走出的多不安全?後來我在他們家一次一次走訪,坐在家裡面跟他聊天,聽他嘮嗑。當時我們給他建新房的時候給他準備的是電磁爐,其實老人他有一個習慣的生活方式,就是喜歡燒柴火灶做飯,村裡面因為當時涉及到新房子,怕危險,只給他安排了電磁爐。當時我就承諾他,我說只要把舊房子拆掉,我在旁邊給你搭一個小廚房,裡面給你把土灶砌好,把柴火堆堆好,門口的地基肯定還是您的,但是您這邊也不用完全把整個地基都建成廚房,只要建一小塊夠用就行了,門口的位置留出來曬曬太陽,平常沒事在院子裡溜達溜達,我把柴火給你堆堆好,這種生活不比你躲在房子裡強嗎?當時他聽了很心動,但是他也不相信我,還一次次地問我,他說,你說話算話嗎?現在是不是你說了算數?然後我告訴他,我說了算,然後他說可以,我同意。
在這件事情上,我也兌現了我的承諾,把這個事情也做好了。老人從這件事情上對我的信任度也更加的信任我,所以後期沒事就往我家裡走,沒事就來看看我,跟我嘮嘮嗑。其實這件事情給了我更大的動力和鼓勵,也給了我足夠的信心。
從整個擔任書記的過程當中,只要我們人心向人心,真誠地對待,換位思考,我覺得沒有什麼做不成的事情。包括下姜村我們這些年輕人就應該用我們新的思維去打開我們下姜村新的篇章。
杭州市拱墅區和睦社區黨委書記
周呈
我剛到和睦新村工作的時候,每次上門都會吃閉門羹,居民們也會有很多的困難:樓道燈不亮、下水管道堵塞、停車難,五花八門的,當時弄得我暈頭轉向。但是我還是做到了親力親為、挨家挨戶上門做他們的工作,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切實的困難,慢慢的他們也願意聽我的話了,也願意把心中的一些煩心事跟我說上幾句,我也摸到了社區工作者的方法,就是要把居民的事當成我們自己的事情來做。
比如說在2018年,我們提出了要打造養老綜合街區的想法,當時我們選定了6幢北的一處車棚最為適合。但是車棚裡有400餘輛電動車,兩邊有10餘家商戶。在騰退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大的阻力,大家說:「你把我們的車棚收了,我們的電動車停到哪裡去?你把我們的店面收了,等於就是敲了我們的飯碗,我們堅決不同意!」我們在制定工作計劃的時候也成立了騰退小組,挨家挨戶地上門去做工作,千方百計、絞盡腦汁,最終在我們和睦公園附近找到了一塊合適的用地,建造了可容納500餘輛電動車的車棚,讓電動車安了家。對於這11戶的商戶,我們制定了一戶一方案,牽線搭橋轄區的企事業單位,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最終用了不到1個月時間我們就把這11戶商戶全部成功清退掉了。為此,養老街區也順利開工開建。
在老舊小區建設過程當中有很多困難、很多問題,有時候我們的居民、社工都會說我是「85年的外表,58年的心」,說我能走進我們老百姓的心裡。其實,我想這是我們居民對社區的一分愛,是我堅持的這份信念「人民至上」。
溫州市永嘉縣源頭村黨總支書記、主任
陳小靜
作為村幹部都有同樣的心聲,就是農村的環境治理和政策處理是最困難的。
我剛選上的時候,馬上就成立了幹部黨員義工隊,每天在村裡面治理環境,門前屋後撿垃圾,圈養了村裡面的雞鴨鵝等等。經過義工隊的努力,很多村民的素質都提高了,垃圾不落地了,也開始分類了,看到垃圾會撿起來放到垃圾桶。我們源頭村唯一通車的就是沿西一條道路,村內道路最寬不超過1米,消防隱患非常大。曾經幾十年前發生過一起火災,消防車進不去,就活活地燒死一位老人,很可憐,血的教訓歷歷在目。擋道的全部是茅坑、牛欄、豬圈,沿路而建,髒亂差,臭氣燻天。我們村兩委一定要想辦法把這些東西給拆掉,把道路給拆寬了,把屋前屋後給拆美了。我們也很慎重,畢竟是農村裡,兩兄弟為一平方地基都可以打起來,何況這是祖宗留下來的茅坑、牛欄,把它拆了,做了道路、公共設施,是不容易的。
