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全省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召開
(成就報導)武寧:做好生態與發展兩張答卷 爭當綠色崛起領跑者
(成就報導)廬山西海:歷盡天華成此景 乘風破浪正遠航
《九江廣電全媒體主播帶您一路看》:修水縣
《九江廣電全媒體主播帶您一路看》:武寧縣
《九江廣電全媒體主播帶您一路看》:廬山西海
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南昌西客站
瑞昌山藥迎來「大豐收」
詳細內容:
◆全省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召開
1月6日,全省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召開。會議強調,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交通強國建設部署要求,堅持系統觀念,優化戰略布局,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精心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全國前列的交通強省。市委書記林彬楊,市委副書記、市長謝來發在九江分會場出席會議。
會議強調,要以重大項目建設為引領,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強起來。突出大通道、大樞紐、大網絡的規劃建設,著力建設功能完善的現代公路網絡和快速高效的幹線鐵路網絡,構建通江達海的水運新格局,完善現代暢通的航空服務網絡,推進快速網、幹線網、基礎網和城市交通網建設,加快形成覆蓋全省、城鄉融合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要以人民群眾滿意為目標,推動交通運輸服務強起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推進群眾出行便捷化、物流運輸便利化、交通業態多樣化,不斷提升交通運輸的效率和品質。
要以強化科技創新為動力,推動交通裝備產業強起來。持續推動科技賦能,提升交通科技創新和應用水平,著力推動交通裝備技術升級,著力打造萬億交通裝備產業,著力做強做優做大交通企業,推動交通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帶動力強的現代交通產業集群。
要以提升能力水平為支撐,推動交通行業治理強起來。深入推進交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協同高效、良法善治、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以治理現代化支撐交通運輸現代化。
會議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省,是一項長期性、複雜性的系統工程,要堅持黨對交通運輸工作的全面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強化要素保障,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深入推進交通領域黨風廉政建設,以更高標準、系統觀念和過硬作風抓好落實,推動交通強省建設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彭敏、王豐鵬、吳照友、鮑成庚在九江分會場參加會議。
◆(成就報導)修水:優產業 強動能 邁出高質量發展新步伐
2020年,修水縣堅持在扶貧中發展、在發展中扶貧,順利實現脫貧摘帽,並突出招商與招才並舉、引資與引智並重,全力加快培育現代產業體系,邁出了爭得「三省九縣龍頭地位」的高質量發展新步伐。
新年伊始,修水縣馬坳鎮黃溪村的老年人福利發放大會熱鬧舉行,全村500多名60歲以上老人都獲得了500元紅包。
修水縣馬坳鎮黃溪村村民 鞠英梅:開心啊,哈哈哈,今天好開心,發了鈔票。
久困於貧,冀以小康。2020年4月,修水正式脫貧退出,取得了脫貧攻堅決定性勝利。站在新起點,修水縣繼續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開展工作。一年來,累計投入扶貧資金9.4億元,新擴產業面積14000餘畝,新增公益性崗位3000多個,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不因疫返貧。黃溪村就得益於蠶桑產業鏈條延伸,村集體收入超過150萬元,脫貧成果持續鞏固。
修水縣馬坳鎮黃溪村黨總支書記 徐萬年:把我們產業做大做強,種上我們的高效農業,讓我們農民得到更豐厚的受益,爭取我們在2021年村級集體收入要超過200萬,讓老百姓得到更好的福利。
這一年,修水「大山溝裡搞工業」持續書寫傳奇。年初剛投產的鹽津鋪子智能化休閒食品生產項目,新上六條國內領先水平的智能化生產線,主打海味零食生產,可年產休閒食品500萬件,預計實現年產值15億元。
江西鹽津鋪子有限公司生產總監 洪江華:投產的海味零食的部分,將來是鹽津鋪子的一個新的增長點,迅猛成長的31度鮮的海味零食的品牌,目前在高速發展。那麼三期投產以後,我們江西鹽津鋪子的速度會保持在30%以上的成長。
做優產業強動能、聚力改革育新機,一年來,修水堅持招商與招才並舉、引資與引智並重,全力加快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全年引進項目2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7個,籤約資金106.9億元。
修水縣商務局招商小分隊隊長 丁醒:特別是持續以機械製造為首位產業、綠色食品和礦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產業,全力促進產業聚集發展,三大主導產業企業達164家,佔比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50%以上。
民生更實、城鄉更美、收穫更多。2020年,修水縣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55億元,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148.39億元,增長9.2%;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984元、12586元,分別增長6.7%、8.8%。
