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投網
根據數據顯示,1月7日,整個加密市場收錄8200種數字貨幣,市值也達到10529億美元,其中比特幣佔比達到69.6%。瘋狂的加密貨幣造就了瘋狂的比特幣,1月8日,比特幣漲至4萬美元關口上方,最高至40402美元,其市值已超越騰訊、特斯拉,在全球資產排名榜單上位列第六。
以比特幣目前的價值換算256000/元,買一輛Model 3綽綽有餘!要知道比特幣剛出來還不到1美分,1美元可以兌換1300個比特幣,也就是說7塊錢可以兌換1300個比特幣,短短11年,翻了5200萬倍。那時候你花7塊錢買1300個比特幣,現在你就是億萬富豪,可以在北京三環買47套100平的房子,在上海陸家嘴買26套100平的房子。
上漲動能
一方面是機構推動,從去年10月初開始,包括行動支付巨頭Square、資產管理公司StoneRidgeHoldings、跨境支付平臺PayPal等多個大型機構開始入場,這些傳統巨頭進軍虛擬貨幣市場,買入或宣布買入大量比特幣,帶動了比特幣價格的上漲。
另一方面是散戶的湧入,自12月比特幣價格突破2萬美元大關後,大量散戶投機者開始湧入幣圈,一度造成部分幣圈交易所出現卡頓或宕機現象,市場亢奮情緒被進一步放大,甚至有不少幣民貸款、加高槓桿炒幣。
再者這輪比特幣的強勁走勢與疫情出現以來各國央行積極「放水」有關,無風險利率下降,抬升了各類金融資產的價格,而比特幣漸漸被各類機構看中,逐漸進入機構關注的金融資產列表。
隱患
1、比特幣帶有槓桿,風險特別大,一旦做錯方向,結局就是血本無歸。
如果採用10倍槓桿,行情波動10%就會爆倉,採用20倍槓桿,行情波動5%就會爆倉。新手對合約的操作、行情的把握及倉位控制、止盈止損策略上都非常不熟悉。操作這樣高風險的交易,爆倉風險極大。」
從2016年到今天,比特幣累計下跌20%及以上的情況,總共出現了十次;下跌30%的情況出現了七次;跌幅超過48%的情況共有四次,這意味著五年裡有四次機會,你手裡的比特幣價格會在一定時間內出現攔腰斬斷。
歷史上比特幣經歷過1年左右的三輪大暴跌,跌幅都在70%以上:
第一次:2013年11月-2015年1月,比特幣第一次意義上的價格垮塌,從1032.00美元大幅下滑至162.00美元,跌幅84.30%。
第二次:2017年底-2018年底,比特幣暴跌,從19664.00美元降至3216.00美元,跌幅超過80%。
第三次:2019年6月-2020年3月,比特幣價格從13764.00美元跌至4001.00美元,跌幅超過70%。
三次大的暴跌直接「殺死」的投資者不計其數,近年來據統計價格一般下滑1500-2000美金,爆倉人數增加10萬。
2、比特幣只是一種金融投資品
比特幣不是法定的數字貨幣,始終只能游離在灰色地帶,隨著全球各國數字貨幣研發及推出,尤其是對非法定數字貨幣的管控或打壓,未來非法定數字貨幣(比特幣)的投資空間會大大壓縮,搞通脹能力也會大幅降低。尤其是一些國家政府一旦對比特幣投資行為進行嚴格限制,則比特幣價格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崩盤。
還有一種可能,目前比特幣由於沒有合法身份,沒有正式納入正規金融監管軌道,在比特幣交易過程中的一些人為操縱和大戶作假行為也不可能全部杜絕,這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更是危險中的危險。
總的來說,數字貨幣投資是一個新領域,普通投資者不具備開疆擴土的能力,還是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更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