我們為了這個事情開會商量來商量去,開了40多次的專題會議,當決定要拆的時候整個村莊就爆炸開了:陳小靜到底想幹什麼?我們後悔選了她,把我們雞鴨鵝圈養了,還想把我們的茅坑給拆掉,到底想幹嘛?有個村民在村委會門口攔住我,大罵:「你這個武則天,你想一手遮天啊?你敢把我們家茅坑給拆了,我滅了你!」我說:「我為了源頭村子子孫孫的發展,滅我、打我照樣拆,我不妥協!」在2018年的6月28日開始拆,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看幹部,幹部要帶頭拆,所有的幹部拆了,拆黨員的,黨員拆了拆代表的,最後拆村民,5天時間我們拆掉了全村的茅坑、牛欄、豬圈319間,騰空面積大於7000平方。這5天我受了很大的委屈,包括我們掛鈎的縣領導、鎮領導、村兩委,因為是6月天,每個人曬成「黑炭」。我從小到大沒受過那麼大的委屈,家門口被潑了好幾次大便,被人詛咒。那幾天我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到了第三天,我暈倒在路邊的溝裡,當時我老公哭了,我也哭了。我後悔了,為什麼我好好的生活搞得這麼苦?真的要感謝鎮領導、縣領導,包括我們村裡面的老幹部一直安慰我:「小靜,你要支持住啊!以後不管怎麼樣,村是你第一個打造的,會記住你的。」後來村莊美了,道路寬了,村民坐在家門口致富了,罵我的村民覺得很內疚了,會悄悄地送一點土豆、玉米放在我家門口。那個要「滅」我的村民也開始教孫子、孫女撿香菸頭。這就是我可親可愛善良的村民,我現在也成了他們的「家長」,我離不開他們,他們也離不開我。
湖州市安吉縣餘村黨支部書記、主任
汪玉成
其實我回村也只有1年多時間,就像我們剛才姜書記說的,農村的基層面對老百姓的工作經驗還是很欠缺的。當時回去的時候腦子裡在想,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餘村人,村裡面的長輩都是自己的叔叔伯伯,都是親戚,我想去做工作肯定會得到很大力地支持。但是農村老百姓百條心,碰到個人利益的時候,不會來跟你講面子不面子的問題。
我感觸特別深的一件事是我們現在以核心為核心,帶動周邊四個村來抱團發展,根據餘村「兩山」示範區的總體規劃,建在我們原工業園區的旅遊集散中心要調整方案,要建到我們的核心板塊裡面去,就意味著原本計劃的工業園區改造成集散中心這個方案要被推倒,要把80畝左右的工業園區拆建掉之後復墾成農田。對於老百姓來說,他的理解是:這麼好的一個發財之道,被你調整到外面去了,那麼我們能得到什麼?而且還要復墾成農田,大家都不種田了,你哪裡來經濟收入?所以當時村裡面很多黨員,包括老幹部都反對。
我第一時間想到以前決定關停礦山的我們的老支書,我晚上到他家請教,把改變這個方案的具體想法說給他聽,也跟他算了一筆後續發展的經濟帳。老書記一聽就明白了,後來跟我說當時關停礦山水泥廠也是這樣抉擇的,反對的人和支持的人差不多。面對發展和老百姓的意願,怎麼去做?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夠挨家挨戶先講給他們聽,然後再召開全體會議來民主決策。聽了這一番話後,我就帶領著我們村班子所有的幹部,白天忙工作,晚上走訪,花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完成了所有農戶的走訪。全都走訪完之後我們召集了一個會議,就以民主決議的方式來形成決議,大家聽了之後還是百分之百都籤字了。現在這個集散中心也動土了,拆掉的80畝復墾的農田現在也建得很好。我們這片油菜地,它有油菜「三寶」的說法:
一寶就是開花的時候很漂亮、很壯觀,吸引很多外來的遊客到餘村駐足觀賞,給我們的農家樂、民宿帶來經濟效益;
二寶,大城市的遊客沒有感受過農式體驗,可以讓其參與到油菜的收割、榨菜籽油的過程當中;
三寶就是榨出來的菜籽油能做成旅遊商品,讓遊客帶走。現在幾十畝的油菜地能給我們村集體一次性增收幾十萬的收入,所以大家現在也都明白了這個道理。
我覺得作為村幹部,只要你用心有情地去做一件事情,跟他交心了,他肯定會支持你。特別是老百姓找到我,找到我們幹部,不管這個事情你辦得成辦不成,只要你用心為他去做,辦不成你也給他一個答覆,下一次在我們上門做工作,特別是政策處理的時候,我覺得老百姓肯定也會大力地支持我們、大力地支持村裡面。
嘉興市秀洲區南梅村黨支部書記
陸華
