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電影,在實際中,葉問和李小龍誰的武功高?

2021-01-07 持心自守

中國武打電影中,葉問系列是一座巔峰。熒幕上一招一式詠春拳使得行雲流水,令人讚嘆。

而最近《葉問4》大火,葉問與徒弟李小龍的關係又成為人們的談資。不少人說電影拍得很假,李小龍和葉問關係其實很差。

比如說電影裡面,葉問為了兒子上學專程到美國考察學校,期間惹了不少麻煩,但李小龍能幫則幫,還讓外國徒弟幫忙寫介紹信。

再比如李小龍將葉問帶到自己的武館,讓他認識自己的洋徒弟,甚至有人叫「師公」,葉問也沒有否認。

甚至,電影結尾李小龍主動參加了葉問的葬禮。

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出,葉問和李小龍關係還是不錯的。但現實真是這樣嗎?咱們好好梳理一下。

師傅葉問:原是富家少年,學武術是大家公子哥的修養

葉問是個大少爺,在香港聖士提反學院就讀,在校期間成績十分優異,故而學識淵博。

原本是個文將,後來家中老人的幹預下才學了武。當然,他學武也不是為了保家衛國,最初就是符合家族子孫培養的標準。

但萬萬沒想到,葉問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拜成華順、梁璧為師學習詠春拳初始版,經過自己不斷摸索前進,最終成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

葉問是詠春拳乃至中國武術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師。名聲呼應十分高漲,眾多弟子在葉問的教導下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除了封門弟子梁挺外,還有將中國武術聞名世界的李小龍。

李小龍拜入葉問門下之後,對師父十分敬重,愛好武打的他也十分刻苦訓練,就此開始,不折不扣學習了六年。

徒弟李小龍:學武6年,從沒有不敬重師傅

與師父相處的六年,即是師徒情分,也是兄弟般的關係。

當時年少的李小龍強健,帥氣、年輕的他對於武術十分痴迷,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他從來不曠課,學習十分刻苦,甚至邊走邊練,到了拳不離手的境地了。

李小龍乃是葉問的一個故人之子,但師父從來沒有給他特殊待遇,對所有弟子一視同仁。

葉問對於武術講究一個「力」的作用,發揮自己的力量。

那時的李小龍年輕氣盛,講究「快」、「準」、「狠」。出拳速度超乎常人預料。

在跟著其他師兄弟一起訓練時,葉問就在一旁指導,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慢一點,慢一點。」

而年輕氣盛的李小龍則不以為然,兩人雖有師徒情分,然而卻還沒到師徒情深的地步。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李小龍武術真的比葉問好嗎?

因為喜歡,李小龍確實很刻苦:每每風雨無阻地去武館,路上都要邊走邊打拳熱身,他還在家裡自己安了個木人樁,自己練。

不僅如此,在平常的訓練完成後,他還和幾個師兄弟一起商量著開小灶,一天也要多練習個5、6小時。

就是這樣,對自己高嚴格自律,日復一日地過著,才成就了李小龍。

他的學習強度無人可以匹敵,別人一個月的練習時間加起來,還不如李小龍一天的練習時間。

這樣的進步之快,也讓李小龍自負了起來。

他說一般的老師根本教不了他,只會是武術招式與技巧的搬運工,根本教不出來開明的學生。

那對於這個勤奮好學卻又自負的學生,葉問用的到底是什麼方法呢?

葉問還是比較器重李小龍的,訓練時也點名要黃淳梁來和李小龍對打,讓他多實戰,不用拘泥於招式。

葉問對於李小龍獨特的訓練方法,使他的功力突飛猛進,達到了直線上升的地步。

然而這些還不夠,葉問通過仔細觀察,發現李小龍的弊端——急躁,急於求成。

葉問認為年輕人有拼勁是好事,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太急不僅不利於內功的修煉,反而容易出事情。

