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圖》、《洛書》八卦對蒙山及周圍的山川河流自然面貌探討
核心提示:人文始祖伏羲仰觀俯察,遠求近取,觀物取象創造了舉世文明的「先天八卦」。山東臨沂蒙山龜蒙頂,從其自然形體上觀察,就是伏羲先天「八卦」原形印證。從蒙山周圍的山川河流視角探討,蒙山這個自然形體與《河圖》、《洛書》的描述一致,完全符合八卦、河圖、洛書的所有條件,同時於筆者《伏羲出生於山東蒙山的雷澤與成紀》載:伏羲出生在我國的震東方--山東蒙山相吻合。
中國是一個擁有六千年燦爛文明史,又充滿著生機與活力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早就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它源於中國山東臨沂蒙山,前赴後繼,綿延百代。每個關鍵詞都是某個代表性的點,然而這個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有哲學意義的敘述單位,它是中華民族的文明亮點,折射了我們華夏民族的古文化性格,如《易》文化哲學的根本,在揭示宇宙自然界與人類社會間的規則,藉陰陽爻所構成的繁複象徵、符號體系來闡述其中的自然哲學與人生哲學及其相互間的關係。《易》的起源追溯於六千年左右人類文明鼻祖伏羲的「八卦」,此乃《易》學綱領,開卷第一義。孔子發明伏羲畫卦,以自然之形體,而後千載不傳。究竟何處是這個自然形體之所在?這是個謎。為此我受當今中國歷史、考古專家李學勤、楊向奎、王國維、王獻唐等權威人士的啟示,才來研究這個重大謎題的,這也是我人生的歷史使命。通過長時間的調查取證,我認為,臨沂蒙山龜蒙頂就是謎底,也就是伏羲畫卦的自然形體。以下從幾個方面例舉論證。
一、蒙山概況
臨沂蒙山位於中國版圖東方,地處魯東南東海沿海地區及西至魯中西,大禹九州中的兗州黃河流域。東西走向,陸地主脈東西長為400公裡,山脈起伏呈曲線形,象龍體狀。支脈南至江蘇徐州的淮河流域,北至青州的沂山的汶、沂、沭河源頭,南北寬300公裡,呈扇形,象龍爪狀,總面積為12萬平方公裡,為山東第一大山,第一長山,蒙山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位於臨沂平邑縣柏林鎮轄區,為山東省的第二高峰,呈西北東南走向,位於東經117°35′-118°20′和北緯35°10′-38°。蒙山為國家5A級旅遊區,蒙山(柏林鎮轄區)生態環境負離子達220萬/cm,居全世界第一,氧氣含量最高為20.98%。這裡出現了全國為一最大的5個天然金鋼鑽石。這裡已發現出土有5000年前的古文遺址達1672處,也是五帝的誕生地。是聖人、文人、智人的家鄉。所以說蒙山是歷史之城,文化之山。
(一)蒙山起源於上古太山
蒙山上古為大言(太山),與東海相伴,蒙山下南麓有古遺址「顓臾國」城池,池北與大壑,古為治水。關於古大言(太山)、顓臾國,最早文獻為夏《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於此。東海之外大荒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這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論述的「太山」及少昊帝顓臾,「治水」吻合。《水經注》載《郡國志》曰:琅琊有臨沂縣,故屬東海郡,有治水注之,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註:南武陽縣在山東平邑縣保太鎮武陽村)。《地理志》曰:冠石山治水所出。應劭《地理風俗志》曰:武水出焉。蓋水異名也。東流經蒙山下有祠。治水又東南經至顓臾城北。《郡國志》曰:縣有顓臾城。季氏將伐之,孔子曰: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社稷之臣,何以伐之?為此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便,近於費者也。(筆者註:古費縣包括現平邑縣,在平邑東側)治水又東南流經費縣故城南。《地理志》曰:東海之屬縣也,為魯季孫之邑,子路將墮之。公山弗擾師襲魯,弗克。後季氏為陽虎所執,弗擾以費畔,即是邑也。許慎《說文》云:沂水出東海費縣東,西入泗,從水斤聲。呂忱《字林》亦言是矣。斯東南所注者,沂水在西,不得言東南趣也,皆為謬矣,故也俗謂此水為小沂水,治水又東南經祊城南。《春秋》隱公八年,鄭伯請釋太山之祀,而祀周公,使宛太山之祊而易許田。杜預注《釋地》曰:祊,鄭祀周公之邑也,在琅琊費縣東南。又《春秋左傳》載: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
