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聽老百姓說:誰知道什麼是仁義,對我有好處的就是好人

2021-01-09 文史輕論

「誰知道什麼是仁義,對我有好處的就是好人」——漢朝老百姓的話

簡介

司馬遷是西漢史學家,散文家,曾受學於孔安國,董仲書。

司馬遷幼時起就在父親司馬談的指導下學習知識。父親進京任職後,司馬遷留在家鄉耕讀牧養。

年長後,司馬遷離開家鄉,來到京城長安,跟父親一起學習著述歷史。

學有所成後,遵循父命,走訪各地,進行實際考察,了解風物人情,採集各類民間傳聞,遍訪中華大地各處遺風遺景,搜集古事遺聞,網羅各地民俗民風。

(前108年)司馬遷入朝為官任太史令,因李陵敗降一事牽連,受宮刑,此後司馬遷忍辱負重,潛心搜集,整理和考證歷史史料,繼承父業,撰寫歷史……完成《史記》的著述。

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中提到:

鄙人有言曰:「何知仁義,已饗其利者為有德。」

司馬懿在民間調研考察時,曾聽到過老百姓講,"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仁義,只曉得誰對他們好,誰就是好人"。上面引文中那句話出自於史記《遊俠列傳》,"譯文是——

老百姓的俗話說:「誰知道什麼是仁義,對我有好處的就是好人」

為什麼司馬遷要在史記《遊俠列傳》中重點提到這句話?主要針對儒術中「仁義」二字的痛斥,同時還是對漢武帝獨尊儒術的無情聲討。他親身經歷,並目睹漢武帝一邊搞尊儒,一邊搞酷吏政治,儒生,酷吏為了自己的前程,不惜卑躬屈膝阿諛逢迎,取悅人主,為了是獵取功名,不惜歪曲事實,褻瀆人權,玩弄國家法令,致使草菅人命的事時有發生。

司馬遷認為:儒術是造成社會不公的根源。之所以說儒學中的所謂"仁義"是封建當權者拿來哄老百姓最虛偽的教條,不少人還拿「仁義」二字作操點,其實是"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觀點

要我說,「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苟活當世」在儒學治世的時代裡,讀書人僅僅是為了求名求利求官。哪有那麼多德啊!仁啊!義啊的!真是孔夫子的手,文擺擺的。什麼理想,抱負,治國平天下,弄這麼多些漂亮的廢話幹嘛呢?

儒學中最花俏的詞就是「仁義」。明明幹著欺世盜名,男盜女娼的勾當,還恬不知恥地打著仁義的幌子到處招搖!

"仁義"的玄機

仁:可作仁愛理解,也可作正義理解,還可作通曉大義,明辨是非來解讀。

義:不可以作正義理解,單字"義"就是犧牲的意思。

兩個字連起來解讀,就有多種意義:

一,仁義:可以為了仁愛,為了正義去犧牲。

二,仁義:也可以解讀成,為了大義去犧牲。

其實仁義含有很多內涵,比如:親善,親和,孝悌!

道德,人情,禮節。

《中庸》中解讀就更加具體了。

如: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就是愛別人,"親親為大":以愛自己的親人為重要。如此看來,"仁"……也就離不開私心和唯親論了。

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中重點提到的「仁義」,是在對漢代統治集團虛偽醜惡一面的大膽揭露,司馬遷的膽識是可敬可佩的,這完全就是聲討當時社會,在仁義禮智下,歪曲國法,草菅人命的社會時弊。也是在告訴人們,要提高認知,不要被謊言蒙蔽。

結語

司馬遷重點提到的——「誰知道什麼是仁義,對我有好處的就是好人。」知道這句話有多麼深的內涵嗎?以我的理解,老百姓不是不明白「仁義」是什麼,他們不但明白,還很清楚「仁義」二字就是坑人的「祖宗」。

官家用「仁義」坑他們;士紳們也用「仁義」坑他們;族長們還是用「仁義」坑他們,讀書人用「仁義」哄他們開心。就連親朋好友都要掛著「仁義」的招牌禮尚往來。難道他們不明白嗎?他們清楚地知道:「仁義」都是虛的……錢才是真的啊!沒有互惠互利,哪來的仁義!