◆(成就報導)武寧:做好生態與發展兩張答卷 爭當綠色崛起領跑者
過去一年,武寧縣以生態文明示範區、綠色發展先行區、最美小城樣板區建設為抓手,不斷項固生態品牌成果,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綠色發展,努力寫好生態與發展兩張答卷,爭當綠色崛起領跑者。
武寧臺記者 羅仁:我現在所在的古艾巷改造提升項目正在進行最後掃尾,這是武寧縣2020年重點改造提升的背街小巷,通過提升風貌、完善業態,曾經的髒亂小巷將成為一條特色步行街。
武寧縣市民 沈信浩:改造之後,這裡變得煥然一新,看得也比較舒服了。
2020年,武寧縣按照「全面推進城市雙修、匠心打造最美小城」的發展理念,推進最美小城樣板區建設,統籌安排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項目53個;同時在農村高標準打造了257個新村點、5個美麗宜居示範村,啟動了54個村莊生活汙水處理點建設,運用『5G+管理』技術,將全縣1942個自然村莊聯成一張網,打造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升級版』,並在全省村莊環境長效管護考核和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中均位列第一。
此外,武寧縣持續放大生態新優勢,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加速轉換,現代農業和全域旅遊融合發展。民宿經濟、生態旅遊、田園綜合體成為撬動城鄉經濟板塊的增長極,2020年全縣旅遊接待970.94萬人次,綜合收入80.88億元。
在優化生態環境、打造宜居家園的同時,武寧縣還著力打造綠色發展先行區,發展綠色工業、現代農業和全域旅遊,全年引進項目84個,籤約資金215.88億元。
武寧臺記者 羅仁:我現在是在位於武寧縣工業園區的江西安譜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該項目從籤約到投產只用了三個多月,投產後僅一個季度的銷售收入就突破了2000萬元。
江西安譜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我們公司生產的鋰電池廣泛應用於電動車、智能家居、5G儲能基站等領域,預計2021年4月底前第二條生產線就可以實現投產。第三、第四條生產線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可建成投產。
安譜達新能源的快速建成投產,跑出「5020」重點項目建設的「武寧速度」,項目達產達標後,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以上,未來三年還將帶動形成5-10家5G新材料產業集群。
從新型工業到最美小鎮再到生態旅遊,綠色已成為武寧縣發展的鮮亮底色。2020年,武寧縣以全省第一的成績榮獲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成就報導)廬山西海:歷盡天華成此景 乘風破浪正遠航
2020年,廬山西海風景名勝區以保護「一湖清水」為底線,聚焦體制改革和5A創建兩大中心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4年12月啟動廬山西海5A創建工作以來,六年的夢想跋涉,歷經無數艱難,最終破繭成蝶,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創建啟動後,全區上下秉承「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創建精神,投入近3億元推進建設遊客中心、島嶼、遊步道等重點項目改造提升,配套完善硬體設施。投入近3000萬元建設智慧旅遊項目,創新開發「一碼遊西海」程序,開通南昌、九江的旅遊專線班車,高標準對進入景區通道提升,著力改善景區形象。
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全力推進中海廬山西海度假區、西海雲鏡、巾口幼兒園、瑤池灣度假山莊等十餘個項目復工復產,截止目前累計完成投資約8億元。投資2.6億元島嶼改造提升項目,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優化提升遊覽動線,豐富島嶼業態,延長遊客駐留時間,促進旅遊消費。2020年共接待遊客407.54萬人次,其中十一假日累計接待遊客95.81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82億元。
體制改革以來,始終把優美的鄉村環境作為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投資2億元實施巾口集鎮風貌提升,核心打造巾口集鎮及周邊生態農業3.5平方公裡產業園。大力推進柘林老鎮美食文創園項目。目前已完成特色小鎮的房屋建設,招商全省特色美食1500餘家,預計明年5月1日正式對外營業。率先建成「智慧易家河」項目,包括黨員管理、便民服務、旅遊營銷、扶貧消費、綜治監控等內容,屬於省內首個上線的數字鄉村項目。
持續開展湖區「六非」整治,積極穩妥地推進退捕禁捕工作,共回收漁船447艘,轉產就業率達94.9%。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打造「西海最美岸線」升級版,根據中國環境監測官網發布數據顯示,廬山西海水質持續保持在I類。
◆《九江廣電全媒體主播帶您一路看》:修水縣
主持人 方圓:我們現在來到了修水縣,在扶貧中發展,在發展中扶貧。2020年,修水縣正式脫貧摘帽。一年來,修水引進項目2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7個,籤約資金106.9億元,三大主導產業企業達164家,總產值179.9億元
佔比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54.2%,全縣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家。
