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加關注
微信號:szy_tcm
膏方與冬令調補
每逢秋冬之際,我們常常會提到「冬令進補」,那麼為什麼在冬令時節需要「進補」呢?中醫學一直提倡「天人相應」,這裡的「天」是指自然界,「天人相應」即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因此人的養生之道也要順應四時季節的變化。中醫學四大經典之一《內經》中提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冬天的特點是「藏」,類似於「儲備」的意思,這時候順應自然,進行適當的調補,可以強身固本,增強身體的儲備,為新的一年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冬令進補」蘊藏著「治未病」的思想,就是在疾病發生發展之前,提前增強防病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疾病進展或疾病復發。
我們為什麼強調「冬令調補」,而不是「冬令進補」呢?因為膏方是藥物,藥物是用來治病的,對於「補」而言,就是補其不足,陽虛的人溫陽,陰虛的人滋陰,氣虛的人益氣,血虛的人養血,這些都是「補」,是治病。但很多疾病還有病邪的存在,例如結節性的疾病,中醫認為還有實邪的存在,單純靠「補」是不解決問題的,所以除了「補」虛以外,還要同時考慮原有疾病的診治,這樣才能起到強身祛疾的作用,所以在這裡我們強調冬令「調補」,而不僅僅是「進補」。
哪些人適合膏方調補呢?我們講年老體弱的人適合膏方調補;大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包括慢性疾病緩解期的病人適合進行膏方調補;那些在氣候變化的時候容易感冒,原有疾病容易發生反覆的人,也適合膏方調補;還有些人處於亞健康,但又查不出器質性疾病,而中醫往往可以發現氣血陰陽的偏盛偏衰,這些人也可以進行膏方調補,糾正健康狀況或者防止其進一步產生疾病。
冬令膏方一般從冬至開始,服用至春節前後,共七七四十九天上下。開膏方前,醫生通過望聞問切、病因病機分析、辨證、再確定治則治法、遣方用藥。通常一料膏方有20~50味藥,是每日湯藥的10~15倍。它的優點是藥物有效成份充分利用,且經過濃縮和矯味,服用也較方便。服用膏方的同時切忌暴飲暴食、飲酒過度、過食生冷油膩。如遇到感冒發燒、腹瀉腹痛、或疾病急性發作,需要暫時停服,待治癒後再服用;月經來潮時也應暫停數日。
最後再總結和強調一下冬令調補需要注意的地方:
1. 冬季令補光靠藥物是不夠的,還要調整生活方式,注意生活的規律、飲食的合理。
2. 如果原本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調補同時一定要重視原有疾病的治療。調補的方法有時只能起到一些輔助治療的作用,尤其不能光「補」不「治」。
3. 冬令調補切忌盲目,不要輕信所謂的「養生專家」、「養生宣傳」、「養生廣告」,應去正規的醫院和診所諮詢,尤其是服用膏方的人,更應該注意這一點。
4. 冬令調補不一定都需要名貴藥材,如冬蟲夏草、燕窩等。名貴藥材大多數是因為產量稀少而名貴,這些藥材首先是「藥」,是「藥」就有它適用的病症和人群,沒有一種藥物能包治百病。所以我們強調「辨證論補」,而不是依靠一兩味名貴藥材通治百病。冬令調補追求的是最合適,不是最昂貴。
供稿:劉靜
作者介紹
劉靜 上海市中醫醫院 石門路內科 主任醫師
膏方門診:2020.10.19--2021.1.31
地點:上海市中醫醫院石門一路門診部(上海市靜安區石門一路67弄1號)
時間:每周一下午
擅長:各種內科常見慢性疾病、虛弱病症、亞健康的診治,以及良惡性腫瘤的中醫藥調理。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市中醫|科普】膏方的前世今生(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