對於我們南梅村來說,水是制約我們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南梅村雖是江南水鄉,但是洪水洪澇災害一來臨,又變成了一個很大的短板。記得在2013年菲特颱風來的時候,從上遊大約70釐米的水一下就下來了,我們整個村莊都淹沒了,養殖大戶5萬隻雞真的變成了「落湯雞」,300多畝的沼蝦和魚全部跑光了,還有20多戶農戶一樓都進了水,損失相當慘重。
這幾年我們想辦法,投入了大概600多萬資金,對於整個村進行了一個小的包圍,修建了1公裡多的高標準圍堤,還有3個排澇水閘。洪水治理住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水質。大家知道以前水質還是相對來說比較差一點的。我們開展環境大整治,黨員組長都先把自己家弄乾淨,然後再一戶一戶引導,我們利用微網格一戶一戶走訪,還進行了垃圾分類的宣教。最多的一戶農戶我們來來去去7趟,從最初不願意分到試著分,後來大家都慢慢形成了一種搶著分的氛圍,使我們村莊的環境、水質有了質的提升。
水質提升後,我們的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南梅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馬家蕩紅菱。當時二組有50戶農戶因為水田比較少,家裡只有幾分地,大部分是靠紅菱作為農業方面的收入。前幾年因為水質差,養菱的越來越少了,菱的品質也不高,外面銷不出去。這幾年水質提升之後,紅菱更加甜美、鮮嫩,越來越多的客戶到我們這邊來收購。滬杭高速嘉興的服務區和我們特別近,大部分的紅菱都放在服務區,全國各地的遊客都來買。最多的農戶一年光紅菱就收入10萬。我們農村除了農業,還有其它收入。
這個水從最初禍害我們的災難,變成了青山綠水。我們的水更加乾淨,環境也漂亮了,老百姓的收入也提升了,我覺得我們的工作還是沒白做。
舟山市普陀區螞蟻島管委會黨工委書記、主任
徐軍安
有幸成為管委會的第一任書記,但螞蟻島的鄉村振興之路要怎麼走,是我最大的心事。
回顧歷史,早在1958年,螞蟻島人就把大螞蟻島上的墳墓遷到小螞蟻島,實行「陰陽分島」,並開展植樹造林,將光禿禿的癩頭山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森林島。讓我充分認識到,堅持綠色發展是螞蟻島的永恆主題。
螞蟻島被稱為「蝦皮之鄉」,蝦皮生產有200多年的歷史,生蝦皮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80%。起初只是些家庭作坊,1999年建立了蝦皮加工區,並實現了「烘道化」,但由於都採用燃煤供熱方式,始終未能徹底解決黑煙問題。「蝦皮產業要長久發展,黑煙問題非解決不可!否則的話,生產會面臨環境問題,不生產會面臨民生問題。」2017年3月,管委會把剿滅黑煙作為「一號工程」。58家蝦皮加工戶要進行能源改革,需突破技術難題,更換設備和生產工藝,難度、阻力都很大,黨員幹部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加工戶們也充分認識到,沒有好環境、好空氣,人人都是受害者。
管委會與加工戶們一起擰成一股繩,去上海、江蘇等地取經,反覆比較確定實施「煤改油」方案。通過半年多的奮戰,終於在蝦皮加工季到來之前全部改造提升,困擾多年的黑煙問題也終於被「剿滅」。從啃下蝦皮加工「煤改油」這塊硬骨頭,到紮實推進漁具堆放綜合治理、垃圾綜合處理、汙水「零直排」等生態環境整治項目,再到引入全島物業化管理,螞蟻島的環境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主持人
從書記們遇到的問題,我們看到了基層工作的艱辛與不易,也從書記們的堅守中看到了城鄉發展的希望與活力。
記者提問: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一層非常重要的含義,那就是百姓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想請問一下各位書記,你們對這一點是怎麼理解的呢?
