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英烈陳子濤誕辰100周年,家屬來南京祭掃

2020-11-27 網易新聞

2020-11-25 23:22:46 來源: 現代快報

舉報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文 錢念秋/攝)他,作為報刊記者、編輯,扛筆作槍,在文化戰線為革命事業奮鬥……11月25日,「陳子濤烈士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在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來自廣西玉林的陳子濤烈士家屬,冒著南京的小雨,到知名烈士墓祭掃,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他們一行15人,其中同家族親屬9人。

  

  △烈士家屬瞻仰雨花臺烈士紀念碑

  曾任《文萃》雜誌主編,犧牲在28歲生日前夕

  

  △陳子濤烈士照片

  1945年10月,在上海出版的《文萃》雜誌,是一份進步刊物,秘密印刷發行。1947年7月,擔任《文萃》主編的陳子濤和負責印刷出版的駱何民被捕。在尚未來得及發出的最後一期《文萃》的前言中寫道:「一百年來志士仁人奮鬥以求的新中國就要誕生了!大家快行動起來,迎接這個新的偉大事變。」

  1948年12月27日,陳子濤、駱何民在雨花臺壯烈犧牲。那一天,剛好是陳子濤28歲生日的前一天,距離新中國成立不到一年。

  今年是陳子濤烈士誕辰100周年,前來祭掃的一行人中,1961年出生的陳江,是陳子濤烈士的侄子。陳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雖然從沒見過「三叔」,但他從小就常聽家人說起。「他們兄弟性格很像,善良、老實、有正義感。他是最進步的一個。他很好學,喜歡讀進步書刊。」

  陳江說,三叔犧牲後,過了一段時間,家人才得知消息,「那時候,家人都不敢告訴他母親,怕老人受刺激。」陳子濤烈士的後事,全靠一個在上海工作的堂叔打理。直到1984年,家人才第一次來到雨花臺祭掃。「那次,我的大伯、堂兄都來了。我因為在上大學,所以沒有來。1987年,我自己一個人來祭掃,獨自在這兒尋找三叔的墓。感動、驕傲,是當時最深的感受。」陳江說。

  作家陳白塵回憶:他有個捨不得放下的公文包

  

  △《陳子濤烈士事跡專輯》

  陳子濤烈士家屬一行,還帶來了和烈士有關的珍貴資料,捐贈給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保存。其中,兩冊由中共玉林市委黨史辦公室編印的《陳子濤烈士事跡專輯》,內頁紙張發黃,封面透出訂書針的鏽跡。書裡收錄了「追悼烈士紀念文選」,其中包括著名作家陳白塵1963年發表在《人民文學》上的《忘卻了的紀念》。

  

  △《陳子濤烈士事跡專輯》目錄

  1944年桂林淪陷後,陳子濤來到四川,曾任《華西晚報》編輯。他和陳白塵,也是那時候結識的。「他身材不高,而臉型略長;普通話不太好,顯得有些沉默,但常代之以略感靦腆的微笑;淺褐色的皮膚和那身舊西服相近似……」陳白塵在文章中回憶。

  

  △家屬在墓前鞠躬

  直到解放後,陳白塵來到雨花臺參觀,見到展陳中看到一個眼熟的公文包,不由得「全身震動」。那個質地粗劣的公文包,正是陳子濤的遺物。陳子濤總是把這個公文包夾在肋下,從不肯放下。陳白塵推測,也許是因為裡面裝著重要文稿。

  陳白塵還在文章中回憶,當敵人衝進報社,編輯部組織撤離之際,陳子濤卻獨自留下,和敵人鬥智鬥勇,保護印刷機和排字房。

  陳子濤,原名家禧,是廣西玉林人

  1939年起先後任《廣西日報》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

  1945年任《華西晚報》編輯,

  1946年10月任《文萃》雜誌編輯、主編。1947年3月,陳子濤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7年7月,《文萃》雜誌社遭破壞後,他暴露身份,在上海被捕,解來南京,1948年12月犧牲。

