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鬆。
提高基層治理效能,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城市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近年來,文昌市認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工作要求,在省委組織部的具體指導下,與時俱進地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及國際航天城建設大局。
高位推進謀全局
實現城市黨建有保障
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布實施,海南自貿港建設揚帆起航。自貿港的建設為文昌市城市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文昌市主動適應自貿港和航天城建設新形勢,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黨建的重要論述,準確認識城市基層黨建在整個基層黨建格局中的極端重要性,牢固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以「四化」為抓手,整合城市各個黨組織,初步構建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為建設國際一流、對外開放、產城融合的文昌國際航天城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推進抓城市黨建常態化。文昌市建立了市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負責、有關部門和行業系統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和責任機制。制定印發《關於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把城市基層黨建納入整體工作部署和黨建總體規劃,定期專題研究,把城市基層黨建情況作為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切實壓實責任。
文昌市委書記鐘鳴明率市委領導班子成員調研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今年5月以來,文昌市委組織部多次組織人員先後赴各鎮,圍繞村級組織換屆選舉、黨建示範點建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課題進行調研,通過調研了解情況、梳理問題、推進各項工作,著力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為全市黨員幹部群眾帶好頭。
推進幹部培訓經常化。文昌市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狠抓基層黨支部書記培訓,每年舉辦社區「兩委」幹部輪訓班,先後組織了300多名優秀城市基層黨支部書記和黨務工作者赴上海、廈門、杭州等地學習城市黨建經驗。
推進場所建設標準化。近兩年來,文昌市累計投入社區規範化建設資金3600多萬元,著力解決社區組織活動場所「無、危、小」問題,全市38個社區活動場所平均面積262平方米,投入1000多萬元先後打造出新風社區、文建西社區、凌村黨群服務中心等一批黨建示範點,全市社區場所陣地服務承載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推進經費保障多元化。文昌市嚴格落實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關於加強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工作的要求,提高城區社區「兩委」幹部補貼,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社區黨組織工作經費每年達到8萬元,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每年5萬元,近三年來社區「兩委」幹部補貼年均漲幅超過23%,並統一繳納養老保險和人身意外險,不斷激發基層幹部幹事創業激情。
黨建網格化管理
多措並舉開創新格局
文昌市以黨建網格化管理為抓手,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路子,形成了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功能便民化、服務活動常態化的生動局面。
位於文昌市中部的文城鎮,北與潭牛鎮毗鄰、東與東閣鎮接壤、南接會文鎮、西臨蓬萊鎮、東南面臨海,是文昌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全鎮行政區域面積達314.6平方公裡,所轄14個社區,共有城市基層黨員7514人,城市基層黨組織535個,其中黨委17個,黨總支27個,黨支部491個,目前已基本實現每名黨員都有相應的支部進行管理。
通過黨建網格化管理,文城鎮全鎮被劃分為56個黨建網格,每個網格有1-2個黨組織,平均有黨員57人。鎮委設管理終端,村(社區)黨組織設服務站,把村(社區)黨員幹部安放在每個網格或單元中,以「終端—服務站—網格員」三級「傳幫帶」梯隊來運行。
「小網格」服務「大民生」。在網格化管理的日常運轉中,文城鎮實現「網中有格,按格定崗,人在格上,事在網中」,有力促進黨建工作水平提升。
目前在整個文昌市內,已全面推行「鎮—社區—居民小組」三級網格化管理模式,將城區劃分為1個一級網格、57個二級網格、780個三級網格,對每一網格實施動態、全方位管理,形成「鎮黨委—社區黨支部—居民小組」為框架的「網格化」組織管理體系。由基層黨組織班子成員和黨員骨幹分別擔任網格員,社區網格員定期入戶走訪,為社區居民辦實事解難題,形成覆蓋全市的「10分鐘」黨建服務圈,讓黨員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組織、享受服務,打通治理服務「最後一公裡」。