杭州市拱墅區和睦社區黨委書記
周呈
小康社會不僅是要我們的口袋鼓起來,環境美起來,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精神頭要足起來。對於我們城市社區來說,良好的鄰裡關係是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和睦新村,一個樓道就是一個大家庭,我們的樓道長就是大家長。比如說我們年紀最長的82歲的嚴媽媽,她對她自己樓道裡的住戶如數家珍,大家都願意把自己家裡的備用鑰匙給她。下雨收個衣服,接送個孩子,嚴媽媽在,都不成問題。還有我們的最美樓道長,拱墅區道德模範劉志美,她不僅是兩個樓道的樓道長,平常還要負責照顧轄區裡的孤寡老人周師傅。周師傅因為行動不方便,劉阿姨每天上門為他做飯、洗衣服,十年如一日。我們的家園溫馨了,居民的獲得感就提升了。
我們社區每年還舉辦社工節,給社工提供專門的培訓,展現社工的風採,提高我們社工的工作能力。還有鄰居節,我們組織居民一起吃團圓飯,大家都把家裡的拿手菜拿到社區裡來相互品嘗。還有我們的書香節,去年我們舉辦的書香節有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叫漂流圖書。大家交換著看書,知識翻倍了,幸福更是翻倍了。
溫州市永嘉縣源頭村黨總支書記、主任
陳小靜
我覺得感觸最深的是村裡的鄉風文明很重要。我現在經常給全村村民開道德講堂課,我覺得每上一次課都可以提升他們的素質。村裡面每年評選好婆婆、好兒媳、孝順兒子、正能量村民等等,大家的榮譽感都提升了。
現在我們村裡面經營的價格,包括農副產品,都由我們村兩委規定,每個店都貼了一個誠信牌,由我們鎮黨委書記和鎮長、村長、書記推薦,村民也相互監督。所以我經常講,村民你只要引領好,大家都會支持的。我這裡有個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村有一名婦女,好多村民都覺得她是一名「怨婦」。當我入戶走訪的時候,她就跟我說了一大堆,家裡非常困難,兒子得了重病,孫女學費交不了等。我就給她一一記下來,我說作為村幹部,我一定會幫助你。我幫她兒子籌了醫療款,還幫她的孫女跟我的朋友結對,交了學費等。當時她到我家的時候,她說:「小靜,你幫我那麼多,我用什麼方法報答你呢?我錢又沒有。」我說我不要錢,我需要你的愛心,因為別人幫助你了,你得教好你的孫女把這個愛心傳遞下去,她說可以。
2019年,好幾百名法國學生來源頭村。有個學生把腳崴了,她把這個學生扶到家裡面去,用自己的土辦法給他治了,而且還抹了珍藏的藥膏。後來那個學生可以站起來走了,問她多少錢,那個阿姨說不要錢。這個故事是別人告訴我的,我太感動了,真的太可愛了。
現在好多媒體會來源頭村,看到我們村民就問:你們現在幸福不幸福啊?每個村民的臉上都會露出幸福的笑臉,我們很幸福。
舟山市普陀區螞蟻島管委會黨工委書記、主任
徐軍安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涉及很多內容,但我覺得精神富裕在螞蟻島的小康進程中尤為突出。老一輩螞蟻島人艱苦創業的舊事,回想起來仍然鮮活感人,這種精神深入螞蟻島人民的心靈和骨髓之中,代代傳承。它又像一個紐帶,將螞蟻島人民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近幾年來,我們以螞蟻島精神為引領,團結全島人民共建共享共榮。特別是2018年紅色教育基地啟用以後,23支有黨建指導員的300多人的文化團隊,除了「80、90」宣講隊、皮划艇隊等年輕隊伍外,老的螞蟻島人也加入其中,他們教遊客搓草繩、織漁網,講艱苦創業的故事,為海島旅遊產業的發展發揮餘熱。