  (部分圖片由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陳子濤烈士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在雨花臺舉行
    他以筆為槍,在黑夜中呼喚光明,卻在自己28歲生日的前一天,犧牲在南京雨花臺。11月25日上午,「陳子濤烈士誕辰 100 周年紀念活動」在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來自廣西玉林的陳子濤烈士家屬,以及陳子濤烈士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籌委會代表,在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前舉行憑弔儀式、祭掃知名烈士墓,並與雨花臺烈士陵園互贈文物藏品。
  • 雨花英烈近親屬口述史
    口述歷史,是一種特殊的歷史記錄方式,它通過口述者個性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和對歷史的細節描述,還原歷史情境,營造出真切的現場感,繼而從更細膩的視角來還原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各個側面,成為對宏大歷史敘事的重要補充,實現歷史與現實的有機融合。
  • 中華英烈網烈士英名錄怎麼查詢流程入口 2020年網上祭英烈登錄地址...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逢清明祭掃時。今年清明時節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進一步築牢疫情防線,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文明、節儉、綠色的祭掃新風,今年大家可以選擇文明祭掃、網上祭掃等方式2020清明還能掃墓嗎?就目前來看國務院並未發布相關通知,但是很多地區已經發布通知是暫停掃墓的。
  • 南京「詩意雨花」書畫名家作品展8月16日開展
    中國江蘇網8月13日訊 (通訊員 周晨 記者 羅鵬)記者今天從南京市雨花臺區了解到,由該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雨花美術館、江蘇智慧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南京紫京滿天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承辦的「詩意雨花」書畫名家作品展覽,將於8月16日在南京市雨花美術館開幕,展期一個月。
  • 買墓地先籤約承諾文明祭掃 | 現代快報
    又到清明祭掃時節,如何向焚燒紙錢說不?3月19日,南京民政部門在雨花功德園舉行「打造綠色無煙園區,倡導零碳祭掃新風尚」的倡議活動。現代快報記者從活動中獲悉,今後在雨花功德園買墓地前,市民要先籤文明祭掃公約。     通訊員 胡靜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偉娟  每年清明節前後,各大墓園都會出現鋪張的祭祀和祭品、煙霧繚繞的香火。
  • 1100多萬人次線上祭奠英烈
    通過網上祭掃平臺向烈士獻花。江蘇是革命老區,全省載入英名錄的烈士就有10.9萬名,還有許多無名烈士長眠於江淮大地。每年清明,都會有數百萬群眾自發趕往全省88座烈士陵園祭奠先烈。疫情阻不斷人們對烈士的敬仰追思之情。
  • 今年清明如何祭英烈? 廣州推「微心語」、網上拜祭服務
    羊城晚報訊 今年清明期間,為避免因祭掃活動引發聚集性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廣州市暫停清明期間現場祭掃活動。廣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也呼籲市民群眾選擇「微心語」、網上拜祭等綠色拜祭方式緬懷英烈、致敬英雄。
  • 重慶市舉行「11.27」烈士殉難71周年紀念活動
    烈士家屬在烈士墓前敬獻白菊花。新華網發(耿駿宇 攝)  新華網重慶11月27日電(陶玉蓮 熊夢婪)11月27日上午,紅巖英烈殉難71周年紀念活動在歌樂山烈士陵園舉行,社會各界代表及烈士親屬共600餘人參加活動。  松柏環繞的歌樂山烈士陵園,鮮花簇擁著「一一.二七死難烈士之墓」墓碑。上午10點,祭掃儀式拉開序幕,紅巖聯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朱軍宣讀了祭文,全體人員行三鞠躬禮,繞烈士墓一周並向烈士敬獻鮮花。
  • 南京推出系列惠民殯葬新政,確保百姓「白事」無憂
    近年來,南京有哪些殯葬惠民新政、在怎樣推進綠色生態葬、在怎樣通過規範管理避免「白事陷阱」?社會變革加速,新時代祭掃方式又在如何變化……從今天起,針對市民關心的殯葬熱點問題,本報開設專欄,圍繞「新時代 新南京 新殯葬」主題,陸續報導我市惠民殯葬、人文殯葬、綠色殯葬、法制殯葬等方面的新變化,反映殯葬新風尚,為老百姓解疑釋惑。
  • 全國多地藉助網絡信息平臺開展線上祭奠英烈活動
    今年受疫情影響,該市多個縣(區)提前藉助微信公眾號、國防教育網站等平臺搭建網絡祭掃通道,避免人群聚集。「網絡祭掃已興起多年,但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可能會有更多人選擇這種祭掃方式。」退役軍人事務部工作人員介紹,該部已經作出部署,要求全國各地在清明期間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絡祭掃活動。4月10日之前,中華英烈網會保持祭奠通道的正常開啟。