官府就更不要說了,他會對老百姓「仁義」嗎?官府的目的是要老百姓對官家"仁義"。所謂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因此老百姓乾脆對問他們的司馬遷說:「誰知道什麼是仁義,對我有好處的就是好人」——可愛的老百姓們這是多麼樸素的真理啊!

你說呢?期待留言評論

本文由文史輕論原創發布,請勿抄襲,洗稿

相關焦點

  • 司馬遷不懂山東人(2020高考作文)
    萬眾矚目的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Ⅰ卷」的材料作文,就是講三個山東人的愛恨情仇故事,以及山東老鄉孔子和陝西人司馬遷對他們的評價。看完材料審完題之後,我想我註定是要跑題了,因為我馬上得出了這麼兩個推論:第一、司馬遷不懂管仲。
  • 民間俗語「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依據嗎?
    民間俗語「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依據嗎?常常聽見,村裡的老人說「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這句俗語似乎與我們生活中觀念背道而馳,但是一說這句俗語的時候,很多人都是一聲長嘆。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它背後的寓意是什麼呢?
  • 東漢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和班固的區別是什麼?
    另外,《史記》可以說是一本私人的著作,是司馬遷的外孫將《史記》呈給皇帝,《史記》才得以被廣泛的閱讀。而《漢書》則不然,因為在成書之前皇帝就已經知道班固在寫這本書,到後面《漢書》都已經有一些國史的味道了,與司馬遷的「成一家之言」有著很大的差別。
  • 那些在背後捅我刀子的朋友,你們聽我說
    我認為這種問題都不用說,有句話叫那啥改不了吃翔,他能禍害你一次,難道你還敢保證不會有第二次嗎?《飛刀又見飛刀》中的張震大家都知道吧,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傷害男主角。所以,對於那些小人我永遠是避之不及,下面我就從是哪個方面說說我對這種人的理解。第一,相識就是緣分!兩個人天南海北的來到了一起共事,實屬不易,本該好好的相處,在工作上互相尊重,相互關照!
  • 一世老鬼方墉講「仁義」,談論了多年,到底什麼是仁,什麼是義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提到仁義,動不動就把仁義掛在嘴邊,出口就是你不仁你不義,關於仁義也有很多成語,比如仁義盡致、不仁不義和仁義道德等等,都跟仁義帶上了關係,仁義誰都會講,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仁」「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世老鬼方墉就講到了關於仁義的解釋,言簡意賅的就將「仁義」二字解釋清楚了
  • 評《史記》人物:司馬遷是怎麼樣「黑」孔子的?
    僧人西行迷路,在樹下睡著了,池塘旁邊有一條小龍 ,變成小龍女來擁抱僧人。僧人驚醒以後,謝絕這種豔遇。僧人的原話是不要「凌逼野合」,就是你不要逼迫我跟你野合。司馬遷寫孔子,開篇寫「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如果對孔子的思想和理論比較了解,我們就能看出這裡的問題。《論語》中顏淵問仁,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中國商人的祖師爺是誰
    所謂四字箴言,就是「智、勇、仁、強」。這四字箴言是幹什麼用的呢?這就是白圭開辦商學院的教學內容了。 我們知道,孔子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民辦大學校長,孔子培養學生的教學內容包括六個方面,叫做「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 那麼,白圭開辦了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商學院,他的教學內容,就是「智、勇、仁、強」了。
  • 你知道「忠孝仁義禮智信」指的什麼嗎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底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優良的中國傳統美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從孔子時就提出來了,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兩字,支撐著國家、民族以至於整個家庭;「仁義禮智信」稱之為「五常……「 仁」不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
  • 南懷瑾:稍稍有一點收穫,就志得意滿的人,是沒有什麼大作為的