以上文獻印證了現蒙山源於上古大言(太山)的說法,並存有佐證的古蹟,古太山下南麓,夏前確有「顓臾國」,有「治水」,有從《春秋》載; 鄭伯請釋太山之祀,而祀周公,以太山之祊,易許田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不祀泰山也。有《春秋》僖公二十一年「顓臾」,風姓,實司大皞與有濟之祀,幾個關鍵詞,「太山」「 顓臾國」「治水」 「祊」「 南武陽縣城」及祭祀太山及蒙山,都在蒙山前懷,最遠的距蒙山不過30公裡,都在舊費縣、今平邑縣境內。以文獻分析今蒙山上古為太山,這與筆者蒙山考,伏羲在蒙山極頂龜蒙頂畫八卦,以龜蒙頂為太極,太在極頂為太山不謀而合。後章對蒙山生態環境、自然形體,伏羲在蒙山創造了「先天八卦」論述。
(二)臨沂蒙山主體陰陽二氣生態環境
《列子·天瑞》列子曰: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虹蜺也,雲霧也,風雨也,四時也此積氣之成乎天者也」。(註:增,海市蜃樓也)。臨沂蒙山有形體及無形陰陽氣,皆屬合以上《列子·天瑞》論述。北宋張載《正蒙·神化》云:天之化運諸氣。王夫之解:惟其有氣,乃運之而成化;理足於己,則隨時應物以利用,而物皆受化矣。非氣則物自生自死,不資於天,何雲天化;在天之氣化,見而為象,即為日月星辰之天象,其於人而顯現為時之消息,人亦可因時而化,而所謂乃陰陽運化之機;乃所以為時者,喜怒、生殺、泰否、損益,皆陰陽之氣一闔一闢之幾也。筆者認為:陰陽為時者,天地定位,乾坤中否泰兩卦為陰陽之始氣,水火不相射坎離中既濟,未濟兩卦為生成氣,陰陽之氣為萬物生養資之氣也。蒙山之兩儀,四象,八卦。卦氣,陰陽積氣在蒙山主體龜蒙頂周圍反央如下。
(1)蒙山自然生態環境及空氣中的負氧離子
1998年3月份,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受山東省平邑縣柏林鎮政府委託對蒙山(柏林鎮轄區)進行了考察,並測定了空氣中的負離子和氧氣。監測結果和相關的生態環境簡要評估。
「蒙山屬東南亞暖溫帶季風性大陸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7月份最高氣溫26 ℃,年平均氣溫11.9 ℃。無霜期212天,最短161天。年降水量823.8mm最大降水量1158.1mm,相對溼度7月份高達81%,全年平均64%。
蒙山(柏林鎮境內)具有茂密的森林植被和豐富的水資源,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現有木本植物71科,174屬,440種,藤本植物12科,25種;灌木類40科,186種;蕨類等地被植物100種,草本植物600餘種。美國火炬松,日本落葉松,江南水松、毛竹等均在蒙山引種成功,榔榆、銀杏、白皮松、五角楓、杜鵑、靈芝、人參、百合等古樹名木,珍貴藥材繁多。綠色的森林,眾多的奇花異草,使蒙山成為著名的天然植物園。現為國家級原始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注(2013年12月19日又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空氣中負離子及氧的監測
1、採樣地點:環境空氣中負離子和氧氣的監測樣點見附圖。
2、測定儀器,空氣中負離:現場使用美國TSI公司「MODEL3068AEROSOLELECTROMETER」分析儀測定。
氧氣:現場氣袋採樣,實驗室用日本產GC-MS儀測最小檢出量為1ppm。
3、測定結果:蒙山(柏林鎮轄區)蒙山主體和對照點環境空氣中負離子個數及氧氣含量的結果見表一。
表一:蒙山(柏林鎮轄區)空氣中負離子個數及氧氣含量
註:「-」表示未測
由表一可看出蒙山(柏林鎮轄區)空氣中的負離子個數高達220萬個/CM3,是北京生態中心院內最高值的176倍。氧氣含量20.98%,比北京生態中心院內高0.55%」。據筆者詳查蒙山負離子個數位列全國及全世界第一。
(3)蒙山光耀者、自生浮雲及海市蜃樓
「震位雲蒙空復空,神仙出退色雲中,橫空浮雲生萬象,豈有龜闕閒蒙宮。」蒙山半海洋氣候,一年四季從山中生雲彩,特別是夏秋兩季,雲湧四起,視觀偶爾出現仙女散花,偶爾群仙歌舞,千姿百態無奇不象。每年數次出現「海市蜃樓」,關於「海市蜃樓」,筆者查了大量資料發現,只出現在大海及沙漠,但也罕見,而山東蒙山頻頻出現,這都是真實寫照。例如,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山東任省委書記時於2006年8月3日下午一行到平邑縣考察蒙山旅遊開發時,一場夏雨過後,蒙山更加雋秀,在蒙山南30餘裡的地方鎮天寶一帶出現了罕見的「海市蜃樓」景觀,原本海拔僅有400餘米的山坡憑空「長」千米,雲霧纏繞蔚為壯觀,半小時後,山體恢復原樣。在蒙山清晰地見證了這一罕見景象,張高麗讚嘆大自然之神奇造化。(記者王莉靈)。以上臨沂蒙上古為太山,及顓頊國,治水,祊,蒙祠,太山郡,南武陽縣等概況,有歷史文獻及考古遺址為證。蒙山自然生態環境,有「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國環評證甲字第0421號一九九年四月。定為天然植物園,為國家級原始森林公園,空氣中負離子個數達每立方釐米220萬個,氧氣含量為 百分20,98.」陰陽二氣為全國第一,半海洋,最適應原始人群生活場地。也是文明始祖伏羲誕生和創造生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