所以有意讓李小龍學習一些太極功夫,修身養性,讓他不要急功近利。

然而以李小龍的心性卻很難改變,於是葉問在傳授新的功夫給他時,總是等到李小龍訓練完渾身沒有勁兒的時候。

由於沒有了體力,所以練習起來就不會心燥氣傲了。

李小龍在這位有心的師父身上學到了許多,進步非常大,他也很敬佩這樣以為老師,見識了葉問的強大之處。

所以,說葉問功夫不如李小龍的,說法也太過絕對了。

至少再去美國之前,葉問這個師傅絕對是好於李小龍的。

李小龍開武館收洋人,葉問究竟生氣了嗎

幾年之後,李小龍學得差不多了,然而他此時並無大志,只知道把學來的功夫全部用來打架,成了個街頭小霸王,因此惹了不少人,李小龍的父親沒法只得帶他遠赴美國。

遠赴美國之後的李小龍,還經常越洋給葉問打電話,一起探討詠春拳拳法,可見李小龍對於葉問的敬重。

然而傳出二人意見不合,三觀不容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我覺得是因為兩人的性格、追求不同。

電影中的葉問形象,穩重儒雅。

葉問屬於那種沉穩的武師,他的一生並沒有上過擂臺,對比李小龍的擂臺經歷,這兩人好像真的水火不容。

電影中的李小龍形象,狷狂不羈。

所以,李小龍可以帶著徒弟去單挑,去打群架,但葉問不會,除非是別人來踢館,否則他不會出手。

此外,李小龍在遠赴美國之後,在國外開了自己的武館——截拳道。有人就認為他是叛徒,背叛了自己的師門。

因為從小跟著師父葉問,而如今竟然自己開宗立派。在外界看來這簡直是不能容忍的。

但轉而想,在國外開武館,教外國人功夫又有什麼對錯?李小龍的前半生都奉獻給了武道,還有什麼可以謀生的呢?

對此,葉問究竟有沒有勒令李小龍不許開武館,這點並不為人知。

但我們知道的是,葉問自己絕對是不反對將中國武術發揚光大的。

在中國,葉問把武道帶向了中國的各地,並且在傳授無疑中間還立下一個規矩「不許藏私」,可見他傳授武術的心是真誠的,開武館絕不僅僅是為了養家餬口。

而且,據知情人吐露,李小龍創立的截拳道短暫回來香港的時候,曾經找過詠春同門切磋。他所創的功夫太快了,對方根本打不過他。

李小龍為什麼要這麼做?葉問怎麼說呢?

可能在李小龍眼裡看來,師父就是最高的嚮往,是自己一生想要達到的高度,所以,打敗師父就是證明自己的最好方法。

其實葉問並沒有說什麼,也沒有發聲。

但外界的眼光是毒辣的,這樣的做法無法讓別人容忍,所以葉問的沉默就會認為:兩人不和,水火不容。

不過我更相信李小龍的那個賭約:

李小龍與朋友的打賭,說李小龍要是能請到葉問來喝酒,就說明他們的關係不變。

他也當真打去了電話,拒朋友回憶:他們的通話十分親切,葉問也如實來喝酒,面對朋友種種質疑,葉問也是笑笑過去。

可見二人關係還是如往日一般,師徒情分只是因為時間的過去,而有了各自的信仰。

相關焦點

  • 李小龍為什麼年紀輕輕就突然死亡?不是因為短命相,葉問說出真相
    對於第一種說法,從李小龍死亡到現在,一直流傳甚廣,說什麼的都有,什麼李小龍生前比武得罪不少人,拍電影與很多合作夥伴不愉快結仇啊之類的,傳的神乎其神,就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至於第二種說法倒是有些可信性,據李小龍身邊的人回憶,李小龍生前常常進行高負荷的鍛鍊。那個時候他不僅僅是演員,還是老闆,要管很多事情,為了保持身體狀態,追求極限,他就經常用電擊的方法來刺激肌肉。
  • 葉問被描黑,實際大胸懷,他大拇指廢槍,神的是他早早就預知了李小龍...
    葉問的功績不單是培養出了一個李小龍,他同時還發揚光大了詠春拳。現在全世界詠春拳門徒達到上千萬之多!他活了80歲,比當時的霍元甲,黃飛鴻壽命都長。有人說:葉問是因為李小龍才出名,其實你們也許不知道,據葉問的長子葉準說:真實的葉問不貪圖名利,疼老婆,從來不爭強好勝。
  • 《葉問》之後會有《李小龍》嗎?十幾年前就有了,功夫太差
    《葉問4》最後,李小龍參加了葬禮,對師傅的照片深深鞠了一躬。看到網上很多人在說,《葉問》系列完結以後,《李小龍》系列是不是該登場了?我倒是覺得,如果就是想看功夫片,與其期待李小龍系列接續葉問正統,倒不如期待《張天志》、《萬宗華》等等一系列外傳,看看張晉和吳樾的功夫。
  • 李小龍與成龍都得到終身成就獎榮譽,覺得誰對電影藝術貢獻最大
    在這個五光十色的演藝圈裡,別的先不說,就大部分影視明星們,都似乎想自己帥得美的傾國傾城般的存在著,就顧著在電視裡電影裡活動裡讓自己帥得不要不要的就行了。反正你們看到我歡呼就可以了。但是同樣,在這個影視世界裡還有一幫人存在著,就是武打明星。
  • 李小龍一生兩個「貴人」,一個是師兄,一個是說他「短命」的葉問
    雖然李小龍的輝煌是如此耀眼,但這些輝煌不僅代表著李小龍,更多的是「詠春葉問」的影子。大家都知道李小龍學習的是「詠春拳」,恩師葉問,包括之後的「截拳道」,其中很多基本功法和招式都擺脫不了「詠春」的影響。李小龍輝煌的一生離不開兩個人,一個是他的貴人,師兄「黃淳梁」;一個就是恩師葉問,但葉問卻早早斷言「李小龍短命之相」。
  • ...日本人贊「武之聖者」 真實的葉問曾官至上校 並曾預言李小龍短命
    但是1938年,日軍佔領佛山,偽南海縣長兼警務長、漢奸李道軒強行霸佔了桑園葉家莊作為自己的官邸,葉問也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兩個女兒相繼餓死,但就是在這種困厄之下,日本人要聘請他擔任憲兵隊武術教官,葉問還是嚴詞拒絕了。電影《葉問》中,葉問曾經在比武中擊敗了日本將軍,而是事實是豬一樣的日本將軍根本就不會什麼武術,跟葉問比武的,是日本憲兵隊中的高手,而且是不止一個的車輪戰。
  • 現實中的李小龍很厲害嗎?師從詠春拳卻揚名在影視行業
    有記者問洪金寶:「現實中的李小龍,真的很厲害嗎?」 洪金寶說:「真的很厲害。 1940年,李小龍出生在美國舊金山的唐人街,所以他是一個美國人。 15歲那一年,他在一次幫派衝突中受挫,於是他開始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 後來,他嫌棄詠春拳太單調而放棄。
  • 李小龍33歲時就去世,師父葉問早有預測?他看到李小龍一致命缺陷
    其實,李小龍的師父早年就預測李小龍「短命」,很不幸最終一語成讖,那麼當年葉問為何這樣預測?這一切要從李小龍拜入葉問門下說起。李小龍年幼時身體瘦弱,父親李海泉希望通過練習武術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李海泉既是一名粵劇演員,又是一名太極拳練習者。剛開始父親還能教授李小龍,但隨著李小龍學習的深入,李海泉有心無力,最終來拜到了武學宗師葉問的門下。
  • 甄子丹解讀《葉問3》:終極對手是張晉
    時隔五年,《葉問3》捲土重來,甄子丹似乎總是和「傷情」掛上鉤,也許觀眾習慣從傷勢預判電影是否精彩壯烈,但其實這一次的葉問還有別的話要講。而邁克-泰森和張晉的加盟,袁和平從《一代宗師》跨刀而赴,替代洪金寶再塑詠春套路,這些都是當前最好的動作節奏。甄子丹笑著說,與邁克-泰森的決鬥在中段,而與張晉的「詠春鬥詠春」被設定成結局大戰,前者打上勁來不留手,強悍如火車衝撞,而後者表演潛力比武功更驚人,片場默默無語其實一直在學習。與此同時,這一次,葉問終於會與李小龍切磋功夫,至於如何實現,甄子丹還是賣了個關子。
