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克牌中的「全國山河一片紅」
——「祖國頌」遊藝牌賞析
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我站在自己的牌屋——牌緣軒裡,看大小不同、奇形怪狀、材質各異的萬餘種撲克牌, 喜悅滿足的心情油然而生。 我隨手取出一副稀少、難尋的《祖國頌》遊藝牌欣賞、端詳,越看越高興,想起我走進撲克收藏大天地裡,所經歷過的酸甜苦辣、風風雨雨,想起收藏第一副《祖國頌》的前前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索性找出我收藏的十餘副《祖國頌》,擺在一起,對比品相、差異,看有沒有什麼細微不同,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其中一副《祖國頌》牌盒正面的天安門城樓中間居然沒有毛主席畫像,而其他幾副都有,當時心裡非常震驚。瞬間我腦海中聯想到「文化大革命」發行的著名珍罕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怎麼會有這麼一個低級而又致命的錯誤呢?是設計者編排一時疏忽,還是另有隱情,並且在長達幾十年時間,沒有藏友發現而披露呢?我浮想聯翩的思緒伴隨漫天飛雪在腦海裡無邊無際擴散,當時就萌生一個要把這副文娛片《祖國頌》仔細對比,研深研透的想法。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利用業餘時間,我反覆對比,反覆揣摩、反覆論證這副牌的方方面面。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前因後果。
《祖國頌》遊藝牌筒介
《祖國頌》最初是由原青島化工學院(現青島科技大學)退休教師劉啟沛老師主創設計的。由於該題材獨特别致,又充滿正能量,雖然一波三折、磨難重重,但最後被當地政府認可並重視,抽調多方人力、財力,共同努力,終成正果。
牌分為省、省會城市、祖國山脈、河流四大類。每類按我國當時27個省、自治區各取27張牌,共計:108張,另有主牌12張,共計120張牌組成。
牌的特點是:整副牌渾然一體、豐富多彩,邏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玩法新穎有趣。玩的時候學習地理,看的時候學習歷史,掛起來飽覽祖國的錦繡山河,把學習融娛樂之中,可謂匠心獨具。
《祖國頌》牌一改「文化大革命"期間出版的文娛片撲克的5.7 × 8.7(釐米)尺寸,54張的模式,單一的主題內容,或交通、或雜技、或中草藥、或桌球等,較小畫面,並且多半是半花式的。而《祖國頌》遊藝牌的尺寸是10.6 × 6.4(釐米),120張,涉及祖國古代文明,祖國大好河山,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天文、地理——牌盒幅面較大,立意準確、色彩明快、大氣養眼。
《祖國頌》的創意是在「文化大革命"正式拉開序幕前的1965年。從創意策劃,到試製發行,前後跨度很大。雖然較正式發行已接近「文化大革"命尾聲,但行文習慣,詞語使用、問題見解、不可避免地帶有那個時代的思維模式。在當時的政治大環境下,有些想法也是必須的,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說明書的前言中寫道「撲克是十九世紀末,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時帶進我國的,到現在已有八九十年歷史,它是帝國主義對我國進行文化侵略的一個組成部分。老K是外國的國王,Q是皇后,J是衛士。這些方面的帝王將相長期以來,在我國流傳,使我們的人民浪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和精力。
為什麼說《祖國頌》遊藝牌是撲克牌中「全國山河一片紅」
