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羊馬年忙種田,放備雞猴餓狗年"這話有什麼含義?
雖然在農村流傳了許多古老的俗語,但並不是所有的俗語都對人們的生活都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有些是基於一些有的沒的的意思和象徵,「羊馬年忙種田,防備雞猴餓狗年」就是這樣的一句俗語。
「羊馬年忙種田,防備雞猴餓狗年」
同樣的意思,還有很多其他的說法,例如「牛馬年,好種田,就怕雞猴這二年」等等。人們認為,牛年、馬年是收穫的一年,而猴年和雞年則是有災害,農作物收成不好的年月。但為什麼這麼說?這實際上與人們對這些動物的印象有關!
在農業機械化欠發達的時期,牛、馬是重要的勞動力,幫助人們為農業生產做出巨大貢獻,深受人們的喜愛。對雞、猴來說,雖然可以下蛋吃肉,但也吃了很多人的糧食,喜歡啄農家院子裡的蔬菜,到處都是屎。
猴子自古以來就是調皮頑劣的代表。吃農民的水果和搗亂他們是一系列的惡行,人們自然不喜歡雞和猴子。如果我們回顧歷史,事實上,災害發生的時間和中國的生肖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所謂「羊馬年忙種田,防備雞猴餓狗年」,只顯示了人們對這些動物的好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