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蓋房子要上梁為何要寫「姜太公在此」?
其實,每個民俗的來歷往往都是來自一個故事。農村造房習俗,也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大家都知道,在民間建房,上梁時立柱上會貼上寫有「紫微高照」和「太公在此」的紅紙,以求避邪驅鬼,上梁大吉。在舊時生產力低下,建房和結婚一樣,往往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情,難免會圖個吉利。而建房最怕的是天火或大雨,俗話說水火無情,所以建房要避開這些不吉利。這便有了一些避邪趨吉的風俗。而太公在此和紫微高照,都是這些風俗的具體體現。
紫微星是吉利的星辰,民間說的吉星高照,就是指紫微星。紫微星原是周文王的兒子伯邑考,被商紂王殺害,後被姜太公封為紫微星。有紫微星照耀的地方就意味著可以「逢兇化吉,逢吉更吉」。而姜太公雖然沒有神位,但他是封神的始作俑者,掌有打神鞭,可以斬將封神,鞭打管理兇神惡煞,諸神都是他所封,見了他自然要退位。
話說西周建立,姜太公分封到齊國,就是今天山東的臨淄以東的地界,晏子的家鄉便是古齊之地。而姜太公的故裡是河南省新鄉。太公治齊之餘,有時候也難免回鄉省親。
傳說有一次太公由齊返裡,探望曾經焚香盟誓的朋友宋異人。發現宋家居住的地方破爛不堪,便問宋異人緣故。宋異人便訴說自己幾次蓋新房,都遭受橫禍,第一次剛壘牆壁便被大風颳倒,第二次剛上完梁所有房梁莫明的斷裂,第三次剛在房頂苫上柴草,一場大火又燒了個乾乾淨淨。姜太公聽了,心下明白,原來是四方鬼神為了爭地盤受香火,互相爭鬥損壞了宋家的房屋。太公不由動怒,口中念道:「四方鬼神,洗耳聽著,太公在此,各歸其所。」於是宋家便安安全全地蓋起了房屋。後來,這件事傳開,民間蓋新房者,為了討個吉利,每到上梁 時,就寫上「上梁正遇黃道日,立柱巧逢紫微星」的對聯,立柱上也會寫上「太公在此」的字樣。
所以,這個習俗實際上從西周時期便已經出現,沿襲了三千多年,儘管現在的人們不信神,但為了討個吉利,上梁時仍然非常重視這些上梁習俗。其實這是民間的一種信仰文化,符合民眾的心理習慣,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將會長久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