為什麼說《祖國頌》遊藝牌是撲克牌中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它們有何相似之處,為什麼相提並論,先要簡要介紹一下「全國山河一片紅」(以下簡稱一片紅)紀念郵票。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為慶祝全國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全部成立,在郵電部軍管會領導下,由著名郵票設計師萬維生設計的紀念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準備於1968年11月25日發行。但當時的郵電部軍管會負責人指示:發行票前不發新聞稿和通知。致使基層郵局不清楚發行的準確日期。在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門前的郵亭於11月23日提前出售。
該票出售後,地圖出版社編輯陳潮發現;「一片紅」上的中國地圖,部分邊界未明確標出,就向他領導匯報。於是郵電部馬上通知郵票發行局:郵票圖案有問題,通知各省郵局不準發行。並把票扣下,同時郵電部軍管會向全國各省發急電:立即收回該票封存,已售出的盡一切可能回籠。但現實是不可能全部收回,尤其是被資深集郵者購買的。於是「一片紅"順理成章地成為新中國郵票中的珍品之一。
1992年12月中旬在河南省省人民會堂舉行 「河南省集郵精品拍賣會」上,一枚由鄭州棉紡廠女工和河南信陽地區服現役的戰士戀愛通信貝佔用「一片紅''郵票實寄封以3.2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我記得是被一個戴紅帽的美女志在必得中拍得。目前寄封估價在30萬元左右。當然該票四方連亦是價值不菲,而且有價無票。
再連接天安門城樓
天安門始建於1420年的明永樂十八年,已有 600多年歷史。
1969年邢臺發生6—7.5級地震,波及天安門城樓,變形嚴重。國務院決定,徹底拆除天安門城樓,在原址,按原規格和原建築形式重新修建天安門城樓。由總參、北京衛戍區、北京市革委會等部門參加組成領導小組,由北京五建(現北京建工集團五建公司)承擔這任務。選派根正苗紅、政治可靠、技術過硬精兵強將,8天搭出一個世界最大的施工「天棚"。
196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1970年3月7日竣工。抗9級地震。共計有中央和全國21個省市216部門參與2700人。
為重新修建天安門城樓,毛主席專門手書:「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在建設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錯誤、失敗,隨時注意改正。」
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高32米。當時「天棚」把天安門圍的嚴嚴實實、絲亳不露,裡邊通上暖氣。儘管隆冬,棚裡溫暖如春。參加人員作為政治任務,嚴守秘密,連北京市民都不知道內情。112天秘密重建,貼金箔用去6公斤黃金,竣工後的天安門再放光彩,毛主席畫像端端正正的掛在天安門城樓正中央。
關於天安門上毛主席畫像
毛主席畫像第一次出現在天安門城樓是:1949年2月12日慶祝北平和平解放大會上。毛主席畫像上方是工農兵學商塑像, 工人、 農民高舉斧 關於《祖國頌》版本的探討頭、鐮刀,一顆紅星掛在塑像上邊。同時掛的畫像還有:朱德、林彪、聶榮嗪、葉劍英,一次掛這麼多人物畫像在天安門城樓,是歷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懸掛的毛主席畫像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拍攝於革命聖地延安戴八角帽、英姿帥氣的毛主席畫像,畫像高6 米,寬4.6米,重1.5噸。
