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1年1月1日,維也納愛樂樂團延續了多年以來的傳統,如期在金色大廳舉行新年音樂會。受歐洲持續惡化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次新年音樂會沒有現場觀眾。相關新聞
沒有現場觀眾的維也納金色大廳
以79歲高齡第六次執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義大利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曾表示,儘管此前有人提出暫停今年的演出,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爭取保留,因為對他來說,到了1月1日當天,如果沒有響起音樂,維也納金色大廳無異於「一座墳墓」,「即使大廳沒有觀眾,我們也要向世界各地觀眾傳遞和平與希望。」
卡爾多·穆蒂
今年將年滿80的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也許並沒有意識到,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冥冥中將他與歷史上另一場人類劫難聯繫到了一起。
近80年前的1941年12月27日,也就是卡爾多·穆蒂出生的那年,蘇聯音樂家蕭士塔高維奇在當時極端惡劣和困苦的戰爭環境下,在古比雪夫完成了《第七交響曲》,並把作品題獻給被圍困的列寧格勒,後稱《列寧格勒交響曲》。1942年8月9日,第七交響曲在卡爾·伊利亞斯博格的指揮下,由列寧格勒廣播樂團在被德軍圍困的列寧格勒完成了首演。
蕭士塔高維奇
當伊利亞斯博格準備列寧格勒公演時,樂團只剩下15名演奏員,其他的不是餓死、離去,就是拿起武器參加到保衛城市的行列中去了。為了演奏這首樂曲,街道上貼出布告,讓城市中所有音樂家立即向廣播電臺報到。他們用盡一切辦法幫助那些還剩一口氣的音樂家來到電臺。一位當時的組織者回憶說:「我們把他們從昏黑的公寓中找出來,他們瘦得可怕!但當得知要演奏《列寧格勒交響曲》時,他們立即恢復了生機。當他們帶著樂器來到冰冷的排練廳時,我們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音樂會演出之前,蘇軍最高指揮部下達了重創敵人的命令,一時間蘇軍陣地大炮齊鳴,用所有的炮火對敵軍進行猛烈的轟擊,強大的炮火換來的是短暫的寧靜。隨後,這部深刻表現人民對法西斯侵略者的憤怒與反抗的正義之聲,便在這座英雄的城市奏響了。人們從街上、從掩體裡、從住所裡聚集到廣播擴音器前,暫時忘卻了戰火中的疲憊虛弱與無助,抱著極大熱情傾聽著這象徵列寧格勒鬥爭精神的樂章,第七交響曲響徹列寧格勒上空!同時,演出實況也通過廣播送到前線播放,鼓舞了戰士的士氣。從此反法西斯戰爭進入到了決戰勝利的階段。
殘酷的列寧格勒保衛戰
而80年後的歐洲,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蔓延,據奧地利衛生部數據顯示,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14時,過去1天就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011例,累計確診359362例。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奧地利政府決定從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1月17日第三次實施嚴格的全面「封鎖」措施,文化演出活動停擺,此時此刻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已超8000萬人,死亡人數更是超過180萬……
在80年前的列寧格勒,蕭士塔高維奇等音樂家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用音樂團結起蘇聯人民反抗法西斯德國的侵略;80年後,在沒有觀眾的維也納金色大廳,通過網際網路和電視直播,卡爾多·穆蒂則以音樂家的固執和堅持,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傳遞著人類最終戰勝疫情的希望。同處人類劫難之中,同為音樂大師,卡爾多·穆蒂與蕭士塔高維奇雖跨越時空,卻展現出了作為音樂家共同的品格:面對人類的苦難不是轉過身去,而是拿起音樂的武器,為堅信終將到來的勝利鼓與呼。如同蕭士塔高維奇在創作《第七交響曲》時所說的那樣:「我要告訴全世界人民,我們依然活著,我們必將勝利!」
上遊新聞 徐遠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