    他一開口就說:「我願意虛心地專誠向你請教,聽取你孟先生的意見。」所以他也沒有提出什麼問題來發問,只是希望孟子給他一些意見,今後治國該怎麼辦。這種態度,看來的確是虛心而誠懇的,存心要向孟子請教。孟子見他那樣誠懇,所以答覆梁惠王的話,也是誠懇地講實在話,一點沒有虛偽客套。他以問為答地說:「一個人用棍子去打死人和用刀子去殺死人,有什麼分別麼?」
  • 為何說「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生活中聽到最多的就是俗語,俗語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不如文學那般文雅,但是古代的老百姓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是社會交往總結出來的規律,流傳至今,大部分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什麼意思呢?
  • 民國保長這個官到底有多大?當保長是好人嗎?
    說起民國官員大家都會想到什麼?有些朋友可能想到的就是電視劇裡那些大軍閥們。大軍閥的官職往往都是自封,換句話說只要的你士兵足夠精銳,你的武器足夠強大,你不僅僅能夠給自己封個什麼督軍之類的官職,甚至還可以在搞場復闢行動,把自己在推上皇帝的寶座。
  • 孔子的仁義禮智信是什麼意思
    如何理解孔子的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就是其本來的意思,仁為愛,仁者愛人,義為正義,在西方國家就是什麼平等什麼的,當然這只是義的一個方面。禮就是禮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等等,智為智慧,也是正信正智,信為誠信。當然,這是基本字義。
  • 吳曉波:司馬遷的「西漢富豪榜」和那些富豪致富的秘訣
    在司馬遷的《史記》裡有一章叫《貨殖列傳》,專門記載了西漢初期的富豪――他稱之為「賢人所以富者」。前日,閒來無事,算了一下,有二十一個名字,把這些人所從事的產業一一排列出來,突然發現,兩千多年前的財富積累好像與當今並無太大區別。在司馬遷的這張「西漢富豪榜」上,排在前四的竟都是冶鐵業者。
  • 尋常婚姻裡,好的感情,其實就是我願意花我的時間,聽你說說話
    婚姻生活裡,其實所謂好的感情,就是這種一直有個人樂意花時間聽你說說話,不管你說的是什麼,說完了,你暢快了,看著你的笑容,便覺得幸福。張愛玲說,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不要做得事情總找的出藉口。其實認真想想也是,成年人的世界,每天每個人都在為生活拼命,有誰的世界是不忙的呢?但真的忙到連說會兒話的時間都沒有,無論怎麼看,多少都有點不真實。
  • 佛說: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一撇一捺寫個人字,一生一世要做好人,別為了富貴榮華傷害人,別為了利益損害他人,簡簡單單做人,也許偶爾會吃虧,真誠待人,也許偶爾會被欺,但是你要相信,人若負你,天必護你,人若欠你,天必還你!做人,最自豪的便是問心無愧,過得就是安心踏實,待人真誠切莫別虛偽,言而有信,別糊弄好人,再窮,也要有骨氣,再富,也得有良心。為人一天試著學會行善一天,這樣才能為人一世,品正一世!
  • 縱觀十二生肖中鼠、牛、虎,的成語,你知道到有什麼典故?
    武帝聽他為李陵辯護,又諷刺皇上近親李廣利從正面進攻匈奴的庸儒無功,怒將司馬遷下在獄裡。次年,又誤傳李陵為匈奴練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子殺了。廷尉杜周為了迎合皇帝,誣陷司馬遷有誣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馬遷施予最殘酷、恥辱的「腐刑」。
  • 關帝聖訓: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十一世族人莊瑤將關帝聖訓:「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在道光年間刻於碑上,立於文昌閣,現存於莒南縣文物管理所,也成為今天眾多大店莊氏子弟銘記於心的家訓。莊瑤是莊氏最著名的代表人之一,因其政績突出,道光皇帝對其有 「辦事樸實之褒」。道光皇帝接見官員時曾說:「爾等為官,做事如莊瑤,則朕信汝」。莊瑤親書關帝聖訓,教育族人做人要做到四好: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 對老百姓有啥好處?
    我們對它的定義翻譯過來就是「具有價值特徵的數字支付工具」。什麼叫具有「價值特徵」呢?簡單來說,就是「不需要帳戶就能夠實現價值轉移」。你想想紙鈔就能理解了。你用紙鈔進行支付的時候,是不需要帳戶的,數字貨幣也是這樣。
  • 女生說的這4句話是在委婉拒絕你,你卻聽不出來?
    有時候感情朦朧一些還是好的,並不是所有的感情都透明了就是最好的,往往當你挑明的時候,也就是你們之間要變成陌路人的開始。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明明自己很愛對方,卻還要打著友情的旗號,有多少藍顏、紅顏愛著自己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