毛主席畫像在天安門城樓懸掛先後更換過8次。最近一次更換是2016年9月27日。該幅畫像的最大特點是:不管你站在畫像的哪個位置,毛主席他老人家那莊重而慈祥的目光都會注視著你。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每當聽到這悠揚歡快、深情無限的歌聲,心裡就充滿勝利的力量。無論是身居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繁華鬧市、邊陲小鎮、男女老少的中華兒女,在天安門前留個影的那份莊嚴,那份真摯,那份發自內心的喜悅,是全國任何景區、任何景點不能相提並論的。留影前,整整散亂的頭髮,系系不正的領口,戰功卓著的老戰士扶正別在胸前軍功章,身經百戰的老帥、將軍攜領下一代「深情凝望著天安門城樓,深情注視著毛主席的畫像,千言萬語、熱淚盈眶。」
在那個年代,「祖國頌"遊藝牌出現這種原則性錯誤,後果不堪設想,想起來就後怕。我推測,當時極個別知情者對這事表示沉默,巧妙掩蓋,並在第二版時,及時改正,添上毛主席畫像。遙想當初如果哪個買到或從其他渠道得到這副牌,仔細觀察,發現了問題,不加思考地捅出去,那麼「祖國頌」牌的設計者、審核者、製作者,甚至單位領導都有不可推卸的政治責任。好的是,現在中國政治民主,法制健全,不會因為設計者的一時疏忽,而扣上天大的帽子。
關於《祖國頌》版本的探討
由山東青島化工學院(現青島科技大學)退休教師劉啟沛,創意策劃和參與設計的《祖國頌》遊藝牌,根據我現有的10副現牌實物,至少有五個版本,理由如下:
一、從牌的包裝上分版本
1.第一版牌盒裡面沒有內盒。像普通牌盒那樣,打開牌盒,120張正牌,兩等分數量直接裝進去的。從牌盒畫面的不同之處分版本。
2.第一版牌盒上天安門城樓正中央沒有毛主席畫像,第二版就添上了毛主席畫像。第一版牌盒上天安門城樓正中央不僅沒有毛主席畫像,而且毛主席畫像兩邊的標語牌也僅僅有不帶字的框框,標語框裡:「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內容沒有,而另一版上就加上了,雖然模糊不清。
3.第一版牌盒上的祖國頌三個字體和牌盒下邊祖國頌遊藝牌所標漢語拼音字體比第二版。
4.第一版牌盒上圍繞天安門的花朵比第二版畫面大。
5.第一版牌盒下方的遊藝牌漢語拼音是黑色而另一版是金色字體。
二、從牌的說明書上分版本
第一版牌裡邊夾放的說明書僅是一張雙面印字的,較簡單的說明書。而另一版則是,名副其實的說明書,書規格是64K,有95頁之多。說明書的封面是:灑滿金色晚霞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廣場彩圖。書中非常詳細介紹了《祖國頌》出版的初衷、牌的立意、牌的功能、娛樂方法等方方面面。
說明書儘管在大小和牌盒差不多,但顯然不是設計者從開始就統一編制,把正牌和說明書共同放在一個牌盒裡的模本,如果把說明書和正牌硬放在一個盒子裡,就非常擁擠,甚至有把牌盒撐裂擠破可能,但不放在一個盒子裡,攜帶欠方便。據此推測,該說明書是為了完善,僅一張說法有所欠缺,為了擴大宣傳該牌,這是單獨另編印的冊子。在銷售時,每副牌贈送一本。
三、從正牌文字標註不同之處分版本
在省份、城市正牌中,有一版僅在省份,臺灣地區左下邊標註:帶括號的「待解放」三個字。在城市那張上標註有:「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非常醒目。而在另一版本中:臺灣地區那張牌雙角碼上僅標註「臺灣」二字,且「臺灣」二字下方有小號的臺灣簡稱「臺」字;在城市那張僅對角標註:「臺灣城市」四個字。
四、從出版時間上分版本
1965年4月7日劉啟沛老師在聽了學校傳達毛主席在「春節座談會」上的講話後,精神為之一振。正當而立之年,血氣方剛的劉啟沛老師萌發要設計一副以歌頌偉大祖國的娛樂牌,用以替代從國外沿襲而來且帶有西方色彩的撲克牌。
他白天正常工作,利用夜晚時間冥思苦想、查找資料、精心設計、繪製樣稿、編排娛樂方,經過10個多月夜以繼日不懈努力,牌的雛形基本完成。在1966年2月學校組織師生進行「四清"運動,赴山東日照船上,首次向學生進行《祖國頌》牌的徵求意見和說明。新的撲克面孔、新的牌的內容、新的遊戲規則,在學生中間引起強烈反響。這就是最早的撲克樣板,現在這個珍貴的樣板命運也不得而知。
