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不同的家庭環境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有的孩子活潑開朗,而有的孩子叛逆任性,還有的孩子因為自卑而做什麼都會畏手畏腳的,家庭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的性格。
大多數具有心理問題的孩子,身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家長的這幾種行為的家長會導致孩子自卑,一定要改正過來,不然等孩子心理出現問題了,再後悔就已經晚了,心理問題往往比健康問題影響更大,卻更難解決,家長一定要重視。
01第一:經常當著孩子面吵架
1、父母頻繁爭吵會影響孩子性格養成。
在婚姻家庭中,夫妻間難免會有一些摩擦,吵架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特別是性格比較急躁的夫妻,會因為一點小事就發生爭吵。但是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夫妻之間吵架的時候,一定不能當著孩子的面,一來這會嚇到孩子,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內心留下陰影,二是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養成,容易讓孩子變得情緒暴躁。
2、長期的恐懼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氛圍當中,孩子長期處於父母鬥爭的漩渦當中,在害怕和焦慮中成長,內心安全感會極度匱乏,性格也會變得敏感多疑、懦弱偏激,試想一下,如果孩子長期處於家長這種家庭環境中,時常會擔心爸媽離婚而拋棄自己,在這種恐懼的壓力下長大,孩子的心裡怎麼能健康?
02第二:孩子犯錯誤時經常嚇唬孩子
1、嚇唬的言語會對孩子內心造成極大傷害。
很多父母都有過被嚇唬的經歷,也都體驗過那種恐懼的感受,但是自己當了父母之後,當孩子犯錯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卻又去嚇唬自己的孩子, 「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張嘴就來,孩子聽完之後往往都會馬上變乖,於是有些父母就會覺得這招挺管用,時不時拿出來用一下,殊不知這對孩子的內心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2、恐懼會導致孩子安全感匱乏。
孩子在有足夠辨識能力和獨立自主能力之前,對父母充滿了依賴,父母就是他的一切,這種被拋棄的恐嚇,對於孩子來說是致命的威脅,所以才會變得乖巧聽話。經常被父母用這樣的話嚇唬的孩子,他們都會變得小心翼翼,內心的安全感極度匱乏,這樣的恐懼,甚至會伴隨孩子一生。
03第三:習慣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打擊孩子
1、反面的比較不利於孩子成長。
這是很多家長犯的通病,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身上從來都是只有優點沒有缺點,到了自己家的孩子身上就只有缺點沒有優點。總是把「別人家孩子怎麼怎麼樣,你怎麼怎麼樣」這樣的話語掛在嘴邊,往往還會用到很多貶低、挖苦、諷刺的詞語,有的家長覺得這是通過反面刺激來激發孩子的鬥志,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這樣會把自卑深深的烙印在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內心充滿逆反情緒,甚至從厭煩到痛恨父母。
2、學會去發掘孩子獨特的天賦。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無論是性格、習慣、家庭環境以及成長氛圍,都有很大的區別,這就註定孩子之間一定會存在著很大差異,但是差異不是差距,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也都會有缺點,父母要學會去挖掘天賦優點,幫助孩子彌補缺點,而不是一味的打擊,這真能讓孩子更自卑。
好父母往往會把孩子培養的堅強樂觀,只有愚昧的行為只會讓孩子內心充滿了負面情緒,變得自卑膽小。家長的行為對孩子性格形成至關重要,想要有個健康優秀的孩子,先從改變自己的言行開始吧。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