  • ...聯動開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隨後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全體人員共同參觀了《信仰的旋律 時代的歌聲》雨花英烈生前原創歌曲展,並傳唱雨花英烈趙良璋原創歌曲《假如我為了真理而犧牲》。儀式結束後,全體人員共同參觀了專題展覽《周恩來與南京長江大橋》。
  • 西安市殯儀館啟動「雲祭掃」服務 免費提供網絡祭祀代客祭掃
    3月27日,由西安市殯儀館、西安長安通支付有限責任公司等聯合推出的代親「雲祭掃」公益服務在西安正式啟動。此次「雲祭掃」服務,將免費向市民提供網絡祭祀、代客祭掃等,市民可通過「三秦代親雲祭掃」服務公眾號進行線上預約。  在啟動儀式上,西安市殯儀館工作人員顏雯介紹,「雲祭掃」服務分為線上、線下兩種方式。
  • 一枚紀念章 一份跨越78年的遺言 她說今天的美滿生活是對英烈父親...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有兩個不斷更新的名單,一個是遇難者名單,另一個是長期被忽視的南京保衛戰中國軍隊犧牲將士名單。2015年,高碧英的父親高致嵩出現在了這份名單裡,對於高碧英而言,這無比珍貴。父親犧牲時,她還只是嬰兒,但父親留下的愛國精神卻不曾泯滅。一枚紀念章 一份跨越78年的遺言現年83歲的高碧英家住綠茗社區,有關父親的一切,她主要是從母親口中得知。
  • 從本周開始到4月15日 每個周末都是祭掃高峰
    &nbsp&nbsp&nbsp&nbsp雖然離清明還有近20天時間,但從本周開始,已有不少市民加入了清明祭掃大軍。從交通流量預測分析,周末前往普覺寺、西天寺、岱山、隱龍山、祖堂山、雨花功德園、靜明寺等公墓祭掃的市民將大幅度增加。
  • 重慶各界人士紀念「11·27」烈士殉難71周年
    祭掃活動現場。紅巖聯線供圖        人民網重慶11月27日電  今(27)日,青松掩映的歌樂山烈士陵園,莊嚴肅穆;鮮花簇擁著「一一·二七死難烈士之墓」墓碑,哀樂低回。重慶市社會各界及烈士親屬代表共計600餘人在歌樂山烈士陵園舉行11.27烈士殉難71周年紀念活動。   伴隨著《獻花曲》激昂深沉的旋律,社會各界向烈士敬獻了花籃,行三鞠躬禮;並繞墓一周瞻仰了烈士墓,敬獻了小菊花。
  • 2021年是建黨多少周年?2021年建黨100周年閱兵嗎
    2021年是建黨多少周年?2021年建黨100周年閱兵嗎  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四大」,確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召開,而黨的誕辰紀念日是7月1日。到2021年7月1號就是建黨100周年。那麼2021年建黨100周年會閱兵嗎?
  • 柳州清明祭掃方式出爐!農村掃墓、私人墓地能不能祭掃?
    開通「網上祭掃平臺」祭祀家屬通過關注「柳州市民政局」微信公眾號,點擊右下角「網上祭掃」,選擇對應的殯葬服務機構,即可為故人創建紀念空間,通過向逝者獻花、留言祈福等方式進行網上祭拜,寄託哀思。其他墓區的祭祀家屬也可以通過「廣西殯葬行業協會」微信公眾號,創建故人紀念空間進行網上祭拜。
  • 235幅國畫精品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
    12月20日上午,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承辦,嶺南畫派紀念館、黎雄才藝術館協辦,肇慶美術館館長羅秋帆策展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美術館隆重開幕。
  • 網絡祭奠、書寫寄語 黑龍江祭掃服務有溫度
    網絡祭奠、微視頻講述先人故事、書寫寄語、製作思念卡……清明前後,黑龍江省民政系統通過設立祭掃服務熱線、建設網上祭掃平臺、大力推廣網絡祭奠等「非現場」祭掃形式,努力為群眾提供更安全、高質量、有溫度的祭掃服務。
  • 19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100周年韶山出現日月同輝奇景
    53個國家降下半旗,各國領袖給予高度評價,毛澤東逝世後,世界各地對他的讚揚和哀悼如潮水般湧來。曾有記者這樣寫道:「9月9日下午4時這一悲痛時刻,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轉動。」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國家的領導人提出要來參加毛澤東主席的追悼會。美國對弔唁毛澤東也好像特別上心,國務卿基辛格,副國務卿哈比卜,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前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布希,參議院民主共和兩黨領袖等都一撥一撥地前往位於華盛頓的中國駐美國聯絡處哀悼。在其他國家的中國駐外使領館,弔唁的人也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