五、從成牌標註時間上分版本
1976年4月16日《祖國頌》照相版樣品定稿。但是在第一版的單頁說明書上沒有標註具體時間,而在另一版本子說明書首頁上標寫時間是: 1978年2月。
在青島市青年迎新春遊藝聯合大會比賽證上印有:「持此證參加比賽,《祖國頌》遊藝牌正式產品印出後,持此證可優先供應。」可見該牌在正式產品印出前,應有部分少量試製板牌。而試製牌也應該算作一個版本。儘管她不成熟,待完善改進,遺憾的是我還沒見過這個牌本的《祖國頌》。
綜上所述,從牌的包裝,牌盒畫面細微不同,牌的說明書不同,正牌文字標註不同等諸方面來推測判斷,《祖國頌》的版本繁多。是不是還有其他版本沒被發現,有待眾藏友共同努力,來發倔實物,加以驗證。
《祖國頌》創造中國撲克發行史上多項第一
1.第一個從研發到正式發行,跨年度最長的文娛片。1965年4月研發,至1978年2月正式發行,近13年,可以說橫跨了「文娛片」發行年限的起始至終。
2.在「文娛片」中幅面最大的撲克牌(10.6釐米×6.4釐米)。
3.在「文娛片」中張數最多,120張全花式。分:省、城、山、水四種花色,每種花色27張牌,代表當時27個省、自治區,合計:108張。另有主牌12張。
4.就一副撲克而言,編寫的說明書最長,64K,95頁,且說明書的封面是彩色的。
5.在撲克發行中出現重大失誤。
6.用撲克形式向全國一級代表大會 ( 全國科學大會 ) 即現在的 「科學技術代表大會 」獻禮牌。
7.因研發、印製、發行一副撲克參與、支持、協作單位最多,參與人員最多,計169個單位,幾十位有關人員。
8.第一副涉及單位規格最高撲克牌。有外交部、中宣部、新華社、輕工部等單位。
9.第一副由地方政府(青島市)牽頭,並作為科研項目主抓、攻關。同時動用三家印刷廠一齊加班加點印製同一副撲克。
10.第一個在一副牌中,涵蓋內容最多最廣的撲克,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天文、地理、歷史、文物、科學文化和祖國建設成就。在該牌說明書中詳細列舉了每張牌稿件的來源和作者名字。
「祖國」的政治敏銳度
值得大書一筆的是編制者,在臺灣地區那張牌的地圖上,特別標出了中國的國有領土釣魚島和和赤尾嶼。在當時那個年代,中國的國防還沒有現現在這麼強大,尤其是海空軍力量相對薄弱,加上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暫時還沒有顧及南海上的大大小小不少島礁。但編者當時就旗幟鮮明地在中國地圖上標出幾乎小到是個圓點的釣魚島、赤赤尾嶼,真是高瞻遠矚,粗中有細。他們也許想不到四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和日本就釣魚島的主權有一場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較量,編者就隱約看破了日本「右翼勢力」的險惡嘴臉,所以特別標出了釣魚島、赤尾嶼等。
另一點也應該重點指出,該副牌在介紹偉大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明、錦繡山河、偉大成就時,有一張主牌專門提到的絲綢之路和幾十年後,習近平主席高屋建瓴,籌劃決策推出:21世紀新的絲綢之路一一 一帶一路"。這不僅給沿線國家帶去交通便捷,經濟效益,同時也對我國在外交政治上,產生轟動效應。在經濟上產生不可估量的優厚回報。這種驚人的吻合,不得不使人佩服作者的政治敏銳和眼光獨到。 真是一帶錦繡,一路宏圖,一副難忘的祖國頌。
《祖國頌》為什麼珍責
《祖國頌》遊藝牌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她的稀缺,之所以稀缺,我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1.《祖國頌》作為向全國科學大會獻禮禮品,而參加大會的幾千名代表,每人都贈送一副。當時青島市三個印刷廠由市政府共同協調加班加點,才趕製一萬副《因當時新的製版印刷工藝尚未發明,印製一副完整撲克需要幾十道工序》在當時人們眼裡,撲克是一種普通的娛樂用品,打玩多次後破損缺張也難免,加之不像其他標準牌那樣易找好配,所以隨時拋扔也在情理之中。