  • 葉問眼前一亮但很快黯淡,他的徒弟問為什麼:李小龍是個短命相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93,閱讀約2分鐘「他不僅身體虛弱,雙腿也不一樣長,即使成年後,他在軍協的朋友也是蜚聲海內外,左右小腿相差0.12寸
  • 功夫巨星李小龍突然去世,留下女兒李香凝,如今怎麼樣了
    當時的李小龍喜歡跳舞,而老師邵漢生正好對跳舞感興趣,所以李小龍就開始教邵漢生跳舞,作為回報,邵漢生把自己會的拳法教給了李小龍。從那以後,李小龍就對拳法非常的感興趣。在1954年的時候,李小龍就跟著葉問學習詠春拳,把詠春拳學到極致之後,李小龍就開始學習別的拳法。在武功這方面李小龍非常有天賦,而且他本人對拳法也很感興趣,當時除了學習之外,李小龍就是不停地在練拳法。
  • 李小龍英年早逝,他卻很早就看出李小龍有短命相,原因是這樣
    之前曾有傳聞說葉問從李小龍走路腳跟不著地,還有面向上就斷定過他是短命。李小龍是天生的扁平足,這是非常常見的,這種腳會影響到走路時的步態,也會對腳底的其他關節有所影響,但是不會對身體健康有所影響,也不會危及到生命。
  • 焦點人物:李小龍|李小龍傳奇中,李小龍得到全美冠軍後被一個殘疾吃...
    李小龍在網絡上一向話題性十足,此前有多位網友曾對其進行發問,引來了大批網友圍觀討論,小編精選出以下幾個熱門問題供大家討論:李小龍傳奇中,李小龍得到全美冠軍後被一個殘疾吃冰的外國人打敗,這是真實事件嗎?那不是真的,只是電影情節需要。
  • 李小龍武功天下第一?他妻子表示:有一種高手,李小龍懼怕不已
    李小龍出生於1940年,因為從小酷愛拳法,於是7歲的他便開始拜師學藝學習太極拳,1960年他正式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不僅如此相傳他的師傅有很多,各門各派的拳法他都略知一二。1962年李小龍創立了"振藩國術館"自此他開始收徒徒弟。1967年他又自創了截拳道,自此名聲大噪,於此同時不少麻煩也慢慢找上門來。
  • 電視劇《李小龍傳奇》主創和主演
    蓋克 飾演李小龍母,代表作電視劇《林海雪原》等、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周舟 飾演李小龍父親李海泉,代表作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等  邊瀟瀟 飾演秦小曼,代表作電影《荷香》、電視劇《朱元璋》、《江湖俏佳人
  • 李小龍,電影唐山大兄。
    李小龍影片,唐山大兄,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功夫片。開機時間,1971年07月23日,上映時間1971年10月03日。由羅維、吳家驤聯合導演,李小龍、羅維聯合編劇,李小龍,衣依,田俊,苗可秀主演。影片票房票房350萬港元。
  • 歷史今天:1940年11月27日,華人巨星李小龍出生於美國
    1940年11月27日,華人巨星李小龍出生於美國舊金山。(1973年的李小龍)李小龍(英文:Bruce Jun Fan Lee,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國際著名華人武術家、武打演員、導演,詠春拳宗師葉問的門生,截拳道創始人。
  • 李小龍 唐山大兄技驚世過江猛龍最無敵--大眾網--大眾娛樂、電影...
    但是,李小龍對電影、跳舞和練武的嗜好卻讓人對他刮目相看。李小龍早在出生後不久就曾在銀幕上露過臉,當時好萊塢倫理片《金門女》需要一名東方嬰兒,機緣巧合下他客串「演出」了第一部電影,從此他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先後在20部影片中飾演童角。李小龍演電影與讀書截然不同,表現出極強的敬業精神。
  • 「傳奇」不是猛龍不過江:功夫巨星李小龍的精武人生
    此後數年,李小龍又在多部影片中出演角色,還在《雷雨》中飾演二少爺周衝,又在電影《人海孤鴻》出演男主角,成了名副其實的童星。李小龍和葉問葉問務實而靈活的武學思想給了李小龍極大的啟發。在葉問鼓勵下,李小龍先後向譚師傅學習洪拳,向少林僧人學習羅漢心意拳,向日本商人大兵衛師學習柔道,還向大哥李忠琛學習西洋擊劍。大師兄黃淳梁也傳授給他很多實戰經驗。
  • 6位名字中帶「龍」的功夫明星,知道第三個說明你老了
    在娛樂圈中確有那麼6位名字中有龍字的功夫明星,他們個個師出名門武功高強,最後一位英年早逝是功夫界的一大損失。梁小龍梁小龍出身在貧苦家庭,年少的梁小龍15歲起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由於喜歡功夫加之自身條件優秀,便做起了替身演員。早年間跟著叔父學習了北派腿法,後來在影視圈中和其他的武術指導學習了永春、寸拳等技藝。最後正式拜日本黑帶高手山口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