剛才我說的婦女隊長李雪濃阿婆,現在是東海漁嫂講故事隊的重要成員,她常說她今年90多歲了,每個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養老保險,吃飯也是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燒好的,島上的衛生院也很好,以前想過只要肯幹,生活會好起來,但沒想到會這麼好!鄒吉葉現在帶領著幾個姐妹漁家樂越開越大,她說:「總書記都如此關心我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螞蟻島精神現在已凝聚成強勁動力,推動著螞蟻島發展越來越好,百姓的獲得感也越來越強。
主持人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在我們的發布會結束之前,也請每位書記說一說對未來的期待。
舟山市普陀區螞蟻島管委會黨工委書記、主任
徐軍安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們要像「螞蟻雄兵」一樣抱團奮鬥,像「逐浪海豚」一樣「勇爭一流」,像「迎風海燕」一樣「逆勢奮進」,把螞蟻島建設成為艱苦創業的精神高地、百姓幸福的樣板小島、展示「重要窗口」的海島靚麗景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海島示範地。
嘉興市秀洲區南梅村黨支部書記
陸華
今後5年的南梅,我們想以建設「五彩嘉興」為目標,深化鄉村振興,實現全域美麗,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十裡梅花、樂享田野」的幸福生活。
湖州市安吉縣餘村黨支部書記、主任
汪玉成
我想大家到過餘村,到過餘村公園都能看到那塊刻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石碑。作為餘村人,接下去肯定是牢牢記住這個囑託,堅定不移地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理念一直走下去。作為新一屆村班子,我們一定會一任接著一任幹,再接再厲、順勢而為、乘勝前進,把未來的餘村真正建設成為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新餘村。
溫州市永嘉縣源頭村黨總支書記、主任
陳小靜
我從一個主任,到現在一肩挑的書記,肩頭的擔子比以前更重了,因為全村2000多位村民,關注著我怎麼樣去帶領,努力地去奔波追逐源頭的富裕夢。
我相信5年後的源頭村會是更加富裕、更加現代、更加文明、更加美麗的現代農村。
杭州市拱墅區和睦社區黨委書記
周呈
我希望以後的和睦村是老有所養、幼有所託、青年有作為。以後我走在小區裡,迎接我的是一張張滿足的笑臉,老人在聊天、孩童在嬉戲,和和美美,喜氣洋洋。
杭州市淳安縣下姜村黨總支書記
姜麗娟
作為一名年輕幹部,就是要服務好村民、團結好隊伍,就像今年習近平總書記給下姜村的口頭回信裡說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村民們日子越過越紅火。下姜村先富帶後富,走共同富裕之路。」
主持人
剛才,六位書記以親歷者的身份,跟我們一起分享了為幸福而奮鬥的故事、心路和體悟。他們都在基層的崗位上書寫青春之歌、創造驕人業績,不負人民的重託,無愧時代的使命。
「十四五」發展藍圖已經繪就,高水平現代化新徵程正在開啟。省委發出了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動員令。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看到,全省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正以開路先鋒的高昂姿態、以捨我其誰的使命擔當,奮發進取、勇開新局。讓我們一起用奮鬥奪取新的勝利,奏響眾聲合唱的幸福之歌,譜寫同心築夢的壯麗篇章!
資料/浙江發布
編輯/沈如意
版式/沈如意
更多杭州要聞和辦事服務
上杭州辦事服務小程序
請點擊
160649092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