2.因該副撲克的標新立異,娛樂起來不像傳統撲克那樣熟悉詳知,得心應手,因此將牌忘記丟失也順理成章。
3.因為該牌不像傳統撲克那樣熟悉簡單,當時人們又沒有收藏意識,加之因牌副面大、張數多、全花色、成本價高、銷售價貴,所以在相當一段時間該牌銷售情況不佳,致使堆放倉庫,於是廠家在1990年前後全部處理給造紙廠,銷毀重新造紙。
4.因為該牌內容近一半是各省地圖、黃河長江地圖、全國政區圖,也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正式發行的地圖,儘管它涵蓋在撲克中,所以地圖收藏愛好者很看好該副牌中的地圖部分,所以他們收藏一些《祖國頌》。
5.《祖國頌》遊藝牌是典型年代 ,典型政治環境出版發行的典型紅色藏品,很受紅色藏友喜歡,他們又收藏一部分。
隨著城鄉人民住房水平提高,加之城市大規模拆遷改建,棄舊搬新居,在這個棄舊換新過程中,撲克和其他舊書報一樣被當廢品變賣,或作垃圾丟棄。
根據以上種種原因,《祖國頌》遊藝牌真正保存下來就少之又少,而收藏在撲克藏友手裡就更鳳毛麟角。
我於2007年在朋友處用很高的價格購買第一幅《祖國頌》牌盒品相不好,且說明書單頁破損,儘管如此,我喜悅的心情像一塊巨石投人平靜的湖面,蕩起的圈圈漣漪久久散之不去。
我的一位藏友早些年為尋購一副《祖國頌》,頂著炎炎烈日,驅車幾千裡到山東青島古玩城,文體店探訪,到青島印刷廠,聯繫當地撲克藏友、 淘找、 求購、結果很不理想。 山東李德福藏友在十七年前為收藏一副《祖國頌》不惜忍痛割愛將自己珍藏多年喜愛有加的彩票精品收藏去交換一副《祖國頌》,每當望著空袋百出的彩票冊, 內心隱隱作痛,代價太大了。
北京藏家荷葉子由於看到一篇介紹《祖國頌遊藝牌的文章,而文章的作者也僅憑一冊《祖國頌》牌的說明書(而自己無牌),將此牌「祖國頌"描寫的非常誘人,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睹芳容的渴望。終於在某年的一個情人節得到一副《祖國頌》牌,被視為情人節收到的,最令人難忘的溫馨珍貴的禮物。
對《祖國頌》的評價
是一本宣揚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燦爛文明的教科書;是一幅展現偉大祖國錦繡山河的絢麗畫卷;是一曲催人奮進、頌揚祖國的激越華章;是一首集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天文地理、歷史文物和社會建設成就於一體的祖國頌歌;是一副主題鮮明、內涵豐富、視野開闊、結構嚴謹,在中國撲克史上留下濃筆重彩一頁的珍貴史料。
雖然《祖國頌》遊藝牌離我們已有四十多年的時光,她不但沒有絲亳的黯然失色,相反,隨著時間推移,在撲克收藏者眼裡,愈發顯現她不可估量的社會、文化、經濟價值,而發出迷人的光芒。
我痴迷撲克收藏,我喜歡《祖國頌》遊藝牌的標新立異、大膽創新;我敬仰劉啟沛老師的聰明才智、愛國情懷,我讚美全體參加該牌出品發行的同志們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我熱愛我可愛美麗的祖國。
這正是:
標新立異「祖國頌」,
堪比珍郵「一片紅」。
創新牌史多桂冠,
青島人民多奇志,
愛國情懷貫長虹。
澄海橫流浪淘沙,
「祖國頌」牌永崢嶸。
由於本人涉入撲克收藏時間較短,才疏學淺,實物缺少,並且有些觀僅屬個人看法,觀點不盡正確之處望廣大藏界老師批評指正。寫作本文參考了有關老師的收藏文章,在此表示深深謝意。
讓我們把對祖國的頌歌落實到實現中國夢的行動中,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努力。(陳金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