其次,文昌市通過加強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共築和諧社區。在文昌市「候鳥」黨員較為集中的小區,依託小區物業管理公司牽頭成立黨支部,將小區內的「候鳥」黨員納入管理,集中開展組織生活。例如清瀾和龍樓地區,依託當地「候鳥」服務企業成立了「候鳥」人才工作站,由「海上之家」非公企業黨支部直接負責「候鳥」黨員人才信息收集、供需對接和日常管理服務,有效延伸黨的工作手臂,在全省首創「黨建+企業+人才服務」模式。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棲。2018年以來,文昌市通過「柔性引才」方式,引進了150多位黨員「候鳥」人才為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助力獻策,打造出「名家教育工作室」「博士工作站」「研學教育基地」等一批人才工作示範點。
此外,文昌市還通過開展志願服務,深化黨建融合。文昌市制定印發了《關於推動全市各級各類黨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志願服務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黨員開展「雙報到」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推動全市46個黨(工)委、2000多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全覆蓋,通過承諾踐諾、志願服務等方式參與社區治理、有效服務群眾。
例如,在文城鎮新風社區打造了「黨員之家」「圖書角」等特色服務,在此常能看到社區黨員幹部志願者輔導孩子的溫馨場面,解決了「雙職工」家庭的後顧之憂。
黨建引領有動力
經濟社會發展添活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黨建引領」成為一個熱詞。黨建是城市發展的靈魂。離開了黨的領導、黨的建設談城市發展,就如鏡中花、水中月。黨建有活力,發展才能添動力。一直以來,文昌市高度重視黨建工作,「一轉變兩提高」專項活動更是牢牢抓住黨建這個「牛鼻子」,強化黨建引領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文昌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推開以來,一項項舉措落地、一項項任務破題,城市黨的組織體系更加健全,基層黨組織活力充分激發,成為城市基層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幹支撐力量。
發揮基層組織力量全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今年開春,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文昌市廣大黨員積極響應市委號召,在戰「疫」最前線書寫責任與擔當。
「各位村民,有個緊急通知,近期一定不要過多接觸外出人員……」一則霸氣「喊話」視頻在當時被網友多次轉發點讚,喊話人正是文昌市東路鎮下洋村的黨支部書記符策奮。下洋村共有黨員50人,為做好疫情防控,黨員幹部自發組織了護村隊,分片包點負責每家每戶的巡訪和檢測工作,符策奮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廣播員,每天10多次宣讀公告、防疫知識。
防控疫情一線,處處有黨員身影。文昌市500餘名社區「兩委」幹部和社區志願者走進小區,逐戶開展外來人員排查、生活服務、防疫知識宣講等工作,構建起了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同濟文昌醫院100多位黨員醫務人員主動請纓,3批32名醫護人員先後奔赴湖北荊州抗疫最前線,服務全國抗疫大局……
黨員幹部積極牽頭全力保障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今年4月,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航天超算中心項目、「三橫五縱」路網工程等一批項目實質性啟動建設。為保障項目順利落地,2020年度全市計劃安排徵地面積5173畝,其中起步區範圍內4746畝。
文昌市兩新組織黨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為此,文昌市發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優秀良傳統,從各機關單位抽調了近百名政治意識好、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黨員幹部,成立22個徵地小組並分別成立黨支部,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採取超常規舉措推進相關工作,加快徵地進度,短短三個月內完成籤訂徵地補償協議3700多畝,佔年度任務的70%左右。
抓牢幹部作風全力優化營商環境。2018年以來,文昌市先後組織開展了「作風建設年」「營商環境建設年」「一轉變兩提高(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質量)」等一系列活動,堅持「幹部作風年年抓」,以作風轉變促進營商環境優化。
整頓優化幹部作風,將營商環境向更高標準、更高水平推進。文昌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市場準入階段企業開辦「一窗受理、一日辦結」,出臺省、市重點項目「代辦幫辦」機制,企業開辦時限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2個工作日,商事主體註銷公示時間由45天壓縮至7天,網上辦稅使用率達90%以上。今年以來,文昌市共籤約項目63個,計劃投資400多億元,國際航天城建設跑出「航天速度」。
黨建猶如一棵大樹,只有根基扎得牢實,大樹才能在風雨中巍然不動,只有築牢黨的執政根基,讓黨的每一座堡壘強起來,才能築起黨堅不可摧的意志長城。文昌市委始終踐行「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理念,壓緊壓實各級各領域黨組織抓黨建主體責任,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謀劃推進,確保基層黨建各項工作任務落細落小、落地見效。
■策劃:杜英姿 郭文治 孟 航 鄭新鈺 馬 源 馮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