主持人 方圓:我現在在修水散原中學分校的課堂裡,我身邊的這所學校當時投資近1億元,擁有小學和初中,是一所高標準現代化九年一貫制學校,它的設施可謂非常的齊全,很好地滿足了修水縣綠色食品產業園,職工子女就近就學和緩解中心城區學校的入學難問題。
修水縣散原中學分校音樂老師 樊美玲:在傳統的音樂教學課堂,我們是通過教師傳唱普通方式來進行的,自從有了多媒體之後,我們的音樂課堂更豐富了,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不一樣的音樂魅力。
主持人 阮黃勇: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修水縣綠色科技食品產業園,落戶這裡的江西鹽津鋪子企業是一家上市公司。2020年8月,江西鹽津鋪子投資5億元啟動三期,項目達產達標後,可年產休閒食品500萬件,實現產值15億元,稅收1億元,帶動就業1300多人。
◆《九江廣電全媒體主播帶您一路看》:武寧縣
主持人 方圓:2020年,武寧縣以生態文明示範區、綠色發展先行區、最美小城樣板區建設為抓手,著力推動縣域經濟趕超倍增,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全年籤約項目84個,資金215.88億元,5020項目1個,億元以上項目67個,1-11月接待遊客900.16萬人次,收入75.88億元,打造「人在畫中的城市」,獲批國家衛生鄉鎮1個。
主持人 方圓:我現在在江西安譜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這家企業在2020年投產,籤約總金額達到22億元,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研發 製造 銷售 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整個項目分三期進行建設,全面建成投產之後,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以上,實現年納稅1億元以上。
江西安譜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羅濤:我們項目分三期建設,將為武寧縣的稅收滿產之後達到1億元,我們會更加努力,加大生產,擴大規模,提高我們在產能。
主持人 羅仁: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武寧耀潤新材料,年產50億套磁芯磁環擴能項目,這是一家集研發 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19項技術專利,21個研發項目,能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並生產200多種新產品,2020全年年產值15億元以上,年納稅3000萬元以上。
◆《九江廣電全媒體主播帶您一路看》:廬山西海
主持人 方圓:2020年 廬山西海風景名勝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委全會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穩步推進體制改革,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等各項重點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投入近20億元推進司馬遊客中心改造,島嶼改造等5A創建重點項目,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區共有9個項目納入全市3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其中新開工項目7個,截止目前累計完成投資約8億元,旅遊產業復甦有力,截至目前共接待遊客407.5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82億元。
主持人 方圓:我現在是在司馬遊客中心改造提升的項目現場,這裡是按照國家5A級景區的標準,對遊客的休息區 洗手間 售票窗口 服務中心等進行提升改造,同時對於景區遊客服務效能和品質起到一定的作用,據了解 改造做工已全面完工,正式對遊客進行開放。
江西廬山西海國資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行政部 副總監 周瑞卿:那我就用三句話來形容一下我們景區在變化:碼頭提升新面貌、島嶼改造新格局、智慧旅遊新體驗,所以歡迎大家來廬山西海遊玩,一定會讓你眼前一亮。
◆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南昌西客站
1月6日,九江非遺文化宣傳推廣活動在南昌西客站啟動。本次展出的有九江山歌、瑞昌剪紙、湖口青陽腔等11項國家級非遺手工藝品、戲曲及其他省級、市級非遺等,展出時間為1月6日至2月4日。活動期間,市文廣新旅局還將開展宣傳非遺項目、推廣非遺文創產品、推薦非遺旅遊主題線路、發放九江非遺宣傳折頁、推選非遺項目進行現場技藝展示等活動,向過往遊客展示九江文化旅遊發展成果,推進「悠然廬山·自在九江」文旅品牌塑造。
市文廣新旅局非遺中心主任 高平:藉助這個窗口,向全國人民展示,把我們九江優秀的旅遊資源和歷史文化傳播出去。
◆瑞昌山藥迎來「大豐收」
時下正值山藥上市季節。由於2020年上半年雨水充足,瑞昌山藥種植迎來了「大豐收」。
在碼頭鎮長豐村,種植戶何春其正忙著採挖首批山藥。他告訴記者,由於雨水充足,2020年山藥的產量比往年每畝要多產出兩三百斤。
瑞昌市碼頭鎮長豐村種植戶 何春其:這裡大概有70多畝,這個山藥一畝地可以達到四千多(斤),十塊錢左右一斤,也就是說一畝地能賣四萬塊錢左右。
山藥種植是瑞昌農業的一大特色產業。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保障種植戶的銷路以及山藥的產量和種植面積。目前,當地共發展山藥種植合作社60多家,種植面積超過1.5萬畝,總產量達1.9萬噸。
江西步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 付海杉:我們已經與一百多位農戶達成了一個協議,每天有幾百公斤的山藥(送)到我們公司來。品質比較好的山藥,我們會打包成新鮮的山藥對外銷售。
(來源:九江一套)
編輯:桑宸
責編:熊煥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